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句中“condition”和“situation”从句的英文翻译

立法句中“condition”和“situation”从句的英文翻译

一、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俊[1](2016)在《计算机辅助翻译ZY公司章程(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及信息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广泛应用,使资本流动和金融交易在地域和疆界上的界限日益模糊,加之海外优惠的商业活动政策与税收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以离岸企业的方式在国外注册成立,以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在其注册和上市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法律文档翻译工作。其中就包括公司章程的翻译。公司章程既具有一般法律文本的特点,即使用典型的法律语言的同时也大量专业词汇,同时又使用一定量的行话及套话,为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翻译记忆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是一篇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中国某教育集团的公司章程的翻译实践报告,采用SDL TRADOS为主要翻译辅助工具。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介绍此次选题原因,待译文本介绍及特点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包括翻译准备阶段评估文本难度,选择及使用翻译工具、平行文本的使用、记忆库与术语库的建立与应用,翻译过程中时间表的制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任务完成后的质量控制手段等,第三部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在提高自身翻译技能的同时证明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翻译章程类文件的可行性。此外,希望此次应用机辅软件进行翻译的过程可以为法律文本特别是公司章程的翻译记忆库与术语库建设略尽绵力。

贺青[2](2016)在《《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本)《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近年,中国法制化建设取得十足进展。对外开放的领域也扩大到法律交流层面,法律翻译及其研究日趋受到人们关注。本文试图从语篇层面分析汉语立法文本并结合语篇衔接理论对其英译的翻译策略进行解析。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理论,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分别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手段来体现。本文以三部广东省地方性立法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汉语立法语篇的衔接特点,进而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及结论,其中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是全文中心,重点对汉语立法文本衔接手段的翻译进行了解析,运用了保留,增加,转化及省略的翻译策略,力求实现译文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加深对汉语立法文本衔接手段的理解和重视,并借此实现立法文本汉英翻译在形式上最大程度的对等,为地方立法文本的翻译和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赵粉丽[3](2015)在《“的”字结构的立法功能及其英译探究 ——以翻译等效论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中国法律法规的英译成为中国对外法律交流和对外贸易等活动的重要环节,而“的”字的英译在汉语立法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几乎最高。因此本文以“的”字结构为研究对象,翻译等效论为基础,详细探讨了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结构的功能及其英译,并总结出汉语立法翻译的原则和策略以求达到对等的效果。希望该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法律法规翻译研究的繁荣与发展。“的”字结构作为汉语立法文本所特有的句法结构,具有浓厚的汉语民族色彩。“的”字结构源于古汉语立法文本中常用的“者”字句,而《唐律疏义》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的以“诸......者”连用的“者”字结构。“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省略了中心语的句法结构形式,具有名词的性质和功能。另外,“的”字结构在汉语立法文本中具有提出假设,信息储藏量大及省略中心语等功能。其英译大概可以分为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和介词短语五大类,而这五大类基本上都体现了“的”字结构的语义对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还要考虑形式对等和文化对等。在保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实现最佳对等效果。“等效论”一直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法律翻译在内的理论研究中。翻译的过程也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在各种翻译理论繁荣发展的今天,等效论有着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另外,等效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本质量的优劣和翻译方法的探讨。所以对这一复杂问题,单凭定义似乎是无法说清楚的,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般都可以在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短语或句子意义上最恰当的对等表达,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在同一语境中的信息对等。因此,等效译法是翻译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查找大量、可靠的法律文献及相关资料与书籍,采用规定性与描写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规定性为主,证明了翻译等效论对立法文本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并把它运用到对“的”字结构的英译研究中。

