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一、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建琴,陈志[1](2022)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细菌内毒素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能够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但糖皮质激素在迅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存在不合理现象,因此,亟需规范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共识简要介绍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病的优势和基本原则,提出必要时在强力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等的推荐意见,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强调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规范使用。

吴雪琼,范琳[2](2022)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提出结核病不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通常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方面存在异常,检测其免疫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可评价其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施行免疫干预提供依据。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可增强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同时,可清除持留菌而降低复发率。尽管目前结核病免疫辅助诊断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对结核病的抗结核免疫和免疫异常机制及其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尚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评估指标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免疫制剂的应用受到政策的限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干预与否、免疫治疗的指征、免疫制剂的选择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临床应用不规范。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拟定《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概述了抗结核免疫及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机制,介绍了我国临床常用的结核病患者免疫相关检测方法,提出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方法及策略;系统介绍了我国临床可用的免疫治疗制剂,确定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适时、合理地进行免疫治疗。

饶聪矛[3](2021)在《醋酸地塞米松片药代动力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国是仿制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与国外同种药物相比有较大差距。药物生产质量的提高,是保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重要因素,因此2016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醋酸地塞米松有着优良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的仿制药,是国民基本药物不可缺少的一种,因此需要进行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相关试验。试验依据中国CFDA公布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目录第八批,以法国赛诺菲公司(SANOFI-AVENTIS)经销的醋酸地塞米松片(商品名DECTANCYL)为参比制剂。评估国内药厂生产的受试制剂醋酸地塞米松片与DECTANCYL的药代动力学一致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进行了两项单中心、开放、均衡、随机、单剂量、双周期、双交叉生物等效性预试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筛选健康成年志愿者。一项为空腹条件下,评估健康成年人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另一项为餐后条件下,评估健康成年人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采用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设置的时间点采集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本试验连续筛选三天,共筛选52人,合格入组20人,无备用志愿者。志愿者者分为两组,空腹组和餐后组各10人。其中餐后组一人在服药半小时内呕吐导致脱落,故餐后组实际受试志愿者为9人。1.空腹组采用双交叉[1-2α]置信区间法,计算得出地塞米松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Ln Cmax的90%置信区间为(90.11~114.99)%,Ln AUC0-t的90%置信区间为(95.23~111.60)%,Ln AUC0-∞的90%置信区间为(97.30~111.00)%。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Ln Cmax、Ln AUC0-t、Ln AUC0-∞的几何平均值之比分别为101.8%、103.1%、103.9%。2.餐后组按双交叉[1-2α]置信区间法,计算得出地塞米松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Ln Cmax的90%置信区间为(79.71%~109.24%),Ln AUC0-t的90%置信区间为(102.33%~116.05%),Ln AUC0-∞的90%置信区间为(101.51%~116.05%)。地塞米松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Ln Cmax、Ln AUC0-t、Ln AUC0-∞的几何平均值之比分别为93.3%、109.0%、108.5%。结论:1.空腹试验中,醋酸地塞米松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Ln Cmax、Ln AUC0-t、Ln AUC0-∞等参数的90%置信区间完全落在80.00%~125.00%区间内,两个制剂工艺评估结果为符合生物等效特性。对空腹口服地塞米松两种制剂的Tmax分别采用非参数法检验法进行评价,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餐后试验中,醋酸地塞米松T制剂与R制剂的Ln AUC0-t、Ln AUC0-∞等参数的90%置信区间完全落在80.00%~125.00%区间内,但Ln Cmax的90%置信区间为(79.71%~109.24%)未完全落在80.00%~125.00%内,因此餐后试验不等效。对餐后口服两种制剂的Tmax分别采用非参数法检验法进行评价,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满君[4](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卜俊珲[5](2020)在《甲基强的松龙对家兔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NF-Y、AQP4、AQP5的影响及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构建结核性胸腔积液家兔模型,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水通道蛋白5(AQP5)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家兔模型的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组织上的动态表达;并通过ELISA法检测家兔模型胸腔积液中干扰素-γ(INF-γ)的浓度,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病过程观察INF-γ的动态变化;将甲基强的松龙注入胸膜腔内,来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NF-γ浓度及家兔胸膜上AQP4、AQP5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1只,实验组(甲基强的松龙注射组)21只。将家兔胸膜腔内注射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建立结核性胸腔积液家兔模型。造模过程中行胸部B超检查,了解其胸腔积液及粘连、纤维板形成的情况。至家兔模型建立成功后,两组家兔模型在第1、3、5、7、10、15、20天时各抽取胸腔积液1次,且同时每次分别处死动物3只并取家兔胸膜组织;每次抽取积液后将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剂量为:1Omg/kg)注入实验组中剩余存活的家兔的胸膜腔内。用ELISA法检测每次抽取胸腔积液中的INF-γ的浓度,并观察其在胸腔积液中的动态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取下的脏层,壁层胸膜组织中AQP4、AQP5的表达;并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胸膜组织AQP4、AQP5的表达;使用RT-PCR法检测家兔胸膜组织上AQP4基因、AQP5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胸腔积液含量变化情况:从对照组中家兔模型的胸腔积液含量可看出随着时间的递增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到达15天时至最高点,15天后至20天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实验组中,可以看出在第10天后家兔模型胸腔积液的含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在20天时回到与5天时相似的水平。2.胸腔积液中INF-γ浓度变化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对照组中:从第1天到第20天,随着时间增长,胸腔积液中的INF-γ浓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在第20天,家兔模型胸腔积液中的INF-γ浓度达到峰值。实验组:在前7天内,随着时间增长胸腔积液中INF-γ浓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在第7天到第20天间,胸水中的INF-γ浓度呈现出明显下降,并且第7天到第10天呈现出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而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可以看出在前7天内虽然两组中INF-γ的浓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实验组每次检测都要比对照组的胸水中的INF-γ浓度低;第10、15、20天,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比较,家兔动物模型胸腔积液中INF-γ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胸膜组织上AQP4、AQP5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发现,AQP4、AQP5在脏层胸膜细胞的胞浆和细胞核内的表达要比壁层胸膜细胞的胞浆和细胞核内的表达丰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后,甲基强的松龙的对胸膜组织中AQP4、AQP5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胸膜组织上AQP4mRNA、AQP5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实验发现,实验组胸膜组织上AQP4mRNA、AQP5mRNA的表达要比对照组胸膜组织上AQP4mRNA、AQP5mRNA的表达程度低。[结论]1.经家兔胸腔内注射结核分枝杆菌悬液能够成功建立家兔结核性胸腔积液模型。2.甲基强的松龙在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产生过程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AQP4、AQP5在脏层胸膜上的表达要比壁层胸膜丰富4.甲基强的松龙可以对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上AQP4、AQP5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5.甲基强的松龙能够降低胸腔积液中INF-γ的浓度,并在用药的第7天后效果较为明显。

