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

西安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

一、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苏义蕾[1](2021)在《温州LC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胡慧敏[2](2020)在《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人因部分功能的丧失导致能力不足,其成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其中这类群体的就业情况也成为社会中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上海市城市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保证残疾人不断参与社会生活,因此残疾人在就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与思考。在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为基础,从政策法律层面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当前,国际社会各政府主要是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与自主创业三种方式帮助残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从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出发,梳理上海市残疾人的总体结构与就业现象,通过访谈法,实地走访调研,运用增能理论的去阐述残疾人就业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同时也根据访谈法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根据增能理论的定义与具体内容,本文将从个体增能与集体增能2个维度去研究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本文在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到,当前时代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的障碍中首先是自我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人由于残疾带来的部分功能的丧失,带来个人能力的欠缺与权利保护的不足。关于能力方面,当前残疾人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因部分功能的丧失带来的身体机能缺陷、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社会交往障碍;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就业歧视、维权意识薄弱,无障碍环境缺失以及就业意识受到挤压四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个体增能过程中,上海市残疾人主要是对着重于对自我效能的提高,在残疾人的自我意识,尊严感等方面较为缺少,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依旧受限于自我意识;(2)集体增能过程中,社会权利的保障更加侧重于基本生存权利,另外在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虽然政策法律一直强调要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但是还是存在对权利的剥夺状况。因此本文的建议将从能与权两处着手,回到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首先从个体增能出发,保障个人能力的提升,提出从教育培训与康复训练不断提高残疾人的能力。然后从集体增能出发,提出政策资源的嵌入与社会良好氛围的构建,从政策的有效性供给,残疾人就业观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保障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良好的社会氛围。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也是时代不断进步下带来的心理变化,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面临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他们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这也是新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李莹[3](2020)在《精神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残疾人多生活困难,构成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本文采用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精神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进行专门考察。研究发现,精神残疾群体的主要需求包括治疗、基本生活支持、康复、长期照护与监管以及社会参与。对此,我国政府已通过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予以回应,基本满足了精神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与治疗需求,但还存在社区康复服务匮乏、替代性照护服务供给不足、就学、就业难等问题。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精神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权虽得到较好保障,但是对其发展权和参与权依然关注不足。原因在于当前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三个不平衡: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发展的不平衡,医疗服务与社会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卫健、民政、残联不同部门能力与投入的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未来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参考建议。

武建华[4](2019)在《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的群体。由于自身心理或生理的客观受限、主观上的自我设限和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残疾人是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对就业服务依赖程度比较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发展迎来了全新机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赋能理论等理论基础,本文以我省近3年来残疾人就业服务状况和基本需求动态更新数据、残疾人就业案例为基础,对我省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访谈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服务机构,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进行了多维分析,总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发现我省残疾人就业率偏低,就业稳定性差,就业层次较低、就业不平衡、农村未就业残疾人数量巨大等问题。经分析残疾人就业服务滞后于残疾人需求的原因包括: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执行不力、残联组织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就业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无法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残疾人人力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挖掘、单一的服务主体无法满足残疾人就业服务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单边的服务理念无法提升用人单位聘用残疾人的积极性。由此,本文结合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要求提出建议和对策:一是围绕如何充分发挥现有法律、政策的潜力,提出细化操作细则、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监督监管的建议;二是围绕如何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能力,提出深化残联组织改革、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社会化和信息化建设;三是围绕服务型政府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提出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管理的建议;四是提出要重视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苗倩[5](2019)在《去障碍视角下推进残疾人精准就业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也是实现残疾人权利,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回归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是新时代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推进残疾人就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系统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都从法律层面上为作为公民的残疾人提供了劳动就业权的保障。在政策方面,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就业援助政策、就业服务政策已初步形成,这些法律及政策的出台逐步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然而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残疾人的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残疾人的就业总体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西安市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包括残疾人就业工作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西安市就业年龄段中持证残疾人达91097人,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只有5913人,其他形式就业的残疾人则更少。本文从西安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出发,主要通过访谈法,对西安市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残疾人福利企业、残疾人个人展开调查,进而对残疾人在就业中遇到的现实障碍及实现精准就业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本文对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模式、就业障碍以及就业对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从资源、能力、机会三个维度构建残疾人实现就业的理论分析框架;再次,基于访谈获得的数据,分析西安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所在。调研发现残疾人就业存在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就业不稳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残疾人面临的三大障碍,即资源欠缺、能力不足、机会缺乏;最后,以增权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针对性地从资源嵌入、能力提升和机会给予三个方面提出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的具体建议。

