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与原则浅析

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与原则浅析

一、试析拟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和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李果[1](2021)在《从规矩到方圆 ——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惩戒”一直作为教育的热点话题,不断引发社会大众的讨论。如何构建完善的学校惩戒体系?如何有效且合理地实施惩戒?达到良法善治的效果,这是如今学校和教育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试图从中汲取经验,以对当下学校学生惩戒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借鉴。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对民国和当代我国学生惩戒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惩戒”和“学生惩戒制度”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在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民国中学“规矩”的产生背景,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是基于当时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做出的教育变革,它的制订与施行还受到了当时学校及学生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民国中学“规矩”的内容,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惩戒目的,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目的大多是正向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以及维护学校风纪;二是惩戒原则,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原则主要表现为法治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及公平性原则;三是惩戒规则,主要包括考勤惩戒规则、学业惩戒规则、操行惩戒规则以及学生在校行为惩戒规则;四是惩戒组织,民国中学建立了以校长为主,训育主任、教师相结合的惩戒制度的组织体系;五是惩戒的监督与救济,民国中学在惩戒施行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也未设立救济程序。第四部分论述了民国中学“规矩”施行后的影响。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实施后对学校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整饬了学校风纪,还提升了学校声誉;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对后来学校管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五部分从学校惩戒制度的制定、内容和执行三个方面论述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启示。首先,在学校惩戒制度的制定方面,应明确制度建立的依据与适用范围、确立学校惩戒制度的原则和程序;其次,在学校惩戒制度的内容方面,应明确惩戒的目标、惩戒实施主体及对象以及不良行为及后果;最后,在学校惩戒制度的执行方面,应注重监督与救济机制的构建、注重舆论监管,引导社会舆论良好走向、约束教师惩戒行为,杜绝使用体罚。尽管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确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但民国至今已过百年,我国如今的社会状况已与当时大不一样,社会背景、学校建设、学生状态也与之有极大的不同。在学校惩戒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更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特点,有选择的对民国学生惩戒制度加以借鉴,以史为镜,在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当今学校惩戒制度的构建与实施。

章榕[2](2021)在《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文中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当中,我国的课程改革总共经历了九次变革,而每次课程改革都会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适时的修正,每一次课程改革带来的体育教材变化都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九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的体育教材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教社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参与并且见证了7个版本的体育教科书编写。所以,对人教社七个版本的体育教材按照内容、授课时数、复核评价与考核标准等分类进行了归纳以及总结,从这些归纳和总结结论当中找到体育教材内容的发展趋势。这样的研究具有广泛性的实践意义和指向性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社7个版本的初中体育教科书。其内容纲要和授课时数的变化是演变历程的基本参照。以体育教科书当中的内容演变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来探寻中国体育教材的演变规律。本文创新性地选择了体育教科书的价值选择为一个审视角度来评价新中国成立70年的体育教科书变迁。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对比法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人教社七个版本的体育教材当中的内容变化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新中国70年以来7个版本的人教版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科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第二,选修课的比例逐渐增加;第三,理论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第四,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和多元;第五,指导思想与时俱进。2.体育教科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教材内容不断增多,授课时数分配多样化,项目难度逐渐降低,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演变历程。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策的指导对体育教材的价值取向影响最大。教材的价值选择呈现出以下特点:由国家政策引导,反映时代特点;将道德培养贯穿于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4.从价值选择的演变趋势来看,7版教材的价值选择演变呈现出越来越重视体育德育的趋势,从单纯地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坚持健康水平的提高,直到最新版教材(2012年版)强调“立德树人”原则,都能证明这一价值选择的演变趋势。

冯兆增[3](2021)在《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文中认为云南近代中等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在民国初期得到初步发展,1928年后的十年间,社会安定,教育系统逐渐完善。出于推行义务教育所产生的师资需求,相应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教育当局所重视,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且日渐多样化,管理机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中愈发体现师范性。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为云南这个民族众多的边陲省份提供了可观的师资,也进一步推动了滇省义务教育的普及。本文以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研究对象,基于云南省档案馆、图书馆馆藏资料,对此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首先,分析此时期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中,云南省对于义务教育普及的需要是本时期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政局平稳与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其次,在政策上和数量上梳理了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再次,从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管理情况;然后,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与训育等方面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该时期的中等师范教育对于云南省厉行义务教育以及维持云南边地和内地的联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该时期义务教育师资的过分需求主导着这一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致使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缺乏相对自主性,在发展中难免出现急于求成的问题,加之时代限制、经费不足等原因,又导致其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云南近代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是“新云南”发展的人才基础,也是义务教育、民众教育推行的保证。经过这十年左右的发展,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基础大体奠定,对之后的云南教育事业乃至现代的义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近代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的反思,为今天的云南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张腊[4](202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不仅育体,更育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和关键能力,亟需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塑造人才的开端,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本文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结合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理论以及《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并通过指标编制问卷,进一步对长寿区体育教师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其主要内容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一级指标;体能发展、体育认知、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情绪调控与管理、社会适应能力、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2)通过对长寿区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内容的调查分析,得出在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体能的发展、健康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和体育精神三方面的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不均衡,整体发展情况较差。(3)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手段等还停留在基本素养阶段,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建议如下:(1)提升教师体育核心素养,加强师资力量队伍建设;(2)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3)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硬件设施、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家校联合促进体育终身化学习;(4)完善培养方案,健全教师奖励评价机制、加强课程创新设计;(5)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课余活动时间,增加活动类型。

