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防火是对天然林最大的保护

加强森林防火是对天然林最大的保护

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对天然林的最大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于文煌,武蕾[1](2021)在《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技术初探》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在结合林业病虫害具体状况开展防治工作时,广泛使用农药防治法,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中取得良好杀虫效果,然而也污染了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林业生态圈。因此,应该使用生态防治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给予森林资源最大保护。本文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比如农药使用缺乏规范性、天然林逐渐减少等,探究了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包括昆虫信息素、培育抗病虫苗木、飞机喷药防治技术、数字化防治技术、雷达遥感防治技术,并且提出了有效应对病虫害的对策,比如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研究等。

殷燕红[2](2021)在《浅析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城市及工业设施构建愈发趋于完美的基础上,社会各界愈发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保护给予更多的关注。过快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对于优美环境的需求,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时代的主题,本文从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角度出发,浅谈保护天然林资源的意义及策略,意在探讨环境保护的方向与方法。

仲召亮[3](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提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乔丹[4](2018)在《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林是功能强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复杂的结构,稳定的群落,其生物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在我国包括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物种安全、生存安全和国土安全的维护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从1998年开始实施针对天然林保护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天然林资源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然而就资源增长速度和新时期生态建设的要求来看,天然林保护需要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就怎样保证资源提升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的问题需做好新的解答。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大尺度范围出发,开展了我国天然林保护理论与技术问题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古以来,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而建国以后,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这种消耗的情况有所好转,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我国现有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占国家森林总面积的58%;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国家森林总蓄积的83%;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南方集体林区也有大量分布;天然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面积1.18亿公顷,约占天然林面积的96%;从龄组的角度来看,中幼林的面积占比大,但蓄积占比还是以近成过熟林为主,各龄组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人工林;以优势树种(组)的角度来看,天然乔木林面积占比排名前十的天然林面积及蓄积之和的占比均占天然乔木林总量的半数,在体量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天然林面积及蓄积的增加进入平缓状态,这对于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来说是不容忽视的。(2)本文针对天然林保护经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天然林保护而言,在技术实践层面主要以分类保护为主,主要涉及三类,包括以自然特征、林种划分及天然林定性为主的天然林类型划分,森林经理活动中的经营类型划分以及根据经营目的和类型确定的经营措施类型,经过研究探讨,三种类型对于当下天然林保护需求的呼应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综合考量天然林保护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国家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规划要求,经综合分析后,本文针对天然乔木林为主,从天然林本质特性以及天然林生态系统发生两大层面进行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选取3类指标,包括优势树种(组)、天然林发生状态(受干扰程度)、天然林发生过程(演替状况),针对10种优势树种(组)的天然乔木林进行了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得到67种以优势树种(组)为主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对于新时期要求下的我国大尺度天然林保育工作而言,寻求以天然林本质出发,针对不同优势树种进行对应状态下的经营在精准林业和严格保护天然林的要求下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在不颠覆当下以主导功能划分的森林类型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选择之一。另外,通过对于不同发生下,以优势树种(组)划分的天然林进行以转化为主要思想的保育经营对于承接未来森林资源适应社会结构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3)天然林保护及其实施保护工程的本质是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不再受到破坏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使其在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天然林保育措施及策略的研究必须考虑到天然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天然林演替的全周期考虑,本文针对10种优势树种所划分得到的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了 8种保育措施及相关策略的制定,并针对当下天然林保护的要求及天然林的特性提出了4种森林抚育作业法,根据不同的优势树种(组)的具体情况及划分的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保育策略及森林抚育作业法的选取和对应,完成了 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的保育决策设计。(4)本文选取了 10种保育类型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进行了保育方案的分析设计,共得到7种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分别就其差异性进行了相关保育措施及抚育作业法的制定。栎类在我国天然林面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对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在不同类别的经营保育上,既存在共性亦存在差异,但在总体上应遵循“转化”的理念,针对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根据森林的不同演替状态,结合当下的经营需求以及客观现实进行“萌生→混生→实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栎类天然林资源的质量。

