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

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

一、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栾金鹏[1](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惠博[2](2021)在《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文中指出碧口地块位处扬子板块西北缘,保存了丰富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等记录,是探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天然窗口。然而,对于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次博士论文选取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系、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镁铁质-长英质深成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碧口地块的构造亲缘性,梳理了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构造属性,厘清了横丹群的沉积时限、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阐明了碧口地块关键岩浆作用的形成时限、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已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碧口地块是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前寒武纪构造单元,演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中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属于典型的太古代TTG类岩石,具有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2.1-+8.1)组成,源于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重熔作用,代表了~2.82 Ga改造新生地壳事件。角闪斜长片麻岩属于幔源岩浆序列,锆石Hf同位素(εHf(t)=-0.9-+3.9)组分整体亏损,代表了~2.69 Ga重要的地壳生长活动。花岗片麻岩组分类似于太古代TTG类岩石,整体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3.4-+1.5)组成,由太古代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继承了原岩的组分特征,代表了~2.45 Ga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事件。斜长角闪岩~1.85 G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古元古代末期重要的区域性变质事件。鱼洞子杂岩物质组成和构造-热演化事件与崆岭杂岩和钟祥杂岩等扬子板块内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具有可对比性,表明鱼洞子杂岩与扬子板块存在潜在的亲缘性。(2)碧口地块至少在新元古代早期~880 Ma已经处于持续俯冲且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背景。碧口地块镁铁质深成岩体花岩沟辉长闪长岩、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约为880 Ma,是目前碧口地块中已识别最早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记录。花岩沟辉长闪长岩与典型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信号相似,属于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原始熔体源区遭受了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改造。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具有基本一致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与典型E-MORB的组分特征类似,是与E-MORB源区类似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上涌,并在减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岩沟辉长闪长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属于俯冲洋壳板片发生板片回卷机制的岩浆响应。(3)碧口地块在~860-825 Ma依旧受控于持续俯冲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长英质深成岩体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相似,形成于~860 Ma。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侵位时限稍晚,形成时代为~825 Ma。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分特征,二长花岗岩是石英二长岩熔体发生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和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属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具有幔源特征的锆石Hf(εHf(t)=+4.8-+6.7)和全岩Nd同位素(εNd(t)=+1.7-+2.1)组成,属于俯冲板片回卷机制下,洋壳板片受到上涌软流圈地幔物质持续烘烤发生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εHf(t)=-15.0--10.9)及全岩Nd同位素(εNd(t)=-11.8--11.9)组成,是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致使碧口地块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重熔所形成,代表了碧口地块重要的古老物质再循环事件。(4)碧口地块持续的板片回卷触发了~845-760 Ma弧后伸展活动。碧口地块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种类型。Ⅰ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分特征类似于IAB,形成于地幔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源区受到早期俯冲消减组分的交代;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与E-MORB的配分模式类似,源于上涌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Ⅲ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配分模式类似于OIB,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组分的改造。碧口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种类型。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 O、Ni和Cr含量,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岩浆演化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Mg O、Ni和Cr含量低,由碧口地块古老地壳发生重熔所形成。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均属于碧口地块弧后伸展体制的岩浆响应。(5)碧口地块在~720 Ma构造-岩浆活动趋于沉寂,逐步过渡为板内裂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是一套富集火山物质的沉积建造,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显示,下部白杨组和上部秧田坝组具有一致的最大沉积时限,约为720 Ma,表明横丹群属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快速堆积的沉积序列。横丹群整体具有类似的物源属性,白杨组和秧田坝组均显示出以新元古代(~915-720 Ma)为主并含有少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450-1750 Ma)年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显示碧口地块和邻近的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为主要物源区。横丹群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组分特征与典型弧前盆地浊积岩相似。横丹群是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产物,沉积时限不早于~720 Ma。(6)综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已发表研究数据,提出碧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认为碧口地块属于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寒武纪构造单元。新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构造活动趋于活跃,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俯冲板片回卷和岩浆弧逐步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45-760Ma)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后伸展机制触发和弧后裂谷发育阶段;新元古代中期(~720Ma)构造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沉寂阶段;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停滞、裂陷-拗陷盆地发展和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郝江波[3](2021)在《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文中指出阿尔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夹持于塔里木、柴达木陆块之间,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阿尔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体分布广泛,但是关于阿尔金在中-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制约了其与全球超大陆事件之间的关系认识。