张莉[6](2020)在《42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指导其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出院时转归情况)。根据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 RS)评估,将出院时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两组,m 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m RS评分3?6分为预后不良。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统计学显着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5.93±19.58岁;预后不良13例,预后良好29例;3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7.14%。2. 结核性脑膜炎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95.24%),头痛(78.57%),恶心呕吐(54.76%);临床体征为脑膜刺激症(71.43%),意识障碍(61.90%),外周神经功能障碍(54.76%)。3. 脑脊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蛋白、糖、氯化物含量异常者分别占100%(38/38),95.24%(40/42),78.57%(33/42),90.48%(38/42)。39例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常见表现为脑膜炎改变(46.15%),急性期脑梗塞(10.26%),颅内出血(7.69%)。4. 单因素分析得出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疾病分期(χ2=25.537,P=0.000),意识障碍(χ2=4.118,P=0.042),颅神经麻痹(χ2=6.740,P=0.009),外周神经功能障碍(χ2=10.714,P=0.001),癫痫发作(χ2=6.389,P=0.01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2.265,P=0.029),中性粒细胞比值(t=2.286,P=0.028),C-反应蛋白(t=2.846,P=0.007),脑脊液蛋白含量(t=3.846,P=0.000),脑积水(χ2=4.685,P=0.030)及结核瘤形成(χ2=4.685,P=0.030)在不同预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神经功能障碍[OR=12.969,95%CI(1.080,155.678),P=0.043],颅神经麻痹[OR=13.339,95%CI(1.238,143.663),P=0.033]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OR=6.006,95%CI(1.131,31.894),P=0.035]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是其诊断的重要手段。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外周神经功能障碍、颅神经麻痹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应注意观察。