郭雪娇[5](2016)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研究 ——以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为分析样本》文中指出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存在驱动力不够,预防性不足的缺憾,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弥补以上缺陷,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工具箱中的一个可行选项。对该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该制度的研究还能够丰富我国的地役权理论和生态物权理论。本论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私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本,分析现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法律规则的不足。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理论基础的探索,对其在各国的立法探究,考察其适用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本文认为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具有合理性。在对传统的地役权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两大结症: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差别,提出了环境污染防治以相邻关系的“公众容忍限度”为界,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红线相结合进行地役权类型安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因包含了公共利益,其适用规则具有特殊性,本文在对其进行制度构建的同时结合了闽江流域现有的法律法规,讨论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适用“地役权”,以期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法的目的。

杜娟[6](2011)在《人与动物粮食之争 ——神农架下谷坪乡生态保护情况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人类对自然的干涉降低到最低点,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原有的面貌是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华中绿肺”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也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伴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工作的展开,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的乱砍乱伐现象尽数消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减少,动植物数量明显增长。但生态保护工作不仅恢复和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土家人的传统生活。在他们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者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也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改变了他们。生态保护工作展开近30年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恢复不仅带来了显着的生态效应,也给当地人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困扰——动物和人争夺粮食,当地人同时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本文针对这一矛盾现象,以深生态学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探讨问题的基础,分析出现人与动物争粮的原因,反思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思考和建议,强调地方性知识对保持生态环境和谐产生的积极作用。本文的调查点选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下谷坪民族乡,该地在民族构成、生活方式以及在人与动物粮食之争现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实地调查中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获得最直接的材料,以期在文中呈现当地人民生活最真实的状态。

