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友964特性及收率成分分析

富友964特性及收率成分分析

一、福优964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婷[1](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陈绍民[2](2021)在《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黄土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目前该区域苹果种植过程中化肥过量使用、养分投入时间与树体需求不匹配,提高水氮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苹果品质和优果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矮砧密植(株行距2 m×4 m)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显着节水、节肥、增效特征的水肥一体化方式供应水氮,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陕西洛川开展了苹果树水氮用量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2个灌水上限(W1:80%θf、W2:100%θf)和4个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120 kg?hm-2;N3:240 kg?hm-2;N4:360 kg?hm-2)的完全组合处理,共8个处理。动态监测苹果树各生育期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叶片氮含量、冠层生长特征(春梢长度、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分布与残留状况等指标,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氮素营养、冠层生长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氮用量下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特征,并采用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基于苹果树生长-氮素营养动态-产量品质-土壤硝态氮残留的苹果园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优选;探索了基于高光谱遥感估测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反演模型和水氮供应决策模型。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含量及冠层生长动态的影响规律。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提高灌水上限可以提高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对于不施氮肥处理,施氮可以显着增加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P<0.05);N4对叶片氮含量的增加具有显着作用,N2和N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二者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受苹果树体储藏氮素的影响,苹果园改化肥土施为水肥一体化方式,实施第1年(2018年)N2对新梢生长有利,第2年(2019年)N3有益于新梢的延长。春梢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性,模型模拟表明,更高的灌水上限或施氮处理均能够延迟最大春梢生长速率的出现,同时延长春梢生长时间。提高灌水上限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但增加不显着(P>0.05)。试验年苹果树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相对大小关系与春梢生长相关,2018年N2、2019年N3更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形成;N4更有利于果实采摘后苹果树叶片脱落时间的延迟。(2)揭示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树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苹果产量受灌水上限、施氮量单因素影响极显着(P<0.01)。施氮处理能够显着优化产量构成要素(单果重、单株果数)(P<0.05),显着提高苹果产量(P<0.05),最高产量(34277 kg·hm-2)在N3水平获得,N4造成苹果小幅度减产。苹果产量与施氮量成二次抛物线关系(P<0.05),理论最佳施氮量在230~240 kg?hm-2范围。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苹果的纵径和横径(P<0.05),苹果的果形指数受水氮用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提高灌水上限会降低苹果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糖酸比和固酸比,增加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但这些影响未达0.05显着水平。施用氮肥会显着降低苹果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P<0.05),显着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P<0.05)。苹果内在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任一施氮水平下,与W1灌水上限相比,W2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增施氮肥则显着降低氮肥农学利用率(P<0.05),灌水上限W2、施氮量N2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氮肥农学利用率(75.49 kg?kg-1)。灌水上限W2、施氮量N3处理对于维持苹果产量、提高品质、获得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作用。(3)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采收后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残留量及其年际变化的影响。N2、N3、N4处理,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8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出现聚集现象;16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在主要根系分布层(0-80 cm)以外出现了聚集现象;水平方向最大土壤硝态氮含量出现在距树行0 cm处(滴灌管下方)。不施氮处理(N1)土壤硝态氮随水分向下层土壤运移,较高土壤硝态氮含量(108 mg?kg-1)处于180 cm深度土层附近;水平方向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值(52 mg?kg-1)在距树行100 cm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距树行距离成正比。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时间(逐年)分布特征主要受施氮量水平的影响。2017~2020年,N1和N2处理根层(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逐年下降,最大下降比例达78.56%;N3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着变化;N4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最大可达197.30%。果实采收后苹果园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受施氮量影响极显着(P<0.01)。水肥一体化实施后,2018年各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无显着差异(P>0.05);2019年表现为,施氮处理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2020年,4个施氮水平间差异显着(P<0.05)。施氮量0、120 kg?hm-2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逐年降低,N1降低幅度显着高于N2(P<0.05);N3土壤硝态氮残留量3年变化幅度在10%左右,差异不显着(P>0.05);N4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着增加,最大增幅为81.05%(P<0.05)。(4)提出了黄土高原矮砧密植苹果园综合效应最佳的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基于无气象灾害年份(2019年)试验数据,以冠层生长、氮素营养、产量品质、土壤硝态氮、水/氮利用效率等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近似理想解法(TOPSIS)、灰色关联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苹果园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具有非一致性特征。进而建立基于4种单一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W2N3是黄土高原矮砧密植苹果园最适水氮用量。(5)探索了基于苹果树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的叶片氮含量估测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于光谱曲线的去噪能力表现不同,整体而言,一阶导数(FD)处理能够提高光谱信噪比,而二阶导数光谱造成信噪比出现下降的现象。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随机蛙跳算法(Rfrog)、偏最小二乘法(PLS)等特征变量提取方法均大幅减少了用于建模的因子数量,提取的波长变量广泛分布于可见光/近红外区域。相同数据集所建立的非线性模型估测精度明显优于线性模型。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结合FD光谱预处理、Rfrog提取波长变量和极限学习机(ELM)建模的系统方法(SNV-FD-Rfrog-ELM)或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结合FD光谱预处理、PLS提取主成分(LVs)和ELM建模的系统方法(SG-FD-PLS(LVs)-ELM)估测黄土高原苹果树(富士)冠层尺度氮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度。(6)建立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水氮供应决策模型。采用叠加集成(SE)模型,以苹果树冠层尺度高光谱反射率为模型输入,分别基于极限学习机(ELM)、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ELM(DE_ELM)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ELM(Sa DE_ELM)作为子模型的建模方法,在子模型融合过程中分别采用基于子模型RMSE的权重策略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权重策略。PLS加权策略能够在集成若干子模型的过程中提供最佳的权重,改善基于RMSE策略权重预测结果偏低的问题。模型总体精度表现为:SE-Sa DE_ELM>SE-DE_ELM>SE-ELM。SE-Sa DE_ELM模型和PLS策略的叠加集成模型能够实现对异常值影响的抵抗,且估测精度极好,RP2,RMSEP和RRMSE分别为0.843,1.747 mg?g-1和8.019%。推荐使用Sa DE_ELM作为子模型和PLS策略的叠加集成模型进行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状况的监测。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初期是苹果树供氮关键期。构建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初期追施氮量-灌水上限-叶片氮含量回归模型和追施氮量-灌水上限-单果重的回归模型,并根据这些模型,通过目标单果重得到目标施氮量和灌水上限,以光谱诊断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为参考,估算苹果树已施氮量,最终求得最佳水、氮供应量。模型验证表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水、氮供应决策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较小,氮肥追施量相对误差介于1.67~9.92%(除幼果期一样本树为44.92%以外),模型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林强,郑长林,林祁,朱永生,王颖姮,蒋家焕,姜照伟,张建福[3](2021)在《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析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确立高效准确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为再生稻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和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以7个生育期相近的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测定指标包括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穗茎比,计算颖花量、库容量、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通过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定量研究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结果】(1)有效穗数和穗茎比对再生稻产量起决定作用,有效穗数多、穗茎比大,则热能利用率、日产量和产量较高。(2)通过颖花量和库容量的作用,穗粒数对头季产量贡献最大,而有效穗数对再生季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选择头季大穗重穗和再生季多穗特征的品种,有利形成颖花量和库容量优势,易获高产。