蔡婷婷[7](2019)在《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哮喘患者》文中提出糖皮质激素在医疗领域应用十分宽广,特别是医院的临床科室,能够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减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重心。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单位都是依据糖皮质激素指导原则、相关指南或者各省市制定的实施细则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评价或干预,但是还没有有效评价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使用的指标体系,为探索一套包含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应用过程各个关键环节的评价体系便开展此项研究以期对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目的:探索建立一套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使用的评价指标,为医院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医院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方法:本研究利用戴明循环的方法按照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将指标体系分为医生、护士、药师以及患者四大类,初步建立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医生指标、药师指标、护士指标和患者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抽取共291份病例进行实时验证,随访跟踪84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全过程,并采取微信教育和专员教育的半年干预措施综合评价患者指标,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ACT评估、ICS吸入技术掌握、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主要对三级指标进行验证,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统计结果显示患者指标数据有显着改善,其中轻度哮喘患者ACT评分部分控制统计结果由原来10.59%提高到100.00%,重度哮喘患者ACT评分部分控制统计结果由原来4.71%提高到67.12%,轻度和重度哮喘患者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比率分别由原来的3.53%和9.41提高到75.00%和58.90%,轻度和重度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06%和57.65%提高到75.00%和89.04%;常规治疗组、微信治疗组和专员治疗组的基本资料比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患者ICS吸入技术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三组患者干预3个月和6个月规律使用ICS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评价,建立一套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涉及各个环节关键因素的指标,得到一套较全面反映哮喘患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评价指标体系;微信教育和健康教育两种干预方式有利于提高哮喘患者控制疾病水平;微信教育和健康专员教育两种干预方式可使哮喘患者全面掌握ICS吸入技术,提高ICS吸入掌握率和依从性;微信教育和专员教育两种干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倪明月[8](2019)在《肺结核患者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位于我国传染病的第二位,结核病患者通常伴有代谢异常。本研究探讨肺结核患者存在骨代谢(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营养状况的异常,通过分析其异常是否可以用于评估结核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指标;为进一步通过补充维生素D3、钙及室外运动等改善骨代谢的方法,及改善营养失衡,判断是否有利于结核病患者的恢复,甚至可以缩短疗程、改善预后等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年07月01日至2019年10月31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初治肺结核组与复治肺结核组。12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男91例,女34例;按年龄分组,其中18-39岁组:男18例,女12例;40-59岁组:男24例,女11例;60-79岁组:男49例,女11例。95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中,男57例,女38例;按年龄分组,18-39岁组:男11例,女9例;40-59岁组:男20例,女15例;60-79岁组:男26例,女14例。同时纳入12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4例,女56例;按年龄分组,18-39岁组:男10例,女10例;40-59组:男15例,女35例;60-79组:男29例,女21例。实验室检查:(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测定钙磷等,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的含量,计算钙磷元素指标的中位数(四方位数),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与对照组钙磷元素之间的差异,初步探讨钙磷元素与肺结核的关系;(2)测定碱性磷酸酶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的含量,计算ALP指标的中位数(四方位数),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与对照组各元素之间的差异,初步探讨碱性磷酸酶与肺结核的关系;(3)测定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前白蛋白(pre-serum albumin)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数值,计算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指标的中位数(四方位数),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与对照组各数值之间的差异,探讨白蛋白与肺结核的关系。结果:1钙测定结果:(1)18-3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钙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2)40-5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钙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3)60-7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钙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2磷测定结果:(1)18-39岁组:复治肺结核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初治肺结核组磷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复治肺结核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2)40-5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磷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3)60-7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磷测定值有差异(P<0.05),并且初治肺结核组与复治肺结核组亦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3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1)18-3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ALP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2)40-59岁组:复治肺结核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初治肺结核组ALP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复治肺结核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3)60-7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ALP测定值有差异(P<0.05),并且初治肺结核组与复治肺结核组亦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4白蛋白测定结果:(1)18-3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白蛋白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2)40-5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白蛋白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3)60-7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白蛋白测定值均有显着差异(P<0.001);5前白蛋白测定结果:(1)18-3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前白蛋白测定值均有显着差异(P<0.001);(2)40-5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前白蛋白测定值有差异(P<0.05),特别是对照组与复治肺结核组差异显着(P<0.001),并且初治肺结核组与复治肺结核组亦有差异(P<0.05);(3)60-79岁组:对照组分别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肺结核组前白蛋白测定值均有显着差异(P<0.001);结论:各年龄段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钙、磷元素和碱性磷酸酶均有差异(P<0.05),特别是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提示肺结核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各年龄段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差异(P<0.05),特别是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提示肺结核患者存在营养状况异常。初治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钙磷元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和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差异,尤其是血清磷元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和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显着(P<0.01),提示复治肺结核患者骨代谢及营养状况异常程度更为明显。

