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一、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芳[1](2021)在《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两所中职学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蒙蒙[2](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劳动与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随着近两年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中等职业教育即将面临改革的春天,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师资力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乎着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竞争压力增大等来自教师个人、社会与学校多方面因素的显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慢慢出现,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带来隐患。近年来,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教师、护士等长期助人的岗位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高危职业。如何尽早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预防与缓解职业倦怠已经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在梳理与研究国内外已有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的理论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内三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97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三所参与调研的学校中遴选了四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调查,旨在分析与总结出该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与形成原因。经调查可知,被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中有半数以上存在轻度的职业倦怠情况,高度职业倦怠的占比为1.8%,并有22.2%的被试教师存在中度职业倦怠情况。各维度上表现出了特征:存在轻度的情感衰竭与低成就感,但不存在去个性化的问题的情况。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最后从教师个人层面、社会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三个角度提出缓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帮助教师对抗与预防职业倦怠、完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能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淑诗[3](2019)在《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高级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在国家培养技术人才、转变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进阶。中职教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改革和创新的双重使命,但是由于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原因,部分中职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性降低,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切身感受到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对教师、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困扰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应当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自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以来,职业倦怠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学者的普遍重视。目前应用广泛的是马勒诗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测量工具,马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对持续的人际应激源的反应所引起的心理综合征,由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本研究首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与职业倦怠及教师职业倦怠有关的文献,对职业倦怠理论模型、职业倦怠测量工具、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等进行了学习和梳理。然后运用了马勒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作为量表A,同时参考了很多学者的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表,基于ERG理论三个层次需要,结合广州市Z区3所中职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广州市Z区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表》作为量表B,对该地区115名中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该区的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及整体状态如下:(1)广州市Z区中职教师总体平均分在情感衰竭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存在轻度职业倦怠问题,在去个性化维度基本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2)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16.5%的教师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75.6%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仅7.8%的教师基本不存在职业倦怠。然后通过人口统计特征、家庭情况和工作背景的变量对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差异分析,进一步发现该地区的中职教师群体在不同性别、婚姻状况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子女情况、职称、教学职务和任教课程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总体而言:(1)年龄在3140的中职教师低成就感方面问题较严重;(2)研究生毕业的中职教师的去个性化问题程度较本科毕业的教师要高;(3)已育二孩的中职教师的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程度较高;(4)高级职称中职教师的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程度低于初级、中级教师;(5)兼班主任的中职教师在情感衰竭和职业倦怠总分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教师。通过调查问卷整理结果及对其中10名教师的访谈结果,基于ERG理论三个层次需要,分别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即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对该地区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基于ERG理论对广州市Z区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一是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情感衰竭,主要表现为经济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关注;二是相互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去个性化,主要表现为学生不尊师重道、难以兼顾家庭责任,社会地位不被认可;三是成长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低成就感,主要表现为中职教师工作内容单调、晋升渠道窄、自我提升难以实现。最后通过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结果,综合对各类问题进行客观描述和合理归因的基础上,基于ERG理论三个层次需要,针对该地区中职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一是增强生存需要满足,主要为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管理制度、主动关心中职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心理动态、教师增强自身认识等方面;二是增进相互关系需要满足,主要为社会认可、学校关怀、同伴互助等方面;三是提升成长发展的需要满足,主要为加大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中职教师培训与交流、多渠道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增强自我发展意识等方面。期望这些对策能够切实有效地缓解该地区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提高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该地区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张梦园[4](2019)在《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和财务智能化的发展致使会计行业出现变革,标志着会计人才由财务型向管理型发展,这一趋势促进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转变,也向中职会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会计行业的变革和中职会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相互冲击,影响着中职会计教师的职业认同。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能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以中职会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探讨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个体特征、学校层面、学生影响、行业环境、社会评价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职会计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四个维度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归属感、角色价值观。