(3)再生季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这4个性状均与产量相关极显着,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40%,17.03%,25.19%和20.52%,均为影响再生力的主要因子。穗茎比与再生季产量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达0.861 9,与有效穗数、结实率极显着相关,与穗粒数显着相关,穗茎比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关键指标,预测再生季产量的平均精度达90.10%。(4)以穗茎比为指标,杂交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再生季水稻产量达3 750 kg/hm2以上品种的库容特征:穗茎比≥1.176 1,有效穗数≥330.24穗/m2,穗粒数≥63.89,结实率≥82.25%,千粒质量≥27.60 g。(5)选择杂交稻组合头季产量满足高产要求的前提下,品种再生力越强、穗茎比越高,再生季产量也越高,将间接指标穗茎比和直接指标产量相结合,经再生力鉴定,筛选出福优366和福两优366适合作再生稻栽培的优良新组合。【结论】头季和再生季的增产因素分别是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穗茎比可作为高效鉴定再生力的共性指标,头季大穗重穗、再生季多穗是再生稻品种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安蕾[4](2020)在《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是各级政府和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动力: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大规模投资、大量新增劳动力及效率的提高都对过去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5年前后,这些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宏观调控全过程的主线。国际上定量研究经济结构问题的主流方法是矩阵代数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但目前研制出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出发,提出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9872017年投入产出基本表及延长表,研制出涵盖31个年份、30个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在表的编制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丰富了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所做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推算出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采用标准RAS法,借助R语言软件自动化编表过程,得到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缺失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与13张统一表式结构的“收集表”,共同构成覆盖国民经济30个产品部门的31张连续年份“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完善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二,研制连续年份“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部分年度、部分部门的增加值指标易出现负值。为此,本文在现有可比表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首先,基于国家现有统计数据,整理出“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及“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构建“19872017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2002年=100)”,并按照常用方法编制得到“初始可比表”;然后,借鉴RAS法的思想,提出采用“迭代法”调整“初始可比表”的具体步骤;最终,研制出较为符合经济实际且误差较小的连续年份、30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为后续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奠定基础,并为本文应用部分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第三,完善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目前鲜有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年度表“前一年度的产品生产不能消耗后来年度生产产品”的基本性质出发,引入投资分配系数,内生化外生变量,并通过模型的运行,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链接”起来,使过去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个时间序列上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为后续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明确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链接变量,给出各象限具体分配基数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选取静态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作为链接年度间联系的经济变量;其次,研究链接变量与以后年份的具体联系,需根据其构成项目作为资本积累属性上的差异,确定链接变量在年度表中各象限的具体分配基数。本文剥离出“存货增加”中的生产性部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之和作为“生产性投资”(第I象限分配基数),不再用于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只在第I象限中间使用之后年份中长期内的年度间、部门层面逐步进行分解,而存货增加指标余下的部分则作为“非生产性投资”(第II象限分配基数),在年度表最终使用后面年度短期内进行分解,分配未完额作为各期结余,放入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中设置的“生产性投资余额”、“存货增加余额”栏。(2)提出“新流量分解三步法”解决年度表第I象限上三角形分块矩阵的流量分解问题:第一步,采用“累计比较法”估计各年度分行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投资时滞,并结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分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年度表中的分配年限;第二步,从资本的效能变化角度提出“二项分布折旧理论”,计算各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各年度的投资分配系数、年分摊额,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采用结构法从实际使用角度将各年度生产性投资额在年度表的部门层面进行分解。(3)研制出“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时间跨度较长,部门分类较多,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编制实例,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四,利用前文研制的连续时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由浅入深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对过去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和价值运动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演变情况、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假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性、对产出的影响是相对长期的,试图把传统对经济增长的认识转变到本文的思路下,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板生产函数模型,对各部门前期“累计投入”如何影响当期产出、变化趋势如何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开展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关成果为我国结构改革问题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近几年我国总量指标表现不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门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可期。总体上,19872017年期间,总量指标呈现先增后减态势,19871990年、19962000年及近期三个时间段,各总量指标低于全期平均水平;产业上,研究期间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各项指标与总体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战场;产品部门上,近几年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品部门向信息化带动的集约型产品部门演变。(2)基于投入产出表纵向反映生产的投入来源、需求消耗情况,行向反映产出的分配去向、供给使用情况的特点,对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需求角度,随着我国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及服务化程度逐年上升,但各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30个部门中有14个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比上升,而大多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部门则出现单位产品的物耗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部门对自身的消耗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增加了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但对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在不断减少;下游终端类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需求波及范围较广,相关部门如果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刺激其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可给予重点扶持。供给角度,一方面,研究期间我国总产出内中间使用合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直接作为最终产品分配使用,绝大多数又进入其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更高水平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内、外需“双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最终消费总量与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从传统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由传统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转型。另外,中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单位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的供给推动能力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类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短板,极易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供应能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对社会的供给推动作用不断减弱的几个部门,社会对其投入需求实际是在减少的,需要预防产能过剩等问题。(3)利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面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资本投入”指标的刻画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区分资本存量的“财富属性”与“生产属性”,考虑各部门投资时滞,从年度表中整理各年使用的之前年份资本积累及当期提供的“生产性投资”数据,得到“生产性资本累计”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指标,构建我国19872017年产品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投入在各部门中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重心由农业、低端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效率系数既受产品部门层面个体影响,又随年份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及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则受产品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显着。

