将创意带入实验室

将创意带入实验室

一、让实验室充满创造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宝航[2](2021)在《基于羟基氧化铝表面改性的复合疫苗佐剂研究》文中提出疫苗在预防各类传染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减毒活、灭活及亚单位等疫苗有效提高了疫苗的纯度和安全性,然而,其单一成分或减毒活成分使得免疫活性降低,往往需要添加佐剂来实现保护性免疫应答。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成分,其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单一佐剂有时不足以支撑疫苗产生持续性和保护性免疫应答。如被FDA批准使用最广的铝佐剂,其主要诱导抗体介导的Th2型免疫应答,由于缺乏Th1型应答而限制了其更持久的细胞免疫的发挥。尤其在SARS和MERS等疫苗的开发中发现,兼具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活化及抗体反应协调作用,会提供更有效和持久免疫保护。因此,开发具有协调性调节作用的佐剂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已知,作为Th1型免疫调节为主的CpG ODN佐剂,当其与铝佐剂联合使用时可以产生协同效果,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但目前对二者连接方式及免疫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利用Th2型免疫刺激为主的铝纳米佐剂作为CpG ODN共递送载体配制了复合佐剂,比较了不同暴露末端激活免疫应答的差异,以新冠模型评估佐剂效应,并在分子层面建立了复合佐剂的构效关系,从而指导相关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对复合佐剂进行水力学半径、ζ电位和表面官能团等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成功复合,复合后铝纳米佐剂ζ电位由正(40 m V)明显变负(-30 m V),且小分子偶联未改变纳米棒物理形貌,具有良好的偶联效率。其次,对复合佐剂毒性和体外免疫效力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复合佐剂不影响细胞活力,且有效提高了TLR9的激活、刺激了抗原递呈细胞活化和细胞对佐剂的摄取、促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分泌,且以不同末端偶联的复合佐剂显示出不同的免疫效力,5’-CpG-free具有更优的免疫激活效应。同时,腹腔注射会引起更高水平的免疫细胞募集和细胞因子分泌。此外,以新冠病毒S-RBD蛋白为免疫原,评估了系统性免疫应答,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铝纳米佐剂,复合佐剂诱导更高的IgG抗体滴度水平,且5’-CpG-free显示更优的效果,显着促进IgG2a分泌,具有Th1型免疫倾向性。另外,复合佐剂,尤其是5’-CpG-free显着增强了脾细胞IFN-γ、IL-4的分泌,促进了细胞免疫应答,同时,激活更高水平的CTL杀伤介质表达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表明这种5’-CpG-free复合佐剂具有更平衡的免疫增强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羟基氧化铝和CpG ODN的复合佐剂平台,充分评估了复合佐剂体内外免疫效力,同时探究了偶联方式和免疫效应的关系,有助于兼具Th1和Th2免疫应答疫苗的开发。

刘栓英[3](2021)在《γ-谷氨酰转肽酶分子改造及其应用》文中指出γ-谷氨酰转肽酶(GGT)通过将L-Gln的γ-谷氨酰基团转移给受体底物,从而合成茶氨酸及苦味氨基酸衍生物,在食品及医药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GGT合成量和酶活力,本研究对GGT的表达元件和分子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为提高产物产率,本研究优化了重组GGT催化合成茶氨酸及γ-Glu-Phe的转化条件。结果如下:(1)以Bacillus subtilis 168作为宿主克隆表达了来源于Bacillus pumilus ML413的ggt基因。通过SDS-PAGE及酶活力分析,证明GGT在B.subtilis 168中成功实现表达并具有催化活性。研究了GGT酶学特性,结果表明,GGT最适催化温度为40°C,最适催化p H为10.0,在一定温度和p H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酶活性。(2)GGT催化转肽反应常常伴随着NH4+生成,NH4+与邻苯二甲醛、三氯乙酸、二甲基亚砜之间会发生显色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检测A600nm定量测定GGT催化产物过程中释放的NH4+浓度,可以表征体系中GGT酶活力的高低。基于此我们建立一种可以高效测定酶活力提高的正向突变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3)为了进一步提高GGT表达水平,我们通过易错PCR对启动子Hpa II-10区上游的7个碱基进行迭代突变,构建突变体文库。随后,利用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正向突变启动子EF3Hpa II,可使GGT表达水平较原始菌提高了63%。在此基础上,为获得与启动子EF3Hpa II更加适配的RBS,利用RBS Calculator设计并建立了RBS文库,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人工RBS362。通过组合RBS362与启动子EF3Hpa II共同调控ggt基因的表达,重组菌株GGT的表达量提高至60.25 U·m L-1,是对照菌的2.02倍。(4)为了进一步提高GGT比酶活,利用易错PCR技术对ggt进行随机突变,构建了突变子文库,结合高通量筛选方法,成功获得比酶活较原始酶提高1.52倍的正向突变体GGTT463S,其比酶活达到29.66 U·mg-1。通过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突变前后的蛋白结构进行解析,发现463位点氨基酸残基的变化导致其与413位点苏氨酸残基距离“变宽”,便于底物进入与产物释放。这可能是导致突变体GGTT463S比酶活提高的原因。(5)对突变体GGTT463S催化合成茶氨酸的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设置底物浓度为0.2 mol·L-1 L-Gln和2 mol·L-1乙胺,酶浓度为1.0 U·m L-1,初始反应温度35℃和p H 10.0,茶氨酸最终产率高达88%。分批补料合成茶氨酸,茶氨酸最终产量达到58.73 g·L-1,茶氨酸的产率为60%。(6)对突变体GGTT463S催化苦味氨基酸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L-Phe为底物,优化合成γ-Glu-Phe的转化条件。在底物浓度为0.05 mol·L-1L-Gln和0.2 mol·L-1L-Phe,酶浓度为1.0 U·m L-1,初始反应温度35℃和p H 10.0,γ-Glu-Phe最终产率高达94%。

王雅思[4](2021)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控图像编辑》文中研究表明图像编辑涵盖多种图像处理任务,通常包含在像素层面改变图像内容的操作。大多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是确定性模型,其存在的问题是它们通常只能够处理一种确定的编辑强度,并且整个映射过程是不可控的。现实生活中的变化通常是不确定的。如人脸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户想要获得不同年龄的人脸图像(输出可控),而不仅是某个确定年龄的人脸图像。再如在图像去噪任务中,不同图像的噪声水平是不同的,用户希望网络能够自适应处理多种噪声水平(输入可控),而不仅是只能处理某种确定的噪声水平。基于网络中控制编辑强度的变量被隐式嵌入在参数集合中,且可以被提取和利用的假设,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控图像编辑,以网络执行图像编辑的程度为主线,依次从特定程度、离散中间程度、连续中间程度三个层面,对其问题描述和模型框架展开研究。1.针对特定程度的图像编辑不可控的问题,本文揭示了特定程度图像编辑网络中构造模块的降维与表征能力的关系,以及构造模块的可堆叠性与图像编辑的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单层自编码器所具备的可堆叠的特性,包括在降维方面的特性—能够捕捉到更加符合数据空间结构的降维模式,检测到数据中的重复结构,隐含层能够学习到对于视觉任务重要的特征等;和自编码器中隐含层节点数与本征维度之间存在的关联—当隐含层节点数设置为输入的本征维度时取得较好的性能。2.针对包含有监督的、离散变化过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堆叠广义自编码器的渐进编辑算法,构建了输出离散可控的图像编辑框架,实现了网络对输出的离散控制。通过引入离散中间编辑程度的监督信息,使网络更容易从局部最优解过渡到全局最优解,在实现输出离散可控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完成原任务。自编码器的特性和其可堆叠性使其更加适合处理离散可控的图像编辑问题。