刘义[7](2011)在《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针对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为活动对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期望通过这些研究提出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管理的对策。采用实地调查和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北京地区主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北京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状况、植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以及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对策。为北京在应对全球变化过程中,合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保护珍惜物种、防止外来植物的入侵等制定合理的规划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基于2005-2009年北京市保护区规划项目与种质资源野外调查的数据,在野外调查种记录到植物1524种,保护植物有82种,常见入侵植物有28种。通过对上述物种总体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北京不同区县中植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县依次为门头沟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房山区等。其次是平谷、昌平等区,这些区域属于浅山区,物种组成总体上相对于上述区域比较少。对保护植物的分布分析显示密云县、延庆县与怀柔分布北京保护植物最多最广泛。采用ARCGIS等方法,绘制北京地区不同空间尺度上保护植物的分布多度图,得出5个保护植物集中分布区域,而总体上保护物种多度分布变化大;该结果在很大程度填补了北京保护植物的分布研究局限的问题。而影响保护植物分布的因素主要因素是人口分布、保护区域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分的起源等通过调查和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了北京地区515种引入植物8组成和来源。采用ArcGis的方法,绘制了北京市以乡镇为单位的北京入侵植物的分布梯度图;提出了北京地区存在3个明显的外来入侵植物集中分布区域。而入侵植物分布影响因素是耕地、交通运输、旅游、自然保护区分布、林分起源与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相关性大。在对保植物和入侵植物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上述结果,选取9利,北京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环境破碎化、耕地面积、社会经济、保护地面积以及森林覆被率等5个影响植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因子。在上述野外调查的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北京地区高等植物当前最新的编目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地区高等植物信息查询平台。该信息平台数据库的信息收集了172科955属,2550种及变种的详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通过平台功能进行不断的更新,可以及时把最新、最全面的数据和研究内容通过平台展示给用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北京地区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状况和管理建议;提出了3个北京市自然保护小区及其管理模式;结合北京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中一些问题,突出了宣传规范性一些构想,同时给出防控外来入侵植物的具体建议,特别是对于刺槐的入侵的争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丽[8](2010)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既强烈要求发展经济又迫切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时期。虽然政府为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付出了艰巨努力,动用公共财政恢复生态的各项工程举世瞩目,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本身亦存在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即使有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生态补偿的实践,然而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还是落后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紧迫需要。尤其在自然生态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政策结构性缺位的挑战,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旨在从源头上调控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合理分配自然环境资源,指引人们自觉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还没有形成适合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鉴于此,本论文以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构和完善为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主要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和相关政策进行实证研究,融汇经济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从理论上为我国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一些建议,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工作。文章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现有的研究和探索实践为回答“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为什么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怎样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三个问题准备了良好的基础,但尚未达到较系统和较科学的程度,与国家的相关决策需要仍有较大距离。(2)生态补偿机制是调整相关主体的环境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内化相关活动的外部成本,恢复、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制度安排。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要素是确定的,应当包括生态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运行机制、补偿途径和补偿保障机制,另外还涉及到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等。(3)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在经历了孕育、试点探讨和逐步推广后,正在走向完善,但从目前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来看,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并且缺乏专门性的政策工具。(4)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制度安排,国家应建立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总体框架。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情况,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必须综合考虑这一机制的总体部署、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基本框架、运行效果评价以及机制完善等因素,这也是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基本要求。(5)生态补偿机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运行体系,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更需要其他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在设计与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其与经济、管理、法律和社会政策的内在关系,做好生态补偿机制与它们的结合,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保障制度体系。(6)流域、农业、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森林等不同的生态补偿领域都有其区别于其他补偿领域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在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这种生态补偿领域现实存在的差异化因素,以设计出最切合实际需要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达到理想的生态补偿效果。