方成[5](2020)在《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人民用智慧、汗水铸造了令人称奇的中华文明,为世人创造了大量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文化产业强势崛起,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对于正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而言,想要实现稳健、长效、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府科学指引,同时也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文化资源方面积极发挥调控作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文化+金融”模式的推行与实施不仅极大地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使文化金融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使得文化产业的融资生态发生显着变化。文化传媒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脚步不断加快以及国内政策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文化传媒产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文化传媒公司具有科技含量高、收益不稳定、资产可抵押能力偏低等特点,这就意味着相比其他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更加依赖资本市场的资金输入以及对融资资金进行专业经营和管理。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融资约束多、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化传媒公司方可实现稳健、长效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文化传媒公司融资现状为切入点,采用2014年至2018年相关数据,通过DEA-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深入分析后者的时间演变格局。除此之外,本文还通过创建CLAD模型的方式对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本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一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等进行了基本论述;二是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阐述,对文章研究所需的理念和定义进行简单阐述,如融资、效率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融资效率概念等;三是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首先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地论述,其次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进行了细致说明,为下一步进行融资效率实证分析做铺垫;四是实证研究,本文在对常用公司融资效率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前提下,立足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情况,通过DEA方法对其融资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试图在各细分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五是在定性分析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CLAD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融资效率问题提供实证分析数据;六是依据前文研究针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七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下述结论:首先,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资金,政府资金也给予一定支持。虽然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旧存在着创新程度不足的情况。其次,通过DEA-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2018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为0.751,与2014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规模效率的均值2014年、2018年分别为0.964和0.876,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7和0.863。可见,2014-2018年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融资规模效率下降幅度大于融资纯技术下降幅度。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2018年较2014年相比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规模报酬递减公司增多。细分行业中,文化和艺术业融资效率下降幅度最小,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下降幅度最大。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各细分行业变化情况与总体一致,即规模报酬不变公司数量减少,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增公司数量增加。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动态效率来看,总体上,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提高,说明目前技术进步是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从细分行业来看,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总体分别上升16.2%,8.9%,只有文化和艺术业出现了下降。对其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2014-2018五年间,总体上融资动态效率波动幅度较大,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变化趋势与总体一致,且后者波动幅度较小,两者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文化和艺术业在观测期内变化幅度与总体相反,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再次,通过CLAD模型详尽探讨了文化传媒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总资产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负影响;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占比和资产回报率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正影响;股权集中度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有影响但不显着;与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高,但股东性质对融资效率影响并不显着。最后,本文认为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需从以下三个主体展开:对于政府,应该优化角色定位,包括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对于金融机构,应该从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提供多元化服务;对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应当从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四个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应该改善自身经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吕腾捷[6](2020)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低增速”“高质量”的战略定位要求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供给侧改革”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对长久发展中更关注于规模总量这一视度进行转变,结合新视角对旅游企业和地区间的相关性进行协调。效率评价是一种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生产效率进行提升的运行手段。在效率层面基础上来分析我国旅游行业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进行重点审视,有利于旅游产业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和科技驱动。本研究具体结合2002-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综合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Tobit回归等方法,深层次分析31个省份旅游产业、行业效率变化以及效率相关核心因素影响情况,同时对驱动效率变化特征的机制原因进行研究。最终研究获得的结果能够给各地区旅游行业在对投入资源不足或者过剩问题的判断提供定量基础,通过对各省区域间的旅游产业地区变化情况进行展示,协助各个地区形成提高旅游产业效率的最优化改善路径,也给企业科学性投资提供具体手段和依据,破除旅游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科学问题。首先,本文总共分八章,分别从产业整体,产业内部,产业外部系统展开宏微观视角结合的讨论。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效率数值是1地区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以及四大主要行业效率情况进行测算;其中结合Tobit模型识别并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再次,利用、条件和绝对收敛检验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内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在考虑碳排放角度下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性变化进行分析。其中,第一、二章的写作,以国内外研究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整理分析为基础,了解到目前研究资料还具有一系列不足之处,具体涉及到:没有针对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需求下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探究;没有针对智能信息化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要求影响下旅游产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没有针对现阶段旅游产业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探究等。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实证分析我国31个省份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作为核心内容,构建了旨在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的写作框架。其次,第三章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对比三阶段的DEA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的旅游效率,发现我国各省市旅游技术效率差异非常明显,全国旅游效率发展不均衡,从区域差异来看,各省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差异大。旅游效率较低地区,如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地区旅游业中的信息化要素的投入还是相对不完善的,因此,适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可能会有效提升这些省份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至于处于高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上广深,以及川渝、湖南等地区,旅游产业增长中信息化的投入相对饱和,所以信息化对这些省市旅游产业效率的贡献相对低一些。再次,第四章从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回顾选取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信息化发展水平,当地居民文化程度以及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因为旅游产业效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通过对影响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到,旅游产业效率受到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文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受到其他四种变量的影响比较明显。这四个变量中除了交通便利程度不显着负相关,其他三者均呈现出明显正相关性。之后,第五章对旅游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分四大区域对旅游效率演变趋势的分析,结果发现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东、西部范围内具有s收敛,中部和东北部区域较为平稳收敛性不显着,效率呈现分散状态。