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航空摄影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内蒙古航空摄影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一、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君宇[1](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姜纯[2](2020)在《巴基斯坦北部文化遗产时空演变及保护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是历史上犍陀罗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大量的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遗产。本文借助考古文献资料、遥感影像和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两处疑似文化遗址开展空间考古,并对该区域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遗址的时空演变状况进行研究,结合课题组的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它们的保存现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空间考古确定2处新发现的文化遗址特征,野外考察10余处文化遗址保存状况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并结合文献和古籍资料,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已知文化遗址和疑似文化遗址进行分类和标注,进行巴基斯坦北部盐岭区域的古佩拉、维吉两处疑似文化遗址的空间考古研究,初步明确了其地理位置、形貌特征及周边重要的地物,并进行了实地验证。通过对巴北部地区盐岭区域和塔克西拉区域的10余处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发现许多文化遗址的保存现状较差,亟待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2)揭示巴基斯坦北部地区3大宗教的传播途径与演变过程。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先后经历了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传入、兴衰等演变过程,印度教文化大致由马尔丹自北向南传播,佛教文化大致由锡尔亚科特自东南向西北传播,伊斯兰文化大致由卡拉奇自西南向东北传播,最后汇聚在伊斯兰堡及周边区域。(3)定量研究三种文化遗产的统计学特征。统计数据表明,伊斯兰教遗址数目最多(130个),佛教遗址次之(83个),印度教遗址最少(45个),反映遗址保存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核密度分析表明,三种文化遗址分布范围、聚集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在伊斯兰堡周边区域聚集程度最高。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遗址均存在一个主核心,位于伊斯兰堡及周边地区;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还各有一个副核心,分别在马尔丹附近地区和白沙瓦附近地区。总体看,佛教遗址和伊斯兰教遗址分布范围比印度教遗址更广。(4)基于高分辨率的DEM分析表明,90%以上的文化遗址距离河流小于800米,反映其位置选择对于河流的依赖与需求。从分布的高程看,三种文化遗址大多数在800米以下、坡度范围在0-10o之间,主要沿河道和交通要道分布。(5)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的影响。针对其目前的保存状况,提出5条合理的保护措施:抓紧做好重要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状况评估,针对性做好遗产的有效保护,加强对人为不合理活动影响的管理,抓紧做好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本文为认知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宗教文化传播、交融与演变,服务区域考古遗址预测与发现,以及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价值,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走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周澎[3](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认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陈新[5](2019)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文中认为从上个世纪20年代桑志华在鄂尔多斯境内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活动开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已经走过近百个年头。当时由于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田野工作仅限于几次考古调查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起专门的考古学研究机构,考古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进行了几次大型的考古调查活动和抢救性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世纪80年代之前,本区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试图摸清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面貌特征及分布范围,由于当时的考古活动大多是调查和试掘,对遗存认识不深,因此仅能认识到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与中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诸如“岔河口类型”、“石佛塔类型”等概念。八十年代之后,在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内蒙古中南部各小区相继开展发掘和研究工作,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进入2000年后在张忠培先生“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项目的指导下,研究工作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即聚落考古和区域性考古调查。2017年“考古中国”项目的开展让这一地区的研究工作继续向前迈进,在聚落、社会和文明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现在回顾之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可以总结以往的经验,更可以吸取过往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对未来的工作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两个方面对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并总结概括其特点,还对内蒙古中南部长久以来存在的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指出现在还存在争议的考古学文化名称。