3.针对包含弱监督的、连续变化过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实例正则化的网络调控算法,构建了输出连续可控的图像编辑框架,实现了网络对输出的连续控制。通过利用不同编辑程度之间隐含的关联先验,建立隐式的连续中间编辑状态的监督信息,从而实现对图像编辑强度的连续调节,增加模型在输出端的可控性。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到的复杂参数表达和其参数的灵活性,使其更加适合处理连续可控的图像编辑问题。4.针对网络无法按需对输入进行编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特征变换的输入自适应网络调控算法,构建了输入连续可控的图像编辑框架,实现了网络对输入的连续控制。通过约束并建立更加均匀的中间编辑状态的监督信息,网络能够学习到从图像到其所需编辑程度的映射,进一步增加模型在输入端的自适应性,最终同时实现输出可控的连续图像编辑和输入可控的自适应图像编辑。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的方法涵盖了可控图像编辑问题框架中,图像编辑程度由少到多、由离散到连续,中间监督信息从有到无等各种情况。图像编辑的目的是学习从一个图像域到另一个图像域的映射,而可控图像编辑的目的则是在完成两个图像域之间的转换的同时,找出该映射的方向。受限于深度学习对训练数据的敏感性,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其优势难以充分体现。本文提出的可控图像编辑在中间编辑程度的样本有限、甚至缺失的情况下,学习到两个图像域之间的变化,并建立从一个图像域逐渐转换到另一个图像域的过程,降低对训练数据的依赖,实现连续的域适应。多种视觉任务的应用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在图像编辑问题中的普遍适用性。

陈朵[5](2021)在《纳米金属粒子耦合的固定化光合细菌转化PHL产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溶解浆需求量的与日俱增,预水解硫酸盐法(Pre-hydrolysis Kraft,PHK)溶解浆生产时产生的预水解液(Pre-Hydrolysis Liquor,PHL)因含有大量的半纤维素和有机质,对PHL进行高值化利用引起了研究者广泛关注。生物光发酵已被证明在废水处理、生物产氢等领域具有卓越的效果;同时,纳米颗粒因其特有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在一些固定化性材料的制备中也得到了关注。本课题将生物光发酵和纳米材料相结合,利用光合细菌对底物的广泛适应性来同步代谢PHL中的木糖和乙酸并发酵制取氢气;同时利用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对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以期改善和提高光发酵产氢效率和底物利用效率;最后选择合适的固定化载体构建Fe3O4-NPs@HY01复合微球,提高菌体对环境抑制物耐受性及重复利用率。首先,探究了光合细菌利用PHL中半纤维素主要降解产物木糖作为碳源时的产氢性能和最佳产氢条件。结果表明球形红细菌HY01最佳产氢条件为:细菌接种量为10%,木糖浓度为8g/L,溶液初始pH值为8,以L-谷氨酸作为氮源且浓度为8.5 mmol/L。此时,累计产氢量为4227.6mL/L。各影响因素影响产氢性能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初始pH>L-谷氨酸浓度>接种量。其次,基于纳米颗粒的加入可提高电子转移效率和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产氢性能和底物利用率。本论文探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和纳米金属粒子的加入对HY01产氢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当Fe3+、Fe2+、2n2+和Mg2+的浓度分别为≤200 mg/L、≤15 mg/L、≤350mg/L和≤800mg/L时,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HY01的氢气产量。而少量纳米金属颗粒的添加可以达到更加明显的促进效果,当Fe3O4-NPs、ZnO-NPs和MgO-NPs添加量分别为≤200 mg/L、≤50 mg/L和≤200 mg/L时,累计产氢量分别为4700 mL/L、4483 mL/L和4624 mL/L。接着研究了 PHL中的代表性抑制物苯酚和乙酸对光合细菌HY01在生长代谢和产氢性能的影响,探究了 HY01在以木糖-苯酚作为碳源时对苯酚的耐受阈值,及木糖-乙酸作为碳源时的协同产氢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苯酚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产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HY01对苯酚的耐受阈值为500mg/L。小分子酸可以直接被光合细菌转化和利用,木糖和乙酸作为双碳源时产氢系统的pH自稳定性得到提高,产氢时间延长至144 h,累计产氢量高达7200 mL/L。以实际PHL中木糖、乙酸和苯酚的比例配制PHL模拟液,并进行光合细菌的产氢降解实验,得到累计产氢量为6520 mL/L,是木糖和苯酚为混合碳源时产氢量的1.8倍之多。除此之外,采用CAD-40大孔树脂对抑制物苯酚进行吸附解毒,利用树脂的快速吸附与生物降解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效应,在提高HY01对苯酚耐受性的同时,可以快速高效转化PHL并产氢。最后,选用三种生物大分子材料海藻酸钠、琼脂和卡拉胶作为光合细菌固定化载体,通过对这几种天然高分子聚合材料及其复合物的透光性、化学稳定性等性能的比较,遴选出最佳的光合细菌载体,并从接种量、固定化时间、交联剂浓度和配比等因素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琼脂-卡拉胶混合凝胶为HY01最佳固定化载体,接种量为40 mL、固定化时间为60 min、KCl浓度为2%、琼脂和卡拉胶浓度分别2%(w/v)的混合物是光合细菌HY01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以琼脂-卡拉胶混合凝胶为固定化载体构建固定化纳米Fe3O4-NPs@HY01微球,以PHL模拟液为发酵底物进行实验,分析固定化细菌微球的产氢性能、底物转化效率、抑制物耐受性以及其可重复利用性。得出固定化微球对PHL中木糖利用率可达99.45%,苯酚降解率为28.52%,可循环使用六次。通过对不同保藏方式的分析比较,并最终选择真空冷藏的方式对固定化微球进行保藏。本论文为固定化光合细菌耦合纳米金属粒子高效转化PHL并制氢提供了理论支持。

熊亮[6](2020)在《重组酿酒酵母菌株构建关键技术及菊芋秸秆水解液乙醇发酵》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是生物炼制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生物炼制的经济性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抑制物等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抑制,以及微生物菌株难以利用水解液中含量较高的木糖。因此,提高菌株对环境胁迫的耐受能力,并选育高效发酵混合糖的重组菌株,是提高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炼制效率的两个关键问题。酿酒酵母广泛用于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生产,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进行精细调控,开发新技术提高代谢工程改造的效率,优化培养过程,对促进基于酿酒酵母的纤维素生物炼制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分别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选择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实现对代谢途径中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目前,构建抗逆重组酵母菌株多使用组成型启动子,但是这些启动子在胁迫及以木糖为碳源条件下的活性变化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启动子在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条件下的活性动态。以yEGFP为报告基因,在木糖为碳源及不同环境胁迫条件下对酿酒酵母中九种常用启动子的活性进行了表征,这些启动子包括八个常用的天然启动子和一个人工合成的启动子。