文章提出的创新观点包括:(1)提出生态补偿政策应是对现有环境政策的完善和补充,因此我国生态补偿的外延应是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2)从国家角度出发,设计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旨在为国家的相关决策发挥一个路线图的作用。由于国家生态补偿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对生态影响跨省市乃至跨国的经济社会活动进行的补偿,补偿问题牵扯到许多部门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补偿类型、补偿主体、补偿内容和补偿方式,因此所建立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针对各个尺度上的问题能够综合利用法律、政府和市场手段,建立多层次的补偿系统。(3)提出建立统一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一是建立中央层次的国家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生态补偿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生态补偿管理权,对我国生态补偿实行统一管理;二是在地方政府下设立行政区域政府生态补偿管理机构,把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以及生态效应生产地政府、受益地政府纳入一个平台进行协商,使各级政府、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使生态补偿机制走向可持续发展;三是按级别设立各级基层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对生态补偿进行决策和管理。

荆立新[9](2009)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无疑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因此,林业建设是生态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处理好森林生态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选择一种适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有林业是林业发展矛盾的集中点,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集中地体现在国有林业上。因此国有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林业的发展。东北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天然林资源分布最集中的重点国有林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其木材产量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华北的生态屏障,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研究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在兼收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和现代林业理论等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成果,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对林区森林重新进行了分类,将东北国有林区划分为公益林区域和商品林区域两大区域,提出了停止一切主伐,只进行抚育伐的主导思想,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分别组织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构建的公益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以天然防护林保护和培育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重建与生态移民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等;商品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林农结合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综合利用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林工一体化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等。就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了构建,建立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支撑保障体系,主要支撑保障体系有体制支撑、宏观政策和制度支撑、资金支撑、法律支撑、科技支撑、宣传支撑和管理支撑等。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证,在深入剖析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及现实存在具体问题,构建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对大兴安岭林区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徐柯健[10](2008)在《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人与自然和谐,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1933年英国作家James Hilton (詹姆斯·希尔顿)在Lost Horizon(《失去的地平线》)里以喜马拉雅以东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创建了Shangri-la(香格里拉)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优美、和谐、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因此而成为人们的精神王国和美好理想的归宿。本论文以中国川、滇、藏交界区的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搜集、室内整理,对“香格里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科学的诠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香格里拉的由来和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香格里拉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即自然环境多样性及其成因;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香格里拉地区的民族和文化,即人文多样性及其成因;第四部分全面分析了香格里拉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第五部分针对香格里拉地区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未来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模式。具体结论如下:(1)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认为最接近名词“香格里拉”所体现的内涵与精髓的地域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2)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多样性包括地貌类型多样性、气候类型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以及资源多样性,等等。这里山高谷深,雪山冰峰发育,这里垂直自然带谱完整(高达9个),且拥有全国50%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及30%以上的高等植物。这种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构造、地形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3)香格里拉地区的人文多样性包括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宗教多样性,等等。这生活着藏、彝、怒、白、纳西、傈僳、独龙、普米、回、汉等26个民族,具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信仰着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各民族和睦共存,各宗教自由传播。这种人文环境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以及自然地理综合作用的结果。(4)在香格里拉地区目前存在的人口贫困、发展滞后、生态脆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香格里拉应该选择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活之路:各民族的生活得以改善,过上现代的生活,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不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应该选择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发展模式:以自然和人文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农牧业升级为主题,适度发展水电业,积极培育旅游业。