全文共分六章。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时间进程为线索,讨论在不同时期这一地区考古学发展的特点以及研究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问题。第一章,指出考古学史研究的内容,简述学术界目前对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史的研究现状,介绍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等情况,并进行分区。第二章,简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发现活动的基本历程,并分区作总结,概括其不同的发展特点。第三章,梳理本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历程及特点,特别是对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建立的过程,以及在大的学术背景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工作者做出相应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苏秉琦、张忠培两位先生指导下,这一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章,对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名称做简单的梳理,指出现在还存在争议的名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近百年史前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并指明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姜爱辉[6](2018)在《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河洛地区的典型遗址,汉魏故城和汉函谷关遗址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遗产项目的重要遗址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考古价值越发重大。多模式、多分辨率的雷达遥感为考古提供了新数据源、新方法和新技术支持。论文对雷达遥感在河洛地区典型遗址考古研究中的植被覆盖面积大、物候期长、遗址识别的尺度单一,漏检率高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基于微地形指标的不同尺度考古遗存识别方法和用于深埋藏遗存文化层界面分层的联合瞬时属性方法(Instantaneous Attributes Integration,I AI)。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雷达遥感工作特性出发,深入研究了雷达遥感考古的工作机理;从图像质量参数和典型地物对雷达波束的反应两方面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考古工作的异同点,引入星地双尺度观测策略,完成了从SAR到GPR“星地一体”遥感数据在考古工作中的集成与交叉验证。(2)针对目前基于植被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时相、长波段(L、C波段)SAR数据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多时相X波段COSMO-SkyMed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值,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以汉魏故城遗址为研究区,20景多时相X波段COSMO-SkyMed影像为数据源,计算遗址区/非遗址区地表冬小麦样本在多时相SAR影像中的后向散射系数、在数值上的差异及其相应的时序平均均值差值,设定第一步时序植被指标筛选阈值,计算筛选出的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方差以及交汇点值,确定第二步的时序植被指标筛选阈值,完成“两步分类法”疑似遗址区识别。地球物理探测手段验证了论文提出的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的准确性,为汉魏故城遗址的挖掘提供了有效信息,同时揭示了多时相X波段SAR数据在考古探测中的适用性。(3)针对目前雷达遥感考古研究中遗址识别的数据源和遗存类型尺度单一,漏检率高的问题,借助多分辨率、多传感器SAR数据的强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微地形指标的不同尺度考古遗存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时相、中分辨率L波段PALSAR影像的强度信息进行时序叠加平均处理,抑制斑噪,实现有效信息的增强,完成大尺度汉函谷关防线走势监控和小尺度汉函谷关关楼等精细遗存的识别;通过对高分辨率、X波段TerraSAR/TanDEM影像进行干涉处理,提取出汉函谷关遗址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大尺度汉函谷关总体防线走势判断;通过对单时相超高分辨率(0.5m)的X波段Staring Spotlight模式TerraSAR影像进行滤波、地理编码等过程的处理,识别出精细遗存,如烽火台遗存、夯土外墙等。结果表明在雷达考古中,结合微地形指标,利用多尺度(多分辨率、多传感器)SAR数据可以高精度识别不同尺度的考古遗存。(4)针对目前GPR属性信息在考古中的应用较少、缺乏联合属性信息考古探测实例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文化层界面分层的IAI方法。该方法在分析GPR信号的瞬时幅度、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时序波谱特征的基础上,将瞬时幅度和归一化后的瞬时频率相乘,完成联合瞬时属性方法的数据处理,实现晚时信号增强,提高古道路遗存相邻介质分界面的定位精度。以汉函谷关古道路遗存识别为例,利用IAI方法对古道路遗址进行识别,相对于传统GPR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取遗存更可靠的位置信息,实现河洛地区典型遗址基于探地雷达属性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乌英嘎[7](2016)在《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对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等级分类、布局分析、驿道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可分为都市级城池、路级城镇、州县级城镇等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元代城镇布局形制又可分为单城型、双城型、多城型。元代城镇布局特征:城镇位置在东西狭长的内蒙古地区广袤土地上呈现半弧形形状分布。城镇既有与中原城镇有共性的一面,又有草原城镇所具有的独特民族特色。另外,不少城镇都是沿着河流岸边分布。这说明任何时代水源对于一个城镇来说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之一,至关重要。元代城镇布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政治中心或行政区划所产生的地方行政机构;二是行政机构所在地与军事防御中心二者兼备;三是因投下城镇或城镇的统治者所信仰的宗教及对汉文化的热衷而成为某种宗教中心或元代儒学较发达的城镇。