本文以阿尔金山地区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蓟县纪塔昔达坂群和青白口纪索尔库里群以及新元古代岩浆岩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通过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构造变形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巴什库尔干岩群、塔昔达坂群和索尔库里群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碎屑物源以及构造背景;厘定了上述地层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其动力学过程。同时,通过对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建立了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年代学格架,探讨了各期次火成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基于上述研究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最终探讨了阿尔金中-新元古代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块体亲缘性,其主要认识如下:1.塔昔达坂群总体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副变质岩,原岩建造可能是一套深水还原环境下具浊积岩特征的复理石建造。物质源区以长英质陆弧和上地壳物质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形成时代介于1087~945Ma。阿尔金杂岩中绿片岩相副变质岩与中阿尔金塔昔达坂群具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碎屑锆石频谱以及锆石Hf同位素,表明两者应属于同一套地层。2.首次在索尔库里群乱石山组中发现凝灰岩夹层,限定其形成时代为936Ma。索尔库里群总体为一套形成于浅海-潮坪环境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物质源区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少数来源于克拉通,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索尔库里群砾岩和岩屑砂岩成分与塔昔达坂群物质组成相似,同时两者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频谱,说明塔昔达坂群为索尔库里群提供了物源。3.在阿尔金杂岩中新识别出多个新元古代花岗质岩体,其成岩年龄介于997-901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为S型和I-S过渡型花岗岩,岩浆起源于塔昔达坂群与南阿尔金变质表壳岩的部分熔融。在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中解体出三期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记录:825 Ma的A型花岗岩、779Ma的高分异花岗岩以及758 Ma的高分异花岗岩与同时期的辉绿岩,这些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主要形成于板内的伸展环境。4.揭示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并非传统上认为的一套连续沉积地层,主要由新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成因环境的岩块无序拼贴在一起,为构造混杂岩。本文将巴什库尔干岩群重新厘定为一套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具有裂谷盆地性质的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其他物质组分应该从巴什库尔干群中剥离出来。5.构造变形分析表明,塔昔达坂群至少经历3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变形可能与新元古代超大陆聚合有关,索尔库里群至少是在塔昔达坂群第一期变形之后沉积的。塔昔达坂群、索尔库里群、巴什库尔干杂岩南部一起经历SSW向NNE的挤压作用,巴什库尔干杂岩北部发育同时期向SSE方向逆冲,该期变形可能与北阿尔金洋的俯冲过程有关。而塔昔达坂群、索尔库里群以及巴什库尔干杂岩晚期NW-SE向挤压作用可能与阿尔金形成左行走滑断裂系有关。6.中-南阿尔金与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具有相似的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岩浆-沉积记录,共同构成柴达木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7.结合与Laurentia东缘、Baltica西南缘以及Amazoina西南缘在沉积记录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相似性,本文为构造古地理重建提供了新的模型,认为阿尔金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核心区Laurentia、Baltica、Amazoina之间。

黄玉凤[4](2021)在《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元素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尤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因而被世界多国列为战略资源。21世纪以来,全球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外掀起了稀土矿床科学研究及勘查工作的新浪潮。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矿产,其重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更提供了目前全球市场90%以上的重稀土矿产品,因而备受世人瞩目。近年来,国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如首次在宁都地区发现了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在上犹加里东期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了轻、重稀土矿。因此,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不同类型成矿母岩(变质岩、花岗岩)风化成矿的差异及母岩对成矿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同类型母岩如何控制不同矿化类型(轻、重稀土)?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完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因理论以及指导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找矿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赣州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以及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三个典型矿床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剖面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开展详细的分析,并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查明了三个剖面基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风化特征以及对成矿的控制因素。通过对比,系统地总结了基岩的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对风化壳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本论文工作获得主要认识结论如下:1、查明了宁都浅变质岩风化壳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成矿母岩为变质细砂-粉砂岩,稀土平均含量约198μg/g,稀土主要赋存于(含)稀土矿物中。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热液成因的水磷铈矿和REE-绿帘石中的稀土元素占全岩的62.6%。因此,热液蚀变对变质岩稀土元素含量和赋存状态的改变是变质岩风化成矿的关键。(2)变质岩的低渗透率导致风化壳发育程度较弱。风化壳中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高岭石、水黑云母,黏土矿物的组成及演化控制了风化壳p H值。在低渗透率和p H值共同作用下,稀土矿体常就位于风化壳浅部,矿体层稀土平均含量约962μg/g,浸出率约75%。(3)风化壳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风化壳下部(半风化层)稀土元素分异受矿物的差异溶解控制;风化壳上部(全风化层及红土层)稀土分异受黏土矿物对轻重稀土的差异吸附控制;剖面中Ce异常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2、查明了上犹复式花岗岩风化壳中轻、重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上犹复式岩体风化壳中轻、重稀土矿的形成主要受基岩稀土配分特征控制。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早期侵入体风化形成轻稀土矿,晚期侵入体风化形成重稀土矿,而两期侵入体分别以富轻稀土、重稀土为特征,故在各自风化壳中分别形成轻、重稀土矿。因此,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风化壳是寻找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的重要靶区。(2)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局部经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造成全岩稀土含量显着降低,并改变了原岩含稀土矿物组成,使易风化的磷灰石转变为难风化磷钇矿、独居石。因此,该地区热液蚀变不利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3)富重稀土剖面风化强,矿体位于4~9 m,稀土平均含量为439μg/g,浸出率约为65%~80%;富轻稀土剖面风化弱,富集层位于0~6 m,稀土平均含量为328μg/g,浸出率约为67.8%~87.5%。稀土元素的分异主要受黏土矿物吸附作用影响,在风化壳上部相对富集轻稀土,下部相对富集重稀土。3、对比并总结了母岩特征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1)基岩稀土含量是风化成矿的基础。基岩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控制其风化壳中稀土矿化类型,富重稀土的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富轻稀土的母岩风化则形成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2)热液蚀变作用直接影响基岩稀土元素含量及(含)稀土矿物组合。一方面热液可以带入或带出稀土;另一方面热液可以将难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易风化的稀土矿物,也可以使易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难风化的稀土矿物。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潜力。(3)基岩的结构特征影响其风化壳的渗透系数,进而影响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黏土矿物组成以及矿体在风化壳中的富集层位。

