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缩小差距

如何缩小差距

一、东西差距怎样缩小(论文文献综述)

刘徐湘[1](2022)在《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文中认为怎样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中央和西部地方政府及西部高校十分重视该问题。社会学方法中的"弱干预"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高水平社会的小力度干预,"强干预"则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低水平社会的大力度干预。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该概念以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为标准,认为没有达到缩小两者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弱干预";达到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强干预"。从现实的数据分析,从1999年到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绝对数量上有所缩小,但在反映质的排名上的差距却在加大。从历史的事件分析,中央政府出于战略转移与国防建设需要所实行的东部高等教育向西部的迁移改变了东西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为了实现新时期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的目标,中央政府要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鼓励东部地区优质高校到西部办分校;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制定更加开放、灵活与优质的政策吸引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向西部迁移;西部地方高校需要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强干预"对策,落实"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孙久文,张皓[2](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差距演变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缓解区域经济发展矛盾和加强区域间协调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区域发展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使之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着重解决的议题。本文解释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演进,论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沿革,着重探讨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阐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价值,最终展望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方向。本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当前,需要加快缩小东西发展差距,重视南北发展差距新动向,推动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形成协调发展大势,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邓耒婷[3](2021)在《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黄鑫权[4](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认为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张亚凡[5](2020)在《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地区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各地区区域经济差距较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改革开放后东西区域经济差距逐步显现,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协调方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带动西部大开发,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能源资源和产业链合作,形成新的加工储运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效应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其次对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空间差异和要素不同水平两个方面分别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PSM—DID方法分析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验证模型结果,运用机制检验分析政策主要通过哪些要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较强,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较为稳定,其中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程度整体上高于西北地区。西部区域经济总差异自2013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发展,虽然区域内经济差异的占比较大但变化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减小推动的。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方面,资本存量、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较大,各要素的影响效应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各要素不同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也显着不同,且并非要素水平越高影响效应越大,各影响要素之间存在一定要素投入比例。首先从要素影响效应的空间分布差异方面,资本存量和进出口贸易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的分布状况,而从业人员的影响效应在空间上呈由西北地区向西南地区减小的分布格局,财政支出的影响效应整体上西北地区高于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在新疆、云南和广西地区的影响效应较高。其次从要素影响效应的不同水平方面来看,在资本存量低值区劳动力、财政支出和进出口贸易能够有效缩小东西间区域经济差距,在资本存量高值区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和贸易水平能够有效缩小东西间区域经济差距;在基础设施建设低值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显着,在中值区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较大,在高值区进出口贸易和财政支出的影响效应显着;产业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在其高值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比在低值区大,在其低值区财政支出的影响为正而在高值区产业结构影响效应为负;在进出口贸易低值区财政支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资本存量的影响效应为负。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要素影响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着促进了我国西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效应显着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倡议的提出逐渐缩小了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另外,资本存量、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对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较大,倡议的提出增加了“一带一路”西部主要通道沿线地区政府的财政支出、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贸易水平的提高,但对资本存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

