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一、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于倩倩,朱雅俊,梁国华[1](2021)在《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9例,按放疗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n=30)与常规剂量组(n=29)。两组均予以同步周剂量化疗,多西他赛40 mg+奈达铂30 mg,每周1次,连用3周,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剂量放疗,高剂量组采用高剂量放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小板应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疗效(3年局部控制率、3年生存率)。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73.33%(22/30),与常规剂量组72.41%(21/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TSP1、VEGF的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SP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肠道性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0.00%(9/30)、33.33%(10/30)、30.00%(9/30),与常规剂量组的27.59%(8/29)、31.03%(9/29)、27.59%(8/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剂量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3年生存率72.41%(21/29)、55.17%(16/29)较对照组的46.43%(13/28)、28.57%(8/28)高(P <0.05)。结论高剂量和常规剂量放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近期效果确切,均可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但高剂量放疗可提高远期效果,提高3年局部控制率和3年生存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郭瑞祥[2](2021)在《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对比》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常规同步放化疗与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抽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共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同步放化疗;另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1.6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27%,差异显着(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蛋白尿、乏力、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于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佟鹏[3](2021)在《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试探讨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常规组46例。常规组实施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同步调强放疗,研究组行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以及随访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推荐使用。

曹小倩[4](2021)在《晚期食管癌单纯支架置入与联合内镜射频消融或放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晚期诊断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存活率低,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在晚期食管癌中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意义重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单纯食管支架置入(B racket placement,BP)、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Endobiliary radiofre quency ablation,ERFA)、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Radiotherapy/chemotherapy)三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105例经金属覆膜支架置入与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或放化疗治疗的晩期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三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前后吞咽困难改善程度、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支架通畅时间、中位生存时间、总体生存率、不同临床分期各组生存差异。选择以下几个可能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性别、年龄、发病病程、距门齿距离、侵及深度、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病理分型、放化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支架置入联合射频消融组三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支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7月(2.9-13.2月)、8.7月(3.0-17.4)、9.2月(4.0-16.7月)。单纯支架置入组与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016);单纯支架置入组与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001),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与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572)。2.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分别为4.2月(2.0-6.8月)、8.0月(3.2-13.2月)、6.8月(4.0-11.5月)。支架置入组及其联合放化疗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0.001);支架置入组及其联合内镜射频消融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0.001),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组及其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0.25)。3.单纯支架置入组、支架置入联合放化疗、支架置入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组三组近期并发症胸痛、出血、反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远期并发症术后再狭窄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4.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单纯支架置入、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及放化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及放化疗联合支架置入较单纯支架治疗均可延长患者术后支架通畅时间及远期生存时间,尽管射频消融联合支架与放化疗联合支架治疗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射频消融联合支架较放化疗联合支架治疗中位生存时间长0.5月,且在TNM IV期时射频消融联合支架12月生存率优于放化疗联合支架治疗,6月生存率放化疗联合支架优于射频联合支架。综合分析,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解除TNM IV期食管癌患者食管梗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分化程度及临床TNM分期是影响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周唯[5](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胃癌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放化疗为主。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常用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本研究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和食管癌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希冀为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揭示其分子机制提供高质量证据。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首先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复方苦参注射液等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食管癌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遴选文献,进而应用WinBugs1.4和Stata13.0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改善等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并生成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图和三维数据立方体图,从而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其他同类注射剂相比的治疗优势与特点。2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论文综合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芯片Meta分析、分子对接、经典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分析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的作用机制。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首先对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miRNA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并且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之后应用WGCNA对TCGA中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进行关键模块筛选,根据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和以上胃癌关键信息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的ceRNA网络构建。同时,本研究运用芯片Meta分析对比了关键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以明确关键基因所涉及的生物调控途径;通过生存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进一步检测了关键基因对胃癌预后的意义。最后,采用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相关成分的结合能力。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中,首先从GEO数据库中下载食管癌高通量测序芯片数据并进行整合差异分析;其次根据TCGA中的食管癌RNA测序数据进行关键模块构建筛选;最后根据DisgeNET数据进行食管癌疾病靶点的数据搜集。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从而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3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研究首先采用MTT和CCK-8方法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影响。之后分别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及食管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本研究采用TMT方法系统研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给药后胃癌细胞蛋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8篇,涉及8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胃癌患者5525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FOLFOX相比,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以及减缓不良反应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多指标三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同类注射液相比在临床疗效和缓解不良反应综合评价中亦有较好排序。2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此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52篇,涉及7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食管癌患者3876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化疗相比,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使用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相关结局指标聚类分析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多结局指标评价中亦有明显优势。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得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参与调控的ceRNA网络以及复方苦参注射液直接干预胃癌的基因靶点。对胃癌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 Meta 分析后发现关键基因 AKR1B1,CTSK,MMP2,TLR4,ADRB2,PDE1C和PTGE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显着差异。生存分析亦显示AKR1B1,MMP2和PTGER3在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激活诸如PI3K-Akt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调节免疫力,从而治疗胃癌。4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此部分旨在确定与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症组织中共有134个上调和183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且据此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十个关键基因(AURKA,CDC20,BUB1,TOP2A,ASPM,DLGAP5,TPX2,CENPF,UBE2C和NEK2)。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多种细胞外相关条目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均与食管癌密切相关。5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应用WGCNA方法研究基因表达数据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而结合芯片分析的差异基因、疾病数据库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对应的预测靶标进行网络药理分析。结果显示EGFR、ERBB2、CCND1和AURKA是与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相关的核心基因。此外,通过富集分析预测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可以调控食管癌中的ERB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6 基于蛋白组学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取TMT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来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研究发现,共有差异蛋白794个,其中包括上调蛋白490个以及下调蛋白304个。此外,结果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影响如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遏制胃癌进展。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中AKR1B1和MMP2的过表达,还可以上调胃癌细胞中的PTGER3;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也可以下调食管癌细胞中的EGFR和AURKA的异常高表达。研究结论本论文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临床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大数据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疗效确切且与同类注射液对比有优势或特色,其核心机制与调控胃癌、食管癌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同时,本研究还探索实践了以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主链的中医药整合大数据研究模式,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特别是疗效与机制评价的有效联通提供了示范与路径。

