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论文文献综述)

杨安宁[1](2021)在《城市双修理论下四平中东铁路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曹雷[2](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郭咏嘉[3](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李印作[4](2020)在《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城镇化作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接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纽带,要想实现农村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释放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活力与创新力。传统城镇化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大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城市道路交通拥趸、住房与租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但可以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还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总之,农村城镇化有望成为促进县域增长的新高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本文在整理了大量农村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农村城镇化案例及模式的分析,梳理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各个模式的特点。选取了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2个与农村城镇化相关的指标,搜集了详尽的数据,运用熵权法对吉林省的9个市(州)进行了纵向对比,得出了吉林省各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借鉴了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的经验,得出了对吉林省的启示。最后,通过前文定向与定量研究,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对策。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马哲煜[6](2020)在《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具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大多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关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许多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但由于土地生态安全的复杂性,关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研究依然是相关领域学者探索的重点问题。吉林省被称为黑土地之乡,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地生态安全情况不仅关系着吉林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影响着国内商品粮的供应。因此,本文基于吉林省及各市(州)统计年鉴与政府有关报告中公布的数据,以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建立了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向好,土地生态压力波动较大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在19972018年保持好转趋势,在没有突变型巨大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此后5年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将延续向好发展,并在2022年土地安全等级达到无警情状态,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生态安全状态好转,生态安全响应将持续改善,但应注意自然灾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变化趋势的影响。(2)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向好,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差异吉林省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20032017年整体上均为好转趋势,但好转速率有所差别。目前,辽源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最高,延边州朝鲜族自治州与白城市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吉林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最低。以2003年、2008年、2013年、2017年为时点进行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评价,2003年吉林省各市(州)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均比较严峻,长春市与吉林市共同处在重警情阶段,好于其他市(州);2008年松原市与四平市率先进入到中警情阶段,其余市(州)进入重警情阶段;2013年,松原市、延边州、白城市率先进入到轻警情阶段,其余市(州)进入到中警情阶段;2017年除吉林市外其余市(州)均进入到轻警情阶段。在土地生态安全警情预测方面,受到数据可得性与完整性的限制,选取20032017年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长春市预测于2020年进入到无警情状态;吉林市在2018年进入到轻警情状态;其余城市于2018年已经进入到无警情状态。(3)各市(州)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波动较大,响应系统稳步上升PSR模型的子系统中,对吉林省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影响比较大的是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响应系统基本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小。对吉林省内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具有显着影响的共同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绿化建设、人口变化、节能减排技术等。对吉林省内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差异具有较大影响的指标有人口密度、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人均耕地绿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单位建设用地非农产业增加值、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针对上述情况,论文提出的建议如下: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控制建设用地与化肥使用量,提高环保投入GDP占比与林地覆盖面积,合理制定并严格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等措施,促进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持续改善。

亓鸣[7](2020)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措施和发展策略在不断地深入拓展,但是经济提升效果不显着;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代,东北地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新东北现象”的出现,再一次警醒人们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必要。在产业发展规划改革的浪潮中,各行各业的学者们对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探究两者和谐发展并且创造一定经济和活力的途径。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南部的城市,具有老工业基地的传统色彩,在目前的发展来看,四平市的产业经济走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时期。在四平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占据着一定的重要地位,新的产业定位和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会对接下来总体规划的布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此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以四平市区的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四平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情况,以系统梳理为基础、以优化产业为路径、以调整思路为目标,为四平市区产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分为两个大方面进行的研究,分别为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对于这两个方面在第二章进行了文献的综述,从而梳理出了筛选体系和布局模式,作为文章的理论支撑骨架。