马宇[6](2014)在《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教育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题,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问题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特别关注的焦点。作为人类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同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是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我国建国以来三类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相关支持等研究内容;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融合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及社会支持理论三个方面来阐述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回顾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历程,梳理了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从雏形期、形成期到完善期的发展路径,并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我国江苏、北京、吉林、天津等省市高校中的残疾人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走访残疾学生及其家长、残联系统、教育系统、高校基层等相关人员,实地察看等方式,了解我国政府、高校、家庭等各个层面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的情况,发现现有支持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仍显不足;高校管理的规范性不够,支持系统不健全;家庭关心和支持程度明显降低;残联系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较弱;社区支持与服务并不到位;现有支持体系缺乏稳固合作机制。针对我国目前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和构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多元双通路支持体系模式”,试图重新构建全社会支持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网络系统,自上而下,从政府到学校、家庭、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的独立支持体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提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策略,希望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也为政府制定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艾东[7](2012)在《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就业权的实现不仅是残疾人获得经济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他们参与和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一个社会残疾人就业的状况是衡量该社会文明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陕西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落实和制定了大量残疾人就业政策。同时,陕西省于2009年开始进行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即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的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评估对该省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升该省残疾人就业保障水平、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的建设和促进陕西省在“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平等、参与及共享”的新残疾人观,以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采取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对残疾人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予以多角度的政策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对统计数据和深度访谈等方面的分析,把握现阶段陕西省残疾人就业的整体状况;对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和政策工具分类。其次,从政策系统论角度和建构主义的评估思路,形成了以“事实-价值”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评估框架。第三,结合“事实-价值”政策评估框架对陕西省残疾人就业进行全面判断。其中从价值层面来看,总体上讲,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呈现出对残疾人福利扩展显着、社会融入作用明显以及社会保障权维护力度增强的特征。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目前正处于从“残疾医疗模式”向“残疾社会模式”理念转变过程;处在“制度化”和“法律化”保障的发展阶段;以及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组合不断优化(“地方化”)的过程。从事实层面来看,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中也存在着政策失效等问题。其中,陕西省残疾人集中就业政策受2006年的政策调整影响较大;福利企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福利企业数量处于减少的趋势;按比例就业政策工具的执行强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情况透明度低;同时,个体就业及创业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和缺位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应从“经济援助”向“工作福利”、从“城乡分割”向“机会均等”、从“就业弱势”向“确权增能”以及从“单一扶助”向“多元支持”等四个方面政策优化思路。

曾丽清[8](2012)在《残疾人地方立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残疾人作为一般社会群体,享有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它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身心的障碍,造成了个人生存和发展中的严重困难。他们在教育、就业、文化生活上都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甚至,社会生活中常常遭受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然而残疾人融入社会和权利的保护离不开法律。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不仅符合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多层次性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进一步完善上位法、丰富我国现行地方立法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地方立法目前已经形成较坚实理论基础以及一定可供借鉴的实践成果。但是我国的有关残疾人的地方立法仍然存在着重复立法、立法技术不高、立法言语不规范、立法价值不明确、地方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事业更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残疾人地方立法进行研究探讨,以完善我国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残疾人地方立法进行分析。论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介绍为什么探讨残疾人保障立法和本选题大致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将探讨我国残疾人保障立法的现状。分析残疾人保障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背景和意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废止的状况,实施和执行的效果。第三部分是重点内容,主要探讨现今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这部分将采取比较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我国残疾人地方立法存在滞后、解释权混乱,以及地方特色不突出、立法语言不规范等问题。论题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残疾人地方立法的思路。