进一步检验发现,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其他范围旅游效率具有绝对b,说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在东、西部范围内旅游效率增长呈现收敛状态,同时其内部具有的差异性也在不断降低。而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绝对或条件??收敛,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其收敛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比两个控制变量可知,相比经济发展水平(EDL)的估计系数而言,四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REL)估计系数更大。然后,第六章将旅游整体产业效率进一步深入,具体到景区、旅行社、交通和酒店是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四大行业旅游效率分解特点具有复杂性,且四个核心行业中的旅游效率测算结果不具有显着关联性,从综合效率层面上来说,全国景区行业中的实际产出在理想产出中所占比例最低,整体旅游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为明显,综合效率年份波动性比较强;酒店行业中的实际产出情况最为良好,旅游效率均值相较其他产业比较高,具有一定稳定性;旅游社效率则处于居中地位,旅游交通效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并趋于稳定的状态。接着,第七章中考虑到不能仅测算“好产出”下的旅游效率,应当结合“坏产出”即碳排放条件下的旅游产业效率,所以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下,天津,川渝,云贵这六个省份整体效率与不含碳排放的结果相比表现出相对提升的情况。另外,在2010年之后,大多数省份整体效率相对不考虑碳排放的情况提高较多,但是,近2015-2017年又呈现小幅效率下降的情况;与之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在2010-2017年旅游产业综合效率情况相较未考虑碳排放的情况表现出提高的趋势。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来看,考虑碳排放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不考虑的情况而言出现了明显的效率差异,具体从“碳排放量”特征最显着的六个省份情况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上海和海南和山东三个省份处于上升趋势,天津,西藏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北京基本不变。最后,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通过梳理理论研究对数据的经济性结论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政策建议。明确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并进一步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方向。

李光宇[7](2020)在《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提出耕地休养常被认为是耕地自我恢复的有效手段,普遍应用于耕地管理中。耕地休养包括短期休养与长期休养,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休养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效应,而且研究还表明土壤微生物特性能敏感地表征土地生态和质量状况。可是,耕地长期休养会在一定时期内会导致耕地粮食生产总量的下滑,进而影响区域粮食安全,而短期耕地休养则可以降低粮食安全方面的风险。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短期休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不同管理方式所产生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生态相互关系的研究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构建了短期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探索耕地休养与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与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生态变化的关系,以期为耕地资源休养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构建了四种短期休养管理方式,并针对每一种休养管理方式设定了三种水肥管理水平。此外,本研究设定了当地传统耕作管理的耕地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所构建的四种短期休养管理方式包括:(1)原生植被休养方式;(2)选用紫花苜蓿与披碱草,共同构建牧草休养管理方式;(3)兼顾农户的成本限制,选择具有固氮效应的大豆和玉米进行混合种植,构建以作物为主导的休养管理模式;(4)兼顾良好的生态效应和低成本,选择紫花苜蓿和玉米混合播种,构建粮草休养的管理方式。本研究所设定的三种水肥管理水平包括:(1)无管理,没有任何水肥管理;(2)灌溉管理,在休养初期进行一定量的灌溉;(3)有机肥管理,在灌溉的基础上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本研究通过微生物指标对短期休养的耕地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指标对耕地休养管理方式的变化较为敏感,短期耕地休养对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特性具有显着影响,并引发了部分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而且,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可以获得更多耕地质量信息。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短期休养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在初期表现出显着差异,但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碳氮则在休养后期表现出显着差异。因此,休养随时间推移微生物群落特征逐渐变得稳定。在休养后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无管理中牧草植被会导致氮的缺乏,且粮草休养在三种水肥管理中同样可能导致氮供给的不足,而有机肥管理的作物植被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氮的供给。短期耕地休养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提升作用显着,尤其是在灌溉管理的原生植被和粮草植被中,以及有机肥管理的牧草植被中。在微生物量氮方面,灌溉管理对其具有提升作用,且有机肥管理下的原生植被也可以显着提升微生物量氮含量。(2)根据覆被类型和水肥管理的主效应显示,原生植被类型加速了铵态氮的消耗,且灌溉管理方式也导致了其消耗及流失。与微生物量氮的结果结合可知,微生物量氮的提升可能得益于土壤对铵态氮的转化。无机碳在无管理条件下均得到显着蓄积,在灌溉管理中同样易于累积。无管理条件下,速效钾得到累积,但在有机肥管理中速效钾更多的被植被所吸收。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短期内耕地管理措施的变化难以影响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但在灌溉管理的牧草植被中,出现了微生物多样性的显着下滑。这说明灌溉管理的牧草植被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观察其变化情况。(3)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氮循环方面的分析发现,作物休养加强了固氮作用,对氮的累积具有正向作用。灌溉管理则提升了微生物量氮,且抑制了部分氮消耗相关的微生物菌落,具有潜在氮累积的效应。在有机物分解能力方面,灌溉对其抑制作用较强,且粮草植被对其同样存在抑制作用。在抗土传疾病能力方面,无管理的正向作用最为显着,而灌溉管理则对抗病能力的提升较弱。在促植被生长作用方面,多数休养管理均存在促生长作用,仅有灌溉与施肥的牧草植被未能产生正向效应。(4)通过对休养的生态效应分析发现,牧草植被可能不适于短期休养。无管理的原生植被对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功能的正向效应较弱,需加入灌溉管理和有机肥,以增强其生态效应。通过对碳氮转化相关菌属的比重可知,无管理的原生植被可能更适于长期休养。在作物植被休养中,若耕地需要提高微生物的多种生态功能,如有机物分解能力、抗病能力及植被促生长能力等,可需采用有机肥管理的方式。粮草植被需结合灌溉才可提升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5)结合休养的成本以及相关政策分析可知,粮草植被可能更适用于耕地休养。尤其是灌溉和有机肥管理的粮草植被具有较低的成本需求,在提升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时,灌溉管理的粮草植被同样更具优势。对于作物植被,仅在有机肥管理中表现出较好的耕地生态效应,与粮草植被相比,其成本较高。因此,在研究区域中,粮草植被可作为短期休养的备选植被。此外,短期休养需根据农户要求因地制宜,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将更有利于农户对耕地休养项目的支持。

李俊鹏[8](2019)在《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直接改善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效率,缓解了农业用水供给不足或过量对粮食生产的限制;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会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综上,农田水利设施具备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粮食产量的连增主要来自玉米产量的提高,水稻与小麦产量仅为恢复性增长,其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升高。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加对缓解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失衡,保证我国口粮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探寻有效的水稻生产改良手段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作为水资源投入密集型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农业用水供给的变动较为敏感,不足或过量的农业用水供给均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鉴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其极有可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探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水平在时间与空间上表现出何种变动趋势?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农田水利设施是如何影响水稻生产的:是作用于水稻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还是收获面积?(3)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或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或扩大了水稻收获面积,其是否最终提高了水稻产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宏观与微观(农户)层面是否具有一致性?(4)进一步,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农户水稻产量,其是否进而改善了农户福利?(5)若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并改善农户福利,我们应如何增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与归纳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并选择适当的数据与实证技术对其进行依次分析,以最终验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水稻增产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具体如下:(1)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的时空趋势分析利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首次估算了我国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并以此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全国层面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省级层面,大部分省份农田水利资本存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时,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也对水稻产量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省级层面,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非主产区则呈现下降趋势,且两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国家层面,1997年之前,我国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1997-2003年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再次呈现增长趋势。(2)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水稻单产的影响。