在产业选择方面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四平市的产业经济方面发展情况和产业选择研究。第一部分是通过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从东北地区、吉林省到四平市域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产业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整理,并且从中挖掘出重要的发展产业。第二部分是在产业选择方面首先建立产业筛选体系,主要从形成集群的条件选择、产业部门经济发展选择、传统产业集群选择和信箱产业集群培育四方面。通过偏离-份额法的分量计算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筛选出发展的产业类型,通过区位熵法对传统产业进行细分筛选,然后对现有传统产业选择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修补完善,筛选出新兴产业的发展类型。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也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四平市区产业集群及发展要素的分布情况和市区产业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第一部分首先是爬取产业选择出产业类型的企业POI兴趣点,并进行核密度分析后总结分布特征;其次是以产业集群的视角对发展要素的现状分布进行梳理和总结不足,为下一步的布局规划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经上述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后,对市区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进行规划,并且更新产业发展思路;其次更进一步调整产业集群之间组织优化、传统产业集群优化模式和及新兴产业集群优化模式,更深一步将集群之间的联系紧密组织。最后提出产业升级的策略和发展方向。为四平市区产业发展寻找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产业升级路径和新鲜活力。

胡慧欣[8](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34个行政区形成66条省级陆路边界,边界区域分布了849个县级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48%。省际的边界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投资的边缘区,在市场经济时期又是外商投资的边缘区,其统筹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在国家新一轮的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中,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发改振兴[2015]1488号)的文件中提出,“鼓励铁岭、四平、通辽等地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做大做强东北省际间经济发展带,培育后发优势区域”,该区域具有地域上的毗邻性、文化上的相近性、经济上的相似性,在东北地区处于承南启北,连东接西的重要战略区位,但目前经济发展表现出较明显的欠发达、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此,以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为例,重点研究省际边界区的空间协调。首先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及案例总结,建立省际经济协作区空间协作分析框架:边界效应转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起点,产业分工深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动力,交通设施互通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路径。然后基于流空间理论,分别选取“资金流”和“交通流”测度产业空间网络和交通设施网络特征,最后提出空间组织优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一是“资金流”视角下,铁岭在全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强于四平、辽源以及通辽,四平则强于辽源及通辽,而通辽由于其区位等因素与北京的企业关联紧密,可作为经济协作区内面向京津冀城市群交流的重要窗口。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内部呈现出网络化和双中心放射形的结构特征,跨行政区范围外的行政单元联系强度较弱。二是“交通流”视角下,从高铁流网络看,四平市位于东北地区交通网络的二级城市节点,铁岭市位于三级城市节点,通辽和辽源处于最低层级(五级)城市节点。从普铁流网络看,四平市位于东北地区交通网络的一级城市节点,铁岭市位于二级城市节点,通辽和辽源处于最低层级(五级)城市节点。从客运流网络看,四平市区和辽源市区位于交通网络的一级城市节点,铁岭市区和科尔沁城区位于交通网络的二级城市节点。从交通网络实际分布看,四地区的一级联系通道目前有待完善,主要是铁岭市与通辽市,二级交通网络通辽市需要继续完善,网络密度较低。三是建议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在产业功能、交通网络和空间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在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功能网络方面,建议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议向企业类型最全、分支企业最多的四平市集聚;装备制造产业建议向拥有机械制造总部和分支企业数量最多的铁岭市集聚;能源产业和医药产业建议向通辽市集聚,铁岭市承担风电能源产业;源市建议集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产业。在交通网络优化方面,建议提升通辽市、四平市和辽源市之间骨干交通的等级,强化四平市区、科尔沁区的中心交通可达性,增补四地区县旗之间的交通通道。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建议形成以四平市区为核心的五级空间网络节点,形成以四市城区为中心的五级空间联系通道。四是提出了“流空间”理论在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协作中的分析框架及实证思路,推动了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化,并在省际边界区产业协作及交通协同方面尝试了“流”空间的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

孟祥凤,王冬艳,李红[9](2020)在《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应用收缩度模型在对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度进行测算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四平市自2012年人口开始流失(SSD>0),出现城市收缩的现象,且收缩度不断上升。2)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的驱动力分别是经济、社会、人口因素中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与人口因子,其中,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是主控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主成分,土地利用为第三主成分,人口因子为第四主成分。并通过进一步的驱动机制分析,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等其他驱动因素产生的根源所在。4)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城市废弃和闲置用地为依托,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回流;调整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打造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孟祥凤[10](2019)在《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东北老工业城市在经历“东北现象”以及“新东北现象”的同时,出现了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的发展趋势,而城市收缩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降低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产生了大量的闲置用地,为城市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都带来可能,但这种可能是建立在对城市收缩的正确认知和有效把握上。因此,掌握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特征、类型、驱动机制,抓住城市收缩的契机,以“精明收缩”为主旨,转变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四平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经济以及用地三个方面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确定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以及类型特征。