李王鹏,王毅,李慧莉,张仲培,刘少峰,杨伟利,蔡习尧,聂海宽,钱涛,李晓剑[5](2022)在《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年代与冰期事件》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等时性对比存在争议,获得可靠的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时代意义重大。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出露2套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明确其沉积物岩石组合特征、限定其沉积时代、讨论其古气候风化条件等。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研究区的2套新元古代冰碛岩代表了2次寒冷的冰川气候记录,分别为巧恩布拉克冰期和尤尔美那克冰期,其中巧恩布拉克冰期中出现2次次级冰期旋回。冰川沉积及其相邻层位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巧恩布拉克冰期的起始年龄晚于(719±10) Ma;尤尔美那克冰期的起始年龄不会早于(685±11) Ma,其结束年龄可由南华系顶界年龄635 Ma或上覆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内玄武岩层年龄(615±5) Ma限定。已有年代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证据表明:巧恩布拉克冰期(阿克苏地区)与阿勒通沟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江口冰期(华南地区)和Sturtian冰期(国际)相对应,尤尔美那克冰期(阿克苏地区)与特瑞爱肯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南沱冰期(华南地区)和Marinoan冰期(国际)相对应。冰期事件、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数据可为塔里木地块新元古界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依据。

田洋[6](2021)在《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是地球历史时期重要的演化阶段,该时期发生了罗迪尼亚向冈瓦纳大陆的转换及伴随的全球性构造事件、成矿过程、古气候变化及生命演变等关键过程。因而,各陆块在该时期的地质演化和相互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其中,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在晋宁期-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不仅是理解中国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及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探索全球超大陆古地理格局恢复的基础与关键。华南板块由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而成,二者的拼合时间、位置、方式及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然而,扬子-华夏的拼合时限存在新元古代与早古生代的不同认识,拼合界线西南段的空间展布也存在多种观点,这些都制约了对华南构造演化的理解。应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选取出露于湘桂粤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调查与代表性剖面测制基础上,系统开展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工作,并综合华南岩浆岩、沉积岩、构造变形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鹰扬关群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变形序列,恢复了鹰扬关群火山岩源区与构造背景,厘定了青白口系-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物源及沉积盆地性质,判定了研究区与扬子或华夏陆块亲缘关系,约束了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限定了拼合界线西南段空间展布,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历程。获得主要认识如下:(1)鹰扬关群实质为一套由断层接触的基质与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基质为变质含凝灰质细碎屑岩,岩块为变质火山(碎屑)岩、微晶石英岩与大理岩等。岩块中安山质和流纹质岩石分别形成于822-816 Ma和~765 Ma,基质中变砂岩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峰值为764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大理岩岩块与变砂岩基质661 Ma与700 Ma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以及被奥陶纪(~450 Ma)辉长岩和志留纪(440-417 Ma)花岗岩侵入的野外证据,认为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岩的形成时代应在青白口纪-南华纪。(2)鹰扬关群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沉积层理(S0)指示的第一期片理(S1)形成的紧闭同斜褶皱(S2),长英质脉(S1)形成的无根勾状褶皱(S2),叠加在S2之上的宽缓褶皱、分割褶劈理及左行走滑运动(S3),形成于晋宁期-加里东期构造变形(D1-D3)。以区域片理为基础形成的剪切带、层间剪切褶皱及右行走滑运动(D4)形成于印支期及早燕山期W-NWW向挤压作用;晚燕山期的伸展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断层活动(D5)。区域上泥盆系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前泥盆系之上,且泥盆系的脆性变形明显区别于鹰扬关群D2期的韧性变形。因此,鹰扬关群构造混杂是新元古代扬子-华夏拼合过程中初始构造混杂与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3)鹰扬关群中的822-816 Ma安山质岩石多具有高Mg安山岩特征,源于俯冲构造背景下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765 Ma流纹质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拆沉作用引发软流圈上涌造成古老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这些岩石记录了822-816 Ma俯冲环境向765 Ma板内裂谷环境的转变,与扬子东南缘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历程,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碎屑锆石证据,明确了湘桂粤交界鹰扬关群具有亲扬子属性。(4)南华系-寒武系杂砂岩碎屑颗粒组成石英含量低-中等、岩屑与长石含量变化较大,分选磨圆较差,其中岩屑包含较多沉积岩、变质岩岩屑,具有锆石-磁铁矿-榍石-电气石的重矿物组合。南华纪-寒武纪杂砂岩ICV平均值逐升高,平均值分别为0.90、1.02与1.03,泥岩也显示相同特征,平均值分别为0.70、0.72与0.79,所有样品具有中等-较高的CIA值,表明源区累积经历中等-强烈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岩样品均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且平坦、Eu负异常特征,地球化学物源判别图解样品主体落入富含石英质沉积物源区,指示物源岩石以酸性岩或低级变质岩为主,包含再循环古老沉积物与第一次循环物质,且第一次循环沉积物供给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5)青白口纪晚期(820-720 Ma),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主要接受来自扬子东南缘江南古岛弧及扬子陆块内部物源供给,而南华系天子地组沉积时期物源发生转变,来自华夏方向的物源到达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随后,华夏方向的物源不断向北西推进,于震旦纪到达永福一带,寒武纪到达龙胜一带,该迁移特征与W-NW古流向相互佐证。结合南华系-寒武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寒武纪浅海相沉积构造,认为青白口纪晚期-寒武纪沉积盆地性质为大陆裂谷环境,扬子与华夏陆块之间无宽阔的大洋相隔。(6)综合江南造山带蛇绿混杂岩、弧岩浆岩、弧后盆地沉积、碰撞后花岗岩、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形成时代以及鹰扬关群与扬子的亲缘关系等关键素材,本论文限定扬子-华夏陆块聚合最终时限约820-805 Ma,拼合界线西南段位于鹰扬关地区以东。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经历了:(1)洋-洋俯冲(970-880 Ma);(2)弧-陆碰撞(880-860 Ma);(3)洋-陆俯冲(860-825 Ma);(4)碰撞拼合(825-805 Ma);(5)大陆裂谷(805-750 Ma);(6)构造抬升(750-720 Ma);(7)裂谷沉积(<720 Ma)七个阶段。

