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蝮蛇尾长的性别二态性和种间差异

五种蝮蛇尾长的性别二态性和种间差异

一、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娇[1](2019)在《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文中认为动物生活史研究是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生活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及作用,以及这个物种的现状进行了解。本文对山西霍州、陕西周至、陕西宁陕、甘肃岷县及甘肃宁县五个地区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的性二态、食性、种群年龄结构、性比及雌性繁殖进行初步研究。随机捕捉秦岭滑蜥,测量性成熟个体的8个形态特征指标并对性别进行鉴定,用SPSS 23.0分析雌雄个体8个形态特征的差异。解剖所有个体胃部,对胃内食物进行鉴定、记录及处理,了解秦岭滑蜥的食性。用SPSS 23.0作出秦岭滑蜥头体长频次分布直方图,得出其种群年龄结构。统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雌雄秦岭滑蜥数量,得出其性比。用线性回归分析窝卵数、窝卵重、卵重与雌体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平均头体长差异极显着,表现为雌性大于雄性。去除头体长的影响,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尾长、头长、头宽、头高、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的差异也极显着,其中雌性腹长显着大于雄性,其余6个形态指标均为雄性显着大于雌性。雌雄个体头体长差异与繁殖压力有关,头部差异由繁殖压力与性选择共同导致,腹部两性差异主要由繁殖压力导致,尾部与附肢的两性异形主要由性选择导致。因此,性选择与繁殖压力是秦岭滑蜥性二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2)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秦岭滑蜥的食物为动物性食物,未鉴定出植物性食物。食物组成包括昆虫纲的8目22科、蛛形纲、甲壳纲的鼠妇、寡毛纲的蚯蚓及腹足纲的蜗牛。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岷县与宁县、宁县与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秦岭滑蜥食性差异不显着。不同性别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全部样本和岷县地区雌雄个体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雌雄个体食性差异不显着。霍州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着,它们食物种类均为6目8科。食物组成的地理差异可能与不同地理环境食物可利用性差异有关。食物组成的两性差异可能与雌性繁殖、雌雄头部宽度差异等有关。幼体的食物一般为体型较小的蚁类等,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能量,此外,由于头宽的限制,幼体只能捕食个体较小的食物。(3)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五个地区全部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四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2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周至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和3龄的个体较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岷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与2龄的个体数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陕地区捕捉秦岭滑蜥数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不作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性比均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秦岭滑蜥性比不同,但总体表现为雌性多于雄性,其中周至地区雌雄性比差异最大,雌雄性比为6.50;霍州次之,雌性性比为4.75;宁县与岷县地区秦岭滑蜥性比差异也较大,分别为3.29与1.66。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年龄结构的不同可能与捕捉秦岭滑蜥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理环境等有关。雌雄性比的不同则可能与捕捉过程中逃逸个体、雌性繁殖及环境等因素有关。(4)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秦岭滑蜥的窝卵数为3-8枚,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体长成正相关。卵重与雌体体长无相关关系。卵重与窝卵数也无相关关系。秦岭滑蜥通过增加窝卵数与窝卵重来增加繁殖输出。