张祖衡[5](2021)在《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排球运动迅猛发展,国家对排球运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面对当今阶段排球赛事逐渐增多的情况,培养出一批既充满朝气又富有能力的年轻一代裁判队伍是助推排球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第一基础阵地,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培养学生裁判能力,将排球专项大学生的天赋和特长发挥到极致。排球比赛中的裁判员犹如一位艺术家,一场比赛结束时,技艺高超的裁判员会运用自身智慧使运动员和观众享受比赛,沉浸其中;而技艺拙劣的裁判员会使自己成为场上比赛的主导者,使比赛失去观赏价值,变得索然无味。本文以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数名黑龙江省内外国际级和国家级排球裁判员以及哈尔滨体育学院部分排球专家、教授为调查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最终得出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个分别是业务基础能力、身体及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二级指标32个。整个评价指标体系逻辑缜密、相互关联、逐层递进,能较为系统地反映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的相关要求。(2)本研究所构建的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符合体育学评价规则和统计学要求的,各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因此是科学客观的。并和多位该领域专家老师交流后确认,此评价体系操作性较强,也能够如实地反映排球专项大学生的执裁基本素质与能力水平。(3)本研究在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时,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3个一级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业务基础能力(0.5714)、身体及心理素质(0.2857)、职业道德(0.1429)。(4)本研究所构建的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相关高校单位在培养大学生排球裁判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也能为将来实现裁判员能力评价和能力培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磊[6](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张世平[7](2021)在《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将对其一生的体育参与及体质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也予以高度重视。动作协调能力是综合的神经机能能力,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能够对小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提升运动能力有所帮助,能够促进其身体各项系统的协同配合与发展,进而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为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发展、运动能力发展,尤其是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要充分把握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探索科学有效的方式发展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运动视觉训练为提升机体的运动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尤其对于视觉发育正处于活跃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加重要。运动视觉训练在国外的研究和实践中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国内研究较少,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中对运动视觉训练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实践。本文在小学生群体中运用运动视觉训练开展研究,探讨其对视觉能力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动作协调能力的影响。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实际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测试法等,在相关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对运动视觉训练方法和动作协调能力结构要素及其评价进行分析,筛选出一套适合于小学生的运动视觉训练方法,确立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通过教学实验,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影响情况,为提升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促进运动能力发展、提升体质健康提供帮助,并为国家完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运动视觉训练对动作协调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中的空间定向能力、平衡能力、认知能力产生显着影响,具体表现在:运动视觉训练对水平二小学生的空间定向能力有显着影响,对水平一、水平三小学生的空间定向能力没有显着影响;运动视觉训练对三个水平的平衡能力均有显着影响;运动视觉训练对水平一、水平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显着影响,对水平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显着影响。同时,研究也发现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的反应能力、本体感知能力和节奏能力的提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动作协调能力随着水平段的升高而增强,运动视觉训练在小学生性别上没有显着性差异。2.系统科学的确立运动视觉训练的方法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运动视觉训练方法的确立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研究中,运动视觉训练方法的筛选经过了专家访谈、李克特量表筛选而出。在设计教学实验中,运动视觉训练的方法又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最终确定的运动视觉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在本研究中,运动视觉训练的内容最终共确定了13种,即静止视力、动态视力、视觉聚焦、视觉追踪、周边视野、融像灵活性、深度感知、视觉化、手(脚)眼协调能力、瞬间视、视觉集中力、对比感度、光感度。同时研究中深入分析每种运动视觉内容的意义和价值,对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了眼保健操、钟摆读数、双人传球认字、卡片聚焦、远近字母表、找数字、两段式扫视、认数字、举看铅笔、圆珠笔相向、延迟记忆、定位抛接、手脚触点、快读速记、凝视一点集中训练等15种运动视觉训练方法。通过研究证明,这些运动视觉训练方法便于小学生掌握,且易于推广。3.研究中确定的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适用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体运动能力决定了该群体需要一套简单易行的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去全面掌握与科学分析。研究表明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是一种多要素构成的综合复杂能力,因此其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其综合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专项特征对其的影响。研究中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以动力系统、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作为理论基础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系统归类,从反映动作协调能力的6个结构要素即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力、本体感知能力、节奏能力、平衡能力与动作认知有关的认知能力出发,通过专家访谈、预实验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进而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论证筛选,在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为接反弹六角球、十字象限转身跳、跳绳、栏间折返、走平衡木、绳梯识图。经过实践证明这套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是有效的。4.运动视觉训练有助于小学生的视觉能力的改善。研究发现,实验干预后不同水平实验班和对照班小学生的平均视力出现明显差异,多个实验班在经历运动视觉训练后出现平均视力有小幅提高(水平二、水平三),而多个对照班在正常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视力略有降低。数据结果说明,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视觉能力的发展和保护具有一定作用。