杜秋定[7](2020)在《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新元古代武陵造山作用的结束,代表了华南陆块的最终聚合。因此,造山带结束时代的认识对华南陆块形成与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武陵造山运动结束时代及机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造山的时间发生在820-800 Ma,主要原因是在华南诸多省份广泛存在的角度不整合面,不整面以下冷家溪群及相当地层的沉积时限为860-830 Ma,不整合面之上板溪群及相当地层沉积的最大时限为820 Ma。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在沉积建造、变形样式、变质作用方面有显着差异和明显的沉积作用间断。而且该时间820 Ma大规模S型花岗岩则属于“造山”或“后造山”型花岗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华南裂谷盆地开启应在890-850Ma之间,造山期田里片岩记录的最后一期变质变形作用时代为940 Ma,双溪坞地区与岛弧有关岩浆作用为890 Ma,赣东北西湾地区蛇绿混杂岩仰冲型花岗岩侵位时间为880 Ma,浙北及攀西地区约850 Ma的双峰式火山岩、碱性杂岩及同期辉绿岩脉代表了非造山岩浆作用。这样湘黔桂盆地广泛分布的角度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则同属于裂谷作用沉积的地层。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在约900 Ma经过四堡造山运动拼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华南地块;随后870-850 Ma,华南地块发生了初始裂解,大规模裂解的机制是由地幔柱为驱动力。但是,其它研究者认为扬子和华夏地块间通过增生造山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拼合。扬子板块的西缘在新元古代一直处于板块俯冲阶段。Rodinia超大陆外缘增生造山,超大陆内部岩石圈伸展-裂解,这个模型的驱动机制是扬子和华夏板块处于Rodinia超大陆的边缘,俯冲带的后撤引发了超大陆内部发生裂解。在湘西南芷江-隆回石桥铺地区冷家溪群与板溪群(高涧群)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但是在湘西南城步地区尚未发现冷家溪群与高涧群良好的接触关系。城步地区岩体的侵入时代及岩体类型有不同认识:侵入云场里组叶溪江和浆坪两个岩体年龄分别为828 Ma和805 Ma,这些有幔源物质加入的I型花岗岩认为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或陆缘弧)花岗岩(柏道远等,2010)。Huang et al.(2019)获得江南造山带西段叶溪江和报木坪的年龄为805 Ma,807 Ma,两个岩体为S型花岗岩,叶溪江与报木坪岩体是扬子和华夏板块拼合后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升侵位。在湘西南地区侵入高涧群早期地层砖墙湾组与黄狮洞组中一些花岗岩岩体测年为835.6Ma,840Ma(黄建中等,2018),由此确认岩体围岩属于新元古代板溪期沉积,推测冷家溪群与高涧群之间为连续沉积。这些岩体的时代与源岩性质、地层的识别对华南盆地演化的认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充填物自身的沉积序列和物源结构面的转换分析,识别新元古代中期盆地的性质。论文重点剖析:1)芷江冷家溪群与板溪群结构转换的沉积物与地球化学特征;2)城步地区花岗岩体的时代、源岩性质及动力学背景;3)综合分析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与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之间、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内部、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与上覆冰期地层之间沉积结构转换特征。本论文初步认识如下:(1)传统上,根据板溪群内部岩石沉积组合特征将其一分为二:即上板溪群和下板溪群。综合扬子地块板溪群沉积充填序列及新元古代中期不同阶段广泛发育的多幕式岩浆活动。板溪期沉积序列应该划分三个阶段是较为可行的。即1)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 Ma);2)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 Ma);3)区域沉降阶段(760-720 Ma)。(2)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从盆地开启至冰期事件地层沉积存在三次沉积-构造转换面。研究表明:1)板溪群与冷家溪群角度不整合面代表了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角度不整合之下为冷家溪群陆棚-三角洲相,明显的向上变浅的沉积演化序列特征。不整合面之上的板溪群底部为一套陆相沉积物,洪积、冲积扇及河流组成的低水位沉积物,是盆地充填、封闭和回返的过程,代表盆地性质发生转变。因此,这个角度不整合代表了盆地的消亡和新生。2)板溪系内部五强溪组、架枧田组的底与下伏地层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开启早期,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同裂谷相变很大,使得盆地边缘区地层序列不完整。盆地深度增加,沉积海盆萎缩、海平面迅速大幅度下降、滨岸线逐渐向盆地迁移,造成了局部地区陆架暴露,与盆地内部构造掀斜作用有关,这并非造山运动的结果。3)板溪系晚期与南华系之间沉积转换特征也较为明显。板溪系沉积晚期是一个特殊的沉积时期。板溪系沉积结束后,就是全球规模的Sturtian冰期。板溪群、下江群等顶部与南华冰间之间普遍存在一个平行不整合或地层缺失记录。湘黔桂盆地局部地区,板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等上部地层又表现出向上变浅的进积型海退序列。泗里口剖面长安组底部低水位杂砂砾岩沉积楔状体的出现,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进积沉积序列转换面。(3)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城步花岗岩的同位素数据表明,侵入时代为822.3±9.9 Ma,而下交点的206Pb/238U年龄为808±11 Ma代表了后期叠加地质事件的年龄。湘西城步地区S型花岗岩侵入的围岩为冷家溪群,并非高涧群沉积早期地层;冷家溪群与高涧群在该地区并非连续沉积,不存在新元古代残留海(洋)盆。湘西芷江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以下冷家溪地层获得锆石U-Pb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沉积间断时间为832-808 Ma,冷家溪群最大沉积年龄为832Ma,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不早于822 Ma。这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梵净山-芷江一线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的最大沉积年龄相似;经造山运动后,裂谷盆地开启后接受沉积物的时限是一致地,与传统认为江山造山带西段桂北裂谷盆地早于其它地区开启有所不同。

沈利军[8](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钟文建[9](2020)在《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本文以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确定该区碎屑岩的沉积时限;通过对碎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图解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分析,探讨了物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最终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二叠纪—三叠纪区域构造演化历史与古亚洲洋东段在吉林中部地区的闭合时间。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本文所研究的锆石大部分呈半自形柱状,部分锆石呈次浑圆粒状、柱状,内部结构清晰,发育典型的岩浆震荡生长环带,结合其较高的Th/U 比值,暗示为岩浆成因锆石。结合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上覆地层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以及呈侵入接触关系的侵入岩年龄分析表明,寿山沟组形成于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不同;范家屯组4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Ma、249Ma、247Ma、244Ma(共22颗,约占7%),结合范家屯组中部分石英和长石晶屑的存在,范家屯组形成时代应为中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不同;漂河川组6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Ma、243Ma、246Ma、247Ma、247Ma、236Ma(共 49 颗,约占 14%),落在早-中三叠世——即早-中三叠世后发生的沉积作用,结合侵入到漂河川组的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长岩岩体年龄(222Ma),漂河川组形成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不同;东南岔组4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0Ma、246Ma、242Ma、242Ma(共13颗,约占4%),落在早-中三叠世——即早-中三叠世后发生的沉积作用,结合侵入到东南岔组的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长岩岩体年龄(222Ma),东南岔组形成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不同。对寿山沟组、范家屯组、漂河川组和东南岔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物源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砂岩地球化学分类图显示4个组大部分样品投点落在杂砂岩区,少量投点落在长石砂岩区;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图显示4个组样品均具有Nb、Ta、Sr、P和Ti的亏损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结合其明显的Eu负异常,4个组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CIA-ICV图解、A-CN-K图解、物源区属性图解以及构造背景分析显示寿山沟组物源沉积物经历较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源区组成既有相对成熟的岩石也有相对不成熟的岩石,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范家屯组物源沉积物经历较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物源具有较低程度的成熟度,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漂河川组物源沉积物经历中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源区组成既有相对成熟的岩石也有相对不成熟的岩石,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东南岔组物源沉积物经历中低程度的风化作用,物源沉积物成熟度相对较高,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可能形成于碰撞造山向伸展环境转化的构造背景之下。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对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结合寿山沟组、范家屯组、漂河川组和东南岔组物源区性质分析表明,4个组中新太古代到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古老结晶基底,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来自东北联合地块,寒武纪到石炭纪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岩浆岩、东北联合地块岩浆岩和泛非期变质基底,二叠纪到中三叠纪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变质火山岩和花岗质岩石;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的沉积物主体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中性—酸性长英质火成岩,少量来自东北联合地块和华北板块,具有二元物源的供给特点。通过对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二叠纪—三叠纪的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早二叠世一晚二叠世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发生碰撞造山作用,晚三叠世处于伸展环境之下;古亚洲洋东段在吉林中部地区于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最终闭合。