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对天然林的最大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对天然林的最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农药使用不规范
    1.2 营林方式不合理
    1.3 天然林比例逐渐下降
2 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2.1 昆虫信息素
    2.2 培育抗病虫苗木
    2.3 飞机喷药防治技术
    2.4 数字化防治技术
    2.5 雷达遥感防治技术
3 有效应对林业病虫害的对策
    3.1 转变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加强人才培养
    3.2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转变传统防治观念
    3.3 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 结束语

(2)浅析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天然林资源的重要性
2 保护天然林资源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3 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策略
    3.1 提高全民意识
    3.2 运用科学的方法
    3.3 模拟人工运营模式
    3.4 培养一支专业的队伍
    3.5 形成责任制
    3.6 加大财力投入,提高防范意识
    3.7 加强天然林区的管理
4 结束语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2.2.1 野外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2.3.2 森林碳汇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3.2.5 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4.2.5 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5.2.5 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6.2.5 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7.1 研究区概况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7.2.5 综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1 研究区概况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8.2.5 综合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1 必要性与意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9.2.5 综合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10.1 必要性与意义
    10.2 数据统计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4 综合分析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目标
2. 国内外天然林及天然林保护研究述评
    2.1 重要概念辨析
        2.1.1 森林、天然林及天然林资源的内涵
        2.1.2 大尺度天然林的定义
        2.1.3 天然林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2.2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天然林保护理论研究进展
        2.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实践与技术研究进展
        2.3.1 国外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资料来源
    3.4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4.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历史演变过程
        4.1.2 天然林资源现状分析
    4.2 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4.2.1 我国天然林分类的历史与问题研究
        4.2.2 基于大尺度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4.3 不同类型天然林保育决策方案设计
        4.3.1 设计依据
        4.3.2 指导思想及原则
        4.3.3 方案总体设计
5. 案例分析——栎类天然林保育方案
    5.1 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组)的天然林现状
    5.2 目的与意义
    5.3 指导思想
    5.4 编制依据
        5.4.1 法律法规相关文件
        5.4.2 规划区划
        5.4.3 技术规程
    5.5 遵循原则
        5.5.1 特征差异性原则
        5.5.2 保护为主,综合发展原则
        5.5.3 可操作性原则
        5.5.4 正向转化原则
    5.6 栎类经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7 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林分类及其经营策略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天然林未来发展展望
        6.2.2 基于本研究下的天然林保育发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研究 ——以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为分析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其法律困境
    第一节 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第二节 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第三节 闽江流域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
第二章 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理论基础及其在各国的实践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的比较法考察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适用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分析
第三章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类型及其地役权保护模式
    第一节 适用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地役权类型
    第二节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类型及其地役权保护模式
第四章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的具体制度构建
    第一节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的立法模式
    第二节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的权利变动
    第四节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救济的立法选择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人与动物粮食之争 ——神农架下谷坪乡生态保护情况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视角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调查点介绍
第二章 国家生态政策实施的结果
    第一节 神农架地区政府生态保护行动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当地居民传统生计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第四节 新生态问题的出现——人与动物的粮食之争
第三章 粮食之争应对的多元话语及结果
    第一节 政府的话语
    第二节 当地居民的话语
    第三节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再次变迁
    第四节 当地居民对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话语变迁
第四章 粮食之争的原因与解决对策的反思和讨论
    第一节 以"生态"为本的国家生态保护政策
    第二节 当地居民主体性的缺失
    第三节 人与动物粮食之争的解决对策——发掘地方性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与北京植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生物多样性状况
        1.2.2 物种保护的研究
        1.2.3 外来种与生态安全
        1.2.4 自然保护区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3 北京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状况
        1.3.1 植物多样性整体研究状况
        1.3.2 北京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概况
        1.3.3 北京地区保护植物的研究状况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主要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北京地区自然概况
    2.2 北京市森林植物多样性
        2.2.1 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2.2.2 北京市植物多样性
    2.3 调查的区域与方法
        2.3.1 调查地点
        2.3.2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主要物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2 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
    2.5 总体技术路线
3 北京市植物多样性组成分析
    3.1 北京市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2 不同区县物种多样性组成与分布
        3.2.1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组成情况
        3.2.2 外来入侵物种总体分布
        3.2.3 不同区县保护物种总体分布
    3.3 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3.3.1 入侵植物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3.3.2 保护植物物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3.3.3 重要树种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3.4 小结
4 北京市保护物种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北京地区保护植物
    4.2 北京各乡镇的保护植物
    4.3 不同等级保护植物的空间分布
    4.4 保护植物分布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不同区县人口密度与保护植物分布
        4.4.2 农业发展与保护植物的分布
        4.4.3 保护区域面积与保护植物的分布
        4.4.4 森林覆盖率及人工林、天然林面积与保护植物种分布
    4.5 小结
5 北京地区外来植物分布与影响因素
    5.1 北京外来植物引进的一般概况
    5.2 北京外来植物成分分析
        5.2.1 外来植物科组成成分分析
        5.2.2 外来植物属的成分分析
        5.2.3 北京外来植物的来源地分析
    5.3 北京外来植物区系分析
    5.4 对于引种的植物用途分析
    5.5 主要的入侵植物及其分布
        5.5.1 外来入侵植物情况
        5.5.2 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分析
    5.6 入侵植物分布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5.6.1 农业活动对入侵植物分布影响
        5.6.2 人口密度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影响
        5.6.3 公路和交通运输与入侵植物的关系
        5.6.4 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与旅游人数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关系
        5.6.5 林分起源与入侵植物的关系
    5.7 小结
6 保护植物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
    6.1 变量的选择与分析方法
    6.2 城市化影响分析
        6.2.1 北京市不同区、县影响因子聚类的结果
        6.2.2 保护植物与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6.3 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6.4 小结
7 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的构建
    7.1 构建方法
        7.1.1 数据的来源
        7.1.2 数据库内容
        7.1.3 数据库结构
        7.1.4 系统构建与运行
    7.2 研究结果
        7.2.1 系统的功能模块
        7.2.2 系统功能特点
    7.3 结论与讨论
8 北京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对策
    8.1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与对策
        8.1.1 北京自然保护区概况与分析方法
        8.1.2 保护区有效性管理分析
        8.1.3 有效性管理的建议
    8.2 北京市自然保护小区管理模式
        8.2.1 自然保护小区发展一般概况
        8.2.2 建议建立的自然保护小区
        8.2.3 北京自然保护小区管理模式
    8.3 植物保护宣传教育
    8.4 外来植物与外来入侵种的管理
9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附件

