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东北部半干旱的茎叶植物

泰国东北部半干旱的茎叶植物

一、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论文文献综述)

曹罗丹[1](2018)在《森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壤颗粒组成遥感估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物量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密切相关,是评估森林碳收支的重要参数。森林生物量作为反映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对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黑河上游小流域为例,利用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数据、资源三号光学数据和地形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实地采样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数据,探索了五种预测模型包括随机森林算法、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K阶最近邻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在生物量预测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数据源和建模方法进行精度对比,选择出本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的最佳数据源和预测方法,从而实现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预测制图。进一步在反演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实地采样的森林土壤点不同土层的土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提取出采样点的生物量数据,并加入地形和植被指数数据组成不同的预测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研究不同预测数据集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的精度,从而探究辅以森林地上生物量数据对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颗粒组成含量的预测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光学数据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信息分别在0.05和0.01水平上呈显着正相关。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机载LiDAR数据预测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中,样方激光高度平均值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 0.854,并且在0.01水平上呈现显着正相关。其次是冠层盖度和样方激光高度的最大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808和0.793,并且在0.01水平上呈现显着正相关。地形因子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中,不同海拔梯度的生物量分布并没有显着差异性;在不同坡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中,平坡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最高,达到104.767 t/ha,且平坡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与陡坡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在0.05水平上具有极显着差异性;按不同坡向比较,森林生物量在北坡最高,且北坡的森林生物量与其他坡向的生物量呈现显着性差异。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地形湿度指数与多分辨率谷底平面度指数在0.01水平呈现显着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451和-0.245。(2)本研究构建了五种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变量数据集:光学数据、机载LiDAR数据、光学数据和地形数据、机载LiDAR数据和地形数据以及融合光学和机载LiDAR数据的数据集和五种预测方法:随机森林算法、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K阶最近邻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黑河上游小流域的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估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量预测模型中,无论使用哪种数据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模型精度在五种模型中最高。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生物量进行预测时,使用机载LiDAR数据的模型预测精度(R2=0.899,RMSE=14.0 t/ha)要高于光学数据(R2=0.835,RMSE=22.724 t/ha)。与使用单一的机载LiDAR数据和光学数据相比,基于融合光学和机载LiDAR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精度(R2=0.913,RMSE=13.352 t/ha)是最佳的。在森林生物量预测模型中,加入地形数据后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得到轻微地提高,特别是对光学数据的效果较为明显。(3)本研究分析了黑河上游小流域地区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布特征以及其与森林地上生物量、植被指数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因子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较大。在土壤颗粒组成与植被因子的关系中,在0-10 cm 土层,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砂粒含量在0.01水平呈显着正相关,NDVI与土壤黏粒和砂粒含量在0.05水平呈现显着正相关。在10-20 cm 土层,生物量与土壤粉粒含量在0.01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在20-30 cm 土层,生物量与土壤颗粒组成含量并无显着相关性。地形因子和土壤颗粒组成含量相关性分析方面,研究区土壤黏粒含量随着海拔的降低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的分布受到了坡度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土壤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的分布受坡向影响较小,而土壤砂粒含量的分布在不同的坡向具有显着差异性。总体而言,黑河上游小流域土壤颗粒组成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植被和地形等因子影响着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的形成和运移。(4)本研究基于单一的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和植被指数以及地形数据和植被生物量三种预测数据集,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土壤颗粒组成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层深度,基于地形数据的土壤粉粒含量预测结果的精度最高,其次是土壤黏粒含量的预测结果。基于地形数据和植被指数的土壤黏粒含量的预测模型最优,其次是土壤砂粒含量,最差的是土壤粉粒含量预测模型。基于地形数据和生物量的土壤颗粒组成含量预测模型中,土壤粉粒含量的预测模型精度总体最优,其次是土壤黏粒含量,最差的是土壤砂粒含量。在土层深度0-10 cm,加入植被生物量因子能够提高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的预测精度。在10-20 cm 土层深度,加入生物量数据能够提高土壤黏粒含量预测模型的精度,而对土壤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的预测结果影响不大。在20-30cm的土层深度,生物量预测因子的加入对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的预测结果精度影响不大。