周正彦[2](2019)在《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鳞片的显微皮纹结构及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泉蛇属(Thermophis)是青藏高原特有属,已知仅有3种蛇(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四川温泉蛇 Thermophis zhaoermii和香格里拉温泉蛇Thermophis shangrila),分别分布在横断山脉的东西两侧,其中西藏温泉蛇是仅有的能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的蛇类。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性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西藏温泉蛇高度适应于低温、强烈紫外线等特殊气候环境,作为唯一青藏高原腹地蛇类,是爬行动物高原适应性研究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模型。本文主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并描述了西藏温泉蛇身体不同部位的微皮纹特征,用Image-Pro Plus绘图软件对背鳞和腹鳞微皮纹特征分别测量了鳞长比宽、纵向小棱、小孔密度、小孔直径、小棱间距、细齿长比宽、细齿底宽、细齿尖端距离和细胞宽比长等14个指标,通过SPSS v25.0完成统计分析。并与4种近缘蛇类(四川温泉蛇、香格里拉温泉蛇、大眼斜鳞蛇Pseudoxenodon macrops、西部猪鼻蛇Heterodon nasicus)对比,系统讨论了各种生态类型的微皮纹特征,揭示了西藏温泉蛇鳞片微皮纹适应于高原特殊环境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温泉蛇微皮纹不仅为遗传因素决定,生态需求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从鳞片头部至尾部方向微皮纹结构梯度变化,可以反映微皮纹结构的进化过程。微皮纹在鳞片头部区域可能构成了最原始的条件特征,而鳞片中心和尾部区域的暴露部分,构成了最进化的微皮纹特征。温泉蛇属内3种蛇具有非常相似的微皮纹特征:背鳞较狭长、端窝不明显、纵向小棱较弱、横纹之间的小孔交织成网状等。但通过对微皮纹测量指标分析,西藏温泉蛇具有最宽的背鳞光滑带(占鳞长0.21倍)、最短的小棱(小于100μm)、最宽的细胞(宽比长为8.76)、最长细齿(占细胞长度0.60倍)和最窄的腹鳞细胞(宽比长9.30)。西藏温泉蛇的腹鳞具有规律的尖锐狭窄细齿、纵向连续排列、细齿尖端与相邻腹鳞细齿重叠、背鳞隆起部位比较光滑等特征,可以减少摩擦力和土壤颗粒的附着,增加纵向向后的摩擦力,支持固体基质上的运动效率,显示出对岩石和土壤的高度适应性。背鳞具有较弱的纵向的小棱能有效打破水膜的附着力,横纹之间的小孔交织成网状可以增加表皮的通透性,且保持蛇鳞片表面润滑光泽,这些特征适应半水生生活。背鳞透明角质层微皮纹的立体结构,可以反射日光、分散紫外线的辐射,并且具有伪装功能。因此,这些鳞片微皮纹特征说明西藏温泉蛇以适应陆生生活为主,也兼具有半水生和穴居习性。本文还研究了西藏温泉蛇生态学,以工布江达县仲萨乡的结巴温泉、当雄县羊八井镇的羊八井温泉和墨竹工卡县门巴乡的德仲温泉作为野外调查观测点,调查西藏温泉蛇的生境特征,使用样方法分春季和夏季评估了西藏温泉蛇对不同生境的利用,同时采集了 12个相关生态因子数据,包括蛇体温、地形因子、温泉相关数据及微生境变量数据。通过SPSS v25.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春季和夏季西藏温泉蛇全部选择南坡(100%),下坡位(100%)的生境,春季时晴天遇见率最高(100%),夏季时在晴天或多云的天气遇见率最高(85.71%)。隐蔽物选择方面,春季时均选择温泉旁的石块下(100%),夏季时还选择山坡湿地(14.29%)、温泉旁石块(57.14%)、河边湿地石块(21.43%)、温泉山坡草丛(7.14%)为隐蔽物。植被类型方面,春季时西藏温泉蛇全部选择灌木和草本共生的类型(100%),夏季时除了选择灌木和草本共生的类型(71.43%),另外还选择了草本类型的植被(28.57%)。通过Mann-Whitey U Test分析,春季和夏季,温泉水温、气温这两个变量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温泉距离变量间具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基质表面温度、蛇体温和地表湿度这三个变量通过One-Way ANOVA分析,这三个变量在春季和夏季间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温泉水温、基质表面温度等环境温度为西藏温泉蛇的体温调节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高原地区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外温动物的生存带来了重大考验,西藏温泉蛇生活于高原腹地,其微皮纹具有很多适应半水生生活的特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只有以温泉作为体温调节的关键,通过生境选择和利用策略,才保证了其生存条件。因此,西藏温泉蛇适宜的微生境并非寒冷干燥,而是温暖且潮湿的半水生的穴居陆地环境。另外,西藏温泉蛇鳞片头部的微皮纹结构,也显示出和青藏高原隆起以前的亚热带潮湿多水的环境适应性相一致,吻合了青藏高原隆起前的地貌学说。