(8)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目的与意义
        0.2.1 选题目的
        0.2.2 选题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生态补偿概念的提出与演化
        0.3.2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的研究
        0.3.3 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
        0.3.4 生态补偿方式的研究
        0.3.5 生态补偿评价和效应分析的进展
        0.3.6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0.4 研究结构
    0.5 研究方法
第1章 生态补偿机制解读
    1.1 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类型
        1.1.1 生态补偿的概念
        1.1.2 生态补偿的类型
    1.2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
        1.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含义
        1.2.2 生态补偿机制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性质
        1.2.3 生态补偿机制对主要利益主体的影响
        1.2.4 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
    2.1 外部性理论
        2.1.1 外部性的定义
        2.1.2 生态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
        2.1.3 外部性理论是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手段的依据
    2.2 公共物品理论
        2.2.1 公共物品的含义
        2.2.2 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服务
        2.2.3 公共物品属性是选择生态补偿政策途径的基础
    2.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3.1 环境资源价值的理论阐释
        2.3.2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
        2.3.3 环境资源价值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2.4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
        2.4.1 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可控性
        2.4.2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是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第3章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3.1 国际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3.2 国际生态补偿的实践
        3.2.1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领域
        3.2.2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
        3.2.3 国际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借鉴
    3.3 国际生态补偿相关政策
        3.3.1 欧盟生态补偿的主要政策内容和管理机制
        3.3.2 德国、捷克关于易北河的生态补偿机制
        3.3.3 美国土地休耕的保护储备计划
        3.3.4 荷兰高速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政策
        3.3.5 菲律宾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3.3.6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的经验借鉴
第4章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与相关政策
    4.1 中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情况
        4.1.1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政府手段
        4.1.2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市场手段
        4.1.3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评价
    4.2 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综述
        4.2.1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
        4.2.2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
        4.2.3 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总体评价
第5章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设计
    5.1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5.2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5.3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标准与方法
        5.3.1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
        5.3.2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标准
        5.3.3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方法
    5.4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5.4.1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部署
        5.4.2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结构要件
        5.4.3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
        5.4.4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完善
    5.5 国家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的设计
        5.5.1 明确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原则
        5.5.2 建立权属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
        5.5.3 完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的法律安排
    5.6 国家生态补偿范围界定机制的设计
        5.6.1 生态补偿问题的类别
        5.6.2 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与政府职责
    5.7 国家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设计
        5.7.1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
        5.7.2 我国几个典型领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5.8 国家生态补偿政策选择机制的设计
        5.8.1 正确选择政府补偿机制
        5.8.2 正确选择市场补偿机制
    5.9 国家生态补偿保障制度的设计
第6章 生态补偿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6.1 生态补偿经济制度建设
        6.1.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6.1.2 生态补偿费制度
        6.1.3 生态税制度
        6.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6.2 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6.2.1 生态补偿资金规划管理制度
        6.2.2 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6.2.3 生态补偿资金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6.3 生态补偿管理制度建设
        6.3.1 我国生态补偿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
        6.3.2 完善生态补偿管理相关制度
    6.4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
        6.4.1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建议
        6.4.2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责任制度
        6.4.3 建立生态补偿的救济制度
    6.5 生态补偿社会制度建设
        6.5.1 发动公众的自觉参与
        6.5.2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6.5.3 加强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
        6.5.4 扶植绿色社团
第7章 几个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
    7.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2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计
    7.3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及其构成
        2.1.1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
        2.1.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2.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