王明亚[2](2018)在《施氮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为材料,于2012-2016年分别在河北坝上地区的沽源牧场和鱼儿山牧场、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进行。通过分析施氮和源库比处理对老芒麦不同部位干物质、含氮量、种子重量和结实率的影响,施氮处理对老芒麦冠层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及产量估测模型的建立,施氮量、分期施氮、氮磷互作、不同地域等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以期系统探讨影响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获得结果如下:1.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0、90和180 kg N.hm-2为主区,以增加源库比(盛花期剪半穗)和不处理(对照)为副区,分别在盛花期和成熟期测定其叶、茎和穗的干重和氮含量,在乳熟期测定其结实率,在成熟期测定种子重量。结果表明:从盛花到成熟期,叶片干重降低、茎和穗部干重增加;相比于0kg N hm-2,施氮显着(P<0.05)增加了各部位干重以及种子重量,剪穗处理显着(P<0.05)增加了种子重量、结实率和茎部干物质积累。这表明老芒麦种子产量受源的限制,增加源可使种子重量及结实率均增加;盛花期后植株茎部干重增加,表明茎是库,并与种子竞争同化物。因此,增加光合作用和茎部同化物向穗部转运为目标的管理可提高种子产量及其稳定性。2.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0~225 kg N hm-2施氮为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期地上生物量(W)和氮浓度以及种子产量来确定其临界氮浓度(Nc),建立和验证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结果表明:用于老芒麦种子生产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为Nc = 3.00W-0.32(R2=0.97),适用于地上生物量在0.9到7.1t hm-2之间;以种子产量分组的独立数据集验证表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可以诊断盛花期及其以前氮素的丰缺,氮营养指数为1时种子产量达到最佳。3.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0~225 kg Nhm-2施氮为处理,测定不同时期老芒麦冠层NDVI值及成熟期老芒麦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冠层NDVI值及其种子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建立以NDVI值为变量的种子产量估测模型,种子生产第1年为Y=27.99e4.71x(R2=0.96),种子生产剩余年估测模型为Y=11.32e0.90x(R2=0.90),独立试验数据集验证表明,2个模型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8以上。4.于青海西海镇和河北鱼儿山牧场测定不同氮肥处理(0~225 kg Nhm-2)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其产量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儿山的月降雨量和月均温均高于西海镇;西海镇老芒麦种子产量和每小穗种子数均显着(P<0.05)高于鱼儿山,其他产量组分没有显着(P>0.05)差异。5.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春季分蘖期和秋季收获后不同施氮量为处理,测定老芒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变化。氮肥春季施入和秋季施入均能提高老芒麦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相比于春季施入,秋季施入能够显着(P<0.05)提高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在施60 kgNhm-2时,相比于春季一次施入,春秋分施显着(P<0.05)提高了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小穗小花数以及每小穗种子数,与秋季一次施入没有差异;此外,春秋分施的种子产量却显着(P<0.05)高于春季和秋季一次施入的种子产量。在施氮量高于90 kgNhm-2时,春秋分施与一次施入之间没有差异。6.基于以上试验及沽源牧场试验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来研究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和每小穗种子数对老芒麦种子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种子生产者在田间管理中应以提高这2个组分的管理为主。