基于发达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有效模式,针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现象及特征,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的可行性模式,利用SD-MOP模型对四平市用地精明收缩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旨在为城市收缩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的精明收缩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6年四平市建设用地增长剧烈,面积总计增加了3441.05 hm2,面积占比由11.50%上升至16.10%。2001-2016年四平市各类用地之间转换相对频繁,以耕地、林地、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林地、草地向耕地的转换为主要方向。四平市2001-2009年土地转换轨迹共计20种,2009-2016年四平市土地转换轨迹共计11种,且耕地、林地、草地向建设用地转换的空间轨迹主要分布于四平市建成区外围。(2)四平市2001-2009年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高于2009-2016年的扩张强度。2001-2009年四平市城市用地扩张方向主要位于东南东、西北西、西北北、东南南、东北北5个方向,2009-2016年四平市城市用地的主要扩张方向位于东南东、西南西、西北西3个方向。且随着城市发展中心的调整,其城市用地空间重心不断发生转移,2001-2009年四平市城市用地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2009-2016年,城市用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且主要以向北移动为主。此外,四平市城市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业用地占比过高,工矿用地占比居高不下,2016年四平市绿地与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比仅为7.35%、8.38%,不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所规范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占比标准。(3)2001-2016年四平市存在“人口流失-经济下行-用地闲置”的多维收缩现象,且以2009-2016年的收缩为主。2010年、2011年四平市分别出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失,规模下降的情况,且四平市人口规模下降的情况同时发生在四平市区整体及中心城区范围内。四平市在人口规模下降的同时,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不断加重,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10.14%上升到2016年的21.41%。从人口收缩的空间分析来看,四平市人口收缩经历了“中心城区-城郊乡镇地区-中心城区-全面收缩”的变化阶段,收缩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内部;四平市2001-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均出现下降与缩减的情况;且作为东北典型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远远高于一、三产业,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四平市2001-2016年城市闲置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从2001年的47.34hm2上升到2016年的583.00 hm2,且以工矿仓储、居住用地闲置为主,主要集中分布于2001年的老城区范围内。2001-2016年的闲置用地的集中分布区与人口收缩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重化工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叠。(4)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力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人口因素中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人口结构与就业因子。其中,产业结构、生活水平是主控因子,为主要驱动力。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主成分,土地利用为第三主成分,人口为第四主成分。通过驱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将较低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看作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各驱动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且互为因果。其中四平市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其他驱动因素产生的根源所在。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类型的判定,从形成原因来看,四平市属东北老工业城市产业衰落影响下的城市收缩;从闲置用地的空间形态来判定,四平市城市收缩经历了“穿孔型-圈层型-圈饼型”的演变过程;从“人口-经济-用地”的协调关系进行判定,四平市“人口-经济-用地”的协调关系处于重度不协调阶段。(5)提出了“可持续、高密度”的用地精明收缩发展模式,该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四平市由主导产业衰落、人口流失产生的大量闲置资产。根据提出的用地精明收缩的可行性模式,利用SD-MOP模型构建基于四平市整体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精明收缩系统模型,即宏观与微观的用地精明收缩模型。从经济效益角度与“经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角度通过系统的仿真模拟得到用地精明收缩的SD优化方案与SD-MOP优化方案。通过对两种方案系统运行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SD-MOP用地优化方案在宏观与微观上有效的解决了四平市城市收缩过程中所存在的闲置用地率过高、人口密度下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以及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助于优化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使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得到维护,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环境污染得到缓解,是实现四平市用地可持续、高密度精明收缩的科学可行性方案。

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地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二、关键概念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三、网络构建
        四、异议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二、优化路径选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城镇化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
    3.2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3.3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土地利用问题突出
    4.2 农民文化程度低,就业范围窄
    4.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4.4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偏离度高
    4.5 资金缺口大,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及启示
    5.1 国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5.2 国内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5.3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6.1 合理利用闲置建设用地
    6.2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
    6.3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6.4 优化产业结构
    6.5 完善资金保障,拓宽资金来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3.2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
        1.3.3 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生态安全
        2.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1.3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系统科学理论