主要采取进行文献分析法,通过加强审议,建立立法辩论制度完善立法程序,提升立法素质、明确立法价值、建立立法质量评估制度、突出地方特色等方面,完善我国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梁土坤[9](2012)在《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残疾人改善其生活状况、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方式,为世界多个国家所采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学习国外的相关做法,在结合本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不断完善,对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受社会歧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在现实中面临巨大挑战,其所发挥的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在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及问题,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具体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的发展历程,采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数据库与民政事业统计报告等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存在规模小、参与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的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地区差异较大、出现了偏离政策初衷的现象等问题。并且,从社会歧视严重,政府责任缺失,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残疾人就业技能低,以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存在统一比例欠妥、人数计算不合理、处罚程度过轻、缺乏激励措施等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建议。其中,促进残联录用残疾人、修改公务员体检标准、逐步建立岗位预留制度对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以促进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尤为重要。制定差别比例原则、建立记点法计算制度、出台累进处罚措施、实施相关激励措施等以完善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是促进我国按比例残疾人就业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连茂芹[10](2012)在《智力障碍者权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本人权保障理念的日益强化,作为典型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的权利保障,逐渐成为各国法律、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作为更为弱势的智力障碍者,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保障。我国当前立法对智力障碍者权利保障的规定很少,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致大多数智力障碍者所得到的权利保障项目少,水平低,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无障碍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剖析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提出完善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障的法律的建议,智力障碍者权利的实现,无论对于对满足智力障碍者的现实需求,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以智力障碍者的权利为研究对象,从智力障碍者及其权利的概念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智力障碍者在生存、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权益、立法现状及缺陷,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本人对完善我国智力智力障碍者的法律保护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对智力障碍者权利的关注。本文的正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论述智力障碍者的权利。第一部分:智力障碍者及权利内容概述导论。这部分第一节通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智力障碍者概念的定义,提出了法学界对智力障碍者的定义。第二节,具体介绍了智力障碍者的权利内容,分别从生存权、康复权、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无障碍权等方面阐述了其具体权利。第二部分: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现状及立法缺陷。第一节,从智力障碍者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无障碍环境这五个角度介绍了其基本生存现状;第二节,阐述了我国对其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及缺陷。第三部分:其他国家和地区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通过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智力障碍者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权利保障的立法状况,从中借鉴和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等,促进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障体制的完善。第四部分:完善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的法律保护。这一部分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智力障碍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医疗康复救助制度、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无障碍环境建设及其他方面的权利救济制度的原则和策略。

二、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总体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增能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残疾人
        二、就业支持政策
    第二节 增能理论
        一、增能理论的概念
        二、增能模式的选择
第二章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
    第一节 上海市残疾人总体结构特征
        一、残疾人基数大
        二、肢体残疾类型占比最大
        三、性别比总体相差小
    第二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
        一、残疾人就业城乡差距大
        二、残疾人就业以按比例就业为主
        三、残疾人群体整体教育层次偏低
        四、接受康复服务人员逐年下降
    第三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历史沿革
        一、注重生存权的托养阶段(1949-1988)
        二、注重参与权的自立模式阶段(1989-2007)
        三、注重社会权利的发展模式(2008-至今)
第三章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类型选择
        一、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样本选择
        二、增能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第二节 个体增能层面下对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分析
        一、教育支持政策占主要部分
        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偏基础化
        三、康复支持政策薄弱
    第三节 集体增能层面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分析
        一、多种就业方式支持政策并存
        二、就业服务政策多
        三、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大
        四、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政策少
第四章 增能理论视角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障碍质性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过程
    第二节 增能理论视角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障碍
        一、上海市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个体能力匮乏
        二、上海市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集体权能欠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中个体增能效果结论
        二、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中集体增能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建议
        一、个体能力提升:自我效能与自我意识相结合
        二、集体权能保障:政策资源的嵌入与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访问提纲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精神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方法
3. 精神残疾群体的生存境况与社会保障需求
4. 我国对精神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执行
    4.1 针对治疗需求的社会保障
    4.2 基本生活保障
    4.3 针对康复需求的社会保障
    4.4 针对长期照护与监管需求的保障
    4.5 针对发展与社会参与:就学、就业需求的保障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残疾人
        2.1.2 残疾人就业
        2.1.3 残疾人就业服务
    2.2 理论依据
        2.2.1 社会公平理论
        2.2.2 能力贫困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服务型政府
第3章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现状
    3.1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2018 年湖南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情况数据分析
        3.1.2 2016-2018 年湖南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数据纵向比较分析
    3.2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3.2.1 残疾人就业率与户口类别的相关性分析