结果表明,强启动子PTDH3和人工杂合启动子P3×C-TEF1在几乎所有的测试条件下都表现出最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然而,常用的组成型启动子,如PADH1和PPGK1,在多种环境胁迫条件下均出现了较大的活性波动,诱导型启动子PHSP12和PHSP26在高温和乙酸胁迫下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在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发酵条件下或在葡萄糖消耗后的混合糖发酵条件下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其次,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是有效的基因组规模多基因改造技术,但该方法在酿酒酵母中的应用受到了载体构建步骤复杂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优化了 s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实现了 sgRNA表达载体方便快捷的构建。通过增加Cas9表达载体的抗性筛选标记和优化质粒脱除过程,使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和基因调控技术能更方便、高效地应用于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采用优化的CRISPR-Cas9系统在酿酒酵母中实现了高效单基因敲除和多基因敲除,其中单基因敲除的成功率超过90%,两个和三个基因同时敲除的成功率也分别达到了 83.3%和66.7%。使用本文优化的方法可快速实现胁迫耐性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此外,探究了基于dCas9和酿酒酵母内源结构域的人工转录因子在酿酒酵母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内源的转录因子结构域与dCas9融合后能够起到有效的转录调节作用,并且融合多个转录因子结构域能进一步扩大其调节范围。乙酸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普遍存在,对酿酒酵母细胞生长和发酵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酿酒酵母的乙酸耐受性对于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耐性提高的酵母中,精氨酸酶基因CAR1表达上调。本文通过过表达CAR1提高了酿酒酵母乙酸耐性,获得了在乙酸胁迫条件下发酵性能提高的重组酵母菌株,并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CAR1过表达影响了酿酒酵母细胞在乙酸胁迫下的氨基酸全局代谢。CAR1过表达菌株中大部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乙酸胁迫下显着降低,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转运的关键基因的转录也发生了显着变化。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对CAR1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点突变,探讨了CAR1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利用氨基酸代谢基因提高酿酒酵母乙酸耐性提供了基础。最后,研究了所构建的混合糖发酵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性能,并对其在发酵菊芋秸秆水解液的过程方面做了优化。采用分批补料结合短时间预酶解的方式进行高浓度秸秆物料同步糖化发酵研究,乙醇发酵的终点浓度和生产强度分别达到48.67 g/L(6.10%,v/v)和1.01 g/L/h。使用改造的木糖利用菌株LX03,采用批次补料和补加纤维素酶,对高浓度NaOH-H2O2预处理的菊芋秸秆进行分步水解发酵,乙醇最高点浓度达到66.2 g/L,乙醇相对于预处理后物料中总糖的收率为0.317 g/g。本文的结果为构建高效重组酵母菌株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生物炼制提供了基础。

刘雅凡[7](2019)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结构的层级是一种构件组织关系,是力传递路径的物化形式,也是结构逻辑表达的主要方式。研究结构的层级提供了一种解析建筑结构的角度,同时结构层级化也影响着建筑的本体设计。结构层级关系的具体组织方式和操作方法将对建筑形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主导建筑创作和建造过程。本文从结构和建筑的双重视角阐述了结构层级的内涵和意义,以结构层级为着眼点,揭示结构构件组织方式与建筑形式的关系。论文首先对平面结构系统和竖向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现象进行解读,归纳梳理了基本的层级化构成方式。随后论述了层级在建筑界面和空间中的组织关系和表现形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筑形式表象与结构内在逻辑的关联,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分析形式背后的技术逻辑,求证建筑形式的结构合理性。最后基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和现代建筑中的典型案例,论述结构层级化思维是如何参与甚至主导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的。本文以层级为切入点探讨结构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层级化特征鲜明的案例进行分类归纳,以软件计算平台为工具,解析结构层级构成的方式、动因和技术逻辑,为建筑师提供结构层级化的思维指导下的崭新设计思路。论文全篇约5.8万字,附图126幅,附表27幅。

李梓林[8](2019)在《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文中认为现代建筑表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大量的优秀建筑师纷纷开始对建筑表皮设计做出了大胆的创新性尝试。幕墙设计作为建筑表皮的其中一种设计手法,已经在建筑领域有了较系统性的研究。幕墙已经成为建筑师解决工程问题的一种行而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在国内许多实践项目中,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因素从而导致无法让建筑所有立面都使用幕墙去解决问题。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许多局部式幕墙建筑项目,这类项目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化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因此,对于此类建筑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与指导作用。本文分为五个章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研究框架。第一章讲述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确定了以局部式幕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界定原则与界定试行方法。总结了局部式幕墙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局部式幕墙的叠加组合的两种方式以及要点。第三章分别以为了美化设计、为了节能生态、为了更新建筑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局部式幕墙建筑的设计策略。第四章以研究生期间参与或部分参与到的实践工程项目中,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作研究分析。第五章是论文的研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对局部式幕墙建筑的发展趋势的展望与启示。

谭丹[9](2018)在《PZ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远处转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发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新的分子机制对促进新的治疗方式及改善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PZR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可以与SHP-2特异性结合,进而调节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迁移等功能。已有研究表明,PZR可以促进小鼠MEF细胞的纤连蛋白依赖性迁移和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而PZ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确PZ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结直肠肿瘤研究中的空白。