    2.3 吉林省概况与土地利用情况
        2.3.1 地理位置概况
        2.3.2 自然环境概况
        2.3.3 社会经济概况
        2.3.4 土地利用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的构建
    3.1 警源识别
    3.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指标解析
        3.5.1 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标
        3.5.2 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标
        3.5.3 土地生态响应状态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与预警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 确定指标权重
    4.3 确定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标准
    4.4 构建并检验GM(1,1)预测模型
        4.4.1 建立GM(1,1)预测模型
        4.4.2 检验GM(1,1)模型精度
    4.5 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的结果及分析
        4.5.1 省级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预测结果分析
        4.5.2 省级土地生态安全分层评价与预测结果分析
    4.6 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结果及分析
        4.6.1 数据整理与计算
        4.6.2 各市(州)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排名
        4.6.3 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的分布与演化
        4.6.4 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分层评价与预测结果分析
        4.6.5 各市(州)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结果汇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调控的措施建议
    5.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
    5.2 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5.3 控制建设用地与化肥使用量
    5.4 提高环保投入GDP占比与林地覆盖面积
    5.5 合理制定并严格落实土地利用规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产业集群理论的概念阐述
        2.1.1 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2.1.2 相关概念界定
    2.2 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
        2.2.1 集群产业的选择
        2.2.2 集群的形成条件
        2.2.3 集群的发展环境
    2.3 产业的空间布局
        2.3.1 产业布局的研究演进
        2.3.2 产业布局调整关系
        2.3.3 布局的模式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四平市产业发展评述
    3.1 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3.1.1 整体产业发展历程
        3.1.2 主要产业发展历程
    3.2 区域经济活动背景
        3.2.1 东北地区经济活动背景
        3.2.2 吉林省经济活动背景
        3.2.3 四平市经济总量概况
    3.3 市域产业发展概况
        3.3.1 现状产业布局
        3.3.2 产业结构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四平市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环境要素分布
    4.1 市区产业发展概况
        4.1.1 市区产业梳理
        4.1.2 各片区产业统计
    4.2 市区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研究
        4.2.1 兴趣点核密度分析原理
        4.2.2 核密度分析方法的特性
        4.2.3 各类产业集群分布状况
        4.2.4 市区产业集群空间特征
    4.3 各发展环境要素分布情况
        4.3.1 发展环境营造分析体系
        4.3.2 土地利用要素
        4.3.3 交通联系要素
        4.3.4 环境组织要素
        4.3.5 配套设施要素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集群选择研究
    5.1 产业选择体系构建
        5.1.1 产业筛选的原则
        5.1.2 筛选体系构成
    5.2 形成集群的条件选择
        5.2.1 产业集群成因分析
        5.2.2 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5.3 产业部门经济发展选择
        5.3.1 分析模型原理
        5.3.2 产业部门经济变化量分析
        5.3.3 产业部门优势分析
        5.3.4 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
    5.4 传统产业集群选择
        5.3.1 区位熵分析原理
        5.3.2 传统产业发展方向
    5.5 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5.5.1 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
        5.5.2 产业链的建设与延伸
        5.5.3 新兴产业发展前景
    5.6 本章小结
6 市区产业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
    6.1 产业空间布局原则
        6.1.1 区域背景下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
        6.1.2 产业集群布局原则
        6.1.3 空间方向引导
        6.1.4 驱动统筹发展
    6.2 市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6.2.1 市区产业空间结构
        6.2.2 市区产业片区布局
        6.2.3 产业发展思路
    6.3 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6.3.1 集群间组织优化模式
        6.3.2 传统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6.3.3 新兴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6.4 产业集群的升级策略
        6.4.1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6.4.2 集群升级发展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现状发展方面
        7.1.2 方法探究方面
        7.1.3 优化策略方面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1.2 省际边缘区抱团突围
        1.1.3 国家发改委鼓励“四辽铁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3.2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的特征与趋势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相关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1.5.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4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流理论视角的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流
        2.1.2 流空间
        2.1.3 经济协作区
    2.2 相关理论
        2.2.1 流空间理论
        2.2.2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
        2.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3.1 兰斯塔德城镇密集区
        2.3.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2.4 分析框架
        2.4.1 边界效应转化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协作的起点
        2.4.2 产业分工整合是省际经济协作区边界效应转化的路径
        2.4.3 交通设施互通是省际经济协作区分工协作的保障
        2.4.4 “资金流”是产业空间网络演化的重要驱动指标
        2.4.5 “交通流”是交通设施网络演化的重要驱动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概况
    3.1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协作基础分析