黄华[6](2020)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矛盾突出,有些方面甚至呈现出“断崖式”落差,是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典型代表。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力推进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研究京津冀这一热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则非常鲜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对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客观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和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提供精准问题靶向。核心概念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是立论的重要根据。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均等化的基础上,揭示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具体实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讨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形成了以“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制度公平”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性”“相对性”“人本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经过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公平理论得到再次发展和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并认真吸取其失败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形成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本质内涵,以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制度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保障公平权利、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分配正义的价值导向,并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公平、正义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指导京津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实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寻找求解路径是论题研究的原动力。本文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系统回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客观梳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难点,阐述存在着:地区间利益博弈未消失、重点领域立法尚待突破、法律位阶和效力尚不高、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权利和规则公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跨区域政府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等机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前瞻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熵权法、综合指数得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分析京津冀区域地级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演化情况。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论证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结构失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探寻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提供精准问题靶向。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应然理论论证,并对其现状进行实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平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其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第二,要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经;第三,要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政府顶层设计是推进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保障;第四,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第五,加强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第六,要推行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秩序保证。总之,京津冀在地理区位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上彼此依赖、人文精神上相互融合,决定了京津冀作为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必须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内涵,阐述其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在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均等化的构想,旨在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张佰发[7](2020)在《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多维测度与时空分异特征》文中指出传统测度城镇化率多使用常住人口单一指标,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城镇化发展状况,基于此本文以全国2851个区县为样本,使用户籍人口、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及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全国区县1995-2015年的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和经济城镇化率,同时将全国分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经济板块和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华南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八大经济区域,以分析各城镇化率在不同行政单元和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人口、土地、经济三种城镇化率赋权1/3,相加后构建出综合城镇化指标,同时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行对比检验,以期更加全面、客观地测度区县真实城镇化率。此外,使用行政属性(即是否为城市群、省会、市辖区及三者交互项的虚拟变量)和地理属性指标对全国各区县2015年综合城镇化率进行回归,以探究其对城镇化的影响。通过计算及分析结论如下:(1)人口城镇化呈现北方边境高值区和东部沿海高值区构成的“人字形”格局,且随着时间进一步加强。2851个区县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值由1995年的27.49%增加至2015年的38.62%,年均增长率为1.71%。同时市辖区-非市辖区、省会-非省会,城市群-非城市群间差距逐渐拉大,但四大经济板块和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随时间缩小;(2)土地城镇化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相较于东西分异南北差异规律更为明显,位于北方的四个经济区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的四个经济区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51个区县土地城镇化率平均值由1995年的34.46%增加至2015年的50.37%,年均增长率为2.63%。同时市辖区-非市辖区、省会-非省会,城市群-非城市群间差距逐渐减小,但四大经济板块和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随着时间拉大;(3)经济城镇化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格局。2851个区县平均值由1995年的31.22%增加至2015年的46.68%,年均增长率为3.10%。同时市辖区-非市辖区、省会-非省会,城市群-非城市群间差距逐渐拉大,四大经济板块和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也随着时间逐渐拉大;(4)三种城镇化对比分析,发展水平方面:土地城镇化率>经济城镇化率>人口城镇化率;发展速度方面:经济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一步分析,人口-土地-经济三种城镇化耦合度在5个年份中均高于80%,但耦合协调度不足60%,表明高耦合低协调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特征。同时土地扩张型和效率优先型区县个数较多,均超过1000个,而人口扩张型区县占比较少,进一步表明区县城镇化存在不协调问题,且土地扩张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效率优先型多位于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人口扩张型集中在西部内陆和西北边境地区;(5)综合城镇化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其东西差异按照胡焕庸线分布。2851个区县平均值由1995年的31.06%增加至2015年的45.23%,年均增长率平均值为2.67%。同时市辖区-非市辖区、省会-非省会,城市群-非城市群间和四大经济板块、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随着时间先增加后缩小;(6)与传统测度方法进行对比,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值分别为37.80%、46.65%,综合城镇化率平均值分别为33.54%、41.39%。10年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综合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4.03%、2.80%,表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过高、过快地估计了我国区县城镇化进程;(7)市辖区对城镇化推动作用最为明显,省会身份次之,城市群最弱。但进一步分析,位于城市群的区县城镇化水平要远高于非城市群区县,表明城市群战略对提高城镇化率、区域协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要大力实施城市群战略。地理属性各指标对综合城镇化率影响差异较大,河网发达的区县城镇化率较高,而平均海拔、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大于15度面积比重则是限制我国区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地理因素。