钟光辉[3](2016)在《原矛头蝮的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是研究动物的生活、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地理学和动物学交叉形成的学科,作为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搞清楚动物的分布格局,再进一步探讨格局背后的地理成因。动物地理学利用分子和表型研究两种手段,结合已有的地质、气候变化资料来解释产生分异分化的地质历史原因。表型(形态学)研究作为动物地理学的基础手段,始终被业界学者重视。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之间的外表有显着的分别,包括体型、颜色、用作求偶或打斗的身体器官等。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种群间具有显着的差异,这种与地理分布相联系的变异,称为地理变异(Geographic variation)。研究动物的地理变异(GV)和两性异形(SD),有助于了解不同地理种群和性别对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作出的响应机制,反映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方式的不同。而从古气候、古地理的角度研究物种的的生物演化过程,可以为分布格局的形成提供更科学的认识。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1839)隶属于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部、老挝、孟加拉国、越南北部、缅甸北部及印度东北部,是原矛头蝮属内分布最广的两种蛇之一,其分布范围覆盖了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分布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主要属于东洋界的华中区和华南区。该属近年来陆续有几个新种被发现,其中大别山原矛头蝮P.dabieshanensis Huang et al,2012和茂兰原矛头蝮P.maolanensis Yang et al,2011与原矛头蝮在形态上较为相似,茂兰原矛头蝮与原矛头蝮具有较近的谱系关系。对原矛头蝮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其系统关系上,涉及原矛头蝮的地理分布及两性异形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共对采自国内的的142个原矛头蝮样本的29个形态特征进行了形态测量和记录,利用SPSS、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别使用了方差分析(ANOVA)、协方差分析(ANCOVA)、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原矛头蝮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地理学或生物学原因,对现今原矛头蝮的分布格局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原矛头蝮存在明显的两性异形。具有两性异形的特征涉及腹鳞(VS)、尾下鳞(SC)、尾长(TL)、眼径(DIAE)、尾背鳞片变化位置(SC10-8)、尾背鳞片变化位置(SC8-6)、头宽(WHEAD)及头长(LHEAD)8个特征;雄性表现出更大的眼睛和更长为尾,雌性则具有更大的头(头宽和头长);雄性具有较少的腹鳞和较多的尾下鳞,雄性在尾部鳞片变化位置(SC10-8,SC8-6)上均较之雌性靠后。原矛头蝮大陆种群不存在明显的分化;雄性原矛头蝮表现出海南岛种群与大陆种群的分化,但这种分化在特征上是连续的,尚达不到亚种的水平。原矛头蝮两性差异和地理分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共同影响的结果。性选择可能趋使雄性原矛头蝮具有更长的尾巴和更多的尾下鳞;自然选择可能趋使雄蛇具有更大的眼睛和更小的头部尺寸和更少的腹鳞;琼州海峡的隔离效应是海南岛种群与大陆种群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现生原矛头蝮的分布格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矛头蝮在自然条件下迁移至海南岛的最晚时间大约在全新世中期,迁移到台湾岛的最晚时间大约在晚更新世末期大理冰期时代。人为活动的影响可能促进原矛头蝮大陆种群与海岛种群的基因交流,缅北种群与越北种群的关系尚不明确。

胡超超[4](2015)在《沙蜥属物种分化 ——基于形态、遗传以及生态的整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之一,有独特的生物区系。受上新世以来高原隆起的影响,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环境异质性高,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形成产生巨大作用,并影响中国西南部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由于高原的持续隆升与环境变化,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环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沙蜥属蜥蜴是荒漠动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分布区从中国华北和西北一直到约旦。