        3.1.1 经济协作区的类型特征
        3.1.2 经济概况与产业基础
        3.1.3 优势产业分析
        3.1.4 产业价值区段分析
        3.1.5 四辽铁通交通现状
    3.2 “四辽铁通”的发展困境与协作需求
        3.2.1 “四辽铁通”在相关规划中的地位
        3.2.2 四平市发挥中心节点作用的需求
        3.2.3 沈阳大都市区向大都市带发展的需求
        3.2.4 内蒙古参与东北振兴的需求
    3.3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错位失调
        3.3.1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现状
        3.3.2 “四辽铁通”空间结构问题
    3.4 “四辽铁通”协作的重点及方向
4 基于“资金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空间网络组织研究
    4.1 基于企业关联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经济地位
        4.1.1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资金联系
        4.1.2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在区域范围内的资金联系
    4.2 重点产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2.1 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2.2 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网络组织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交通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研究
    5.1 基于“交通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1.1 基于“高铁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1.2 基于“普铁流”的东北地区网络空间组织
    5.2 基于“交通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2.1 基于“客运流”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2.2 基于交通路网的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网络空间组织
    5.3 本章小结
6 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空间组织优化及政策导向
    6.1 省际区域协作分析框架
        6.1.1 省际区域协调的基本含义
        6.1.2 省际区域协调的内容选择
    6.2 省际区域协作目标策略
        6.2.1 省际区域协作发展目标
        6.2.2 省际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6.3 省际经济协作区空间布局
        6.3.1 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整合区域产业分工
        6.3.2 基于经济联系需求构建直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6.3.3 基于产业与交通优化完善协作区空间组织
    6.4 建立保障机制
        6.4.1 共同编制发展规划
        6.4.2 积极申报国家级园区
        6.4.3 建立交流平台与机制
        6.4.4 建立资金保障与利益协调机制
7 结论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企业名录及各地连通度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收缩度模型
        2.2.2 主成分分析
    2.3 驱动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收缩度
    3.2 城市收缩驱动力分析
    3.3 驱动机制分析
        3.3.1 产业结构作用机制
        3.3.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3.3 基础设施作用机制
        3.3.4 土地利用作用机制
        3.3.5 人口作用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10)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结构
        1.2.2 城市用地扩张
        1.2.3 城市收缩
        1.2.4 精明收缩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1.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4 精明收缩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老工业城市
        2.2.2 东北老工业城市
        2.2.3 城市收缩
        2.2.4 精明收缩
        2.2.5 闲置用地
    2.3 研究方法
        2.3.1 重心转移模型
        2.3.2 收缩度模型
        2.3.3 核密度估计
        2.3.4 主成分分析
        2.3.5 SD-MOP模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1 社会经济数据
        3.2.2 土地利用数据
第4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城市用地扩张特征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4.1.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3 土地利用转换分析
        4.1.4 土地利用转换轨迹空间分布
    4.2 研究区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
        4.2.1 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与强度
        4.2.2 城市用地扩张的方向分析
        4.2.3 城市用地空间重心转移分析
        4.2.4 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定量描述
    5.1 基于人口变化的城市收缩定量描述
        5.1.1 研究区人口时序变化分析
        5.1.2 研究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5.2 基于经济运行特征的城市收缩定量分析
        5.2.1 经济发展增速趋缓
        5.2.2 产业结构不协调
    5.3 基于闲置用地时空演变的城市收缩定量分析
        5.3.1 城市闲置用地的数量结构变化
        5.3.2 城市闲置用地的空间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分析与类型判定
    6.1 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分析
        6.1.1 因素指标的选取
        6.1.2 主成分分析
        6.1.3 驱动机制分析
    6.2 研究区城市收缩的类型判定
        6.2.1 基于形成原因的城市收缩类型
        6.2.2 基于空间形态的城市收缩类型
        6.2.3 基于“人口-经济-用地”关系的城市收缩类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的模式与实证调控研究
    7.1 研究区用地精明收缩模式探究
        7.1.1 发达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模式与启示
        7.1.2 研究区现有用地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7.1.3 研究区用地精明收缩的可行性模式
    7.2 基于SD-MOP模型的研究区用地精明收缩调控研究
        7.2.1 SD模型的构建
        7.2.2 MOP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7.2.3 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双修理论下四平中东铁路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D]. 杨安宁.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D]. 李印作.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分析研究[D]. 马哲煜.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D]. 亓鸣.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D]. 胡慧欣.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驱动力分析[J]. 孟祥凤,王冬艳,李红.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3)
  • [10]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模式研究[D]. 孟祥凤.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四平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