黎军[9](2019)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对结核病患者运用糖皮激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收结核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抗结核治疗组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8.0%,优于抗结核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3.662)。结论在对严重性结核病的治疗时,于常规治疗过程中加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取得极佳的效果。

张雪琴,张玉梅,李涛[10](2017)在《结核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探析结核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行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结核的炎性反应和变态反应,促进症状缓解,可作为治疗结核病的辅助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核病的定义和分类
二、GCs概述
    (一)GCs种类
    (二)GCs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三、GCs辅助治疗结核病
    (一)GCs辅助治疗结核病的基本原则
    (二)GCs辅助治疗结核病的剂量、用法和疗程
    (三)GCs在辅助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
        1. 结核性脑膜炎:
        2. 结核性心包炎(tuberculous pericarditis):
        3.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4.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
        5.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6. 结核性干酪性肺炎(tuberculosis caseous pneumonia):
        7. 眼结核:
        8. 喉结核:
        9. 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
        10. 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四)下列情况慎用GCs[4]
四、GCs与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
五、GCs在结核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4]
    1. 停药反应:
    2. 反跳现象:
    3. 诱发或加重感染:
    4. 诱发和加重溃疡:
    5. 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六、GCs应用于结核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 防止交叉过敏:
    2. 使用GCs时可酌情采取的措施:
    3. 合理选择GCs的品种和剂型:
    4. 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5. 防止停药反跳:

(2)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抗结核免疫
    一、 固有免疫应答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的因素及机制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方法、对象及策略
    一、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方法及意义
    二、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
    三、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策略
结核病免疫治疗的定义、作用及目的
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的种类和临床应用
    一、免疫活性物质
        (一)细胞因子
        (二)小分子活性肽
    二、治疗性疫苗
        (一)灭活疫苗
        (二)亚单位疫苗
    三、化学制剂
    四、免疫抑制剂
    五、中成药制剂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醋酸地塞米松片药代动力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试验仪器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志愿者编号及服药随机表
    2.2 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
    2.3 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2.4 醋酸地塞米松主要药动学数据、结果及评价
    2.5 样本量估计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药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3 三焦辨证
        4 小结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4 治疗原则
        5 小结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3 通化方的由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病例报告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甲基强的松龙对家兔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NF-Y、AQP4、AQP5的影响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42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哮喘患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对象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对象
第二章 糖皮质激素用药治疗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糖皮质激素
    2.2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哮喘
    2.3 糖皮质激素用药不合理的影响因素相关调查分析
    2.4 糖皮质激素用药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2.5 合理用药理论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的建立
    3.2 评价指标的内涵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作
第四章 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案例结果及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指导教师主持研究课题

(8)肺结核患者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对象
    3.治疗方案
    4.检查方法
    5.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结核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3 两组患者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四、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 梁建琴,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 2022(01)
  • [2]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J]. 吴雪琼,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2(01)
  • [3]醋酸地塞米松片药代动力学评价[D]. 饶聪矛.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4]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甲基强的松龙对家兔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NF-Y、AQP4、AQP5的影响及作用[D]. 卜俊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6]42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张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哮喘患者[D]. 蔡婷婷.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1)
  • [8]肺结核患者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临床研究[D]. 倪明月. 皖南医学院, 2019(01)
  • [9]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J]. 黎军.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1)
  • [10]结核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J]. 张雪琴,张玉梅,李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2)

标签:;  ;  ;  ;  ;  

糖皮质激素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