吴红军[4](2013)在《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 ——以新疆庭审话语为例》文中提出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生存于一定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的存在是以人类的双向理解沟通为出发点的,沟通是人的一种本质,相互理解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在人们的双向沟通和相互理解过程当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各式各样或亲近、或远疏的距离关系。当人们感觉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比较顺畅、双方有较多共同语言时,人们便会有意无意地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然而,当人们感觉这一沟通和理解过程不是很顺畅、双方个性特征等差异较大且不能接受这些差异时,便会主动地增加彼此之间的距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沟通和相互理解需要保持一个适合彼此、能为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最佳距离。于是,如何确定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距离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用距离行为规范问题就日益成为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语言学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当今,国外学者的距离行为学研究大多集中于非言语交际范畴,国内学者则主要关注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人际距离研究,而针对言语交际方面的语用距离研究还为之甚少,涉及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的法律语言学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基于真实的庭审话语语料,以庭审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新疆庭审话语为例,对庭审话语语用距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研究创新、研究意义和采用语料说明。第二章是本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概述了庭审话语和语用距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庭审话语研究和语用距离研究的相关不足,提出了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第三章建构了本研究理论框架,提出了目的语用距离论。首先,这一部分论述了庭审话语目的论,包括目的定义、目的原则和目的关系;继而,探讨了语用距离论,包括语用距离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最后,在目的论和语用距离论的基础之上,系统提出了目的语用距离论,描述了目的语用距离论的总体理论框架,又进一步次划分和阐述了积极语用距离论、中立语用距离论和消极语用距离论。第四章对积极语用距离做了具体性分析,描述了积极语用距离的定义和特征,实证分析了积极语用距离的话语实践—缩短语用距离,包括不同庭审角色的积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特别是“温馨庭审”中法官所采取的积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第五章对中立语用距离做了具体性分析,描述了中立语用距离的定义和特征,实证分析了坚持中立语用距离原则的法官和庭审口译人员的话语实践—维持语用距离,包括法官的中立语用距离话语策略和庭审口译人员在中立语用距离原则指导之下所采取的各种庭审口译方法等等。第六章对消极语用距离做了具体性分析,描述了消极语用距离的定义和特征,实证分析了各个庭审角色之间的消极语用距离话语实践—增加语用距离,包括各个庭审角色所采取的各种消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发现,给出了促进和加强新疆司法建设的一些司法启示,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局限性作了具体说明,并对未来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做了一定展望。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和发现:一、对语用距离进行了概念定义和类型划分。语用距离被定义为描述话语行动者之间关系亲密或远疏程度的一种思维空间距离状态。语用距离可以被划分为原语用距离和互动语用距离,互动语用距离又可以被次划分为积极语用距离、中立语用距离和消极语用距离。二、理论建构了目的语用距离论。目的语用距离论表述如下:任何理性(正常)的人,其理性(正常)的言语行为都有交际目的。在目的催发和驱动之下,话语行动者会通过隐性或显性的话语协商,对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亲密或远疏程度思维空间距离状态即语用距离做出相应感知、推断或选择,形成与目的一致、目的中性和目的冲突关系相适应的积极语用距离、中立语用距离和消极语用距离关系,这三种语用距离关系又会分别制约和导致话语行动者采取缩短语用距离、维持语用距离或增加语用距离的话语策略。继而,这三种不同的话语策略又分别动态顺应和指向三个语用距离空间—积极语用距离空间、中立语用距离空间和消极语用距离空间。最后,在话语交际过程结束之时,积极语用距离空间、中立语用距离空间和消极语用距离空间分别引发语用距离减小、语用距离不变和语用距离拉大的三种语用效应,即IPP<PPP、IPP=PPP和IPP>PPP(IPP指互动语用距离,PPP指原语用距离或机构语用距离)。三、语用距离空间模型构建。语用距离空间模型描述如下:语用距离空间由积极语用距离空间、中立语用距离空间和消极语用距离空间三个空间构成,每一个语用距离空间则由三个成分组织构成:1.处于最外层的细胞膜—S(语用距离空间标识);2.细胞质—IPP(互动语用距离);3.细胞核—PPP(原语用距离或机构语用距离)。四、积极语用距离研究发现。积极语用距离可以被描述为数学坐标公式D(P1,P2)<0。庭审话语中的积极语用距离关系常常体现在目的一致性关系的法官和公诉人、原告律师和原告、被告律师和被告之间,也体现于温馨庭审中的法官与其他庭审角色之间。积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主要包括指示语、称呼语、模糊语、不文明语、再阐述、对比、语码转换、赞同、妥协、同情策略等等。五、中立语用距离研究发现。中立语用距离可以被描述为数学坐标公式D(P1,P2)=0。庭审话语中的中立语用距离关系主要体现于法官和庭审口译人员两个角色。法官的中立语用距离关系主要体现在程序性话语当中,法官所采取的中立语用距离话语策略主要包括机构性语言、重复、打断、发问、控制话题,法官主要通过三种话语规则来控制话题和维持中立语用距离:1.P→NP;2.P→P;3.P→NP→NP。庭审口译人员在中立语用距离原则的指导之下,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庭审阶段,分别采取全译、释译、分译、合译、摘译、编译和改译等七种中立语用距离口译方法。六、消极语用距离研究发现。消极语用距离可以被描述为数学坐标公式D(P1,P2)>0。庭审话语中的消极语用距离关系主要体现在目的冲突性关系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公诉人和被告、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原告律师和被告、被告律师和原告之间。研究发现,消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主要包括预设、反驳、打断、否认、责问、再阐述、交代罪行、抗议、警告、教训、反语、指示语、称呼语、重复、指责、对比、弱化、贬义词语、语码转换、模糊限制语、修正、不文明语言、答非所问等等。