        3.2.2 残疾人就业帮扶需求与受教育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3.2.3 残疾人就业形式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3.3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案例分析
    3.4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
        4.1.1 残疾人就业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
        4.1.2 残疾人职业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
        4.1.3 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持续性有待增强
        4.1.4 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4.2 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4.2.1 多重角色叠加导致残联组织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
        4.2.2 自上而下的就业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无法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4.2.3 单一的服务主体无法满足残疾人就业服务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
        4.2.4 单边的服务理念无法提升用人单位聘用残疾人的积极性
        4.2.5 残疾人人力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挖掘
第5章 促进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5.1 强化残疾人就业法规支持
        5.1.1 强化法规的可操作性
        5.1.2 强化法规的监督和监管
        5.1.3 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5.2 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
        5.2.1 深化残联组织改革
        5.2.2 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社会化和信息化
    5.3 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需求管理
    5.4 重视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5.4.1 为用人单位提供无障碍服务
        5.4.2 为用人单位提供融合和发展服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5)去障碍视角下推进残疾人精准就业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研究
        1.3.2 残疾人就业模式的研究
        1.3.3 残疾人就业障碍的研究
        1.3.4 残疾人就业对策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排斥理论
        2.1.2 社会融合理论
        2.1.3 增权理论
        2.1.4 可行能力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残疾人精准就业的界定
        2.2.2 残疾人精准就业服务的界定
    2.3 障碍”—“去障碍”—“无障碍”的分析框架
        2.3.1 障碍:逻辑起点
        2.3.2 无障碍:理想状态
        2.3.3 去障碍:重要环节
        2.3.4 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 西安市残疾人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受访人员基本情况
    3.2 西安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
        3.2.1 西安市残疾人的规模与分布
        3.2.2 西安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规模与分布
        3.2.3 西安市残疾人各类型就业现状
        3.2.4 西安市残疾人的岗位分布及工资水平
    3.3 西安市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3.3.1 残疾人整体就业率低
        3.3.2 残疾人就业质量低
        3.3.3 残疾人就业稳定性差
第四章 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的障碍分析
    4.1 资源不足
        4.1.1 政策资源不足
        4.1.2 经济资源不足
        4.1.3 服务资源不足
    4.2 能力欠缺
        4.2.1 身体机能损伤
        4.2.2 受教育水平低
        4.2.3 就业意识不强
    4.3 机会缺乏
        4.3.1 落后的残疾人观
        4.3.2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
第五章 推进残疾人精准就业的实现路径
    5.1 总体目标:消除障碍,促进就业
    5.2 原则:多元参与与融合发展
    5.3 实现路径
        5.3.1 资源嵌入:政策资源、经济资源、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
        5.3.2 能力提升:康复训练、普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
        5.3.3 机会给予:新型残疾人观的树立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针对残疾人服务工作人员
附录2: 访谈提纲——针对残疾人个人
附录3: 访谈提纲——针对一般性用人单位
附录4: 访谈提纲——针对福利企业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融合教育理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一) 融合教育理论的阐释
        (二) 融合教育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二、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
        (一) 教育公平理论涵义
        (二) 教育公平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三、社会支持理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撑
        (一) 社会支持理论内涵
        (二) 社会支持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第三章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的教育支持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
        (一)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
        (二) 教育支持与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
        (二)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特点与趋势
第四章 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问题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采用的方法及样本情况
        (一) 调查采用的方法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二、残障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结构描述
        (一) 残障大学生情绪支持网结构
        (二) 残障大学生矛盾化解支持网结构
        (三) 残障大学生经济支持网结构
        (四) 残障大学生实物支持网结构
        (五) 残障大学生求学就业信息支持网结构
        (六) 残障大学生实践活动信息支持网结构
        (七) 残障大学生外出活动支持网结构
        (八) 残障大学生日常交往支持网结构
    三、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现状描述与分析
        (一) 政府层面的支持
        (二) 学校层面的多样化支持
        (三) 家庭的情感与经济支持
        (四) 非政府组织等支持
        (五) 社区的实际支持
    四、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 政府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二) 高校管理的规范性不够,支持系统不健全
        (三) 家庭关心和支持程度明显降低
        (四) 残联系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较弱
        (五) 社区支持与服务并不到位
        (六) 现行支持体系缺乏稳固合作机制
第五章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构与完善策略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一) 支持体系的建构模式
        (二) 支持体系模式的应用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 政府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二) 学校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三) 家庭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四) 非政府组织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五) 社区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目标与现实:现阶段的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
    2.1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目标
        2.1.1 预定目标之一: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
        2.1.2 预定目标之二:形成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2.1.3 预定目标之三:消除残疾人就业社会排斥;加强残疾人社会融合
    2.2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情况的数据特征分析
        2.2.1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情况的时间序列数据特征
        2.2.2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情况的横截面数据特征