为较为全面的衡量水稻生产效率,本文同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各省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并在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两种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促进了水稻单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3)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各省(市/区)水稻生产要素投入数据,对水稻生产成本从总量与结构方面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其次,基于理论机制,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3SLS)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得结论具体如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中的私人投入具有明显的节约效应,对要素投入结构具有调整作用,并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促进了水稻生产中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朝劳动节约型方向变迁。同时,研究亦表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具有明显的总成本效应。(4)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利用本文估算的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在对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和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旱灾、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分别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改善田块灌溉与种植条件推动了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并通过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降低了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作用并未导致粮食供给结构失衡的加剧。(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深化及路径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最终落脚于对水稻产量的分析,利用省级和农户数据,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做了研究深化和路径探索。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市/区)水稻产量绝对量(总产量)和相对量(增长率)的影响。其次,本文同时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单产的影响。再次,作为研究深化,本文也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以作为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研究发现: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其增长率。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农户的水稻单产及其水稻种植收入。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促进电脑的使用和增强农技服务是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发现在于:农田水利设施能够通过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和扩大水稻收获面积的途径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且其水稻增产效应并未加剧我国粮食供给结构的失衡。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亦是实现农户水稻种植增产、福利改善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强化农技服务可有效增强农户层面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

陈建华[9](2019)在《基于树体结构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研究》文中指出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树种,应用前景广阔,极具开发潜力。产量低而不稳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展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初果期、盛果期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树种的良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5个产量构成要素中,冠幅、树冠长度、主枝基角、花束状果枝数量、短果枝数量、叶片数量、叶面积与初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干径、树冠长度、主枝基角、花束状果枝数量、短果枝数量、叶片数量、叶面积与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冠幅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初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为树冠长度、主枝基角、叶片数量、叶面积;盛果期的主导要素包括主枝基角、花束状果枝数量、短果枝数量、叶面积。(2)利用概率分级法将初果期和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的产量构成主导要素分为5级,初果期无性系单株产量最高的树冠长度、主枝基角、叶片数量、叶面积等级分别为2.302.59m、4249°、68008040片/株、26.3630.75cm2。对于供试的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单株产量最高的主枝基角、花束状果枝数量、短果枝数量、叶面积等级分别为4449°、693950个/株、251354个/株、26.329.5cm2。(3)紧密形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6月为单峰曲线,在7月和9月均为双峰曲线;均匀形、开阔形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不同月份均为单峰曲线。6月和7月紧密形冠层三个部位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差异比均匀形和开阔形的小,不同树形冠层内部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差异比中部和外部的小。不同树形冠层内部、中部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差异在7月均比外部的小。9月均匀形冠层三个部位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差异比紧密形和开阔形的小,不同树形冠层中部、外部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差异均比内部的小。三种树形冠层内产量的排序均为:外部>中部>内部,与净光合速率在冠层内的排序一致,不同冠层部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具有相关性。开阔形冠层三个部位的产量差异比紧密形和均匀形的小,冠层外部三种树形的产量差异比内部和中部的小。

周倩玲[10](2019)在《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基于加总数据和企业数据》文中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利用,一方面能源储量在不断下降,能源安全会威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峻。探讨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环境污染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国层面来看,关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学界通常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转移带来的能源强度变动,以及产业内整体效率变动带来的能源强度变动,那么近年来这两部分分别对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有多少?从地区层面来看,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影响地区间能源效率差异的原因都有哪些?资源充裕的地区因要素禀赋优势,更容易汇聚更多的高能耗产业,但是,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如果在不同地区生产经营,其能源效率会有差异吗?此外,从行业内的角度来看,能源行业以及高能耗行业,会存在什么问题?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呢?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地区以及企业三个层面,从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相对应地,本文所搜集和分析的数据也分为三类,一是全国加总数据,二是地区加总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统计年鉴),三是企业层面数据(来自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主要包括企业能源消耗以及主要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数据。在不同层级的研究中,针对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数据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文具体的研究脉络如下:首先是导论,主要阐述了全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描述了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展示了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学术贡献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本章系统地梳理了关于能源效率测度方式、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能源及相关行业的错配研究以及资源税和增值税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每一部分的文献进行总结以及简要评述。第二章从全国层面进行研究,使用LMDI分解方法,将总体能源强度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转移引致的结构效应和产业内效率提升引致的效率效应,LMDI分解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内效率提升是我国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贡献来源。因此,基于这一发现,本文第五章将针对行业内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为地区层面的横向研究,其中,第三章基于地区加总数据,分别使用能源强度和全要素能源效率两种测度方式对地区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对比分析,其中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使用DEA-BCC方法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第四章根据第三章测算的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特征事实,进行了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认为地区能源效率存在资源诅咒,同时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再次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地区层面的能源效率必定会与地区产业结构有关,那么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在不同地区,能源效率会存在差异吗?本文第五章使用企业数据,对这一疑问进行解答。由相同行业的企业数据计算得出的特征事实显示,同一行业内的企业能源强度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性。在回归中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即控制了行业差异的影响,再次证明资源诅咒的存在,控制了空间溢出效应后,结论也依然稳健。同时在第五章的回归分析中,也考察了企业特征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除了企业能源效率问题,能源行业及相关的高能耗行业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第六章在第五章的基础上,使用企业数据,对能源行业的内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HK模型框架基础上,重新设定错配楔子测算所有二位行业的错配程度,结果发现能源行业及一些高能耗行业的错配程度较高,即行业内不公平程度较严重。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能源效率是否有效呢?在第七章中,首先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地区资源税和能源效率的关系,发现资源税是无效的。