朱淑媛[3](2012)在《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采用旱作灌溉模式,对缓解我国干旱缺水的问题,减少种植水稻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灌水次数,节省人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水稻旱作灌溉技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以田间持水率为田问水分上限,以田间持水率的60%为田间水分下限,建立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出了中稻旱作灌溉制度计算程序。根据高邮地区的气象、降水资料,模拟计算了高邮地区1991-2010年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的灌溉制度,得到了在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年平均全生育期灌水量为2920.50m3/hm2,其中泡田灌水定额为1455.00m3/hm2,不计泡田年平均灌水次数为3.15次;年平均全生育期排水量为453.OOm3/hm2,排水次数为0.95次;年平均深层渗漏量为1206.00m3/hm2。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旱作灌溉模式灌溉和排水量比常规淹灌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减少稻田肥料的流失,减少面源污染。2011年在扬州邗江区薛楼村试验田,进行了中稻旱作灌溉模式的灌溉试验,验证其节水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该年中稻全生育期内降水量为1201mm,较常年偏多。通过对旱作灌溉处理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发现土壤含水量基本在田间持水率上下波动,全生育期共灌水2次,灌溉定额为1770m3/hm2。对照处理全生育期内共灌水5次,灌溉定额为4800m3/hm2。中稻旱作灌溉模式比传统的淹灌模式每公顷节水3030m3,比淹灌节水63.13%。与对照试验的比较中,发现中稻旱作灌溉试验田间杂草的危害比较严重,旱作灌溉处理杂草密度大于淹灌处理,两者相差很大。旱作灌溉处理和淹灌处理田中出现的杂草种类不同,各类所占的比例也不同。旱作灌溉处理杂草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田间土壤水分发生变化,原有的防治方法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生育前期,两种处理株高基本相同,差别很小,两种处理中稻长势相差不大。生育中期,两种处理株高比生育前期分别增长37.16cm,33.60cm,旱作灌溉处理增长量大,植株生长较快。旱作灌溉处理株高均值比淹灌处理高3.22cm。对两种处理进行测产,旱作灌溉处理1m2穴数均值为42.80穴,比淹灌处理低2.53穴,平均每穴穗数均值为7.15穗,比淹灌处理低0.25穗,平均每穗粒数均值为108.72粒,比淹灌处理高8.24粒,结实率均值为97.39%,比淹灌处理高1.02%、千粒重均值为27.65g,比淹灌高1.39g。旱作灌溉处理的理论产量为8918.55kg/hm2,淹灌处理为8532.75kg/hm2。经显着性检验,旱作灌溉处理理论产量显着高于淹灌处理,主要是由于平均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这三个要素高于淹灌处理引起的。初步的模拟计算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稻旱作灌溉模式节水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徐军[4](2011)在《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经过考证,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禾本科蒺藜草属的植物应为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是具有一定饲用价值的入侵性较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成熟刺苞的机械伤害,对当地畜牧业和林业、农业造成较大影响。少花蒺藜草主要分布在通辽,以及与通辽接壤的赤峰、兴安盟和巴彦淖尔市。主要通过牲畜放牧和牲畜的流转以及车辆携带沿公路铁路沿线扩散。在内蒙古少花蒺藜草可能侵入的地区有乌兰布和沙地、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锡林浩特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退化的沙质草场。侵入科尔沁沙地的少花蒺藜草的侵入阶段处于入侵的扩散期。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植物群落中,将会形成以少花蒺藜草为优势种的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随着少花蒺藜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加,增加了群落间的相似系数,降低了物种替代率,降低了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变得简单,使得群落的结构趋于一致。在固定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分布在埋深较浅处(0~3cm),集中分布在0~1cm;在半流动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分布较为分散,在1~15cm埋深中处均有分布,在埋深1~3cm和7~8cm处,分布的种子数量较多,1~3cm处集中优势较突出。固定和半流动沙地中少花蒺藜草种子随着埋深增加出苗率也随之增加,可达到100%。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分布系数)法一致的验证了少花蒺藜草苗和土壤种子库的种子种群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少花蒺藜草种子的自然散布距离很短,种子散布在植株附近,是造成其种群集聚分布格局的原因。少花蒺藜草的花器结构属于少有的雄花两性花型,通过两性花在旗叶鞘包被下开放实现严格的自花授粉方式。刺苞内有1~3枚或更多小穗,每小穗由二朵小花构成,第一小花是两性花,第二小花是雄花或中性,两性花的花药极显着地小于雄性花的,但花粉活力一致,平均达90.86%。开花顺序是沿着穗的顶部依次向下开放。含小穗数不同的刺苞在整个穗部的分布规律是具有2个小穗的刺苞占的比例最高,有1个小穗的次之。刺苞在吸水12h后达到稳定含水量,种子在2h后达到。去除刺苞的种子和带刺苞的最适宜发芽温度均是25℃。去掉坚硬的刺苞,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通过小花的去留处理研究种子的形状、质量和萌发特性的变化,发现对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晚的小穗,可提高成熟较早的小穗中种子的发芽率,而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早的小穗不会影响成熟较晚的种子的发芽率,但种子变成狭长形。少花蒺藜草种子的粒位不同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不同。较大的种子先发芽,较小的种子后发芽。