同时希望通过对PZR的研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ZR的相对表达量;使用慢病毒技术构建过表达或敲降PZR的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通过增殖曲线、CCK-8、Transwell侵袭与迁移等试验方法,研究PZR对细胞增殖、活性、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PZR的表达量与一系列促转移蛋白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本课题首先发现PZ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和是否转移相关。随后通过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敲降与过表达PZR,我们发现PZR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进一步探究敲降与过表达PZR后结直肠癌细胞系中与细胞迁移能力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PZR能促进FAK、Src的磷酸化水平。结论:PZR通过增强FAK、Src的磷酸化进而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任林琇[10](2018)在《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科技与经济交融发展特征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是产出原创性成果、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先导和源泉,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科研管理模式是影响科研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源自西方国家的PI制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已经证明在基础研究领域起到了较好地组织管理作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在积极引进PI制,但因我国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PI制功能在我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在我国现实国情、现有体制、现行机制下将PI制管理模式应用到我国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并发挥其优势管理功能,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关于PI制的理论研究较少,多从科研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如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研究。努力结合我国科研管理机构体制、机制的特点,紧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管理体制的PI制,提高科研产出绩效、增强科技竞争力[1]。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特征的PI制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以构建新型PI制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高原创性和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产出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系统分析、理论推演、总结归纳等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查找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国内外PI制科研管理概况,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紧扣我国体制、机制的特点,提出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建议,并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并归纳国内外对PI制、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本论文研究提出的问题、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相关理论因素研究。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激励与约束理论、PI制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研究。本章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文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第四部分:国内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的科研管理历史;接着梳理了我国的科研管理模式演进,重点对PI制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我国PI制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取国内四个实施PI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案例研究,针对案例科研机构,总结、分析、归纳其实施经验及遇到的瓶颈,为本研究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PI制管理模式准备实践基础。第五部分:为PI制管理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应用德尔菲法采集因素,建立PI制的影响因素库,并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打分,按得分大小排序确认重要程度。其次,采用Dematel法建立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通过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正规化、逆矩阵、矩阵乘积计算后得出综合影响矩阵,并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依据各因素的原因度值和中心度值,最终确定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第六部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本章在前文文献研究、国内外科研管理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等工作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面向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首先,在宏观层面,国家需要用政策引导、法律保障PI制实施顺畅;其次,在中观层面,基础研究领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机制、营造合适的环境促进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再次,在微观层面,研究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要素管理制度,包括有利于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各项制度。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总结讨论,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以及主要创新点,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出发,立足于创新性成果产出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管理学的系统理论、激励理论、权变理论、公平理论等同时应用在科研管理领域展开对应的分析,进而得出在PI制模式构建时应该重点强调的制度及其建设的核心。通过研究,创新提出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实施PI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对PI制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的构建提出建设构想。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科研管理方面理论研究,同时针对性建议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选用PI制管理模式作为常态化、最优模式,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上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参考。