沙蜥属(Phynocephalus)具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繁殖模式,卵胎生沙蜥仅见于青藏高原。已有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沙蜥的研究揭示出不同的系统发育假说。沙蜥几乎分布整个青藏高原,其种群数量丰富,是研究青藏高原动物进化生物学的良好材料。迄今为止,对沙蜥的形态、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仅部分一致,其属内的关系仍不明确。因此,深入开展沙蜥属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研究基于三个线粒体(16S,Cyt 6 and ND4)和三个核基因(C-mos,MAFB and Jun)探讨中国沙蜥属物种历史重建、物种分化时间估算。结果表明,基因树和物种树均支持中国沙蜥属物种的卵生和卵胎生互为姐妹支。卵生和卵胎生沙蜥的最近共祖时间为 10.68 百万年前(Milliin years ago;Ma),其95%CI:8.52-12.12。沙蜥属蜥蜴的卵生类群物种分化约始于8.78Ma(95%CI:5.5-11.01Ma),青藏高原隆升起对沙蜥属物种分化具有重要作用。而卵胎生类群最近共祖时间大约为4.94Ma(95%CI:3.62-5.69Ma),在之后较短的时间内曾发生多次快速物种形成事件。卵胎生物种分化的时间比高原发生快速隆起的时间更早。因此,新生代全球变冷,气候从暖湿向冷干型过渡是引起沙蜥属卵胎生沙蜥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卵生与卵胎生繁殖模式作为一个可逆转变的性状,其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发生频繁转变,是研究生理特征进化的重要课题。关于卵胎生繁殖模式的起源有多个不同的假说,如:“冷气候假说”、“母体操纵假说”、“身体大小假说”、以及“上新世-更新世冰期旋回假说”。这些假设还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基于气候、形态和系统发育比较方法检验。具有双繁殖模式的沙蜥属蜥蜴栖息于沙漠、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属内所有的6种卵胎生物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邻近地区。本研究基于沙蜥内14个物种,分子标记选用来自142个沙蜥样本三个线粒体和三个核基因,形态数据来自642个成年个体的11个身体测量和11个鳞片计数数据以及气候数据来自355个物种分布点(species occurrence data)的环境气候信息,检验沙蜥物种多样性形成原因,阐述清楚卵胎生沙蜥是否由侵入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新生境产生的适应性进化所致?沙蜥属内表现出怎样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各物种间的生态以及形态差异是怎样的?本研究物种树的时间校准参考前期沙蜥属物种进化的结果,使用BEAST 1.7.4中化石标定方法。使用Statistica 10.0软件包中PCA功能对生态和形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基于R操作平台中ape,geiger,picante and phytools软件包检测系统发育信号、物种历史动态、系统发育与性状相关多元化不一致性分析(disparity)。主成分分析揭示沙蜥属蜥蜴在生态和形态上分别有3个主要成分,分别具有67.87%和82.73%的解释度。似然比检验发现气候因子的第一主成分(C1)和形态数据的第二个主成分(M2)具有显着地系统发育信号。C1与降雨量具有非常高的正负载系数,而与温度具有负的负载系数;M2仅与尾长和第四趾长具有显着的正负载系数。相同繁殖模式的物种具有类似的生态要求,支持沙蜥属蜥蜴保守气候生态位假说。卵胎生沙蜥栖息地相比于卵生沙蜥栖息地具有较高的降雨量和较低的环境温度,推测低温而潮湿的环境是促进卵胎生沙蜥物种分化的重要气候因子。而卵生沙蜥类群中,物种生态位分化主要由最冷季节的温度和降雨量决定,最冷季节的温度和湿度是导致卵生沙蜥物种分化的重要气候因子。结合遗传信息和形态特征数据,基于线粒体ND4序列(684 bp),9个微卫星位点和22个形态特征数据,研究卵胎生沙蜥代表动物青海沙蜥种组(Phynocephalus vlangalii species complex)的物种分化原因及其影响因子,该种组包括三种卵胎生沙蜥:贵南沙蜥(P.guinanensis、贵德沙蜥(P.putjatia)和青海沙蜥(P.vlangalii)。除尾长之外的所有形态特征均显示显着性的形态差异。贵南沙蜥具有相对较大的体型和数量最多的鳞片,这种差异很好的解释了生态适应,即不同物种适应于当前的栖息地环境。身体大小和鳞片数量特征很好的解释了物种分化,它们体现了物种对当前栖息地的生态适应,其涉及的运动、饮食、体温和水热交换等生理生态功能均与选择压力有关。贵德沙蜥在遗传信息上被划分为两个遗传簇:一支分布在青海湖的东北边缘;另一支分布在青海湖以南地区,可能是由于中间缺乏适宜环境而引起的生态隔离所致。该种组物种适应性分化与栖息地类型密切相关。贵南沙蜥的祖先是贵德沙蜥,由于适应于荒漠、沙丘型栖息地,贵南沙蜥正处在物种分化的早期阶段。基于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贵南沙蜥和青海沙蜥种间界限完全不重叠,而其他两两配对之间界限有少许重叠。该研究证明卵胎生沙蜥物种的进化是与青藏高原隆起引起的环境变化有关。