中职会计教师对角色价值观维度的认同有待进一步提升。(2)通过对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分析得知,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在性别、学历、职称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教龄、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是否为专任教师、是否为班主任、是否为“双师型”教师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个体特征、学校层面、学生影响、行业环境、社会评价五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在教师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宋莉莉[5](2019)在《江苏省县级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建设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仅着眼于对教师的高要求管理,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广泛存在,严重制约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如何应对当前中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倦怠问题,从综合角度来提升中职教师的工作水平,已经是学校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在这一现状之下,对中职教师工作倦怠情况展开分析,研究现阶段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解决现状问题的措施,是当务之急。江苏省的县级中职学校一般都有较大的办学规模,学校为提高声誉普遍重视对口高考。本文将立足于江苏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环境,结合理论与实际,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以江苏省五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位不同年龄、性别的一线教师的深入访谈,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基于JD-R理论,将影响因素归为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两类。然后,从五所学校中随机抽取了300位老师,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通过访谈资料的整理和问卷的分析,明确职业倦怠的现状:一、江苏县级中职教师普遍存在轻度职业倦怠,表现在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二、影响江苏县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因素有:教学负荷、学生管理、学校管理、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资源因素有:职业发展、组织支持、工作回报、工作自主性。三、江苏县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是否班主任、班主任年限、任教课程、不同周课时量、班级学生数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但是,性别、部门、学历等因素没有明显差异。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一、作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各因子也具有明显的人口变量特征,在性别、部门、班主任、班主任年限、任教课程、周课时、班级学生数方面有显着差异,是从组织层面提出建议的依据。二、提出对策: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于教学的制度改革、合理的工作量。

杲超[6](2018)在《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以T市技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作为现代社会助人行业的从业者,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中的特殊群体,承担着培养社会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对实现我国“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职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表现出缺乏工作动力,丧失工作热情,严重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也会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阻碍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帮助中职教师预防职业倦怠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良性发展、科学建设中职教师队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已有的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几种研究方法,对T市技师学院的144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深度访谈有代表性的教师,探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T市技师学院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症状,其中身心衰竭和缺乏成就感程度偏高,人格解体程度偏低。在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后,把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归纳为: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学校因素和新入职教师自身因素。并从提高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建立合理职业期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

潘悦[7](2018)在《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正确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的现象。中职教师在教育改革逐步发展的趋势内,必须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展望意识。但现实生活中的中职教师又如何呢?他们受到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非常普遍而且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近几十年中许多人在研究这一课题,也提出过许多建议,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继续出现,这已经成了一项重要课题。直至今日,许多学者都以中小学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查找了大量的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虽然也有部分专家和学者把目标定位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但在重点和针对性上,在描述可能出现的因素的分析上提出的对策还是比较少的。通过运用文献分析,问卷法和访谈法,以长春市G师范学校、长春Z技术学校、长春市J工业学校、长春市Y专业学校、长春市E专业学校5所中职学校为个案,共抽取270人就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教师自身学历高低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大影响。(2)年龄大、不作为造成了教师幸福感缺失,职业倦怠现象严重。(3)学校评价体制导致职称晋升缓慢,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采取相应措施改变职业倦怠现状,针对结论,提出对策如下:(1)提高中职教师待遇,评优条件放宽,以增强社会地位及成就感;(2)提供教师心理服务机制;(3)适当的休息,合理排课,以调适职业倦怠程度。

金元[8](2017)在《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乘着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角色有所改变,社会对于教师的定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方式与旧的教育体制使教师对于工作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尤其中职教育教师面对的生源质量较差,长期找不到工作幸福感,同时由于国家现阶段对于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又加大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不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态度,还会增长负面影响,更严重者会把消极态度扩散到其他学校的管理领域,最终会对该区域内的职业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发现在L县中职学校一些教师对待工作比较消极,经常盼望假期,有的教师认为作为老师不耽误课就行了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大体可以分为这几类:社会的原因、学校的原因、教师自身的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社会上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使社会大众改变以前的旧观念,重新认识中职教育;其次是学校的一些改变,包括教育教学制度、作息制度的人性化,还有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最后就是教师自身的改变。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改善笔者所在中职学校教师的倦怠问题。