    2.3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
        2.3.1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2.3.2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类型
第三章 事实与价值: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一个评估框架
    3.1 价值层面: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总体评价标准
        3.1.1 标准之一:残疾人就业政策与残疾人福利最大化的关系
        3.1.2 标准之二:残疾人就业政策与残疾人社会认同感的关系
        3.1.3 标准之三:残疾人就业政策与残疾人社会保障权的关系
    3.2 事实层面: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具体评价方法
        3.2.1 残疾人就业政策环境与政策工具的互动性
        3.2.2 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功能和目标的有效性
第四章 保障与缺失:对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判断
    4.1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总体评判
        4.1.1 从残疾人就业政策价值体现的角度来评价
        4.1.2 从残疾人就业政策系统变迁的视角来评价
    4.2 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具体判断
        4.2.1 陕西省残疾人集中就业政策评价
        4.2.2 陕西省残疾人分散就业政策评价
        4.2.3 陕西省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评价
第五章 效率与公平:新时期发展型残疾人就业政策
    5.1 从“经济援助”向“工作福利”转变
        5.1.1 从“经济援助”向“工作福利”的理论依据
        5.1.2 从“经济援助”向“工作福利”的政策选择
    5.2 从“城乡分割”向“机会均等”转变
        5.2.1 从“城乡分割”向“机会均等”的理论依据
        5.2.2 从“城乡分割”向“机会均等”的政策选择
    5.3 从“就业弱势”向“确权增能”转变
        5.3.1 从“就业弱势”向“确权增能”的理论依据
        5.3.2 从“就业弱势”向“确权增能”的政策选择
    5.4 从“单一扶助”向“多元支持”转变
        5.4.1 从“单一扶助”向“多元支持”的理论依据
        5.4.2 从“单一扶助”向“多元支持”的政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残疾人地方立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的缘由
        1. 残疾人保障的目标(人权)
        2. 我国残疾人保障的地方立法条件
        3. 我国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的模式变迁(缺陷)
    (二) 主要研究内容
        1. 残疾人地方立法立法的技术
        2. 残疾人地方立法立法的价值
        3. 残疾人地方立法立法的解释
        4. 残疾人地方立法的特色
二、我国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的现状
    (一) 残疾人保障地方性法规的现状
        1. 立法的背景
        2. 各省份残疾人保障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现状和实施的效果
    (二) 残疾人保障地方政府规章的现状
        1. 立法背景
        2. 有关残疾人保障的地方政府规章的现状
三、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1.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的横向比较
        2.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的纵向比较
        3. 残疾人地方立法的问题
    (二)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立法价值和人权观念的缺乏
        2. 立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职业化队伍
        3. 地方立法程序不完善
        4. 缺乏立法后效果评估制度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的思路
    (一) 明确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价值的定位
        1. 法制统一原则
        2. 保护特定人(残疾人)人权
    (二)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程序的完善
        1. 完善残疾人保障立法规划
        2. 健全立法起草机制
        3. 完善立法听证机制
        4. 建立立法辩论机制
        5. 完善立法审议制度
        6. 完善残疾人地方立法的解释机制
    (三) 残疾人保障地方立法质量的提高
        1. 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基本要求
        2. 建立健全立法后质量评估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残疾人就业研究文献回顾
        1.2.2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研究文献回顾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概述
    2.1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理论基础
    2.2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法律依据
    2.3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的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3.1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发展概况
    3.2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模小
        3.2.2 参与按比例安排就业的残疾人的工作稳定性差
        3.2.3 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3.2.4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大
        3.2.5 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政策初衷的现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社会排斥严重
    4.2 经济发展不平衡
    4.3 政策法规不完善
        4.3.1 统一比例欠妥
        4.3.2 人数计算不合理
        4.3.3 处罚程度过轻
        4.3.4 缺乏激励措施
    4.4 政府责任缺失
    4.5 残疾人就业技能低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思考
    5.1 建立相关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示范作用
        5.1.1 促进残联录用残疾人
        5.1.2 修改公务员体检标准
        5.1.3 逐步建立预留岗位制度
    5.2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5.2.1 制定差别比例原则
        5.2.2 建立记点法计算制度
        5.2.3 出台累进处罚条款
        5.2.4 实施相关激励措施
    5.3 依托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聚类分析过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智力障碍者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智力障碍者及权利内容概述
    一、智力障碍者的概念
    二、智力障碍者的权利内容
第二章 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一、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的现状
    二、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第三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智力障碍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基础性立法
    二、具体制度方面的立法
第四章 完善我国智力障碍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一、提高智力障碍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二、促进医疗康复救助制度的完善
    三、进一步完善智力障碍者教育制度
    四、完善智力障碍者的劳动就业制度
    五、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立法
    六、完善其他方面的权利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西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LC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 苏义蕾. 长安大学, 2021
  • [2]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D]. 胡慧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精神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 李莹. 残疾人研究, 2020(01)
  • [4]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武建华. 湖南大学, 2019(05)
  • [5]去障碍视角下推进残疾人精准就业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苗倩. 西北大学, 2019(01)
  • [6]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 马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7]陕西省残疾人就业政策评估研究[D]. 艾东. 西北大学, 2012(01)
  • [8]残疾人地方立法比较研究[D]. 曾丽清. 云南大学, 2012(10)
  • [9]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D]. 梁土坤. 北京物资学院, 2012(07)
  • [10]智力障碍者权利研究[D]. 连茂芹. 山东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西安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