邹雨[10](2020)在《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在普遍缺乏生物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学证据的情况下,中国华北及扬子陆块中不同区域的新元古界只能建立微弱的对比关系,化学地层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保存完好的华北及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和现有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以华北陆块蓟县地区长城系、蓟县系,扬子陆块北缘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成冰系及埃迪卡拉系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运用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对实验获得的地化数据进行原生性检验,明确了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岩石地层中的地质意义;结合收集的前人发表的高水平文献数据,建立了中新元古代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耦合对比区域重大沉积事件,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65~1.4 Ga)和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4~0.54 Ga)。同时基于以上化学地层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元古代早期、晚期和新元古代成冰纪海洋环境演化。本研究旨在为补充或完善区域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提供依据,对深入探讨中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环境演化提供佐证。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了具有地层对比意义的地化参数化学地层对比有效参数有黑色页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RSE),铁组分,δ13Corg、δ34SCAS与δ34Spy,和碳酸盐岩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RSE、铁组分、δ18Ocarb、δ13Ccarb、δ13Corg、δ34SCAS与87Sr/86Sr等,可以响应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碳硫循环以及大陆风化输入的影响。黑色页岩中的δ13Corg、δ34SCAS易受成岩作用影响;碳酸盐岩中所有地化参数都有可能受到后期成岩改造或陆源碎屑的污染,需要进行参数原生性检验。收集了大量前人发表数据,形成了蕴含原始海洋化学演化信息的数据库,为化学地层建立和海洋环境演化分析奠定基础。(2)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基于分布于燕辽裂陷带的事件地层(红层和黑色页岩)与海相碳酸盐岩建立了华北克拉通1.65~1.4 Ga时期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在长城系中(1.65~1.6 Ga),深水环境沉积物具有更低的δ13Corg(约-32‰),是串岭沟组黑色沉积物的对比依据;在蓟县系中(1.6~1.4 Ga),不同区域都具有相同的δ13Ccarb变化趋势,而δ13Ccarb负偏移是潜在追踪红层的指标;在待建系下马岭组中(约1.4 Ga),其上部具有的较大δ34Spy变化范围在深水至浅水环境中都可对比。(3)建立了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对神农架群(<1.4~1.1 Ga)进行了全球范围内对比,δ13Ccarb变化具有一致性。神农架群底部出现的δ13Ccarb正偏移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约1.3 Ga地层中δ13Ccarb正偏移的一致性,在缺乏同位素年龄的情况下,该证据表明神农架群底部年龄应近于1.3 Ga。南华系中古城组和南沱组具有较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响应了冰期气候条件,而间冰期大塘坡组锰矿可用δ34SCAS-δ34Spy低值或负值追踪对比。在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对比中,不同沉积环境(内陆架、泻湖、大陆边缘、和斜坡/深水盆地)δ13Ccarb变化趋势一致,可有效的对比,加上其他地化数据指示了埃迪卡拉纪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非均质性。(4)中新元古代以氧化还原环境非均质性海洋为特征中元古代早期杨庄组沉积时,灰层和红层具有分异的地化特征响应了海洋表层极浅的化变层,在潮间环境就以缺氧为特征,而大气相对氧化。到了中元古代晚期神农架群沉积时,RSE更加富集和Ce/Ce*低值表明浅海环境更加氧化。在埃迪卡拉纪之前,黑色页岩较低的RSE富集程度和频繁变化的δ34SCAS值表明海洋深处以缺氧为特征,但稳定δ13Corg特征表明重要的生命演化仍在进行。最后,结合了现代海洋RSE元素质量守恒模型,对古海洋环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缺氧的海洋向氧化的海洋过渡时,会导致沉积物中记录大幅度变化的RSE含量,而沉积物中频繁变化的RSE趋势响应了海洋非均质性的氧化还原环境。

二、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思路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
        2.2.1 前寒武系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2.2.2 古生界
    2.3 区域岩浆岩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4.10 小结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5.4 锆石Hf同位素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6.2 构造背景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6.3 小结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1.2.2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1.2.3 碧口地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分析测试方法
        1.4.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1.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1.4.3 全岩Sr和Nd同位素分析
        1.4.4 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2.1 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
    2.2 扬子板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2.2.1 扬子板块北缘
        2.2.2 南秦岭构造带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
        2.2.4 扬子板块西缘
    2.3 扬子板块中元古代岩石单元
        2.3.1 扬子板块北缘
        2.3.2 扬子板块西北缘
        2.3.3 扬子板块西缘
    2.4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岩石单元
        2.4.1 扬子板块北缘
        2.4.2 南秦岭构造带
        2.4.3 扬子板块西北缘
        2.4.4 扬子板块西缘
        2.4.5 江南造山带
    2.5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石单元
第三章 碧口地块地质概况
    3.1 碧口地块构造格架
    3.2 碧口地块物质组成
        3.2.1 鱼洞子杂岩地质特征
        3.2.2 碧口群地质特征
        3.2.3 横丹群地质特征
        3.2.4 深成岩体地质特征
        3.2.5 沉积盖层地质特征
第四章 太古代-古元古代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4.2 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4.2.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4.2.2 角闪斜长片麻岩
        4.2.3 花岗片麻岩
        4.2.4 斜长角闪岩
    4.3 鱼洞子杂岩地球化学
        4.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4.3.2 角闪斜长片麻岩
        4.3.3 花岗片麻岩
    4.4 鱼洞子杂岩成因探讨
        4.4.1 鱼洞子杂岩演化时限
        4.4.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成因
        4.4.3 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成因
        4.4.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早期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背景