崔佳[9](2017)在《民办学校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分析 ——以云南C学院中职教师为例》文中认为民办学校的办学性质属于“民办性质”而不是“公共性质”,特殊的性质影响学校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影响。民办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以及成就感的缺乏和岗位的频繁流动,甚至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综合来看,此研究属教师职业倦怠的范畴,民办学校与其他类别的院校相比,职业倦怠的程度相对较高。研究发现,职业倦怠高发的主要引发因素来源于工作的大环境、社会以及教师个体。从工作环境来看,生源匮乏引起民办学校的经营出现难度,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学校势必会尽量地压缩办学的投入;民办学校管理方式的不灵活,无法快速地推进“依法治校”,导致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次是专业的特色不明显,缺乏吸引力;再次是因工作时间长和工作量偏重引起的身心疲惫。工作的状态处于繁琐、乏味和高强度中,很多教师急于更换环境却无法尽快找到出路;最后是因为学生大范围的学情较差,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社会角度出发,一是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费、社会捐助及独立经营,生存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倾斜度不够,学校的发展困难直接导致了教师的个人成长机会与职业发展机会的缺乏。第二是对民办中职学校教师的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和监督机制,教师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第三是公众的期望值过高为教师带来较高的心理压力。第四是与公办学校相比较低的收入与福利水平,生活水平较低带来的心态失衡。从教师自身来看,主要是许多教师处于自我定位不正确的迷茫状态,缺乏职业发展与规划,对就业环境的判断不准确,容易出现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对于职业倦怠没有预防意识,不能及时的判断和调节自身状态。研究表明,教学水平与学校的长足发展受到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和减轻职业倦怠问题,最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拟通过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云南C职业学院中专部教师进行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分析该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同时,归纳总结出具体原因,最终提出方法与对策。

李宛霓[10](2017)在《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5岁以下中职教师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正走向年轻化,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已经在中职学校蔓延。中职35岁以下教师职业倦怠的危机严重影响着我国技术型、服务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探讨中职35岁以下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从学校管理角度找出相应的对策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根据昆明地区中职教师情况,结合自身在中职教师岗位七年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编制了新的测量问卷。抽取昆明市的五所中职学校35岁以下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两所学校的中层领导进行访谈。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据调查显示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存在以下问题:情感衰竭维度较为严重;学校忽略了对35岁以下教师的重视和培养;教师担忧中职学校的未来发展;35岁以下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学校的管理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倦怠。针对存在的本土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府管理、学校管理、教师自我管理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论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对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理论基础、文献综述进行阐述。第二章是研究设计与实施,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编制、质量控制和统计方法。第三章是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的内容及数据统计,包括问卷调查、管理层访谈、此次调查情况和其他地区已有调查结果的对比。第四章是对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调查的结果,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管理、学校管理、教师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五章是对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思考与讨论,从政府管理角度、学校管理角度、教师自我管理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根据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
        (三)中职教师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启发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概述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分析
    二、教师职业倦怠基本理论
        (一)资源保存理论
        (二)生态模式理论
        (三)存在观点理论
        (四)匹配与不匹配理论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原因
        (二)组织原因
        (三)个人原因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分析
        (二)调查问卷说明
        (三)调研方法
        (四)统计分析工具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一)被试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总体情况
        (二)被试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各维度情况
        (三)被试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类比较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生存与生活需要层面成因分析
        (一)逐步升高的生活成本与相对较低的工资标准之间的矛盾
        (二)日益增长的工作强度与滞后的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
        (三)突出的亚健康状态和传统落后观念之间的矛盾
    二、人际与交往需要层面成因分析
        (一)专心工作与兼顾家庭之间的矛盾
        (二)较高的社会期待与较低的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
    三、成长与发展性需要层面成因分析
        (一)单一重复的工作内容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死板的评价机制与自我实现的诉求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缓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建议
    一、适应与改变: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层面的建议
        (一)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职业倦怠
        (二)以发展的态度面对职业生涯
    二、保障与支持: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层面建议
        (一)增强社会认同,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优化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发展环境
        (三)提供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改善中职学校教师待遇
    三、完善与优化: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校层面建议
        (一)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关怀机制
        (二)建立人性化的评价与管理体系
        (三)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国家与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角色期待
        2.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
        3.个人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小结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中职教师
        2.职业倦怠
        3.教师职业倦怠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描述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组织因素
        3.个人因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
        2.对教学的影响
        3.对社会的影响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一)广州市Z区中职学校现状及学生的特点
        1.中职学校教师的现状
        2.中职教师工作的特点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调查过程
        4.统计分析
        5.信度检验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1.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2.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
        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4.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背景的差异
    (四)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
        1.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表调查结果
        2.深入访谈记录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情感衰竭
        1.经济压力大
        2.工作强度高
        3.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
        4.健康管理的缺失
    (二)相互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去个性化