二、让实验室充满创造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实验室充满创造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羟基氧化铝表面改性的复合疫苗佐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疫苗和疫苗佐剂
    1.2 铝佐剂
        1.2.1 基本介绍
        1.2.2 作用机制
        1.2.3 缺点及展望
    1.3 CpG ODN佐剂
        1.3.1 基本介绍
        1.3.2 作用机制
        1.3.3 缺点及发展方向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复合疫苗佐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复合佐剂的合成
        2.3.2 透射电镜分析复合佐剂形貌
        2.3.3 水力学半径、ζ电势的测试
        2.3.4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2.3.5 复合效率及稳定性的测试
        2.3.6 复合佐剂的细菌内毒素测试
        2.3.7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佐剂的形貌分析
        2.4.2 复合佐剂的水力学半径和ζ电势分析
        2.4.3 佐剂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2.4.4 复合佐剂复合效率及稳定性测定
        2.4.5 佐剂内毒素水平的探究
    2.5 本章小结
3 疫苗佐剂复合前后对体外免疫激活效应的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细胞
        3.2.3 实验药品和试剂
        3.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佐剂对Toll样受体9(TLR9)激活的探究
        3.3.2 佐剂对细胞活力影响的探究(MTS)
        3.3.3 佐剂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探究
        3.3.4 佐剂对炎症反应及促炎因子释放影响的探究
        3.3.5 佐剂在J774A.1 细胞内胞吞的探究
        3.3.6 佐剂对抗原吸附及抗原递呈的探究
        3.3.7 佐剂对小鼠腹腔内免疫效应激活的探究
        3.3.8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复合佐剂提高TLR9 激活效应
        3.4.2 佐剂对THP-1,BMDC,J774A.1及BMDM细胞的毒性结果
        3.4.3 复合佐剂提高BMDC细胞的激活
        3.4.4 佐剂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的结果
        3.4.5 J774A.1 细胞对复合佐剂的胞吞量比较
        3.4.6 BMDC细胞对复合佐剂和抗原共递送后逃逸的比较
        3.4.7 佐剂刺激腹腔内免疫细胞募集及细胞因子分泌的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探究佐剂配制到新型冠状肺炎疫苗中在体内的免疫激活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4.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佐剂配制及免疫
        4.3.2 脾细胞提取及分选
        4.3.3 血清抗体滴度水平的测定
        4.3.4 细胞免疫效应的测定
        4.3.5 记忆细胞激活水平的测定
        4.3.6 CTL主要杀伤介质检测
        4.3.7 生物相容性分析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4.4.2 细胞免疫水平分析
        4.4.3 CTL主要杀伤介质表达结果
        4.4.4 效应记忆T细胞激活水平分析
        4.4.5 生物相容性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γ-谷氨酰转肽酶分子改造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分布及结构
        1.1.1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分布
        1.1.2 γ-谷氨酰转肽酶的结构
    1.2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催化机制、酶学特性及应用
        1.2.1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催化机制
        1.2.2 γ-谷氨酰转肽酶的酶学特性
        1.2.3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应用
    1.3 茶氨酸及γ-Glu-Phe的功能及应用前景
        1.3.1 茶氨酸的功能及应用前景
        1.3.2 γ-Glu-Phe的功能及应用前景
    1.4 微生物酶法生产茶氨酸以及γ-Glu-Phe的研究进展
    1.5 优化基因表达元件概述
    1.6 γ-谷氨酰转肽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1.7 论文的立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7.1 立题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引物设计
        2.1.3 质粒和菌株
        2.1.4 培养基以及所用试剂
        2.1.5 主要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目的基因、相关质粒及基因组的获取
        2.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2.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2.2.4 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2.2.5 γ-谷氨酰转肽酶的纯化
        2.2.6 γ-谷氨酰转肽酶酶活测定
        2.2.7 构建启动子突变文库
        2.2.8 设计和筛选RBS序列
        2.2.9 构建γ-谷氨酰转肽酶突变体文库
        2.2.10 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
        2.2.11 RNA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2 茶氨酸的测定
        2.2.13 γ-Glu-Phe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3.1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3.1.1 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的获取与鉴定
        3.1.2 枯草芽孢杆菌pMA5-ggt/B.subtilis 168 的构建
        3.1.3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3.2 γ-谷氨酰转肽酶酶学性质的分析
        3.2.1 γ-谷氨酰转肽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3.2.2 γ-谷氨酰转肽酶的最适p H和p H稳定性
    3.3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
    3.4 分子优化提高γ-谷氨酰转肽酶表达量
        3.4.1 优化启动子关键区域提高GGT表达量
        3.4.2 RBS序列对于ggt表达的影响
        3.4.3 优化ggt起始翻译速率提高表达量
    3.5 非理性改造提高γ-谷氨酰转肽酶的催化效率
        3.5.1 基于易错PCR构建GGT突变体文库
        3.5.2 正向突变体结构解析
        3.5.3 正向突变体酶学特性分析
    3.6 GGT_(T463S)催化合成茶氨酸
        3.6.1 底物浓度的影响
        3.6.2 初始pH的影响
        3.6.3 温度的影响
        3.6.4 酶量的影响
        3.6.5 分批补料合成茶氨酸
    3.7 GGT_(T463S)催化苦味氨基酸
        3.7.1 GGT_(T463S)催化苦味氨基酸底物谱的初步探究
        3.7.2 底物浓度对GGT_(T463S)催化合成γ-Glu-Phe的影响
        3.7.3 温度对GGT_(T463S)催化合成γ-Glu-Phe的影响
        3.7.4 初始反应pH对 GGT_(T463S)催化合成γ-Glu-Phe的影响