成广雷[5](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刘厚培[6](1985)在《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特点和利用方向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自从1979年春人民日报发表“向南方山地要牛肉”的文章以来,立即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强烈反响和研究兴趣,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不同见解,有持赞同观点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这些讨论极大地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生动局面,值得提倡和发展。今后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发展畜牧业,对国家制定适合国情的农牧业生产建设方针和发展战略,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把这个问题

A.TOPARK-NGARM,张军[7](1981)在《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文中指出Stylosanthes hamataw.桂花草(Verano)1975年首次引入泰国。在泰国东北部气候带过渡地区和土壤肥力低的地区,在进行草地改良时,柱花草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豆科饲料植物。在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壤上,柱花草均可满意地种植。在未耕翻的土地上,播种量3.1公斤/公顷,植株密度为5—30株/米2。而在栽培土地上,同样的播种量,密度则为20—40株/米2。在三年不同播量和不同刈割次数试验中,桂花草(变异)产生出三个商品性品种:S.humilis(矮柱花草)和两种S.guianensis(柱花草)。桂花草干物质平均产量超过5吨/公顷/年,与天然杂草的竞争能力较高,播种第一年后,大部分小区仅有6—12%(以重量计)的杂草。试验小区中柱花草记载的最高种子产量为每公顷1,200公斤结荚种子。而在一般实验下,东北部柱花草商品性种子产量平均为900公斤/公顷。不减少种子产量的重牧也可在柱花草种子生产小区进行,但在土壤湿度限制前,放牧就得停止。炭疽病可染及柱花草,但危害不太严重。然而,目前正在寻求产量更高、农业性状更好的柱花草新品种。

祝廷成,贾慎修[8](1981)在《参加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草地会议(International Grass Land Congress)(简称I.G.C),是一个世界性草地科学的学术会议,始于1927年。当时,在莱比锡由德国、瑞士和瑞典的二十六位草地学者开会,讨论了草地和牧场方面的迫切问题,组成了欧州草地学会,这个中欧国家草地会议,算作第一届国际草地会议。随着生产的发展,草地科学体系日趋完善,为了促进国际草

贾慎修[9](1981)在《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译本引言》文中指出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ⅩⅣl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I.G.C.)于1981年6月14—24日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莱兴顿(Kentucky.Lexington举行。)有美、英、法、德、加、澳、新、日本等约六七个国家,1200名代表参加,是国际上一个大型的学术会议。

