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梦[1](2021)在《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认为
杨小梦[2](2021)在《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研究表明
王蕾[3](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指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杜娟[4](2020)在《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刻奇是现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词语,它不仅作为庸俗的坏趣味艺术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更作为现代性的典型产品经由大众文化以及中产趣味等途径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法籍捷克裔的文学家、理论家米兰·昆德拉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刻奇的无孔不入,在察觉到刻奇对个体存在主体性的压制与丰富性的抹杀后,昆德拉借助小说的智慧对刻奇进行了全方位的书写与呈现,探寻了刻奇阴翳下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展现出其对现代性所形塑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的深刻反思。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证。论文第一章首先展现了昆德拉刻奇书写的源起,一方面是由于刻奇在现代社会的倍速膨胀,另一方面则与昆德拉的生平经历以及人生历程息息相关。第二章展现昆德拉小说中的刻奇图景,政治舞台上演出着群体性“媚他”的刻奇之舞,而个体则在情感的矫饰中沉醉于“自媚”之中,在现代人的自我伪饰了种种价值被无限放大后,压倒他者的欲望致使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永无休止。在第三章,分析昆德拉小说中对超越刻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书写,无论是戏谑式的反抗还是背弃式的反抗,抑或放弃斗争的脱离式的反抗,都揭示出现代人超越刻奇就如同西西弗推动巨石,结局注定是徒劳。第四章承接第三章,分析昆德拉的刻奇书写处于价值与虚无之间的特性,昆德拉笔下的刻奇本质上反映出“失重”的现代人无从把握轻与重的边界,在轻与重之间徘徊的状态。这体现着超越维度被现代性取消后,存在的终极意义失落的现代人进行自我救赎的尝试。昆德拉锐利地言明这场救赎的结局注定失败,并暗示了自己的选择——直面无意义。透过昆德拉对刻奇的哲理思辨与诗性书写,我们能获取些许存在的启示。面对无从摆脱的刻奇,唯有摆脱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立场,以“同情”唤回他者的在场,才能填补存在的缺失感,实现同一与差异并存的完满生存。
伍丹[5](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薛展鸿[6](2019)在《昆德拉小说中的乌托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昆德拉在小说中有着大量乌托邦场景的书写与描述,表达了作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乌托邦是了解昆德拉小说艺术内涵的重要关键词,他笔下的乌托邦书写承载着知识分子式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对其小说——从《玩笑》到最新作《庆祝无意义》中所描述的乌托邦图景加以整合,我们可以发现昆德拉所密切关注的还是人的存在问题,而乌托邦书写正是探索存在问题的一把钥匙。首先,昆德拉的小说诗学与创作有着强烈的乌托邦气质,其小说文本呈现出政治乌托邦、情欲乌托邦与宗教乌托邦等图景形式,它们主要关注的还是人的存在境遇问题。其次,昆德拉乌托邦书写在叙述策略上,主要从叙述意象、叙述结构与叙述秩序等方面展开:从叙述意象上看,“牧歌”与“反牧歌”在小说中的对立统一提升了小说的哲思;而小说叙述结构中的音乐性与戏剧性构成了互文关系,使乌托邦书写构成了昆德拉小说“变奏曲”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作者的“复调小说”观念;昆德拉的乌托邦书写中还呈现出非线性与重复的叙述秩序,强化了乌托邦书写对小说可能性的隐喻,从而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性;而结构与章节的重复则与主题的同一性相互呼应,使乌托邦书写中表达的存在命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此外,乌托邦书写还寄寓着作者的价值诉求。昆德拉在乌托邦书写中所批判的直接对象指向了现代性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媚俗,人要从根本上摆脱媚俗,才能获得生命的本真意义与存在尊严。而人类的存在方式与未来命运是乌托邦书写中价值超越所指向的核心,乌托邦成为摆脱现代性危机的出路。这种价值超越预示了小说的相对性与多元化走势,小说的“诗性智慧”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属于存在的诗意沉思。细致分析乌托邦书写的图景形式,结合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其构建乌托邦的叙述策略加以阐析,深入探寻乌托邦书写背后所反映的价值诉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昆德拉的小说诗学以及小说创作的艺术深度,并为我们提供一定的价值启示与智慧启发。
李笑笑[7](2019)在《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米兰·昆德拉的创作,虽然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出发,不失为一个好的研究角度,但是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思想同样引人注目。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思想的特征与当时20世纪的大背景有关,而且与昆德拉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米兰·昆德拉一生的生活和创作也成了一个充满悖论和自我矛盾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米兰·昆德拉创作的荒诞思想,使得荒诞在他的笔下书写出了个性化的色彩。终极悖谬的时期不仅是他形容20世纪文学现象的词语,更是对他自己作品精准而深刻的写照。米兰·昆德拉实践着对“存在”的荒诞性书写,同时完成了对“终极悖谬”的具体演绎,他笔下描绘的荒诞世界始终贯穿于历史、自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在内容上,昆德拉延续了卡夫卡荒诞的主题,但在表现手法上,两人却大相径庭。昆德拉通过“昆德拉式”的幽默、文体的复调和叙事中的隐喻与反讽,实现了对荒诞思想的艺术变奏,也使得他的小说诗学更加具有审美意味。米兰·昆德拉一直在创作中寻找存在的诸多可能性,探索生命的意义所在。在作者看来,荒诞的背后体现的无法摆脱的媚俗和对自我的无限追寻,但其作品也蕴含着田园牧歌式的温暖。在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昆德拉不断丰富了荒诞的审美内涵,寄托了他对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的一种终极思考。同时作者躲在作品的背后,站在了人类审美的高度,而赋予荒诞一种人文关怀。