孟涛[5](2011)在《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模糊评估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翻译服务的逐渐产业化以及翻译质量要求的严格化,翻译质量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也都投向了翻译质量评估的方法,因为翻译质量评估不仅可以对翻译质量做出评价,而且可以为翻译质量的改善提供指导。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一些违法法律的行为恰恰是因为法律条款的译文出现了错误,因此本文将致力于构建一种模糊评估模式,专门用于评估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从而帮助解决法律条款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被误解和冒犯的问题。威廉姆斯(2004)曾经将现有的TQA模式分为两类:量化模式和非量化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前者可以降低主观性,有利于实现更高程度客观性,而客观性正是翻译质量评估的最核心要求。由于法律文本更注重客观性,因此量化模式更适合于法律文本翻译的评估。但是,尽管法律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相当成熟,关于法律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还是一块不毛之地。因此为法律文本建立专门的系统而客观的TQA模式迫在眉睫,同时,它也可以为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导意义。在建立模式之前,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理论框架。根据以往的研究,法律翻译的目的在于传递同样精确的意义并再现作者意图体现的法律效力。这表明,从语用学角度讲,法律文本翻译存在两个标准.进而法律文本翻译的评估参数可以从两个层面确定:命题内容和法律效力。为此,很多知名学者针对信息对等和法律言语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为参数评估提供了重要指导。根据威廉姆斯的说法,错误分类和分析几乎是所有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共同特点,本文提出的模式也不例外。在为参数评分时,经常会遇到左右为难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模式引入了模糊数学理论,可以比较容易得为各个参数给出精确评分,最终获得一个比较客观可信的结果。在翻译质量模糊评估模式的研究领域中,范守义(1987)、冯志杰(1998)、穆雷(1991)以及其他中国学者均做出了大量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隶属函数、等级集合和权重分配的成果,本文专门设计了适合本次研究的模糊运算。通过确定各个层面中各参数的等级,并将其得分输入该模糊运算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结果。最后,为了测试本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安排了一次示范评估。结果显示,本模式不仅满足了系统化的要求,而且可以拓展应用到其它所有法律文本翻译的评估中。