    5.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5.2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
        5.2.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
        5.2.2 变质酸性火山岩
    5.3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成因探讨
        5.3.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5.3.2 变质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5.4 小结
第六章 新元古代早-中期横丹群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6.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6.2 横丹群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
    6.3 横丹群碎屑岩地球化学
    6.4 横丹群碎屑岩盆地属性探讨
        6.4.1 沉积时限
        6.4.2 物质源区化学属性
        6.4.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4.4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元古代早期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7.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7.2 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7.2.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7.2.2 林后坝辉长岩
        7.2.3 坪头山辉长岩
    7.3 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
        7.3.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7.3.2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
    7.4 镁铁质岩体成因探讨
        7.4.1 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
        7.4.2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岩石成因
        7.4.3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岩石成因
    7.5 小结
第八章 新元古代早期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8.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8.2 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8.2.1 白雀寺石英二长岩
        8.2.2 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8.2.3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8.2.4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8.3 长英质岩体地球化学
        8.3.1 白雀寺、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8.3.2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8.3.3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8.4 长英质岩体成因探讨
        8.4.1 长英质岩体形成时限
        8.4.2 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因联系
        8.4.3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
        8.4.4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8.5 小结
第九章 讨论
    9.1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事件构造-年代学格架
        9.1.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及演化期
        9.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快速增生及构造活动期
    9.2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单元动力学意义
        9.2.1 鱼洞子杂岩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2 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3 碧口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2.4 横丹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9.3 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进展与结论
    10.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新元古代全球地质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研究现状
        1.2.2 .阿尔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实验测试分析方法
        1.4.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1.4.2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1.4.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阿北地块
    2.2 .北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古生代俯冲混杂岩带
    2.3 .中阿尔金(米兰河-金雁山)地块
    2.4 .南阿尔金(茫崖)古生代俯冲碰撞混杂岩带
第三章 南阿尔金杂岩带前寒武纪副变质岩系研究
    3.1 .副变质岩系岩石建造及野外地质
    3.2 .副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及地层时代
        3.2.1 .副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
        3.2.2 .副变质岩系形成时代
    3.3 .锆石Hf同位素
    3.4 .南阿尔金与中阿尔金接触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中阿尔金地块塔昔达坂群研究
    4.1 .塔昔达坂群岩石建造
        4.1.1 .巴什考供地区
        4.1.2 .尧勒萨依地区
        4.1.3 .卡尔恰尔地区
        4.1.4 .库如克萨依地区
    4.2 .塔昔达坂群构造变形
    4.3 .锆石U-Pb年代学及地层时代
        4.3.1 .锆石U-Pb年代学
        4.3.2 .地层时代
    4.4 .锆石Hf同位素
    4.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中阿尔金地块索尔库里群研究
    5.1 .索尔库里群岩石建造
        5.1.1 .冰沟南地区
        5.1.2 .乙亚拉克山地区
        5.1.3 .阿斯腾塔格地区
        5.1.4 .金雁山地区
    5.2 .索尔库里群沉积环境
    5.3 .索尔库里群构造变形特征
    5.4 .锆石U-Pb年龄学及地层时代
        5.4.1 .锆石U-Pb年代学
        5.4.2 .地层时代
    5.5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6 .小结
第六章 巴什库尔干岩群重新厘定及意义
    6.1 .野外地质特征
    6.2 .构造变形特征
    6.3 .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记录
        6.3.1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6.3.2 .U-Pb年代学
        6.3.3 .形成时代
    6.4 .小结
第七章 阿尔金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7.1 .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事件
        7.1.1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
        7.1.2 .锆石U-Pb年代学
        7.1.3 .锆石Lu-Hf同位素
        7.1.4 .全岩地球化学
        7.1.5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7.2 .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事件
        7.2.1 .岩相学
        7.2.2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
        7.2.3 .全岩地球化学
        7.2.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7.3 .小结
第八章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
    8.1 .沉积背景分析
        8.1.1 .塔昔达坂群与阿尔金杂岩副变质岩系
        8.1.2 .索尔库里群
    8.2 .物源分析
        8.2.1 .中元古代岩浆事件分布与沉积源区
        8.2.2 .塔昔达坂群与阿尔金杂岩副变质岩
        8.2.3 .索尔库里群
        8.2.4 .巴什库尔干群
    8.3 .小结
第九章 阿尔金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全球事件对比
    9.1 .构造变形序列及动力学背景讨论
    9.2 .阿尔金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9.3 .阿尔金与柴达木地块的关系
    9.4 .阿尔金地块与全球事件对比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10.1 .主要认识与结论
    10.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概述