二、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壤颗粒组成遥感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物量估算的传统方法研究
        1.2.2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
        1.2.3 森林生物量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1.3 国内外土壤预测制图研究进展
        1.3.1 土壤预测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1.3.2 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被
        2.1.4 地形地貌
        2.1.5 土壤类型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森林地上生物量数据
        2.2.2 土壤颗粒组成数据
        2.2.3 光学数据收集和处理
        2.2.4 机载LiDAR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2.5 地形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第三章 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因子筛选和模型构建
    3.1 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特征
    3.2 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因子的筛选
        3.2.1 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光学数据预测因子的分析
        3.2.2 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机载LiDAR数据预测因子分析
        3.2.3 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地形数据预测因子的分析
    3.3 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3.3.1 空间预测模型
        3.3.2 建模过程
        3.3.3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4.1 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和模型方法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结果
        4.1.1 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的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结果
        4.1.2 森林地上生物量最优预测模型的选取
        4.1.3 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制图及变量重要性选择
    4.2 预测模型结果不确定性分析
        4.2.1 数据源和模型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4.2.2 样方数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4.2.3 地形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颗粒组成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变量关系分析
    5.1 土壤颗粒组成含量分布特征
    5.2 土壤颗粒组成分布与植被定量关系分析
        5.2.1 土壤颗粒组成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相关关系
        5.2.2 土壤颗粒组成含量与植被指数相关关系
    5.3 土壤颗粒组成与地形定量关系分析
        5.3.1 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颗粒组成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向条件下土壤颗粒组成含量分布特征
        5.3.3 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颗粒组成含量分布特征
        5.3.4 土壤颗粒组成含量与地形指数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森林地上生物量对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的作用
    6.1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精度
        6.1.1 基于地形数据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结果
        6.1.2 基于地形数据和植被指数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结果
        6.1.3 基于地形数据和生物量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结果
    6.2 不同土层的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精度对比
        6.2.1 0-10 cm土层三种预测数据集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精度对比
        6.2.2 10-20 cm土层不同数据源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精度对比
        6.2.3 20-30 cm土层不同数据源土壤颗粒组成预测精度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施氮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我国草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国外牧草种子生产现状
    1.3 国内外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气候概况
    2.2 试验内容及材料
    2.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施氮和剪穗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老芒麦种子生产中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施氮对老芒麦冠层NDVI值的影响及种子产量估测模型的建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两种气候条件下施氮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春秋分施氮肥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老芒麦种子产量和产量组分的通径与相关分析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水稻旱作灌溉相关研究综述
    2.1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介绍
    2.2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可行性理论分析
    2.3 国外水稻旱作灌溉研究现状
    2.4 国内水稻旱作灌溉研究现状
    2.5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3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设计
    3.1 作物灌溉制度计算方法介绍
    3.2 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设计方法
        3.2.1 水稻需水量计算
        3.2.2 中稻旱作灌溉制度计算
        3.2.3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灌溉制度程序设计
    3.3 研究区基本资料
        3.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3.2 气象和水文条件
    3.4 研究区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程序设计
        3.4.1 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程序设计的原则
        3.4.2 程序操作说明
        3.4.3 高邮地区1991-2010年中稻旱作灌溉制度计算结果
        3.4.4 总结中稻旱作灌溉制度计算的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模式试验设计
    4.1 试验区概况
        4.1.1 试验区地理位置
        4.1.2 试验区气象资料
        4.1.3 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4.1.4 试验区农业措施
    4.2 试验思路
    4.3 试验方案
        4.3.1 试验处理设计
        4.3.2 试验设备
        4.3.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中稻旱作灌溉试验结果分析
    5.1 土壤水分特性指标试验结果
    5.2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2.1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
        5.2.2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节水效果分析
        5.2.3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
        5.2.4 气候条件对中稻旱作灌溉生产的影响
    5.3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田间杂草危害的影响
        5.3.1 田间杂草相关数据
        5.3.2 分析对比两种处理杂草危害的特点
        5.3.3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分析杂草危害产生的原因