第二节使用连续DID方法考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发现增值税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了能源效率。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全国总体的能源效率方面,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仅在大跃进时期,以及工业化进程前期呈上升趋势1。对近二十年的能源强度做LMDI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产业内部的效率效应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超过60%,分行业来看,工业的能源效率提升对整体能源效率提升做出了最大贡献,并且本文还发现,在经济下行阶段,结构效应反而导致了能源效率的下降,说明经济形势较差的时候,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影响了能源效率的提升。第二,从地区层面来看,无论使用何种测度方式,都表明能源禀赋充裕的地区其能源效率较低。对地区能源效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证明资源诅咒的存在,且随着地区电力投资比重的提高,能源效率随之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在大部分地区都能够提高能源效率,但是在东北地区,引进外资带来的污染洼地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不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显着提高地区能源效率。使用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做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第三,从企业层面来看,即使是排除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诅咒依然存在,禀赋充裕的地区企业能源效率较低,且能源禀赋对于高能耗行业影响程度更大。此外考察企业特征对企业煤炭能源强度的影响,发现能源效率存在规模效应,企业规模越大,能源效率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能源效率也越高;而对企业的油类能源效率,资源诅咒不成立,但是企业油类的能源效率依然存在规模效应。另外,使用企业数据研究行业的错配问题,发现能源行业及一些高能耗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错配较严重。这意味着在这些行业既存在大量的高效率企业,又存在大量的低效率企业。错配导致效率损失,如果在一个完美的市场中,低效率的企业会逐渐退出市场,说明在能源及相关行业,一些低效率的企业没有退出市场。第四,从税收政策效果来看。首先,针对调控资源开采的资源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资源税一方面通过提高能源价格来提升能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税的税收收入全部归于地方,资源税通过财政激励效果,增加开采规模而加剧资源诅咒,从而降低能源效率,在这两种机制的影响下,大部分地区资源税与能源强度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而对企业生产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则显着提高了企业的能源效率,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增值税改革通过刺激高能耗行业的企业进行固定生产设备投资,从而提高其能源效率。

二、福优964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优964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2.4 讨论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6.4 讨论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2 综合评价结果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9.2 讨论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9.3 创新点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氮相互作用
        1.3.2 水氮供应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1.3.3 苹果园土壤硝态氮残留研究进展
        1.3.4 高光谱氮素诊断
        1.3.5 氮肥供应决策研究进展
    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方法
    2.1 试验果园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4.1 指标计算方法
        2.4.2 综合评价方法
        2.4.3 光谱数据分析方法
        2.4.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素状况及冠层生长的影响
    3.1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3.2 水氮用量对苹果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3.2.1 苹果树春梢生长
        3.2.2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4.1 水氮用量对苹果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2 水氮用量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4.2.1 外观品质
        4.2.2 内在品质
        4.2.3 苹果内在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4.3 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水氮利用的影响
        4.3.1 水分利用效率
        4.3.2 氮肥农学利用率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水氮用量对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的影响
    5.1 水氮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5.1.1 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5.1.2 土壤硝态氮的时间分布特征
    5.2 水氮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组合评价的苹果园水氮用量优选
    6.1 基于单一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6.1.1 主成分分析法
        6.1.2 TOPSIS法
        6.1.3 灰色关联法
        6.1.4 隶属函数分析法
    6.2 基于模糊Borda方法的组合评价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估测初探
    7.1 冠层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相关性分析
    7.2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估测苹果树叶片氮含量的多元校正方法比较
        7.2.1 蒙特卡洛方法剔除异常值
        7.2.2 光谱数据预处理
        7.2.3 特征变量筛选
        7.2.4 基于特征变量的模型建立与评价
    7.3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和偏最小二乘辅助极限学习机的苹果树叶片氮含量估测
        7.3.1 蒙特卡洛二次检测法剔除异常值
        7.3.2 样本集划分
        7.3.3 光谱数据预处理
        7.3.4 变量提取
        7.3.5 模型建立及评价
    7.4 讨论
        7.4.1 光谱数据预处理
        7.4.2 变量筛选
        7.4.3 模型建立与选择
    7.5 小结
第八章 基于叠加集成模型的苹果树叶片氮素诊断与供应决策
    8.1 样本集划分
    8.2 叠加集成模型建立与评价
        8.2.1 叠加集成模型
        8.2.2 极限学习机及其优化
        8.2.3 子模型的融合
        8.2.4 叠加集成模型关键参数选择
        8.2.5 叠加集成模型预测结果
    8.3 苹果树叶片氮素诊断关键时期
    8.4 苹果树水氮供应模型的建立
        8.4.1 模型结构
        8.4.2 模型验证
    8.5 讨论
        8.5.1 基于叠加集成模型估测苹果树冠层叶片氮含量
        8.5.2 苹果树水氮供应决策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的库结构
    2.3 再生季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
    2.4 再生季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再生力的相关性
    2.5 再生季水稻产量及相应性状表达值的分级
    2.6 再生力筛选指标的准确度验证
    2.7 穗茎比与再生季水稻产量的关系
3 讨 论
4 结 论

(4)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三、总量与结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文章结构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一、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二、平衡关系
        三、投入产出模型
    第二节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理论
        一、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二、投入产出补充表的编制方法
        三、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二、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三、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第三章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第一节 中国1987~201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一、编制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二、编制投入产出补充表
        三、构建1987~2017 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
        四、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第二节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模型的构建
        一、第I、II象限分配基数的计算
        二、第I象限流量的分解
        三、第II、III象限的编制
        四、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及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第一节 1987~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一、总产出构成及变化分析
        二、增加值构成及变化分析
        三、部门关联特征变化分析
        四、最终使用构成及变化分析
    第二节 1987~2017 年中国产品部门生产函数估计
        一、理论基础
        二、数据情况
        三、模型选择及估计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二、部门间关联变化情况
        三、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国1987~2017年30 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附录 B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

(5)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1.2.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
        1.2.3 公司融资效率
        1.2.4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1.2.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2.1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2.2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
        2.2.1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
        2.2.2 文化传媒公司概念
        2.2.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特点
    2.3 融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3.1 融资相关概念
        2.3.2 融资方式及特点
        2.3.3 融资理论
    2.4 效率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4.1 效率概念界定
        2.4.2 效率测度方法
    2.5 融资效率及测度方法
        2.5.1 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2.5.2 传统融资效率测度方法及其局限性