元代城镇的分布基本上与传统的农牧分界线一致,作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主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历来特征是农牧交错。元代发达的驿站交通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元代城镇的商业贸易繁荣表明它们除了有政治、军事功能之外,作为元代北边商业贸易的线路即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城镇,发挥着重要作用。驿站交通的发达和元代城镇布局的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杨星宇[8](2014)在《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20公里处,北依连绵山岗,南临滦河,东西接广阔的草原,是13世纪中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按照中原传统的“背山面水”、“三重城相套”的建城模式兴建的一座都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元上都目睹了元朝兴衰的全过程,见证了13-14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史实。作为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元文化”典范城市杰作,元上都承载着人类活动所遗留下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信息,一直为历史与考古学界所重视。目前元上都科技应用研究的成果虽较为丰富,相关论着也较多,但在整理与研究中发现,这些成果或者从文献史料学角度进行研究,或者从遗存本体发现进行研究,往往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将古代科技应用与现代科技应用的研究领域与范畴不同程度地割裂开来,造成在元上都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科技应用的目的和结果达不到相互印证的科学性,使得元上都科技应用研究在系统性与全面性略有欠缺。同时,也忽视了元上都的科技应用既是对古代科学技术的考古学研究,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古代文化遗存中的考古学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与互证性。基于此种状况,本文结合古代与现代科技在元上都的应用,以元上都遗存中的城墙、城门、道路、宫殿建筑基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和陶瓷器、金石器等可移动文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实物载体,结合时代背景,以古代与现代科技在不同时期的应用作为分期依据,通过考古学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考古学与文献学结合的“二重考据法”进行研究。论文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考古发掘出土实物及史料研究成果,对古代科技应用在元上都的城市规划、工程营建、器物制作、工艺水平进行论述,诠释了元上都遗存所蕴含的古代科技发展脉络与体现出的水平。通过对现代科技应用在元上都遗存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等成果研究,诸如航空遥感、地理物理勘探、GPS卫星测绘、体质人类学研究、生态环境植物孢粉分析、数字三维扫描应用等,考察元上都遗存的保存状况与现状特征,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内里,全面释读了元上都遗存的科学价值与历史面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元上都遗存古今科技应用实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元上都的历史背景、思想观念与社会结构,以及如何科学的保护元上都遗存,深入挖掘了元上都遗存突出的普遍价值,以此达到保护、展示和宣传古代文化遗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体例上以科技应用较为充分的元上都遗址本体为中心,一是重点研究了元代科技在城址规划、建筑工程技术上的体现,总结归纳了元上都城市营建的特征与特色。认为元上都的城市建筑体系基本沿袭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模式,将“礼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思想观集中体现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有机地融入了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和游牧特色,创造性地自成一整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系统,体现了“二元文化”的价值特征。二是重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和保护元上都遗存的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展示了元上都遗存宏观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利用航空遥感对元上都城址本体全面认识、运用RTK测绘设备对元上都城址周边的关厢区、地形地貌和水利工程遗存有测绘研究,利用地理物理勘测技术对元上都城内重要的宫殿建筑基址、道路、城门、城墙等的研究,佐证了元代科技在城市建设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地理背景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三是重点对与元上都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群组织结构、日常生活用器等进行了研究,如通过植物孢粉分析,研究元上都的气候与环境状况;通过金相组织分析检测,了解元上都出土器物的制造技术与工艺;通过三维数字扫描技术,研究元上都遗存本体的传统工艺技术与保护手段;通过体质人类学研究,分析不同人种、民族间生产、生活及交流情况。四是在注重实物遗存研究的同时,注重剖析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行为与思想意识观的体现。通过考古学理论及文献史料记载进行对比考证,阐述了元上都的历史文化观和思想价值观,解析了生活在元上都历史时期的人的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总之,本文在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上,以企通过“实物”载体来透视“人类”的行为,达到以“物”见人,透“物”见史,以古鉴今的目的,作为论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本文在研究中,按照元上都城市建设、发展与消失的历史进程,将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分为三期五段,对各阶段的科技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出不同时期的科技应用所折射出的思想观与民族观。