章熙东[5](2006)在《青海沙晰的热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特有卵胎生青海沙蜥为模型动物,通过实验室和野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寒生境下动物的适应以及其热生态学特征。主要结果和结论为: 成体形态特征和尾部颜色的两性差异显着。雌体体长和腹长大于雄体,雄体头长、头宽、尾长和四肢长则大于雌体。雄性成体尾梢为黑褐色,雌体为淡桔黄色。亚成体和初生幼体形态无显着的两性差异。 繁殖雌体的最小体长为48.1mm,年产单窝仔,每窝2-6个幼仔。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SVL正相关,幼仔重则与母体SVL无关。本研究未检测到后代数量与大小之间的权衡。温度显着影响母体的繁殖成功率以及新生幼体的形态、运动表现和早期生长,低温(24℃和28℃)繁殖成功率低,野外繁殖优于实验室繁殖。青海沙蜥胚胎发育温度的下限接近28℃,怀孕母体长时间经历低于28℃的热环境对后代有不利影响甚至是能导致胚胎死亡。四个经矫正的雌体繁殖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显示,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原始数据81.7%的变异。窝仔数和窝仔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9.0%的变异),幼仔重和产后体重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32.7%的变异)。 青海沙蜥选择体温无显着的年龄差异,但雌性(34.9℃)在繁殖期(6月份)的选择体温高于雄性(33.6℃)。成体致死高、低温分别为46.7℃和0.5℃。温度对青海沙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和表观消化系数有显着影响,但各温度下的同化效率无显着的差异。停顿次数和疾跑速的两性差异显着,雌性停顿次数多于雄性,雄性疾跑速大于雌性,最大距离则无显着的两性差异。温度对成体疾跑速、持续运动距离和跑道停顿次数有显着的影响。疾跑速与跑道停顿次数无显着的相关性,持续运动距离与跑道停顿次数呈负相关。 青海沙蜥野外活动具有节律性。青海沙蜥的活动体温一天中保持相对恒定,七月份的活动体温高于五月和九月。野外热敏无线电遥测结果显示,雌性体温高于雄性;气温变化的幅度大于洞温。体温和气温晴天变化幅度大,而阴雨天体温

林植华,雷焕宗[6](2004)在《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文中研究说明测定五种分布于浙江的蝰科蛇类的体长和尾长,检测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五种蝰科蛇的两性个体尾长均与体长呈显着的正相关,五种蝰科蛇间体长差异显着。协方差分析显示雄性的尾长显着大于雌性。除烙铁头、竹叶青之间其余相对尾长的差异显着。

二、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生活史研究概况
        1.1.1 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个体大小
        1.1.2 窝卵数与后代大小
        1.1.3 权衡关系
    1.2 爬行动物生活史研究概述
        1.2.1 身体大小与性二态
        1.2.2 食性研究
        1.2.3 种群统计学
        1.2.4 繁殖生态学
    1.3 我国滑蜥属研究进展
        1.3.1 秦岭滑蜥研究进展
        1.3.2 地理分布
        1.3.3 繁殖研究
        1.3.4 分子研究
第2章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内容及方案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采样地简介
        3.1.2 实验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形态学与性二态
        3.2.2 食性研究
        3.2.3 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3.2.4 雌性繁殖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及性二态
        4.1.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
        4.1.2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4.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4.2.1 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
        4.2.2 不同地理种群的食性差异
        4.2.3 不同性别的食性差异
        4.2.4 不同年龄段的食性差异
    4.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4.3.1 种群年龄结构与最小性成熟头体长
        4.3.2 性比
    4.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第5章 讨论