肖月,孙涛,张旭阳,王瑛,赫羽,于欣欣,刘冬洁[6](2021)在《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直接实施根治性手术;观察组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后实施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情况及检查前后肌酐水平,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2、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0.5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0.5、1、3年,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年,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以及Ⅰ~Ⅱ级和Ⅲ~Ⅳ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近期总缓解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相较于直接实施根治性手术而言,在术前为患者开展新辅助化疗联合序贯放疗,能够取得相近的治疗成效。但后者治疗安全性明显更高,其能够在根本上提升病患针对于疾病治疗的耐受度,同时也可优化患者远期生活品质,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胡益冰[7](2021)在《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与辅助及新辅助之间的最佳搭配目前仍处研究阶段。国外更多为术前新辅助,国内更多行术后辅助。本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生存的影响及其毒性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顺序。方法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初诊我院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根治性手术切除前后的时间分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esophagectomy,Pre-OP CRT)组和术后辅助放化疗(esophagectomy followed postoperative chemoradiation,Post-OP CRT)组。两组间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用于创建两个较为均衡的比较组,采用最近邻匹配方式,卡钳值设定为0.03。使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本研究入组符合条件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318例,其中Pre-OP CRT组106例,Post-OP CRT组2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体重下降、临床T分期(Clinical T staging,c T)、临床T分期(Clinical N staging,c N)、肿瘤长度、手术方式上均存在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倾向评分匹配后Pre-OP CRT组及Post-OP CRT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特征及病理特征等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1)术后病理:相较于Post-OP CRT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观察到明显的病理缓解,两组患者在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以及脉管侵犯均存在差异,p值均<0.001。Pre-OP CRT组53例患者均得到R0切除,Post-OP CRT组R0切除率为96.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2)不良反应:Pre-OP CRT组及Post-OP CRT组的术后吻合口瘘(9.4%vs 2.8%)、术后肺炎(32.1%vs30.2%)、呼吸衰竭(1.9%vs 0)、腹腔出血(1.9%vs 0)、III度以上骨髓抑制(18.9%vs 35.8%)的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3)生存分析:全组10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位OS 46.5月,第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71.7%和59.4%。Pre-OP CRT组和Post-OP CRT组中位OS分别为51个月和43个月,两组患者l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vs.84.9%,71.7%vs.71.7%和64.2%vs.54.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全组患者中位PFS为34.5个月,第1年、2年和3年PFS分别为75.4%、60.2%和51.5%。Pre-OP CRT组和Post-OP CRT组中位PFS分别为36个月和32个月,两组患者l年、2年、3年PFS分别为77.4 vs.73.5%,62.3%vs.58.1%和52.8%vs.50.2%(P=0.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和辅助放化疗匹配前生存率相似,且两组经倾向评分匹配对可手术食管癌生存率的提高作用相似。两组术后并发症也相似。只是新辅助放化疗降低术后病理期并提高根治手术R0切除率。