论证了元上都兴建的历史背景、游牧民族政权对中原汉地都城规划思想和城市营造工艺与审美观的承袭,以及元上都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于一身的典型城市特征,通过对各民族共同生活和相互融合的历史研究,缕析了各民族从斗争到接纳的历史进程,力图还原汉族与蒙古族从军事争斗逐步转变为共同的王朝治理的历史,阐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二元文化”在发展中所碰撞出的火花及其对城市模式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古学的视角,解读元上都遗存的科技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古今科技在同一地点发挥的不同作用。希望达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实现指导现实、服务未来的目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古代科学技术精华的同时,要重视现代科术在古代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在观物证史、以物透人的古代文化遗产研究中,不断提升历史责任感和对文化思想观的认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古代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作者希望通过元上都遗存科技考古研究,为我国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共处提供有力的物证,为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为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有益的尝试与借鉴。

《草原文物》编辑部[9](2014)在《花开一甲子 文博硕果出——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文中认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迎来了60周岁的生日,对于个人而言,60年意味着一个轮回。对于漫长的中华文明而言,60年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然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60年,却是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点点滴滴的累积,是用手铲和文字释读出的内蒙古地区百万年来的历史长卷。

王新春[10](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着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二、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巴基斯坦北部文化遗产时空演变及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1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空间考古研究现状
        1.2.1 空间考古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空间考古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1.3.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地理位置及概况
    2.2 气候特性
    2.3 历史文化特性
    2.4 数据来源及可靠性
        2.4.1 文化遗产数据
        2.4.2 遥感影像及高程数据
        2.4.3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第3章 巴基斯坦空间考古
    3.1 巴基斯坦文化遗产的已有研究
    3.2 巴基斯坦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
    3.3 巴基斯坦两处疑似遗址的空间考古
        3.3.1 佩拉土丘研究
        3.3.2 维吉土丘研究
    3.4 巴北部其他区域的野外考察
        3.4.1 盐岭区域考察
        3.4.2 塔克西拉区域考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遗产的时空演变
    4.1 三种宗教文化的时间演变
    4.2 文化遗产的时间特性分析
    4.3 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分析
        4.3.1 密度特性分析
        4.3.2 高程与坡度特征分析
        4.3.3 水源地距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遗产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对策
    5.1 自然因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威胁
    5.2 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5.3 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2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1.4.2 相关纲领文献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4.1.1 区位背景
        4.1.2 历史沿革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4.3.1 功能业态构成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4.6 本章小结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5.1.1 区位背景
        5.1.2 历史沿革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5.3.1 功能业态构成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5.6 本章小结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表录
    图录
致谢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考古学史的研究内容
    1.2 研究现状
    1.3 地理面貌及气候
        1.3.1 岱海盆地
        1.3.2 南流黄河平原
        1.3.3 鄂尔多斯高原
        1.3.4 河套平原
第二章 考古活动述略
    2.1 岱海地区
        2.1.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2.1.2 考古发掘活动
        2.1.3 小结
    2.2 南流黄河两岸地区
        2.2.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2.2.2 考古发掘活动
        2.2.2.1 白泥窑子遗址
        2.2.2.2 岔河口遗址
        2.2.2.3 大口遗址
        2.2.2.4 主动发掘
        2.2.2.5 抢救性发掘
        2.2.3 小结
    2.3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2.3.1 小结
    2.4 河套平原地区