陈欣[8](2020)在《广东省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GDP增长创造奇迹的同时,中国在社会福利领域却呈现出十分大的区域差距,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财力并未真正实现均等化。可见,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并没有在缩小财力差距方面起到很好的绩效。作为GDP总量超级大省,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有深圳、广州GDP名列前茅的城市领跑,又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不均衡的重要因素,无法保障各地区政府有财力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广东省发展方式已逐步从追求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向追求质量和人均共享转变,因此,转移支付资金成为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口、均衡区域财力的直接手段。但在实践中,转移支付的时滞性会导致财力效应表达长期化,地方政府因“收入效应”及“利己”动机等道德风险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地方财政依赖性,长此以往,会坠入恶性循环,转移支付财力再分配的实际均衡效果与理论作用尚有差距。本文以广东省的四大区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多个考察地市级财力的指标,分析财力差距的现状和成因,研究在区域经济差距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起到了什么程度的均等化,并提出缩小区域财力差距的建议。本文总共包括五章内容,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文章的研究意义,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转移支付关于财力均等化的研究文献,同时也指出本篇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广东省区域财力差距现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现状以及转移支付前后的区域财力差距对比,归整了广东省区域财力失衡原因。第三章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转移支付促进财力均等的基尼系数传导机制。第四章采用了MT指数法、基尼系数法和财力均等化模型分整体和不同区域对不同形式的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的测度,并对振兴东西北地区的策略举措进行财力均等化效应度量。第五章在总结前面章节的分析上提出了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第一,不同形式的转移支付在不同地区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表现不一。MT指数结果显示,广东省转移支付后的基尼系数接近于0.3,地区财力分配相对平等。而进一步测算不同形式转移支付在不同区域内的均等化效应,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财力转移到了非珠三角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于缩小区域间和内部财力差距均起到了正向的调节效应,但这种正向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珠三角地区的均等化效应比较乐观,西翼和山区的均等化效应次之,东翼地区的均等化为负向;专项转移支付在全省样本,珠三角、东翼和山区内部起到了积极的均衡效应,而在西翼内部起到逆向调节作用;税收返还在全省和珠三角内部显而易见起到了抑制财力差距缩小的作用。第二,广东省全面振兴东西北的战略举措2008-2018年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财力差距,而振兴东西北地区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来发挥作用,且在2014-2018年间,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非珠三角地区比重逐步提升,故一般性转移支付显着缩小了区域差距;专项转移支付也起到一定的财力均衡效应,但在振兴策略实施年间,通过大量的专项资金来缩小财力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税收返还依旧起到拉大财力差距的作用。因此,根据文章的实证结论,提出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度、优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完善现行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

李杰[9](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沈嘉[10](2020)在《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还不均衡,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随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也需要进入到优化和平衡发展阶段,从而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本文旨在系统研究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从实践层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从理论层面厘清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内在规律;更好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为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研究借鉴;为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提供研究基础。具体而言:首先,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论述与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相关理论,包括传统区位地理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和新经济地理学、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本文也讨论了理论之间的关联、传承和异同点,并进行拓展,考察在解释中国问题时的适用性。第二,在典型事实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根据1983-2018年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对外贸易和利用FDI比重的阶段性特征,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过程,本文将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探索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不断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比较稳定,还未表现出向东部地区的集聚趋势。第二阶段(1992-2005)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向东部地区合理集聚阶段: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完善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制度体系,对外开放区域政策仍有利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吸收FDI加速向东部地区高度集聚,到2005年达到最高峰。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推广至长三角和其他北部沿海城市,使得该地区内部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FDI分布也更加均衡,东北地区则主要集聚辽宁省。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协调发展阶段:东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利用FDI比重不断下降,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向中西部若干核心地区集聚。第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基于产业集聚理论、政策支持视角、中国的特殊经济地理以及历史实践,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的总体规律和趋势,认为产业和贸易向东部地区集聚符合经济学理论,但是集聚存在边界和临界点。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已经很高,达到了集聚边界,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特殊的经济地理也使得产业和贸易有必要且可以更为平衡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随着地理优势弱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推进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也收集1995-201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及因此获得的政策优势总体上有利于对外贸易和FDI的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1995-2005年间,地理位置的这种正向作用在2006-2018年间显着下降。最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在理论上,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将使得集聚区获得正外部性,如促进生产性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集聚,从而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但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可通过产业跨地区间转移及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地区间更加合理配置而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文同样利用1995-201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发现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但在第二个阶段的作用更大;区分四大区域的研究发现,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在第一阶段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在第二阶段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本文进而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及政策建议。未来可评估各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FDI的均衡比重范围;研究高速运输网络的成熟如何影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背景下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利用更加细化和微观的数据库从多角度深入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并探索更多内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制定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目标和定位,总体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快促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若干对外开放集聚区;进一步提高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体系。