        3.7.5 酶量对GGT_(T463S)催化合成γ-Glu-Phe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控图像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编辑
        1.2.2 网络调控
        1.2.3 连续图像编辑方法
        1.2.4 超网络与多维调制
        1.2.5 三元组损失
        1.2.6 当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图像编辑中单层自编码器特性与可控性关联
    2.1 引言
    2.2 自编码器降维的特性研究
        2.2.1 自编码器降维的特性
        2.2.2 在合成数据上的降维实验结果及分析
        2.2.3 在真实数据集上的降维实验结果及分析
        2.2.4 自编码器降维的特性研究实验小结
    2.3 自编码器隐含层节点数的设置 — 与本征维度的关联
        2.3.1 隐含层节点数对自编码器性能的影响
        2.3.2 隐含层节点数对自编码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及分析
        2.3.3 自编码器隐含层节点数的设置实验小结
    2.4 自编码器的可堆叠性与图像编辑的可控性之间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堆叠广义自编码器的输出离散可控的图像编辑
    3.1 引言
    3.2 自编码器的定义扩展
    3.3 离散中间编辑程度的输出可控图像编辑
        3.3.1 输出离散可控图像编辑的问题定义与描述
        3.3.2 基于堆叠广义自编码器的离散图像编辑的框架构建及算法描述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数据集介绍及评价准则
        3.4.2 遮挡数字图像的渐进恢复与识别实验结果及分析
        3.4.3 图像遮挡的扩展实验结果与分析
        3.4.4 在遮挡英文字符图像恢复和微笑人脸合成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连续可控的图像编辑
    4.1 引言
    4.2 连续中间编辑程度的输出可控图像编辑
        4.2.1 输出连续可控图像编辑的问题定义与描述
        4.2.2 基于条件信息的连续图像编辑的框架构建
    4.3 连续图像编辑框架中的约束及算法描述
        4.3.1 硬约束 — 重构损失
        4.3.2 软约束 — 三元组损失
        4.3.3 损失嵌入空间的定义
        4.3.4 总损失函数和算法描述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激活函数与超参选择
        4.4.2 有参考的图像操作算子上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4.4.3 无参考的手机图像到单反图像的转换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4.4.4 讨论与可改进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连续可控的图像编辑
    5.1 引言
    5.2 连续中间编辑程度的输入可控图像编辑
        5.2.1 可控图像编辑的问题定义与描述
        5.2.2 生成更加均匀的中间状态的连续图像编辑
        5.2.3 输入可控的自适应图像编辑框架构建
    5.3 可控图像编辑框架中的损失函数、训练方式及算法描述
        5.3.1 约束最大/最小编辑强度的重构损失
        5.3.2 约束中间编辑强度的顺序损失
        5.3.3 总损失函数、训练方式及算法描述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在像素级别的视觉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4.2 在语义级别的视觉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纳米金属粒子耦合的固定化光合细菌转化PHL产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硫酸盐预水解液(PHL)组分的分离与应用研究
        1.2.1 PHL主要组分分离方法
        1.2.2 PHL中主要组分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金属粒子对光发酵制氢的影响研究
        1.3.1 金属离子的添加对生物发酵制氢的影响
        1.3.2 纳米粒子的添加对生物发酵制氢的影响
        1.3.3 生物光发酵处理废水并制氢研究进展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4.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方法和特点
        1.4.2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制备与选择
        1.4.3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废水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光合细菌HY01产氢优化及金属粒子对产氢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2.2.2 仪器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合细菌HY01的形貌分析
        2.3.2 HY01的产氢特性分析及产氢条件的优化
        2.3.3 HY01中添加不同金属离子的产氢特性分析
        2.3.4 HY01中添加不同纳米金属粒子的产氢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游离光合细菌HY01转化PHL模拟液的产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苯酚浓度对光发酵产氢的影响
        3.3.2 乙酸浓度对光发酵产氢的影响
        3.3.3 光合细菌利用PHL模拟液产氢特性分析
        3.3.4 树脂对苯酚的解毒及其对产氢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固定化光合细菌HY01转化PHL模拟液的产氢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4.2.2 仪器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合细菌固定化包埋载体的选择与优化
        4.3.2 Fe_3O_4-NPs@HY01复合微球产氢的条件优化
        4.3.3 Fe_3O_4-NPs@HY01复合微球转化PHL模拟液产氢特性分析
        4.3.4 不同的保藏方式和时间对生物产氢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重组酿酒酵母菌株构建关键技术及菊芋秸秆水解液乙醇发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纤维素生物质的生物炼制与燃料乙醇的生产
        1.2.1 纤维素生物质的生物炼制
        1.2.2 纤维素乙醇生产
        1.2.3 燃料乙醇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1.2.4 高浓度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优化
        1.2.5 菊芋秸秆作在纤维素乙醇中的应用
    1.3 木糖同化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1.3.1 木糖代谢途经的选择
        1.3.2 Ⅺ途径
        1.3.3 XR-XDH途径
        1.3.4 影响木糖代谢的其他因素
        1.3.5 木糖代谢能力的其他应用
    1.4 酿酒酵母的乙酸耐受性研究
        1.4.1 研究酿酒酵母乙酸耐受性的意义
        1.4.2 多基因参与乙酸耐受性
        1.4.3 氨基酸代谢与酿酒酵母耐受性的相关性
    1.5 酿酒酵母启动子的相关研究
        1.5.1 酿酒酵母启动子的分类
        1.5.2 酿酒酵母启动子的结构
        1.5.3 上游激活序列(UAS)元件
        1.5.4 核心启动子的结构
        1.5.5 酿酒酵母人工启动子
        1.5.6 酿酒酵母中启动子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1.6 酿酒酵母中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1.6.1 基因编辑与CRISPR-Cas9系统
        1.6.2 CRISPR-Cas系统的种类
        1.6.3 SpCas9蛋白的工作原理
        1.6.4 CRISPR-Cas9的其他应用
        1.6.5 基于CRISPR-dCas9转录水平调控
        1.6.6 CRISPR-Cas9在酿酒酵母中的应用