    5.1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5.1.1 个体大小性二态
        5.1.2 头部性二态
        5.1.3 腹部性二态
        5.1.4 尾部性二态
        5.1.5 前后肢性二态
    5.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5.2.1 食物组成
        5.2.2 食物的地理差异
        5.2.3 食物的两性差异
        5.2.4 食物的年龄段差异
    5.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5.3.1 种群年龄结构
        5.3.2 性比
    5.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鳞片的显微皮纹结构及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西藏温泉蛇的发现与命名
    1.3 温泉蛇属系统关系研究
    1.4 蛇类形态学及生态适应
    1.5 有鳞类动物的表皮及其功能
        1.5.1 有鳞类的鳞片
        1.5.2 有鳞类的表皮
        1.5.3 有鳞类皮肤的微皮纹结构
        1.5.4 鳞片微皮纹对生活习性的适应类型
    1.6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
        1.6.1 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分布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气候
    2.2 本章小结
3 微皮纹结构及生态适应性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研究技术路线
        3.1.2 研究对象
        3.1.3 样品制备
        3.1.4 微观结构特征的术语
        3.1.5 微皮纹结构特征测量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西藏温泉蛇鳞片微皮纹观察
        3.2.2 四川温泉蛇鳞片微皮纹观察
        3.2.3 香格里拉温泉蛇鳞片微皮纹观察
        3.2.4 大眼斜鳞蛇鳞片微皮纹观察
        3.2.5 猪鼻蛇鳞片微皮纹观察
        3.2.6 西藏温泉蛇鳞片微皮纹特征小结
    3.3 分析与讨论
        3.3.1 西藏温泉蛇及近缘种背鳞微皮纹比较
        3.3.2 西藏温泉蛇及近缘种腹鳞微皮纹比较
        3.3.3 西藏温泉蛇及近缘种背鳞与腹鳞微皮纹结构的比较
        3.3.4 温泉蛇属的微皮纹特征
        3.3.5 西藏温泉蛇微皮纹的分类和系统的相关性
        3.3.6 西藏温泉蛇微皮纹特征与生态适应
    3.4 小结
4 生境利用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 研究技术路线
        4.1.2 数据采集
        4.1.3 监测季节
        4.1.4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非数值型变量
        4.2.2 数值型变量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原矛头蝮的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两性异形的研究现状
    1.2.2 两性异形的解释
    1.2.3 地理变异的研究现状
    1.2.4 地理变异的解释
1.3 原矛头蝮(Protbothrops mucrosquamatus)介绍
1.4 研究区域
1.5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 两性异形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形态特征测量方法
    2.2.1 形态特征的选取
    2.2.2 特征测量方法
2.3 两性异形的分析方法
    2.3.1 数据预处理
    2.3.2 数据分析
2.4 两性异形的检验结果
    2.4.1 形态特征的正态性检验
    2.4.2 形态特征的相关性检验
    2.4.3 形态特征的异速生长检验
    2.4.4 形态特征的方差检验
    2.4.5 两性异形的主性状分析
2.5 讨论
    2.5.1 两性异形
    2.5.2 异速生长
    2.5.3 展望及建议 第3章 地理变异研究
3.1 研究材料与测量方法
3.2 地理变异的分析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自然种群的划分与差异比较
    3.2.3 形态分化的地理学原因分析
    3.2.4 环境数据的来源
3.3 地理变异分析结果
    3.3.1 地里种群划分
    3.3.2 地理种群间的差异性检验
    3.3.3 特征主成分对环境变量的回归分析
3.4 讨论
    3.4.1 地理变异
    3.4.2 原矛头蝮的形态再描述
    3.4.3 展望及建议 第4章 原矛头蝮分布格局解释
4.1 原矛头蝮分布范围统计
    4.1.1 原矛头蝮分布数据获取
    4.1.2 原矛头蝮分布图制作
4.2 原矛头蝮的起源
4.3 冰期对原矛头蝮扩散可能的影响