王宝迪[8](2018)在《幽默:人类最后的避难地—米兰·昆德拉的存在启示》文中提出法籍捷裔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其诗性的文字与哲理性思想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坛上居于重要位置。本文依据昆德拉本人对于文学、美学及存在问题的思考,从对他的幽默观的理解出发,结合价值失落问题,梳理出了一条理解昆德拉在其小说作品中言说存在的线索,并从中揭示他给予我们的存在启示。论文从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幽默不再”现象出发,引出价值失落的问题。随后,论文分析了人在价值两极(极轻和极重)状态下的生存境况,揭示出价值对于人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结合人固有的羞耻心,理解价值带有极端化发展的倾向。之后,论文从对个人、时代年龄段的分析出发,认识到价值失落现象的必然。同时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一价值失落的过程中,成为“我们自己的掘墓人的同谋”。面对人类价值失落接近真空的生存环境,论文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于失落的价值的怀恋;结合人的遗忘本性,揭示人们无法重返过去这一事实,从中认识到,面对这一必然趋势,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慢速度。那么,世界因为价值失落而越发丑陋,对于身在其中的人,应该怎样存在?带着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论文最后总结什么是昆德拉所强调的幽默、为什么要幽默以及如何做到幽默的问题,揭示幽默对于人类存在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李元奇[9](2018)在《共同体的“在场”与“游离” ——以米兰·昆德拉的文本创作为例》文中认为米兰·昆德拉的创作跟其生平离不开关系,尤其是他在捷克生活过,他在那里成长、成熟。通过昆德拉的文本,可以发现他作为个体的思考,这样的思考结合着他个人的经历,是有启示性的。这大概就是文本的个性意义所在。本文所论述的是,在“共同体”境遇下,米兰·昆德拉对人的状况的思考。全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主要阐释米兰·昆德拉的共同体思想。主要通过昆德拉的小说理论着作《小说的艺术》来论述和归纳米兰·昆德拉对“共同体”的思考,分为三节进行,第一个节是文学和共同体的关系;第二节是共同体和人性的共生;第三节是共同体的延续。第二章主要是结合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人物展开,依托在第一章的基础之上。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选取米兰·昆德拉笔下的人物进行分析,在具体的小说语境中论述共同体和人性的互生;第二节则是对米兰·昆德拉文本中的一些特别的隐喻事物的分析,这些隐喻体现着米兰·昆德拉的对人类境况的“幽默”。在第二章的第三节则梳理了米兰·昆德拉创作中的主题变化,主要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爱情、一个是政治,可以看到昆德拉创作过程中思考的深入和变化,也是对昆德拉整体创作的一个微观。第三章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来论述“游离”,“游离”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所进行的“游离”,一个是米兰·昆德拉本身所进行的“游离”。结语部分则是对米兰·昆德拉的共同体思考做一个总结,以此看到昆德拉的共同体思考不仅仅是小说的,他是对整个人类境况的思考和人类意义的追问。
赵谦[10](2017)在《21世纪中国国内米兰·昆德拉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米兰·昆德拉是最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当代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是学界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从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视角述评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几个方面对21世纪中国国内昆德拉研究情况进行述评,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其研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二、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提纲范文)
(3)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一章 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的源起 |
1.1 刻奇的现代面孔 |
1.1.1 作为大众文化代名词的刻奇 |
1.1.2 作为中产阶级趣味的刻奇 |
1.2 昆德拉刻奇书写的旨向 |
1.2.1 对极权社会的反抗 |
1.2.2 对存在可能性的勘探 |
第二章 昆德拉小说中的刻奇图景 |
2.1 政治舞台的表演 |
2.1.1 故作姿态的政客 |
2.1.2 翩翩起舞的人群 |
2.2 个人情感的矫饰 |
2.2.1 情感的制造及炫耀 |
2.2.2 情感的诗化及崇高化 |
2.3 自我价值的伪饰 |
2.3.1 一致化的恐慌中标榜自我 |
2.3.2 在极速的时代中追求不朽 |
第三章 超越刻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
3.1 戏谑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1.1 戏谑的反抗形式 |
3.1.1.1 对极权政治的揶揄 |
3.1.1.2 对常规习俗的嘲弄 |
3.1.2 戏谑式反抗的后果 |
3.1.2.1 玩笑者的万念俱灰 |
3.1.2.2 游戏者的自我摧毁 |
3.2 背弃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2.1 背弃的反抗形式 |