周俊博[6](2007)在《从功能翻译理论评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短语的英译》文中研究指明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相比,法律翻译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的范围与所取得的成果远远不能适应当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跟上我国全球化进程的步伐。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准确地翻译我国法律,向国外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让外企了解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变得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做好法律文本翻译理论研究。本文选取汉语立法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的”字短语作为研究的重点,期盼该研究对促进我国法律翻译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能有所帮助。“的”字短语作为汉语立法文本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起源于古汉语立法文本中常用的“者”字句,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演化而来。“的”字短语省掉了中心词,但却具有名词的各种性质与功能,能在立法条文中充当主语、宾语或状语,能使立法文本语言精练准确,具有法律语言的特色。“的”字短语具有在汉语立法文本中提出假设、表类别与贬义、意义不指定以及信息储藏量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翻译时必须注意的重点,在目的语中必须予以再现。功能翻译理论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其强调“目的决定手段”,指出在翻译中所使用的各种翻译策略与方法都是由翻译目的所决定的;文本类型的差异决定了翻译目的的不同,汉英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须注意篇内和篇际的连贯,原文文本体裁必须在译文中完整地再现,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实现源语和目的语的功能对等,都是为实现翻译目的。本文论证了功能翻译理论对立法文本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把它运用到对“的”字短语的英译研究中。研究表明,“的”字短语英译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功能翻译理论予以解释。把“的”字短语英译为状语从句或介词短语是为了在立法文本中提出和强调假设;译为名词性从句是为了再现“的”字短语的表类别和贬义、意义不指定以及信息储藏量大等特点;译为非谓语动词是为了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题材一致;译为补充主语式是因为“的”字短语省略了中心词,充当句子成分,为克服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时调整的结果。这一切都论证了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语立法文本英译分析的适用性。本文在利用功能翻译理论对“的”字短语英译单个分析的基础上,同时从整体上对“的”字短语的英译也进行了评论,指出其英译中的诸多不足。首先,“的”字短语的各类英译都只是在局部功能上与源语对等,在局部上再现了源语的特点,也就是说每种英译与源语都是部分对等的关系,都只是实现了翻译源语的部分目的,但部分不等于整体,部分之和也不等于整体,所以同一“的”字短语拥有多种不同英译的现象,违背了科技型文体翻译所要求的译名同一原则。还有从文体上看“的”字短语的翻译,可见译文中所使用的语言都比较简明,这与英美国家法律语言冗长的特点不相符,其原因在于对目的语读者定位不足,而最终还是由“的”字短语的文化专属性以及翻译目的的不同所造成的。本文属于个案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规定性与描写性相结合,其中以规定性为主。本课题的研究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周丽[7](2007)在《法律条款翻译质量评估的语用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法律翻译领域,许多学者认为评价法律翻译的首要标准是“法律效力对等”,换句话说就是在法律翻译中要保留原文的法律意图,以求保证在司法实践中原文与译文能产生相同的理解和应用。另外一个标准就是命题内容的对等,也就是意义对等。基于以上标准,本文将从微观方面对立法文本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即从单条法律条文的翻译来进行研究。本文利用描述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新建立的理论框架下对中国一些立法文本的英文翻译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估标准对大量立法条例的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影响法律翻译的质量,包括信息的传递、法律术语的对等、逻辑连接词的使用、法律效力的对等。结果表明“法律效力对等”这一标准在中国法律翻译界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翻译失误是因为没有达到法律效力的对等。法律文本的翻译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也证明了本文上述两个标准可以用来评判立法文本的翻译质量。有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可以借此标准来研究其他法律文本如司法文本的翻译质量。

姜同玲,谢玉杰[8](2005)在《普通法系国家立法条文的语类结构》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专门用途语言,法律英语令很多非法律界人士和广大英语学习者望而生畏。而作为法律语篇中最复杂、最难理解的一种语篇形式(YonMaley,1994),英语国家立法条文更因为其专业的词汇表达、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独特的语篇构建形式等特点而成为难中之难。本文拟以英国、加拿大和美国三个普通法系国家的十多条立法条文为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san的语类研究理论为框架,对普通法系国家的立法条文的语类结构潜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英语国家立法条文的理解。

黄永平[9](2004)在《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法律条文具有独特的表达习惯和行话,而英语国家的立法句子也具有稳定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些立法写作的常用句式。由于国内法律翻译工作者没有借鉴英语立法句子的撰写规律,造成对含有"条件"或"情形"分句的中国法律条文的大量误译。因此,法律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前要熟悉英语立法语言和中国法律英译规律,以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国家级和省级立法文件的英译工作。

二、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辅助翻译ZY公司章程(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1 An Overview of the Source Text
        1.2.2 Features of Source Text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The Difficulty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2 Selection of Tools and References
        2.1.3 Selection of Parallel Texts
        2.1.4 Selection of CAT Tools
    2.2 Translating Procedure
        2.2.1 Translation Schedule
        2.2.2 Translation Strategy
        2.2.3 Translation Process by Using SDL Trados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Revised by Proofreaders with Expertise
    2.4 Emergency Precautions
3. CASE STUDY
    3.1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ranslation with Trados
        3.1.1 Segments with Recommendation by Trados
    3.2 Legal Linguistic Difficulties found in translating
        3.2.1 Lexical level
        3.2.2 Syntactic Level
4.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本)《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s
        1.2.1 Basic Information
        1.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in Cohesive Respective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ocess
        2.1.1 Preparation of References
        2.1.2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1.3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Glossary-Making
        2.2.2 Schedul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3 Post-Translation Process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3. CASE STUDY
    3.1 Grammatical Cohesion and its Translation
        3.1.1 Reference
        3.1.2 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3.1.3 Conjunction
    3.2 Lexical Cohesion and its Translation
        3.2.1 Reiteration
        3.2.2 Collocation
4. CONCLUSION
REFERENCE
APPENDICE
    Appendix A: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Appendix B: Glossary