        1.2.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与命名
        1.2.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分布
        1.2.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工业指标及储量规模划分
    1.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研究现状
        1.3.1 成矿母岩研究
        1.3.2 风化过程及风化壳特征
        1.3.3 风化过程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分异特征
        1.3.4 稀土元素迁移-富集-分异影响因素
        1.3.5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工作情况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变质沉积地层
        2.1.2 区域岩浆岩
        2.1.3 区域岩浆岩、变质沉积地层稀土元素丰度
    2.2 区域地理概况
    2.3 研究区风化壳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和测试方法
第4章 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4.1 变质岩基岩特征
        4.1.1 岩相学特征
        4.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4.1.3 水磷铈矿物相鉴定
        4.1.4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4.1.5 地球化学特征
    4.2 变质岩风化壳特征
        4.2.1 矿物组成特征
        4.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4.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4.3 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
        4.3.1 成矿特征
        4.3.2 控矿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
    5.1 重稀土基岩特征
        5.1.1 岩相学特征
        5.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5.1.3 地球化学特征
        5.1.4 锆石U-Pb年龄
        5.1.5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5.2 重稀土风化壳特征
        5.2.1 矿物组成特征
        5.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5.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5.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5.3.1 母岩对重稀土成矿的制约
        5.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6.1 轻稀土基岩特征
        6.1.1 岩相学特征
        6.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6.2 轻稀土风化壳特征
        6.2.1 矿物组成特征
        6.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6.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6.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6.3.1 母岩对成矿的制约
        6.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特征及控制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年代与冰期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实验方法
    2.1 同位素年代学
    2.2 化学蚀变指数
3 结 果
    3.1 冰碛岩沉积时代
    3.2 化学风化与气候特征
4 讨 论
5 结 论

(6)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
        1.2.2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界线西南段在哪里
        1.2.3 华南青白口纪-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1.2.4 鹰扬关群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1.2.5 南华系-寒武系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扬子陆块基底特征
    2.2 华夏陆块基底特征
    2.3 江南造山带地质特征
        2.3.1 江南造山带的组成
        2.3.2 江南造山带基底特征
        2.3.3 江南造山带盖层特征
    2.4 研究区地质特征
    2.5 华南多期变形与改造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野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2 碎屑颗粒统计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3.4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3.5 单矿物微区原位分析
        3.5.1 矿物形貌及内部结构分析
        3.5.2 锆石原位U-Pb测年
        3.5.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青白口纪-南华纪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建造与构造背景
    4.1 鹰扬关群岩石组合及采样
    4.2 鹰扬关群构造变形特征
        4.2.1 D_1期变形特征
        4.2.2 D_2期变形特征
        4.2.3 D_3期变形特征
        4.2.4 D_4期变形特征
        4.2.5 D_5期变形特征
    4.3 测试分析结果
        4.3.1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4.3.2 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4 讨论
        4.4.1 鹰扬关群形成时代
        4.4.2 构造变形序列
        4.4.3 鹰扬关群安山质岩石成因
        4.4.4 鹰扬关群流纹质岩石成因
        4.4.5 鹰扬关群构造背景
        4.4.6 对扬子-华夏拼合时间及界线的限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华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5.1 南华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5.2 测试分析结果
        5.2.1 锆石CL及U-Pb年龄特征
        5.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讨论
        5.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5.3.2 沉积物源分析
        5.3.3 构造背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震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6.1 震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与采样
    6.2 测试分析结果
        6.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6.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3 讨论
        6.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6.3.2 沉积物源分析
        6.3.3 构造背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7.1 寒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7.2 测试分析结果
        7.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7.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7.3 讨论
        7.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7.3.2 沉积物源分析
        7.3.3 构造背景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8.1 青白口纪早期构造演化
        8.1.1 扬子-华夏陆块的拼合时限
        8.1.2 华夏-扬子陆块西南段拼合界线
    8.2 青白口纪晚期构造演化
        8.2.1 裂谷岩浆活动
        8.2.2 裂谷沉积作用
    8.3 南华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8.4 结论
    8.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7)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拼合与裂解事件
        1.3.2 探讨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沉积响应的关系
        1.3.3 莲沱组地层沉积时限以及与南华系的关系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3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序列
        2.2.1 峡东小区
        2.2.2 湘北小区
        2.2.3 湘西北小区
        2.2.4 湘西南小区
        2.2.5 黔东南小区
        2.2.6 桂北小区
    2.3 新元古代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4 主要控盆断裂及其演变
        2.4.1 青峰-襄樊-广济断裂
        2.4.2 扬子地块东南缘边界断裂
        2.4.3 石门-华容-临湘褶断带
        2.4.4 安化-宁乡-浏阳断裂
        2.4.5 从江-黎平-靖州-洪江-怀化断裂,融安-三江断裂