        1.学生不尊师重道
        2.难以兼顾家庭责任
        3.社会地位不被认可
    (三)成长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低成就感
        1.工作内容单调
        2.晋升渠道窄
        3.自我提升难以实现
四、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强中职教师生存的需要满足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中职教师积极性
        2.优化管理制度,突显人文关怀
        3.关注中职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心理动态
        4.中职教师增强自身认识,缓解职业倦怠
    (二)增进中职教师相互关系的需要满足
        1.社会认可增进相互关系需要的满足
        2.学校关怀增进相互关系需要的满足
        3.同伴互助增进相互关系需要的满足
    (三)提升中职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满足
        1.加大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
        2.加强中职教师培训与交流
        3.多渠道满足中职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4.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的论文
致谢

(4)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会计行业变革给中职会计教师带来挑战
        二、对中职会计教师群体缺乏内部关注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一、教师职业认同构建过程
        二、教师职业认同特征感知
        三、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维度
        四、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五、教师职业认同个人传记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二、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第三章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职会计教师
        二、教师职业认同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
        二、自我认同理论
        三、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四章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调查设计及实施
    第一节 问卷和访谈设计
        一、问卷编制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调查实施情况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检验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信度分析
        四、效度分析
第五章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基本情况统计
        二、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三、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教师个体特征差异分析
    第二节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教师个体特征因素分析
        一、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教龄差异的成因分析
        二、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年龄差异的成因分析
        三、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婚姻状况差异的成因分析
        四、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月收入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
        五、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是否为专任会计教师差异的成因分析
        六、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是否为班主任差异的成因分析
        七、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是否为“双师型”教师差异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外部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二、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三、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外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四、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外部影响因素的成因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升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二、学校应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环境,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三、社会应促进“尊师重教”风气形成,提高中职会计教师地位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5)江苏省县级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二、江苏省县级中职教育的特点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三、JD-R理论在职业倦怠中的研究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倦怠
        二、县级中职学校
        三、中职学校教师
    第五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江苏省县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访谈
    第一节 访谈对象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编码
        一、访谈问题设置
        二、访谈内容编码
    第三节 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一、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
        二、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江苏省县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问卷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量表检验
        一、调查问卷编制
        二、信度效度测试
    第三节 职业倦怠调查结果统计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整体情况描述性统计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第四节 人口统计因子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统计因子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二、人口统计因子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的单因素分析
    第五节 基于JD-R的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江苏省县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人口统计因子对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统计变量与工作要求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二、人口统计变量与工作资源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第二节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总结
        一、教师性别、年龄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二、教师工作部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三、担任班主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四、班级、课程、课时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二、服务于教学的制度改革
        三、合理的工作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后记

(6)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以T市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处理
第二章 调查结果与危害分析
    一、T市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一)T市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现状
        (二)T市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差异
    二、职业倦怠危害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学生方面
        (四)社会方面
第三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教师个人因素
第四章 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
        (一)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行业
        (二)提升中职教师的福利待遇
    二、学生层面
        (一)端正中职生学习态度
        (二)提升中职生品行素质
    三、学校层面
        (一)搭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二)发扬人性化民主管理
        (三)改善中职教师工作环境
    四、中职教师个人层面
        (一)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二)建立合理职业期望
        (三)树立职业信念 提高应对能力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7)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基础