        5.3.4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治理杂草的方法
    5.4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5.4.1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对作物株高的影响
        5.4.2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5.5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5.5.1 测产结果
        5.5.2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产量组成与对照组对比分析
        5.5.3 中稻旱作灌溉模式增产的原因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问题与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关于外来入侵植物综述
        1.2.1 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与扩散机理
        1.2.2 传入特点
        1.2.3 扩散与入侵机理
        1.2.4 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危害
    1.3 国外关于蒺藜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1.3.1 群落内种间相互关系
        1.3.2 生产特性研究
        1.3.3 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3.4 饲用价值研究
        1.3.5 生理特性研究
        1.3.6 杂草防除
        1.3.7 研究蒺藜草属种间亲缘关系
        1.3.8 其他研究
    1.4 国内关于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研究进展
        1.4.1 少花蒺藜草在我国的传播与分布
        1.4.2 少花蒺藜草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1.4.3 少花蒺藜草的光合特性
        1.4.4 少花蒺藜草的生态位获取
        1.4.5 蒺藜草的化学成分
        1.4.6 少花蒺藜草的危害
        1.4.7 少花蒺藜草的防除
        1.4.8 少花蒺藜草的其他利用
2 科尔沁沙地蒺藜草属植物种名考证
    2.1 有关植物志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2.1.1 《内蒙古植物志》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2.1.2 《中国植物志》(1990)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2.1.3 《中国植物志》(2006 年英文版)关于蒺藜草属的描述
    2.2 关于疏花蒺藜草和少花蒺藜草
    2.3 关于“Cenchrus incertus”的拉丁异名
    2.4 关于蒺藜草属该植物的研究与报道
        2.4.1 关于光梗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2.4.2 关于少花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2.4.3 关于疏花蒺藜草的研究报道
    2.5 讨论与小结
        2.5.1 在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蒺藜草属的侵入种的中文名应为少花蒺藜草
        2.5.2 在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蒺藜草属的侵入种的学名应采用 C. pauciflorus Benth
3 外来侵入植物少花蒺藜草在内蒙古的分布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1 调查范围
        3.1.2 调查地概况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的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关于少花蒺藜草的俗名
        3.2.2 关于少花蒺藜草来源的调查
        3.2.3 少花蒺藜草在通辽的分布现状
        3.2.4 少花蒺藜草在赤峰市的分布现状
        3.2.5 少花蒺藜草在兴安盟的分布现状
        3.2.6 少花蒺藜草在巴彦淖尔市的分布现状
        3.2.7 少花蒺藜草在鄂尔多斯市的分布现状
        3.2.8 少花蒺藜草在锡林郭勒盟的分布现状
        3.2.9 少花蒺藜草发展趋势
        3.2.10 少花蒺藜草在内蒙古的分布图
    3.3 讨论
        3.3.1 少花蒺藜草进一步扩散途径
        3.3.2 少花蒺藜草可能侵入地区
    3.4 小结
4 少花蒺藜草的群落特征
    4.1 试验内容及方法
        4.1.1 试验地点概况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群落植物的重要值
        4.2.2 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4.2.3 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少花蒺藜草侵入阶段
        4.3.2 少花蒺藜草侵入与植物群落多样性
    4.4 小结
5 少花蒺藜草的种群分布格局
    5.1 种群分布格局
        5.1.1 种群分布格局概述
        5.1.2 种群分布格局检验方法
    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5.2.1 试验地点概况
        5.2.2 试验方法
        5.2.3 检验种群分布格局的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少花蒺藜草种子埋深分布情况
        5.3.2 少花蒺藜草出苗率
        5.3.3 相关性分析
        5.3.4 少花蒺藜草的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6 少花蒺藜草开花与结实特性
    6.1 试验内容及方法
        6.1.1 试验地点概况
        6.1.2 少花蒺藜草开花习性观测
        6.1.3 少花蒺藜草种子结实特性观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开花习性
        6.2.2 花药大小及花粉活力
        6.2.3 穗部小穗的分布情况
        6.2.4 结实特性
    6.3 讨论
    6.4 小结
7 少花蒺藜草种子吸水、萌发特性
    7.1 材料及方法
        7.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区概况
        7.1.2 试验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少花蒺藜草种子的形态特征
        7.2.2 少花蒺藜草种子吸水特性的测定
        7.2.3 少花蒺藜草种子的萌发特性
    7.3 讨论
        7.3.1 种子萌发时的活力状况
        7.3.2 种子吸水进程的讨论
        7.3.3 不同生境对刺苞及种子大小的影响
    7.4 小结
8 小穗的处理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8.1 材料及方法
        8.1.1 试验地点概况
        8.1.2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部位种子的形态差异和萌发表现
        8.2.2 不同粒位种子的聚类结果
    8.3 讨论
    8.4 小结
9 结论
10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3.3.1 研究方法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第七章 结论、讨论
    1. 讨论
    2. 结论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特点和利用方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澄清
    (一)关于南方山区和山地的概念
    (二)关于草原和草地的概念
    (三)关于南方草山草坡的演替概念
二南方山区草山草坡的正确评价
三、南方草山草坡的利用方向
四、南方山区发展草食家畜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壤颗粒组成遥感估测研究[D]. 曹罗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施氮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作用[D]. 王明亚.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试验研究[D]. 朱淑媛. 扬州大学, 2012(01)
  • [4]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徐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5]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6]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特点和利用方向问题[J]. 刘厚培. 经济地理, 1985(01)
  • [7]泰国半干旱东北部的柱花草[A]. A.TOPARK-NGARM,张军.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 1981
  • [8]参加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记[A]. 祝廷成,贾慎修.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 1981
  • [9]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译本引言[A]. 贾慎修.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 1981

标签:;  ;  ;  ;  ;  

泰国东北部半干旱的茎叶植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