(3)“的”字结构的立法功能及其英译探究 ——以翻译等效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Structure
Chapter 2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LegislativeTranslation
    2.1 About the Equivalence Theory
        2.1.1 Equivalence Theory in the West
        2.1.2 Equivalence Theory in China
    2.2 Equivalence Theory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ranslation
Chapter 3 About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3.1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3.2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3.2.1 Presumptive Effect
        3.2.2 Informative Storage
        3.2.3 Head-noun Omission
    3.3 Classification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Legislative Texts
        3.3.1 Clausal Function of the“De”Structure
        3.3.2 Non-clausal Function of the“De”Structure
Chapter 4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Legislative“De”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Closest Equivalence
    4.1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4.1.1 Accuracy
        4.1.2 Consistency
        4.1.3 Clarity
        4.1.4 Professionalization
        4.1.5 Equivalence
    4.2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he“De”Structur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4.2.1 Use of the Passive Structure
        4.2.2 Use of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is Thesis
    5.2 Problems to Be Tackled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4)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 ——以新疆庭审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2.4 拟采取研究方法
        1.2.5 主要理论依据
    1.3 研究创新和意义
    1.4 研究语料说明
        1.4.1 语料来源
        1.4.2 语料标注说明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综述
    2.1 法律语言学研究概况
    2.2 庭审话语研究概况
        2.2.1 国外庭审话语研究概况
        2.2.2 国内庭审话语研究概况
        2.2.3 庭审话语研究现状
    2.3 语用距离研究概况
        2.3.1 国外语用距离研究概况
        2.3.2 国内语用距离研究概况
    2.4 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现状
第三章 本研究理论框架—目的语用距离论
    3.1 目的论
        3.1.1 目的定义
        3.1.2 目的原则
        3.1.3 目的关系
    3.2 语用距离论
        3.2.1 语用距离定义
        3.2.2 语用距离分类
        3.2.3 语用距离功能
    3.3 目的语用距离论
        3.3.1 目的语用距离论总体框架描述
        3.3.2 语用距离空间模型描述
        3.3.3 积极语用距离论
        3.3.4 中立语用距离论
        3.3.5 消极语用距离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积极语用距离分析
    4.1 积极语用距离定义
    4.2 积极语用距离特征
    4.3 积极语用距离话语实践—缩短语用距离
        4.3.1 法官和公诉人
        4.3.2 原被告律师和原被告
        4.3.3 被告和原告
        4.3.4 温馨庭审积极语用距离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中立语用距离分析
    5.1 中立语用距离定义
    5.2 中立语用距离特征
    5.3 中立语用距离话语实践—维持语用距离
        5.3.1 法官中立语用距离分析
        5.3.2 庭审口译人员中立语用距离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消极语用距离分析
    6.1 消极语用距离定义
    6.2 消极语用距离特征
    6.3 消极语用距离话语实践—增加语用距离
        6.3.1 公诉人和被告律师
        6.3.2 公诉人和被告
        6.3.3 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
        6.3.4 原告律师和被告
        6.3.5 被告律师和原告
        6.3.6 律师和法官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成果和发现
    7.2 对司法建设的启示
    7.3 本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模糊评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1.3 Objective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QA
        2.1.1 Non-quantitative Approaches
        2.1.2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2.1.3 TQA Studies in China
        2.1.4 Summary
    2.2 Previous Studies on Legal Text Translation
        2.2.1 The Goal of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
        2.2.2 The Criteria for Legal Text Translation
        2.2.3 Researches on Equivalence of Translation
        2.2.4 Researches on Legal Speech Act
        2.2.5 Summary
Chapter 3 A Fuzzy TQA Model Specific to Legal Texts
    3.1 Theoretical Basis
        3.1.1 Two Levels for Legal Text Translation Assessment
        3.1.2 Factors Leading to Unsatisfactory Translations
        3.1.3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s
    3.2 Construction of a Fuzzy Assessment Model Specific to Legal Texts
        3.2.1 Setting up a Parameter Set
        3.2.2 Setting up a Grade Set
        3.2.3 Assigning Weight to each Parameter
Chapter 4 A Sample Evaluation
    4.1 Procedures
    4.2 Analysis
    4.3 Grade of Each Parameter
    4.4 Fuzzy Operation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