    2.1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2.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3 霍布福尔的资源守恒理论
    2.4 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GR理论
第三章 研究程序
    3.1 研究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分析
    4.2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4.2.1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分析
        4.2.2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分析
        4.2.3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分析
        4.2.4 长春市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殊性差异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5.1 结论
    5.2 解决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5.2.1 提高中职教师待遇
        5.2.2 提供教师心理服务机制
        5.2.3 学校机制改革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8)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1.4.2 “教师”与“中职教师”的概念界定
        1.4.3 中等职业学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调查结果
    2.1 L县中职教育的现状
    2.2 L县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量表
        2.2.3 调查结果
    2.3 L县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差异
        2.3.1 不同性别在职业倦怠上的分析
        2.3.2 职称在职业倦怠上的分析
        2.3.3 教龄与职业倦怠
        2.3.4 班主任身份与否与职业倦怠
        2.3.5 任课与否与职业倦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原因
        3.1.1 社会低期待与职业高要求
        3.1.2 社会扶持力度不足
        3.1.3 校址偏远,交通不便
    3.2 学校原因
        3.2.1 学生方面原因
        3.2.2 学校管理原因
        3.2.3 人际关系的原因
    3.3 教师自身的原因
        3.3.1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3.3.2 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
        3.3.3 性格的影响
        3.3.4 教师自身生活单调、视野狭窄
第4章 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对策
    4.1 社会大众的改变
        4.1.1 增加对教师要求满足程度
        4.1.2 加大力度宣传中职教育
        4.1.3 家人的包容与关爱
    4.2 学校管理的改善
        4.2.1 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制定管理策略
        4.2.2 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4.2.3 管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4.2.4 注重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
        4.2.5 学校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
    4.3 教师自身的调整
        4.3.1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3.2 积极锻炼身体、打造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4.3.3 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认同自己的职业
第5章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民办学校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分析 ——以云南C学院中职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基础
        六、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倦怠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离职倾向研究概述
        三、文献综述小结及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章 云南C职业学院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说明
    第二节 云南C职业学院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第三节 云南C职业学院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
        二、工作难度提升使教师的工作热情降低
        三、工作内容的繁琐导致教师的身心疲惫
        四、教师的自我价值感缺失
        五、教师缺少社会交际,不擅长人际交往
第三章 云南C职业学院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与缓解对策
    第一节 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角度
        二、学校角度
        三、教师角度
    第二节 缓解民办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关怀
        二、学校民主
        三、教师自身
        四、社会大众的理解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保存理论
        二、社会胜任模式
        三、生态学模式
        四、匹配—不匹配模型
        五、习得性无助论
        六、我国研究理论模型
    第四节 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已有研究反映出的问题
        三、本研究的假设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35 岁以下中职教师
        二、职业倦怠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要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量表控制与分析
        三、质量控制
        四、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分析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分析
        二、调查总体状况分析
        三、个体因素对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四、学校管理调查
        五、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第二节 学校管理层访谈
        一、访谈意图
        二、样本选择
        三、部分访谈记录
        四、访谈内容分析
    第三节 昆明市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访谈
        一、访谈意图
        二、样本选择
        三、部分访谈记录
        四、访谈内容分析
    第四节 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发现与比较发现的问题
        一、与国内另两个城市调查结果的比较
        二、调查与比较发现的问题
第四章 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各管理角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组织管理角度
        一、教育不均衡影响中职学校发展
        二、国家招生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导致学校生存困难
        三、中职学校社会声誉低导致中职教师社会地位低
        四、政府对中职学生就业扶持政策不到位
        五、35 岁以下中职教师待遇差
    第二节 学校管理角度
        一、专业设置
        二、教师队伍管理
        三、学生管理
    第三节 教师个人管理角度
        一、工作压力大
        二、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
        三、心理落差大
        四、教师的自我管理
第五章 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对策思考与讨论
    第一节 管理对策思考
        一、政府管理角度
        二、学校管理角度
        三、教师自我管理角度
    第二节 研究小结
        一、本次主要研究成果小结
        二、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两所中职学校的调查[D]. 朱文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D]. 于蒙蒙.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中职学校为例[D]. 关淑诗.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中职会计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D]. 张梦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5]江苏省县级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研究[D]. 宋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以T市技师学院为例[D]. 杲超.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潘悦. 延边大学, 2018(01)
  • [8]L县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金元. 河北大学, 2017(01)
  • [9]民办学校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分析 ——以云南C学院中职教师为例[D]. 崔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昆明市35岁以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与管理对策研究[D]. 李宛霓.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