周思呈[8](2021)在《两种新辅助治疗模式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作为世界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较差。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而术前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新辅助治疗分为两种: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 CRT)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 CT)。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治疗是采用术前放化疗还是术前单纯化疗仍然存在争议,相关回顾性研究显示虽然二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但是n CRT相较n CT由于增加毒副作用,不能改善生存,只能提高局部控制。本文将通过meta分析对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中2010年至2020年关于食管癌患者n CRT对比n CT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关键词主要包括:主题词"Esophageal Neoplasms"及其相关自由词、“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eoadjuvant chemotherapy”。通过制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章,并对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后通过revman5.3.3对文章中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指标包括: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率、术后30天死亡率、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心肺并发症以及病理分型的生存比较。效应大小由OR、HR和95%CI反映。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3项随机对照研究,19项病例对照研究以及3项队列研究,一共纳入15275例食管癌患者。最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虽然两种治疗模式后的术后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新辅助放化疗组相较新辅助化疗组无论是3年OS(P=0.42)还是5年OS(P=0.20)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3年PFS(P=0.46)和5年PFS(P=0.25)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而新辅助放化疗组相较新辅助化疗组显着提高R0切除率以及完全病理缓解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只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鳞癌的食管癌患者,因此无法根据腺癌和鳞癌的病理分型差异进行治疗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在病例对照研究以及队列研究中,诱导放化疗相较诱导化疗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诱导放化疗在肿瘤的局部控制方面更具优势,能同时提高R0切除率和完全病理缓解率,并且二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诱导放化疗相较化疗并不增加术后死亡率,而且无论是3年PFS、OS还是5年PFS,诱导放化疗组相较化疗组预后更佳,二者的5年0S(P=0.90)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毒副反应方面,n CRT相较n CT增加了心脏毒副反应,而不增加肺部毒副反应。结论:在随机对照研究中,与新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组具有更高的完全病理缓解率和R0切除率,但新辅助放化疗组对局部控制率的提高不能转化为食管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而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中,我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组相较新辅助化疗组的预后更佳,虽然二者术后死亡率和肺部并发症无差异,但是新辅助放化疗组相较新辅助化疗组增加了心脏的并发症。而且对于不同的病理类型,两种新辅助治疗模式的预后无差异。

陈晓希[9](2021)在《对比紫杉烷联合铂类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疗效与毒性反应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紫杉醇/多西他赛(紫杉烷类)联合铂类(Paclitaxel/Docetaxel combined with Platinum,PTX)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PF)方案与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用Stata 11.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项研究,4项为队列研究,6项为随机对照研究。累计入组病例数1098例,其中鳞癌1047例(95.4%),腺癌51例(4.6%)。PTX组560例(51.0%),PF组538例(49.0%)。纳入分析的毒性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经比较两组3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RR=1.22,95%CI(0.80,1.86),P=0.353;RR=0.94,95%CI(0.65,1.35),P=0.741;RR=0.70,95%CI(0.35,1.41),P=0.321]。PF方案放射性食管炎更重[RR=0.63,95%CI(0.47,0.85),P=0.002]。近期疗效方面,PTX组完全缓解率高于PF组[RR=1.43,95%CI(1.04,1.97),P=0.029],两组对比部分缓解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88,1.25),P=0.599;RR=1.14,95%CI(1.00,1.30),P=0.057;RR=1.03,95%CI(0.99,1.08),P=0.164]。总生存率方面,PTX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PF组,统计学差异明显[RR=1.06,95%CI(1.00,1.13),P=0.048;[RR=1.19,95%CI(1.02,1.39),P=0.029;RR=1.28,95%CI(1.10,1.48),P=0.001,两个方案比较的5年生存率未见显着差异RR=1.50,95%CI(0.96,2.35),P=0.076]。PTX组1年,2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PF组[RR=1.13,95%CI(1.02,1.25),P=0.023;RR=1.50,95%CI(1.25,1.79),P<0.001;RR=1.33,95%CI(1.06,1.67),P=0.014]。结论: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中,PTX方案相较于PF方案在临床完全缓解率,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方面均具有获益趋势,两种方案治疗相关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急性放射性肺炎无差异,PTX方案具有更低的食管毒性,可能是食管鳞癌优选的同步化疗方案。研究结论仍需前瞻性试验进一步证实。