3.2.1.1 对既定身份的背叛 |
3.2.1.2 对现时生活的放弃 |
3.2.2 背弃式反抗的后果 |
3.2.2.1 背叛者的穷途末路 |
3.2.2.2 放弃者的无所依归 |
3.3 脱离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3.1 对“常人”状态的脱离 |
3.3.2 脱离者的虚无与死亡 |
第四章 昆德拉小说的刻奇书写:在价值与虚无之间 |
4.1 刻奇:在轻与重之间徘徊 |
4.1.1 “失重”的现代人 |
4.1.2 轻与重的边界 |
4.2 刻奇: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
4.2.1 一场失败的自我救赎 |
4.2.2 昆德拉的选择:直面无意义 |
结语:反思刻奇——以“同情”唤回他者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
一、中和之美 |
二、回归“真实” |
三、理性忧思 |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
一、焦虑与沉沦 |
二、苍凉与迷惘 |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昆德拉小说中的乌托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乌托邦与乌托邦文学释义 |
1.4.1 概念溯源及演变 |
1.4.2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
1.4.3 中西乌托邦文学 |
第二章 乌托邦书写的艺术表现 |
2.1 小说诗学的乌托邦气质 |
2.2 小说文本的乌托邦图景 |
2.2.1 政治乌托邦 |
2.2.2 情欲乌托邦 |
2.2.3 宗教乌托邦 |
第三章 乌托邦书写的叙述策略 |
3.1 牧歌与反牧歌的统一 |
3.2 音乐性与戏剧性的互文 |
3.3 非线性叙事与重复现象 |
第四章 乌托邦书写的价值诉求 |
4.1 乌托邦书写的批判功能 |
4.2 乌托邦书写的价值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荒诞与昆德拉个性化的创作 |
第一节 荒诞美学范畴的发生 |
一、对荒诞的解释及其渊源 |
二、西方现代文学中荒诞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昆德拉作品中荒诞思想的溯源 |
一、时代背景与荒诞思想的发现 |
二、自身经历与荒诞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勘探 |
第一节 荒诞主题的显现 |
一、“存在”的荒诞性书写 |
二、“终极悖谬”的具体演绎 |
第二节 文本中荒诞的艺术变奏 |
一、“昆德拉式”的幽默 |
二、显性层次的复调 |
三、叙事中的隐喻 |
第三章 对人类荒诞生存境况的终极思考 |
第一节 对存在可能性的探索 |
一、无法摆脱的媚俗 |
二、对自我存在的无限追问 |
第二节 荒诞世界的精神突围 |
一、接受与反抗的栖居 |
二、田园牧歌的怀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幽默:人类最后的避难地—米兰·昆德拉的存在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作家简介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论文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谁都笑不出来 |
第一节 玩笑审视 |
第二节 魔鬼的笑和天使的笑 |
第二章 轻与重 |
第一节 极轻: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
第二节 极重:生活在别处 |
第三节 边界 |
第三章 生命的年龄秘密 |
第一节 “伟大的脱衣舞” |
第二节 “先死者给后死者让位” |
第三节 生命的年龄秘密 |
第四章 语法未来式的乡愁 |
第一节 遗失的美好 |
第二节 语法未来式的乡愁 |
第三节 遗忘 |
第四节 慢 |
第五章 幽默:人类最后的避难地 |
第一节 幽默 |
第二节 无知 |
第三节 开一扇窗户给自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共同体的“在场”与“游离” ——以米兰·昆德拉的文本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米兰·昆德拉的研究现状 |
1.米兰·昆德拉的创作及思想 |
2.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一、米兰·昆德拉理论随笔中的“共同体”思想 |
(一)《小说的艺术》中文学的反共同体本质 |
(二)共同体与人性的共生 |
(三)共同体的延续 |
二、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共同体和人性的互生 |
(一)小说中的人性与极权共同体的互生 |
(二)小说中共同体的隐喻性 |
(三)从《小说的艺术》到《庆祝无意义》中主题写作的变化 |
三、对共同体的“游离” |
(一)作品中人物的“游离” |
(二)米兰·昆德拉艺术实践的超越性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1世纪中国国内米兰·昆德拉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成果分析 |
二、研究内容与视角 |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一) 存在问题 |
(二) 建议 |
四、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 杨小梦. 安徽大学, 2021
- [2]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 杨小梦. 安徽大学, 2021
- [3]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D]. 杜娟. 西北大学, 2020(09)
- [5]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昆德拉小说中的乌托邦书写研究[D]. 薛展鸿. 广州大学, 2019(01)
- [7]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荒诞思想研究[D]. 李笑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幽默:人类最后的避难地—米兰·昆德拉的存在启示[D]. 王宝迪. 山东大学, 2018(12)
- [9]共同体的“在场”与“游离” ——以米兰·昆德拉的文本创作为例[D]. 李元奇. 云南大学, 2018(01)
- [10]21世纪中国国内米兰·昆德拉研究综述[J]. 赵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标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 王跃文论文; 韩少功论文; 文学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