    小结
第3章 沉积充填序列及盆地演化阶段性
    3.1 地层对比
        3.1.1 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特征
        3.1.2 板溪系地层特征
    3.2 板溪期沉积盆地充填阶段性
        3.2.1 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Ma)
        3.2.2 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Ma)
        3.2.3 区域沉降阶段(760-720Ma)
    小结
第4章 板溪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4.1 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分布及特征
        4.1.1 桂北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4.1.2 梵净山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4.1.3 怀化芷江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4.1.4 湘中沅陵-桃源地区
        4.1.5 岳阳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4.1.6 湘西隆回-城步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4.2 板溪期早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4.3 板溪期中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4.4 板溪期晚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小结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分析方法
    5.2 盆地开启同位素年代学
        5.2.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2.2 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3 盆山转换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4 盆山转换期花岩岗地球化学特征
        5.4.1 主量元素特征
        5.4.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5 沉积岩物源与构造背景分析
        5.5.1 源岩的风化、沉积分选与再旋回分析
        5.5.2 沉积岩物源分析
    5.6 花岗岩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5.6.1 岩石成因
        5.6.2 构造背景分析
第6章 讨论
    6.1 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及裂谷盆地开启时代约束
    6.2 盆山转换地球动力学分析
        6.2.1 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6.2.2 盆山转换动力学机制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2.2.3 第四系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地层沉积特征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4.2.2 成岩蚀变分析
        4.2.3 古高程计算
        4.2.4 古湖泊环境
        4.2.5 古湖泊盐度
    4.3 硫同位素特征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5.1 碎屑锆石研究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5.1.4 年龄数据讨论
    5.2 孢粉研究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孢粉分析结果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

(9)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三叠纪地层特征
3 实验方法
    3.1 锆石U-Pb同位素和Lu-Hf同位素分析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4 样品描述及年代学研究
    4.1 样品描述
    4.2 年代学研究
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 地层沉积时限及物源区特征
    6.1 地层沉积时限
    6.2 物源区特征
7 物源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7.1 物源分析
    7.2 构造意义
8 结论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常规地化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1.2.2 中新元古代稳定同位素化学地层
        1.2.3 中新元古代元素化学地层
        1.2.4 中新元古代古海洋环境
        1.2.5 中国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表
        1.2.6 存在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背景
    2.1 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
        2.1.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2.1.2 主要研究区(蓟县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2.2 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
        2.2.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2.2.2 主要研究区(神农架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2.3 本章小结
3 化学地层载体与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3.1 化学地层载体及其地化参数
        3.1.1 黑色页岩
        3.1.2 碳酸盐岩
        3.1.3 碎屑岩
    3.2 地化测试方法
    3.3 地化数据库
        3.3.1 本文测试数据
        3.3.2 前人测试数据
    3.4 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3.4.1 黑色岩系中的地化数据
        3.4.2 碳酸盐岩中的地化数据
    3.5 本章小结
4 华北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65~1.4 Ga)及意义
    4.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4.1.1 红层与IF
        4.1.2 黑色页岩
        4.1.3 臼齿状碳酸盐岩
    4.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4.2.1 长城系
        4.2.2 蓟县系
        4.2.3 待建系下马岭组
    4.3 蓟县地区普遍缺氧的中元古代早期浅海
        4.3.1 概述
        4.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4.3.3 全岩样品中的陆源物质影响
        4.3.4 相对低氧的浅海环境
        4.3.5 红层形成条件
    4.4 本章小结
5 扬子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4~0.54 Ga)及意义
    5.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5.1.1 叠层石
        5.1.2 红层
        5.1.3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
        5.1.4 黑色页岩
    5.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5.2.1 神农架群
        5.2.2 南华系
        5.2.3 陡山沱组
        5.2.4 灯影组
    5.3 神农架地区氧化的中元古代晚期浅海
        5.3.1 概述
        5.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5.3.3 氧化的浅海环境
    5.4 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前夕的低氧环境
        5.4.1 概述
        5.4.2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古海洋化学环境演化
    6.1 概述
    6.2 物源与板块构造在海洋演化中的作用
    6.3 RSE化学地层特征及其演化模型
    6.4 中新元古代海洋的非均质氧化还原性
    6.5 非均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海洋生物演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2]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D]. 惠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D]. 郝江波. 西北大学, 2021(12)
  • [4]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D]. 黄玉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年代与冰期事件[J]. 李王鹏,王毅,李慧莉,张仲培,刘少峰,杨伟利,蔡习尧,聂海宽,钱涛,李晓剑. 现代地质, 2022
  • [6]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D]. 田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 杜秋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D]. 钟文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10]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D]. 邹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标签:;  ;  ;  ;  ;  

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