王雪[8](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杨蕴希[9](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张洪彬[10](2020)在《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中学教育需要做相应的改进:在课程上,课程的开发力度和开发渠道上要更多更广;在教学中,需要从教书转向育人,尽量用真实的情境教育学生。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对课程开发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扩展,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自然博物馆是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内收藏着大量地理相关的标本,包含着多种形象直观的地理情境。但现实中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却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对重庆市的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OECD开发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并提出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最后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进行了实践案例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目前,重庆市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开发水平不高、教师开发动力不足、城乡间认知差异大等问题,但部分已开发的课程实施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大、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也较高。(2)教师是影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因素。教师态度、经验、精力和时间及开发能力都会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甚至影响能否开发课程。(3)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考虑四大开发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博物馆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开发校本课程;二、主体性原则,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为开发主体;三、整体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意三级课程的整体性,不能脱离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四、开放合作原则,开发时需坚持学校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课程教学专家、自然类博物馆内的管理人员三方合作。(4)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模式包括七个步骤:开发小组组建、资源调查、学情分析、目标拟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5)促进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高效开发有六大策略。一、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二、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增设互动型活动;三、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四、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五、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六、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总之,利用自然博物馆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对建设适合学校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具有重要价值,且能提高学校利用社会课程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二、试析拟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和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拟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和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从规矩到方圆 ——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惩戒始终贯穿于教育活动中
        1.1.2 当前学生惩戒活动面临困境
        1.1.3 民国学生惩戒制度进入研究视野
    1.2 文献综述
        1.2.1 民国时期有关学生惩戒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当代我国有关学生惩戒研究的文献综述
        1.2.3 对已有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惩戒
        1.3.2 学生惩戒制度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研究法
        1.5.2.2 比较研究法
2 立规之源: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背景
    2.1 我国古代学生惩戒的影响
    2.2 政治发展的需要
    2.3 经济发展的需要
    2.4 学校发展的需要
    2.5 学生发展的需要
3 规矩何如: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内容
    3.1 惩戒目的
    3.2 惩戒原则
    3.3 惩戒规则
        3.3.1 民国中学生考勤惩戒规则
        3.3.2 民国中学生学业惩戒规则
        3.3.3 民国中学生操行惩戒规则
        3.3.4 民国学生在校行为惩戒规则
    3.4 惩戒组织
    3.5 惩戒监督与救济
4 立规之果: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影响
    4.1 对民国中学的影响
    4.2 对民国学生的影响
    4.3 对后面的影响
5 规矩之思: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的启示
    5.1 学校惩戒制度的制定
        5.1.1 明确制度建立的依据与适用范围
        5.1.2 制定学生惩戒制度的原则
        5.1.3 制定学生惩戒制度的程序
    5.2 学校惩戒制度的内容
        5.2.1 明确惩戒的目标
        5.2.2 明确惩戒实施主体及对象
        5.2.3 明确定义不良行为及后果
    5.3 学校惩戒制度的执行
        5.3.1 注重监督与救济机制的构建
        5.3.2 注重舆论监管,引导社会舆论良好走向
        5.3.3 约束教师惩戒行为,杜绝使用体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材
        2.1.2 体育教材
        2.1.3 价值选择
    2.2 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
    2.3 体育教材阶段划分的研究
    2.4 体育教材价值选择的分析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比较研究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的审视
        4.1.1 初中体育教材版本变化研究
        4.1.2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研究
        4.1.3 初中体育教材部分项目变化研究
        4.1.4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特征研究
    4.2 初中体育教材的价值选择研究
        4.2.1 1957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的教材价值选择
        4.2.2 1961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4.2.3 1978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4.2.4 1987 年出版的《中学体育教材》的教材价值选择
        4.2.5 1990 年出版的《体育》的教材价值选择
        4.2.6 2009 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价值选择
        4.2.7 2012 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价值选择
        4.2.8 初中体育教材价值选择的路径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寻求真相:展现1928-1938 年间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
        (二)现实诉求:对当代云南省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师范教育的研究
        (二)文献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等师范教育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动力
        一、义务教育普及需要
    第二节 发展基础
        一、各级政府政策推动
        二、政治经济基础
        三、教育发展基础
第二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改进规范时期(1928-1932)
        一、规划办学:师范学校的改进办理
        二、兼顾乡村:乡村师范教育的充实
    第二节 巩固发展时期(1933-1938)
        一、划分学区:师范学校恢复独立设置
        二、教化边地:发展边教以培养师资
第三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
        一、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
        二、校务组织设置和管理
    第二节 教师管理
        一、教职员任用资格
        二、教职员待遇
        三、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学生管理
        一、招生与管理
        二、师范生待遇
        三、就业与服务
第四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教学活动
    第一节 培养目标
        一、省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二、县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三、边地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第二节 课程设置