        2.5.3 数据包络分析(DEA)在融资效率分析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及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3.1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3.1.1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3.1.2 行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3.1.3 新兴传媒兴起,传媒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3.2 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
        3.2.1 并购趋势明显,近两年回归理性
        3.2.2 融资最为活跃细分领域:影视音乐、网络视频
        3.2.3 IPO退出回报率上升,境外上市占比增加
    3.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3.3.1 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能力不足
        3.3.2 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1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测算方法
        4.1.1 适用于融资效率静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4.1.2 适用于融资效率动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4.2 样本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样本选择
        4.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3 评价指标选取
        4.2.4 评价指标相关性检验
        4.2.5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
    4.3 样本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4.3.1 样本公司资产规模
        4.3.2 样本公司营业收入
        4.3.3 样本公司净利润
    4.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4.1 融资静态效率整体分析
        4.4.2 融资静态效率具体分布状况
        4.4.3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比较分析
        4.4.4 融资效率规模报酬分析
        4.4.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细分行业融资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4.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5.1 融资动态效率整体分析
        4.5.2 新闻和出版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4.5.3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4.5.4 文化艺术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4.5.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5.2.1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2.2 描述性统计
        5.2.3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5.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提高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优化角色定位
        6.1.1 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
        6.1.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6.1.3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
        6.1.4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6.2 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
        6.2.1 银行贷款
        6.2.2 股权融资
        6.2.3 债券融资
        6.2.4 国际融资
    6.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3.1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6.3.2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生产能力
        6.3.3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营销能力
        6.3.4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6.4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水平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7.1.2 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主要因素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6)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第一节 旅游效率的相关概念
        一、效率的含义及组成
        二、效率的研究方法
        三、旅游产业
        四、旅游产业效率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系统论
        三、厂商理论
        四、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旅游产业效率相关研究
        二、旅游行业效率相关研究
        三、旅游效率测算分析方法对比
        四、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相关研究
        五、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六、国内外文献对比评述
第三章 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测算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三阶段DEA模型
        二、超效率-SBM模型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第三节 三阶段DEA模型测度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一、第一阶段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算
        二、第二阶段SFA模型对投入松弛的估计及分析
        三、第三阶段调整投入后旅游业效率值再测定及分析
    第四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对外开放程度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交通便利程度
        四、旅游资源丰富程度
        五、信息化发展水平
        六、居民文化程度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TOBIT模型介绍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检验与回归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果讨论
    第五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第二阶段投入松弛量调整
        一、投入松弛变量调整步骤
        二、投入松弛变量测算结果
第五章 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σ收敛
        二、绝对β收敛
        三、条件β收敛
    第二节 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σ收敛分析
        二、绝对β收敛分析
        三、条件β收敛分析
第六章 旅游产业内部分行业效率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酒店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酒店行业效率测算
        二、酒店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三节 旅行社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行社行业效率测算
        二、旅行社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四节 旅游交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游交通效率测算
        二、旅游交通效率情况分析
    第五节 旅游景区效率的变化情况
        一、旅游景区整体效率测算
        二、旅游景区效率情况分析
第七章 旅游产业整体生态效率考察
    第一节 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第二节 数据来源
    第三节 旅游产业碳排放量的测度
    第四节 加入碳排放的旅游产业整体效率分析
        一、旅游产业整体效率的变化
        二、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耕地休养的内涵及定位
    2.2 休养管理对耕地质量的提升
    2.3 土壤微生物对耕地质量的反馈
    2.4 已有研究评述
3 理论机理分析
    3.1 耕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机理
    3.2 微生物与耕地质量间的互动关系
    3.3 短期与长期耕地休养间的递进关系
    3.4 耕地休养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及方法概述
    4.1 研究区域选择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室测定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短期休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牧草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 作物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 粮草休养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短期休养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牧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2 作物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3 粮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短期休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7.1 牧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2 作物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3 粮草休养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7.4 本章小结
8 土壤内部关联及休养管理措施的改进
    8.1 牧草休养管理的改进
    8.2 作物休养管理的改进
    8.3 粮草休养管理的改进
    8.4 基于成本与生态效应选择休养方式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可能的贡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获得奖励
参与科研项目

(8)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研究
        1.3.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
        1.3.3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效应影响的研究
        1.3.4 农业基础设施对生产规模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1.3.5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抗灾能力影响的研究
        1.3.6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章分析框架
    2.1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
        2.1.1 农田水利设施定义
        2.1.2 农田水利设施分类
        2.1.3 农田水利设施特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社会先行资本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业生产理论
        2.2.4 空间经济理论
        2.2.5 农田水利设施影响水稻生产的理论机制
    2.3 文章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3.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时空趋势分析
        3.1.1 农田水利设施的衡量:资本存量的估算
        3.1.2 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时空趋势分析