        2.2.1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2.2.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实现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2.3.1 生态经济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区域经济理论
        2.3.4 现代林业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3.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3.2 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
    3.3 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3.4 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3.5 解决林区突出矛盾是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4.1 发展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政策因素
        4.1.2 发展基础与产业结构水平因素
        4.1.3 资源与生态因素
        4.1.4 资金投入因素
        4.1.5 科技因素
    4.2 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4.3 发展模式构建的原则
    4.4 发展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4.5 分区模式构建
        4.5.1 公益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4.5.2 商品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评价
    5.1 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构建的原则和框架
        5.1.1 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构建的原则
        5.1.2 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构建的框架
    5.2 发展模式运行机制
        5.2.1 法律约束机制
        5.2.2 资源评价机制
        5.2.3 市场调节机制
        5.2.4 区域宏观调控机制
        5.2.5 多方参与机制
        5.2.6 生态补偿机制
        5.2.7 技术机制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评价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支撑保障体系
    6.1 体制支撑
    6.2 宏观政策和制度支撑
    6.3 资金支撑
    6.4 法律支撑
    6.5 科技支撑
    6.6 宣传支撑
    6.7 管理支撑
        6.7.1 强化林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6.7.2 实施绿色经济核算办法
        6.7.3 推行清洁生产
    6.8 本章小结
7 例证——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及评价
    7.1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及经济发展的现状
    7.2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7.3 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7.3.1 公益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7.3.2 商品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7.4 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评价
        7.4.1 确定评价标准
        7.4.2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的计算
        7.4.3 评价结果分析
    7.5 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10)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香格里拉”的由来
        1.1.2 “香格里拉”的追寻
        1.1.3 “香格里拉”的界定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样性的研究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4 研究目标、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研究过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2 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多样性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貌类型多样性
        2.2.1 纵向山岭、河谷
        2.2.2 冰川
        2.2.3 盆地和湖泊
    2.3 气候类型多样性
    2.4 生物多样性
        2.4.1 垂直生态系列完整
        2.4.2 生态系统多样性
        2.4.3 生物区系成分多样性
        2.4.4 生物物种多样性
    2.5 资源多样性
        2.5.1 水能资源
        2.5.2 矿产资源
        2.5.3 森林资源
        2.5.4 旅游资源
    2.6 香格里拉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机制分析
        2.6.1 地质构造因素
        2.6.2 地形地貌因素
        2.6.3 气候因素
    本章小结
3 香格里拉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3.1 香格里拉地区的人文多样性
        3.1.1 民族多样性
        3.1.2 民族文化多样性
        3.1.3 宗教多样性
    3.2 “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
        3.2.1 人与自然的和谐
        3.2.2 人与人的和谐
    3.3 香格里拉地区人文多样性的成因分析
        3.3.1 “藏彝走廊”的作用
        3.3.2 外来民族及其文化的浸润和影响
        3.3.3 自然地理因素
    本章小结
4 香格里拉地区的现状
    4.1 香格里拉地区的人口状况
        4.1.1 人口数量状况
        4.1.2 人口素质状况
        4.1.3 外来人口和文化对香格里拉传统文化的影响
    4.2 香格里拉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4.2.1 增长趋势明显
        4.2.2 总体水平较低
        4.2.3 工业化进程缓慢
    4.3 香格里拉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
        4.3.1 城市发展现状
        4.3.2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4.4 香格里拉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4.4.1 生态脆弱性表现
        4.4.2 生态脆弱性评价
    4.5 香格里拉地区的资源开发现状
        4.5.1 水能资源开发现状
        4.5.2 土地资源开发现状
        4.5.3 森林资源开发现状
        4.5.4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4.5.5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本章小结
5 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
    5.1 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战略
        5.1.1 “发展”的涵义
        5.1.2 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观
        5.1.3 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道路
        5.1.4 香格里拉地区的发展模式
    5.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香格里拉地区综合区划
        5.2.1 综合区划的目的与目标
        5.2.2 综合区划的原则
        5.2.3 分区评价
    5.3 香格里拉地区的保护对策
    5.4 香格里拉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5.4.1 建立生态重建保障体系
        5.4.2 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对天然林的最大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技术初探[J]. 于文煌,武蕾. 农家参谋, 2021(11)
  • [2]浅析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策略[J]. 殷燕红. 农家参谋, 2021(05)
  •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D]. 乔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研究 ——以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为分析样本[D]. 郭雪娇.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人与动物粮食之争 ——神农架下谷坪乡生态保护情况的实地调查[D]. 杜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7]北京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管理对策[D]. 刘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8]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丽. 青岛大学, 2010(12)
  • [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荆立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10]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 徐柯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5)

标签:;  ;  ;  ;  ;  

加强森林防火是对天然林最大的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