        一、以实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
        二、体现师范性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实习与训育
        一、学生实习
        二、学生训育
第五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评价和启示
    第一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成就
        一、促进了义务教育推广指导地方教育发展
        二、为维持边地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二、师范生毕业率低
        三、教育教学存在局限
    第三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主要启示
        一、教育经费是师范教育的存续之基
        二、师范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三、教学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1.1.2 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社会价值的诉求
        1.1.3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力
        1.1.4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2 概念界定
    2.1 核心素养
    2.2 体育核心素养
    2.3 学科核心素养
    2.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1.2 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2.2 小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2.3 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2.4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数理统计法
        4.2.4 德尔菲法
5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
    5.1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建构的意义
    5.2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依据
        5.2.1 体育核心素养框架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提供重要依据
        5.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5.2.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的建构明确方向
        5.2.4 指标建构原则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明确了要求
        5.2.5 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提供了依据
    5.3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筛选
    5.4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5.4.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5.4.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5.4.3 第三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5.5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确立
6 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6.1 长寿区体育教师对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分析
        6.1.1 运动能力培养分析
        6.1.2 健康行为培养分析
        6.1.3 体育品德培养分析
    6.2 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6.2.1 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认知水平低
        6.2.2 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6.2.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6.2.4 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
        6.2.5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不契合
        6.2.6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6.2.7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
    6.3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6.3.1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6.3.2 优化教学设计
        6.3.3 营造良好体育环境
        6.3.4 强化学校政策支持
        6.3.5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6.3.6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5)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依据
        1.2.1 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的重要性
        1.2.2 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完善
        1.2.3 中国排球协会高度重视年轻裁判员的培养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排球裁判员
        2.1.2 排球裁判能力
        2.1.3 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排球裁判员裁判能力构成方面的研究
        2.3.2 非排球裁判员裁判能力构成方面的研究
        2.3.3 体育院校排球裁判员培养方面的相关研究
        2.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相关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文献资料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层次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流程与原则
        4.1.1 构建的流程
        4.1.2 构建的原则
    4.2 初期评价指标框架的拟定
    4.3 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及分析
        4.3.1 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4.3.2 第一轮评价指标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4.3.3 第二轮评价指标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4.3.4 第三轮评价指标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4.4 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4.4.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4.2 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4.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5 专家认定
    4.6 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方案优化构想
        4.6.1 优化评价内容,实现全面发展
        4.6.2 优化评价方法,注重有机结合
        4.6.3 优化评价主体,聚焦多元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紧抓身心发展关键期,有效促进身体运动能力
        1.1.2 动作协调能力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3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1.4 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5.1 选题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5.3 思想观点的创新
    1.6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运动视觉及运动视觉训练的概念
        2.1.2 动作协调能力的概念
        2.1.3 运动能力的概念
    2.2.关于运动视觉及训练的研究
        2.2.1 关于视觉机理机制的研究
        2.2.2 关于运动视觉起源的研究
        2.2.3 关于运动视觉的理论研究
        2.2.4 关于运动视觉和运动项目之间关系的研究
        2.2.5 关于运动视觉康复的研究
        2.2.6 关于运动视觉搜索的研究
        2.2.7 关于运动视觉训练效果评价的研究
        2.2.8 关于运动视觉训练的原则
        2.2.9 小结
    2.3 关于动作协调能力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动作协调能力分类的研究
        2.3.2 关于动作协调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3.3 关于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研究
        2.3.4 小结
    2.4 关于运动视觉训练与动作协调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5.2 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
        2.5.3 运动生理学理论基础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德尔菲法
        3.2.5 实验法
        3.2.6 测试法
        3.2.7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视觉训练的方法设计
        4.1.1 运动视觉内容
        4.1.2 运动视觉训练方法
        4.1.3 运动视觉训练方法的确定
    4.2 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4.2.1 建立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
        4.2.2 基本原则
        4.2.3 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4.3 干预前总体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4.4 干预前不同水平不同性别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差异分析