        1.6.7 酿酒酵母中sgRNA表达载体的组装
        1.6.8 影响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因素
    1.7 转录因子
        1.7.1 天然的酿酒酵母转录因子
        1.7.2 转录因子的结构
        1.7.3 人工转录因子
    1.8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环境胁迫及木糖发酵条件下的启动子活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本章使用的菌株
        2.2.2 质粒及菌株的构建
        2.2.3 菌株培养
        2.2.4 细胞密度检测及生长曲线绘制
        2.2.5 流式细胞仪检测启动子强度
        2.2.6 mRNA水平与启动子强度的相关性
        2.2.7 启动子序列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2.2.8 发酵液成分分析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启动子及培养条件的选择
        2.3.2 启动子的特征序列分析
        2.3.3 启动子报告质粒的构建及荧光定量
        2.3.4 不同胁迫环境条件下的启动子强度响应
        2.3.5 木糖存在下的启动子强度
        2.3.6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酿酒酵母中基因编辑方法的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及质粒
        3.2.2 sgRNA克隆质粒的构建
        3.2.3 sgRNA的设计
        3.2.4 s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3.2.5 供体DNA的制备
        3.2.6 新的USER载体的构建
        3.2.7 基于USER的多s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3.2.8 菌株耐受性测试
        3.2.9 乙醇发酵
        3.2.10 酵母絮凝率的测定
        3.2.11 实验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CRISPR-Cas9质粒系统
        3.3.2 sgRNA表达载体的改造
        3.3.3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破坏
        3.3.4 基于USER构建多sgRNA表达载体
        3.3.5 CRISPR-Cas9介导絮凝酵母的快速构建
        3.3.6 基于dCas9的转录调节因子在酿酒酵母中的应用
        3.3.7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CAR1过表达提高酿酒酵母菌株乙酸耐受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培养基
        4.2.2 菌株耐性点板实验
        4.2.3 载体和菌株的构建
        4.2.4 酿酒酵母菌株培养与乙醇发酵
        4.2.5 菌株生长和活力的测定
        4.2.6 RT-qPCR分析
        4.2.7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4.2.8 细胞内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4.2.9 采用CRISPR-Cas9破坏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CAR1过表达对酿酒酵母乙酸耐性的影响
        4.3.2 CAR1过表达对细胞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3.3 鸟氨酸添加对提高乙酸耐受性无明显作用
        4.3.4 CAR1过表达对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4.3.5 CAR1过表达对菌株关键生理代谢特性的影响
        4.3.6 CAR1过表达对胞内氧化胁迫反应的影响
        4.3.7 Zap1p参与调控CAR1表达
        4.3.8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木糖发酵菌株构建及菊芋秸秆水解液乙醇发酵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及质粒
        5.2.2 培养基及菌种活化
        5.2.3 重组酵母构建及发酵筛选
        5.2.4 重组菌株的混合糖发酵性能测试
        5.2.5 菊芋秸秆组分测定
        5.2.6 NaOH-H_2O_2预处理
        5.2.7 瞬间弹射汽爆(ICSE)预处理
        5.2.8 汽爆-NaOH-H2O2联合预处理
        5.2.9 菊芋秸秆的酶解及发酵
        5.2.10 碱处理菊芋秸秆同步糖化发酵
        5.2.11 水解液及发酵样品分析
        5.2.12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重组菌株的构建
        5.3.2 重组菌株的混合糖发酵性能比较
        5.3.3 菊芋秸秆预处理及组分含量分析
        5.3.4 菊芋秸秆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5.3.5 高固液比处理菊芋秸秆分步水解发酵
        5.3.6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第二章表征的启动子序列(红色序列代表预测的TATA盒)
附录B 表S1酿酒酵母启动子序列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附录C 表S2本文第三章所用的引物及DNA合成片段
附录D 表S3本文第四章所用引物
附录E 表S4重组菌株的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
附录F 表S5氨基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阐述
        1.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结构层级的解读
    2.1 平面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
        2.1.1 楼面结构系统
        2.1.2 屋面结构系统
    2.2 竖向结构系统中的层级化
        2.2.1 叠置
        2.2.2 吊挂
        2.2.3 结合
    2.3 层级化的结构本质
        2.3.1 力的分配再分配
        2.3.2 力的物化
        2.3.3 传力路径可视化
    2.4 层级化的建筑意义
        2.4.1 肌理生成、秩序建立
        2.4.2 本体设计思维
        2.4.3 建造与建筑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层级的建筑表现
    3.1 建筑水平界面中的层级表现
        3.1.1 层级显现:结构的理性表达
        3.1.2 层级隐藏:内部空间的呈现
    3.2 建筑竖向界面中的层级表现
        3.2.1 层级显现:强化视觉效果
        3.2.2 层级隐藏:强化空间感知
        3.2.3 层级隐现:界面与空间呼应
    3.3 建筑空间中的层级表现
        3.3.1 层级组织的显性表达
        3.3.2 层级组织的隐性表达
        3.3.3 层级组织协同于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层级形式的技术逻辑分析
    4.1 面构层级的分析
        4.1.1 面内组织重构
        4.1.2 面外组织重构
        4.1.3 空间组织重构
    4.2 三维体系层级的分析
        4.2.1 同构叠置
        4.2.2 构件悬挑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建筑设计策略的层级化思维
    5.1 中国古建中的层级与营造
        5.1.1 抬梁式
        5.1.2 斗拱
    5.2 现代建筑中的层级与建造
    5.3 层级设计的关联因素
        5.3.1 设计理念
        5.3.2 建筑材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观点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工程图纸
下篇 工程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阅读与整理分析
        1.4.2 案例分析
        1.4.3 系统研究
        1.4.4 实践经验
        1.4.5 实地调研
        1.5 论文框架及结构