    3.2 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3.2.1 省级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3.2.2 全国及地区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
    4.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单产的影响
        4.1.1 中国水稻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4.1.2 实证方法
        4.1.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4.1.4 实证结果与讨论
    4.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2.1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4.2.2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分析
        4.2.3 实证方法
        4.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4.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4.3.1 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趋势分析
        4.3.2 实证方法
        4.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4.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
    5.1 农田水利设施对私人投入的替代效应
        5.1.1 粮食生产成本变动趋势
        5.1.2 理论分析
        5.1.3 实证方法
        5.1.4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5.2 农田水利设施对要素投入的结构调整效应
        5.2.1 粮食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5.2.2 理论分析
        5.2.3 实证方法
        5.2.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 农田水利设施的总成本效应
        5.3.1 实证方法
        5.3.2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
    6.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影响
        6.1.1 水稻播种面积时空趋势分析
        6.1.2 理论分析
        6.1.3 实证方法
        6.1.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6.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受灾面积的影响
        6.2.1 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趋势分析
        6.2.2 理论分析
        6.2.3 实证方法
        6.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6.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6.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粮食播种比例的影响
        6.3.1 水稻粮食播种比例时空趋势分析
        6.3.2 实证方法
        6.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6.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7.1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7.1.1 实证方法
        7.1.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7.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7.2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分析
        7.2.1 实证方法
        7.2.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7.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7.3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7.3.1 实证方法
        7.3.2 实证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7.3.3 农户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7.3.4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
    7.4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分析
        7.4.1 变量选择
        7.4.2 水稻种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7.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影响的评估
    7.5 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基于树体结构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伯利亚杏概述
        1.1.2 西伯利亚杏的价值
        1.1.3 西伯利亚杏的生产现状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经济林树种产量构成要素研究进展
        1.2.2 杏属植物产量构成要素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筛选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初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2.3.2 初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2.3.3 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2.3.4 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效应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正态性检验
        3.2.2 初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概率分级及效应
        3.2.3 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概率分级及效应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树形效果分析
    4.1 试验地概况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与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通径分析
        4.3.2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不同树形不同冠层部位的光合生理特性
        4.3.3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光合指标峰值的差异性分析
        4.3.4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不同树形不同冠层部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分析
        4.3.5 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不同树形不同冠层部位产量的差异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10)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基于加总数据和企业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能源效率的定义和测度
        一、单要素能源效率
        二、全要素能源效率
    第二节 关于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技术影响
        二、产业结构影响
        三、地区差异影响
        四、企业异质性的影响
    第三节 能源及相关行业的行业内错配研究
        一、关于错配的研究
        二、关于我国能源及相关行业错配的研究
    第四节 税收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一、针对节能的税收政策研究
        二、增值税改革对企业影响研究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能源效率变动的因素分解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变化
    第二节 LMDI方法介绍
        一、因素分解方法的介绍
        二、具体分解步骤
    第三节 测算结果
        一、总体测算结果
        二、分行业测算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源效率的地区测算
    第一节 能源效率测算方式的介绍和对比
    第二节 能源强度的测算结果
        一、总体能源消耗概述
        二、分地区能源强度的测算结果
    第三节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结果
        一、测算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测算结果
    第四节 Malmquist指数的测算
        一、Malmquist方法介绍
        二、测算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源效率的地区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特征事实
    第二节 数据和模型设定
    第三节 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分析
    第四节 能源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
        一、莫兰指数分析
        二、空间实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特征事实
    第二节 数据和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二、模型设定和自变量的选取
    第三节 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分析
        四、机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能源及相关行业分析——错配视角
    第一节 错配问题的理论介绍
    第二节 模型设定
    第三节 错配结果描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税收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资源税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一、资源税的征收情况
        二、资源税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
        三、实证结果
    第二节 增值税改革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效果
        一、政策介绍
        二、数据描述
        三、模型设定
        四、实证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A1:地区Malmquist指数
附表A2:地区技术进步变化
附表A3:地区技术效率变化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福优964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2]水肥一体化水氮用量对苹果园氮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供应决策[D]. 陈绍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J]. 林强,郑长林,林祁,朱永生,王颖姮,蒋家焕,姜照伟,张建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4]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D]. 安蕾.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D]. 吕腾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短期耕地休养的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D]. 李光宇. 浙江大学, 2020(06)
  • [8]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D]. 李俊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树体结构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研究[D]. 陈建华.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10]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基于加总数据和企业数据[D]. 周倩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富友964特性及收率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