        4.4.1 水平一男生差异分析
        4.4.2 水平一女生差异分析
        4.4.3 水平二男生差异分析
        4.4.4 水平二女生差异分析
        4.4.5 水平三男生差异分析
        4.4.6 水平三女生差异分析
        4.4.7 小结
    4.5 干预前后不同水平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基础指标对比分析
        4.5.1 干预前后水平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基础指标对比分析
        4.5.2 干预前后水平二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基础指标对比分析
        4.5.3 干预前后水平三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基础指标对比分析
        4.5.4 小结
    4.6 干预前不同水平不同性别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1 反应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2 空间定向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3 本体感知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4 节奏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5 平衡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6 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分析
        4.6.7 小结
    4.7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反应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7.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接反弹六角球描述性统计分析
        4.7.2 干预后接反弹六角球方差分析
        4.7.3 小结
    4.8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空间定向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8.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十字象限转身跳描述性统计分析
        4.8.2 干预后十字象限转身跳方差分析
        4.8.3 小结
    4.9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本体感知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9.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跳绳描述性统计分析
        4.9.2 干预后跳绳方差分析
        4.9.3 小结
    4.10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节奏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10.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栏间折返描述性统计分析
        4.10.2 干预后栏间折返方差分析
        4.10.3 小结
    4.11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11.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走平衡木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2 干预后走平衡木方差分析
        4.11.3 小结
    4.12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认知能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12.1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绳梯识图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2 干预后绳梯识图方差分析
        4.12.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价值
        5.1.2 系统科学的确立运动视觉训练的方法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5.1.3 研究中确定的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适用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5.1.4 运动视觉训练有助于小学生的视觉能力的改善
    5.2 建议
        5.2.1 运动视觉训练作为青少年儿童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训练
        5.2.2 加强对运动视觉训练的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
        5.2.3 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运动视觉的训练设计
        5.2.4 加强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普适性研究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影响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2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及视力基本情况的调查
附件3 四年级体育课教案
附件4
附件5 运动视觉训练方法李克特量表
附件6 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评价指标筛选专家意见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证书与荣誉
附录

(8)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第二语言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三)教师专业标准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理念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筹备阶段
        二、行动计划阶段
        三、实地调查阶段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一、政策条件
        二、环境保障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3.1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水平不高
    3.2 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开发目的,并取得较好课程效果
    3.3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利用率高于其他类型博物馆
    3.4 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高,但认知水平区域差异大
    3.5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3.6 学校对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程度较低
第4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教师因素
    4.2 安全因素
    4.3 学校因素
    4.4 学生及家长因素
    4.5 博物馆因素
    4.6 课程因素
第5章 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5.1 OECD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5.2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5.3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第6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6.1 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
    6.2 增设互动型活动,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
    6.3 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
    6.4 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
    6.5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
    6.6 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
第7章 重庆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7.1 组建开发小组
    7.2 调查课程资源
    7.3 分析学情
    7.4 拟订目标
    7.5 组织课程
    7.6 实施课程
    7.7 评价课程
    7.8 反思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析拟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和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规矩到方圆 ——民国中学生惩戒制度及其启示[D]. 李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70年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及价值选择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D]. 章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D]. 冯兆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 张腊.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5]排球专项大学生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张祖衡.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运动视觉训练对小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影响的研究[D]. 张世平.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8]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9]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10]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D]. 张洪彬. 西南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与原则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