    第二章 局部式幕墙的叠加式组合要点
        2.1 肌理化叠加
        2.1.1 点状肌理
        2.1.2 线状肌理
        2.1.3 面状肌理
        2.2 色彩化叠加
        2.2.1 色彩同化式
        2.2.2 色彩异化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设计策略
        3.1 美化设计策略
        3.1.1 强调主立面入口
        3.1.2 光影设计
        3.1.3 整合设备
        3.1.4 统一体块
        3.2 生态节能策略
        3.2.1 遮阳设计
        3.2.2 垂直绿化
        3.2.3 其他节能手法
        3.3 更新建筑策略
        3.3.1 与旧建筑对话
        3.3.2 更新既有表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际工程案例中的研究及要点表达
        4.1 南京市栖霞山石埠桥社区中心
        4.1.1 项目概况
        4.1.2 幕墙表皮的层级及组合方式
        4.1.3 设计策略
        4.2 南京市中花岗社区中心
        4.2.1 项目概况
        4.2.2 幕墙在建筑中的布局
        4.2.3 设计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5.3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表格来源
作者简介

(9)PZ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概述
    1.2 PZR研究进展概述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及耗材
        2.1.2 主要试剂
        2.1.3 组织标本
        2.1.4 细胞系
        2.1.5 菌株及载体
        2.1.6 抗体
        2.1.7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完全培养基配制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换液和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蛋白抽提
        2.2.6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2.2.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8 RNA抽提
        2.2.9 去除基因组DNA以及RNA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2.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 PCR)
        2.2.11 构建PZR敲低质粒
        2.2.12 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
        2.2.13 无内毒素质粒的抽提
        2.2.14 脂质体转染
        2.2.15 慢病毒包装及感染靶细胞
        2.2.16 稳转细胞系筛选
        2.2.17 细胞增殖曲线
        2.2.18 细胞活力检测(CCK-8 实验)
        2.2.19 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Transwell实验)
        2.2.20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3.1 PZ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
        3.1.1 PZR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病理分期相关
        3.1.2 PZ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
    3.2 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敲低PZR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3.2.1 结直肠癌细胞系中敲降PZR的效果
        3.2.2 敲低PZR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减弱
    3.3 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PZR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3.3.1 过表达PZR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
    3.4 PZR对结直肠癌细胞系侵袭与迁移能力的促进与多种促转移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3.4.1 PZR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FAK与 Src蛋白的磷酸化
第四部分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学研究内涵
    2.2 科研管理相关理论
    2.3 生命科学基础相关研究
    2.4 PI制相关研究
    2.5 相关管理理论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的分析
    3.1 国外科研机构的组织模式变革
    3.2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3.3 研究启示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
    4.1 我国科研管理的近代历史溯源
    4.2 科研管理模式演进
    4.3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PI制模式实施案例研究
    4.4 研究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
    5.1 TN法概述
    5.2 因素分析与识别的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5.3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PI制管理模式影响因素识别
    5.4 应用DEMATEL法进行PI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影响PI制功能因素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PI制管理模式构建
    6.1 构建目标
    6.2 构建原则
    6.3 构建方法
    6.4 “全自由契约式”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
    6.5 PI制管理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建设构想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科研团队PI制组织模式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让实验室充满创造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羟基氧化铝表面改性的复合疫苗佐剂研究[D]. 宝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γ-谷氨酰转肽酶分子改造及其应用[D]. 刘栓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可控图像编辑[D]. 王雅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纳米金属粒子耦合的固定化光合细菌转化PHL产氢研究[D]. 陈朵.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重组酿酒酵母菌株构建关键技术及菊芋秸秆水解液乙醇发酵[D]. 熊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层级化思维与策略[D]. 刘雅凡.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D]. 李梓林. 东南大学, 2019(05)
  • [9]PZ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谭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D]. 任林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2)

标签:;  ;  ;  

将创意带入实验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