(6)从功能翻译理论评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短语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in English
1. Introduction
    1.1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 Research Background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 "的" Phrase in Chinese Legislative Texts
    2.1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的" Phrase
    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的" Phrase
        2.2.1 Setting Forth Presumptions
        2.2.2 Storing Large Information
        2.2.3 Classifying People or Objects of the Same Kind
        2.2.4 Indicating Indefinite People or Objects
        2.2.5 Conveying Derogatory Meaning
        2.2.6 Omitting Head Noun
        2.2.7 Acting as Sentence Elements
3.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FT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egal Translation
    3.1 Introduction to 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3.2 Basic Concepts
        3.2.1 Text Typology
        3.2.2 Skopos
        3.2.3 Intratextual and Intertextual Coherence
        3.2.4 Equifunctional and Homologous Translation
    3.3 FTT and Its Appli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Legislative Texts
4.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的" Phrase from the FTT Perspective
    4.1 As Adverbial Clauses
    4.2 As Noun Clauses
    4.3 As Prepositional Phrases
    4.4 As Non-Finite Verbs
    4.5 As Subject-Complementing Structure
5. Problem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的" Phrase Judged by FTT
Bibliography

(7)法律条款翻译质量评估的语用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DECLARATION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3 OBJECTIVE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4 DATA AND METHODOLOGY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2.2.1 Response-based Approaches
        2.2.2 Functionalistic 'Skopos'-Related Approach
        2.2.3 Linguistically-oriented Approaches
        2.2.4 Other Studies on TQA
        2.2.5 Per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n China
        2.2.6 A Critique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2.3 PREVIOUS STUDIES ON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2.4 PREVIOUS STUDIES ON LEGAL SPEECH ACTS
    2.5 SUMMA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CLASSIFICATION OF LEGAL RULES
    3.3 DESCRIPTION OF THE TWO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RULES
        3.3.1 Criterion One: Equivalence of Propositional Content Between the SLR and TLR
        3.3.2 Criterion Two: Equivalence of Legal Effect between the SLR and TLR
    3.4.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RULES
    3.5. SUMMARY
CHAPTER 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RULES
    4.1 INTRODUCTION
    4.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VALENT PROPOSITIONAL CONTENT
        4.2.1 Unwanted Addition of Information
        4.2.2 Unjustified Omission of Information
        4.2.3 Distortion of Information
        4.2.4 Terminological Inconsistency
        4.2.5 Improper Use of Logical Connectors
    4.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VALENT LEGAL EFFECT
        4.3.1 Unequivalent Illocutionary Force
        4.3.2 Legislative Intent
    4.4 SUMMARY
CHAPTER 5 AN ASSESS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RULES FROM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5.1 INTRODUCTION
    5.2 A DESCRIPTION OF THE CASE STUDY
        5.2.1 Analysis
        5.2.2 Results of Analysis
    5.3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AN OVERVIEW OF THE PRESENTSTUDY
    6.2 MAJOR FINDINGS
    6.3 IMPLICATIONS
    6.4 SIGNIFICANCE
    6.5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8)普通法系国家立法条文的语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法条文的语境配置
二、立法条文的语类结构潜势

(9)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英语立法句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二、中国法律条文的特征及其理解
三、目前中国法律条文英译中结构处理的主要问题
四、结语
五、补记

四、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机辅助翻译ZY公司章程(节选)翻译报告[D]. 周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 [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本)《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翻译报告[D]. 贺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 [3]“的”字结构的立法功能及其英译探究 ——以翻译等效论为视角[D]. 赵粉丽.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4]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 ——以新疆庭审话语为例[D]. 吴红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5]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模糊评估模式[D]. 孟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5)
  • [6]从功能翻译理论评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字短语的英译[D]. 周俊博.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7]法律条款翻译质量评估的语用学视角[D]. 周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06)
  • [8]普通法系国家立法条文的语类结构[J]. 姜同玲,谢玉杰.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 [9]立法句子中“条件”和“情形”分句的英译问题[J]. 黄永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立法句中“condition”和“situation”从句的英文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