4.4 人为因素对原矛头蝮扩散可能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沙蜥属物种分化 ——基于形态、遗传以及生态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系统发生分析方法的应用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3.1 数据收集
    1.3.2 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1 第二章 沙蜥属蜥蜴物种间进化关系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总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2.3 遗传变异分析
    2.2.4 系统发生分析
    2.2.5 遗传距离、物种树构建
    2.2.6 分歧时间估算
2.3 结果
    2.3.1 序列特征
    2.3.2 系统发育关系
    2.3.3 遗传距离、物种树和分化时间
2.4 讨论
    2.4.1 核基因与线粒体遗传标记对系统发育关系的差异
    2.4.2 中国沙蜥属蜥蜴分类启示
参考文献2 第三章 沙蜥属蜥蜴气候生态位分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3.2.2 最大熵模型分析
    3.2.3 模型精度验证
    3.2.4 气候数据的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预测精度测评
    3.3.2 适生区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3.3.3 沙蜥属蜥蜴生境与环境因子关系
    3.3.4 删除/权限分析
    3.3.5 沙蜥属蜥蜴的物种分布模型
3.4 讨论
    3.4.1 重要贡献的气候因子
    3.4.2 气候变化导致卵胎生物种分化
参考文献3
附录 Appendix 第四章 沙蜥属蜥蜴形态和生态变量的谱系依赖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气候生态位分化和形态进化历史
4.3 结果
    4.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4.3.2 气候生态位与形态的演化历史
4.4 讨论
    4.4.1 生态位分化
    4.4.2 宏观进化
    4.4.3 沙蜥属蜥蜴物种分化模式
参考文献4
附件 第五章 青海沙蜥种组的形态分化和生态物种形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动物收集与处理
    5.2.2 线粒体DNA扩增和测序
    5.2.3 微卫星基因分型
    5.2.4 遗传多样性
    5.2.5 系统地理和种群结构
    5.2.6 分歧时间估算
    5.2.7 历史生物地理
    5.2.8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5.3 结果
    5.3.1 形态分化
    5.3.2 遗传多样性
    5.3.3 分歧时间
    5.3.4 系统地理格局
    5.3.5 种群数量动态
    5.3.6 种群结构和不对称基因流
5.4 讨论
    5.4.1 形态不一致性及形态功能生态
    5.4.2 生态物种分化
参考文献5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青海沙晰的热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青海沙蜥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
    引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章 温度对繁殖及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选择体温、热耐受性以及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野外活动节律和体温调节的无线电遥测
    引言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D]. 李海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2]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鳞片的显微皮纹结构及生态适应性研究[D]. 周正彦.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原矛头蝮的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研究[D]. 钟光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4]沙蜥属物种分化 ——基于形态、遗传以及生态的整合分析[D]. 胡超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5]青海沙晰的热生态学研究[D]. 章熙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6]五种蝰科蛇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J]. 林植华,雷焕宗. 河南科学, 2004(06)

标签:;  ;  ;  ;  

五种蝮蛇尾长的性别二态性和种间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