        2.4.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2.4.2 考古发掘活动
        2.4.2.1 大窑遗址
        2.4.2.2 海生不浪遗址
        2.4.2.3 阿善遗址与西园遗址
        2.4.2.4 抢救性发掘
        2.4.3 小结
    2.5 总结
第三章 研究历程
    3.1 探索期(20 世纪20 年代-80 年代前期)
        3.1.1 旧石器时代
        3.1.2 新石器时代
    3.2 成熟期(20 世纪80 年代前期-2000 年)
        3.2.1 旧石器时代
        3.2.2 新石器时代
    3.3 完善期(2000年-现在)
        3.3.1 旧石器时代
        3.3.2 新石器时代
    3.4 小结
第四章 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问题
    4.1 造成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原因
    4.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命名研究历程
        4.2.1 旧石器时代
        4.2.2 仰韶时代
        4.2.3 龙山时代
        4.2.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 小结
2 星地雷达遥感考古机理
    2.1 引言
    2.2 雷达考古的理论基础
    2.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考古
    2.4 探地雷达遥感考古
    2.5 SAR和GPR异同点
    2.6 小结
3 基于SAR时序植被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3.1 植被指标
    3.2 实验区和实验数据概述
    3.3 时序植被指标的建立
    3.4 小结
4 基于SAR影像微地形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4.1 微地形指标
    4.2 实验区和实验数据概述
    4.3 基于多尺度微地形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4.4 小结
5 基于探地雷达属性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5.1 探地雷达属性指标
    5.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5.3 联合瞬时属性(IAI)指标的建立
    5.4 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概况
    第一节 哈剌和林与蒙元城镇的兴起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等级分类
        一、都市级城市
        二、路级城镇
        三、州县级城镇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分布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规模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类型
        一、单城型城镇
        二、双城型城镇
        三、多城型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元朝行政体系与城镇布局特征
    第二节 贸易往来与元代城镇布局特征
    第三节 三条驿道与元代城镇布局特征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1.1.1 研究范畴
        1.1.2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分期
    第一节 元上都遗存古代科技应用分期
        2.1.1 初始期(1258—1271 年)
        2.1.2 繁荣期(1271—1358 年)
        2.1.3 空白期(1359—1430 年)
    第二节 元上都遗存现代科技应用分期
        2.2.1 发现期(1872—1970 年)
        2.2.2 发展期(1970—2012 年)
第三章 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
    第一节 古代科技应用研究
        3.1.1 规划与营建技术
        3.1.2 土木工程建造技术
        3.1.3 石建筑构件制作技术
        3.1.4 陶瓷器制作技术
        3.1.5 金属器制作技术
    第二节 现代科技应用研究
        3.2.1 航空测绘技术
        3.2.2 物理勘探技术
        3.2.3 三维扫描技术
        3.2.4 植物孢粉检测技术
        3.2.5 体质人类学检测技术
第四章 科技应用研究对元上都遗存相关问题的解析
    第一节 建筑名称及布局解析
        4.1.1 司天台与穆清阁地点考释
        4.1.2 佛寺道观及其他诸庙考证
    第二节 元上都民族融合历史见证
    第三节 元上都城址营建中思想观及认识
        4.3.1 “礼制”思想观的体现
        4.3.2 “天人合一”思想观的体现
        4.3.3 “风水学”思想观的体现
        4.3.4 思想观认识的启示意义
第五章 元上都科技应用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元上都科技保护作用
    第二节 科技对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花开一甲子 文博硕果出——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田野调查和考古工作
二、科技考古、古建维修和文物保护
三、对外交流和合作
四、出版物及期刊
五、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0)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着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着目录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巴基斯坦北部文化遗产时空演变及保护对策研究[D]. 姜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3]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D]. 陈新. 山西大学, 2019(02)
  • [6]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D]. 姜爱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7]内蒙古地区元代城镇布局研究[D]. 乌英嘎.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D]. 杨星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 [9]花开一甲子 文博硕果出——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J]. 《草原文物》编辑部. 草原文物, 2014(01)
  • [10]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内蒙古航空摄影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