陈明月[10](2021)在《放疗在胸段食管鳞癌伴锁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锁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放疗的价值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合并锁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89例,其中男性137例,女性52例。根据锁上淋巴结(S CLN)转移确诊时间,分为首诊时确诊SCLN转移组(首诊组)86例,治疗后出现SCLN转移组(治疗后组)103例,其中术后出现SCLN转移患者(术后组)74例,放化疗后出现SCLN转移患者(放化疗后组)29例。根据SCLN转移时是否合并纵隔、内脏转移,分为单纯SCLN转移组53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组83例,合并内脏转移组53例(一旦出现内脏转移,均归为锁上合并内脏转移组)。根据出现淋巴结转移后的治疗方式全组患者分为放化疗组87例、单纯放疗组49例、单纯化疗组33例、淋巴结清扫组20例。锁上病灶放化疗组或放疗组放射线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电子线加量照射或调强放疗方式,放疗靶区为累及野照射,化疗方案为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或单药化疗,手术方式为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或单纯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锁上转移后生存时间为12.7月(2~137月),首诊组锁上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2月(2~88月),治疗后组锁上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3.2月(2~137月),其中术后组为15月(2~137月),放化疗后组为8.3月(2~88月)。在全组患者以及首诊组患者中单纯SCLN转移比锁上合并内脏转移组远期生存率均有增高趋势,而在治疗后组患者回顾性分析锁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放疗的价值及预后。中,SCLN转移是否合并内脏转移生存率并无显着差异(P=0.504)。不同挽救治疗方式分组中,全组患者放化疗组和淋巴结清扫组的锁上转移后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放化疗组和淋巴结清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62)。首诊组放化疗组比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P<0.05)。放化疗组与淋巴结清扫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726)。首诊组中单纯SCLN转移的26例患者中,放化疗组比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P<0.05),放化疗组和淋巴结清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6)。在治疗后组患者中放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生存率明显增高,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9),同时,淋巴结清扫组较单纯化疗组生存率明显增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放化疗组和淋巴结清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33)。在全组患者中,≥60Gy组SCLN转移后生存率高于<60Gy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P=0.066)。虽然在首诊组和治疗后组中≥60Gy组与<60Gy组SCLN转移后生存率相比未能得出统计学差异,但是从生存曲线上来看,≥60Gy组生存情况优于<60Gy组。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首诊组患者锁上转移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食管病变长度、锁上转移淋巴结放疗剂量是影响治疗后组患者锁上转移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术后SCLN转移患者的生存优于首诊SCLN转移和放化疗后SCL N转移的患者。2.采用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锁上转移患者锁上转移后生存优于采用单纯化疗患者。3.单纯锁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锁上转移后生存优于合并纵膈或内脏转移的患者。4.≥60Gy的放疗剂量更能提高对锁上转移淋巴结的食管癌患者锁上转移后生存。

二、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化疗方案
        1.3.2 放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2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远期疗效
3 讨论

(2)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2.2 2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论

(3)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2.2 两组生存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3 讨论

(4)晚期食管癌单纯支架置入与联合内镜射频消融或放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排除标准
        1.3 设备、器械及药物
    2.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覆膜支架置入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支架置入联合放化治疗方法
        2.5 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方法
        2.6 随访内容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
    1.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2.治疗结果
        2.1 三组支架置入结果
        2.2 治疗后吞咽困难改善情况
        2.3 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4 治疗后支架通畅时间
        2.5 生存时间
        2.6 Cox回归模型分析
四、讨论
    1.单纯支架治疗的疗效分析
    2.同期放化疗联合支架治疗的疗效分析
    3.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治疗的疗效
    4.影响晚期食管癌的预后因素
    5.存在的问题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综述 晚期食管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八、致谢

(5)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相关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实验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基于蛋白组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食管癌细胞实验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4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3 讨论

(7)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随访内容
    2.4 评估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匹配后两组术后病理特点
    3.3 匹配后两组治疗相关并发症比较
    3.4 匹配前后两组生存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诉 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两种新辅助治疗模式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方法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3 数据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敏感性分析、评估发表偏倚):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对比紫杉烷联合铂类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疗效与毒性反应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放疗在胸段食管鳞癌伴锁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放射治疗在晚期食管癌的地位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于倩倩,朱雅俊,梁国华. 中国处方药, 2021(10)
  • [2]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对比[J]. 郭瑞祥.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8)
  • [3]雷替曲塞与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分析[J]. 佟鹏.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07)
  • [4]晚期食管癌单纯支架置入与联合内镜射频消融或放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D]. 曹小倩.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5]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D]. 周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分析[J]. 肖月,孙涛,张旭阳,王瑛,赫羽,于欣欣,刘冬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0)
  • [7]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D]. 胡益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8]两种新辅助治疗模式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D]. 周思呈.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9]对比紫杉烷联合铂类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疗效与毒性反应的Meta分析[D]. 陈晓希.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放疗在胸段食管鳞癌伴锁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价值分析[D]. 陈明月.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