二、东西差距怎样缩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西差距怎样缩小(论文提纲范文)

(1)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弱干预和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两种干预策略的界定
    (一)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概念的合理性与初步界定
        1.西部高等教育干预背景与事实客观存在
        2.西部高等教育社会自组织机制发育程度有高低事实存在
    (二)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强度标准与概念界定
    (三)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概念界定的意义
三、弱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判断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西部地方政府与高校对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
        1.中央政府层面
        2.西部地方政府层面
        2.西部高校层面
    (二)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变化的现实数据分析与强弱干预判断
        1.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的变化的数据分析
        2.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变化的强弱判断
四、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实与评价
    (一)抗日战争时期东部高校向西部的迁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次高等教育局部调整
        1.1953年完成的院系调整
        2.沿海城市大学向内地迁移
        3.三线建设时期东部大学的迁移
    (三)对高等教育大迁移背景下“强干预”的评价
五、从弱干预到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强干预策略选择的理论依据
        1.西部高等教育与外部组织的联系水平低于东部
        2.西部高等教育的内部自组织水平低于东部
    (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强干预策略选择的实践依据
        1.东部地区形成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
        2.东部地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再分配效应
    (三)从弱干预到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
        1.中央政府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
        2.西部地方政府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
        3.西部地区高校做好“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2)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差距演变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的演进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沿革
    (一)协调发展探索期:重点解决单个突出问题(1992—1999年)
    (二)协调发展战略期:明确总体战略,注重经济与生态耦合(2000—2011年)
    (三)协调发展精准期:强化精准施策与总体战略布局(2012—2020年)
    (四)协调发展关键期:推动新发展格局建设(2021—2035年)
三、区域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关系
    (一)区域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动态联系
    (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仍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期目标
    (三)缩小东西发展差距仍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四)利用区域发展差距成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区域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助力新发展格局建设的经济基础
四、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新展望与讨论

(4)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价值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一)研究问题评析
        (二)问题研究启示
    六、核心概念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综述
        1.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综述
        1.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综述
        1.2.4 区域经济协调测算方法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本文的理论逻辑
    2.3 研究方法
    2.4 文章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3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3.1 西部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
    3.2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3.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
        3.2.2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3.3 小结
4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素空间异质性分析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1.2 GWR模型结果分析
        4.1.3 空间异质性分析
    4.2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要素不同水平的影响效应分析
        4.2.1 门槛值检验
        4.2.2 门槛回归结果
    4.3 小结
5 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实证分析
        5.2.1 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5.2.2 实证模型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机制检验
    5.5 小结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6)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一)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二)均等与均等化
        (三)关于公平、公正、正义的界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历程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列宁的公平理论
        (一)列宁公平理论的思想来源
        (二)列宁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时代内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
        (一)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
        (二)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三)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归属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论指导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权利公平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机会公平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规则公平
第三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和低水平均衡阶段
        (二)改革开放至2013 年:碎片化和有限协同阶段
        (三)2014 年至今: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深化阶段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成效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合不断深入
        (二)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三)京津冀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协作日益深化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环境服务改善较为明显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表现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地区失衡状态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立法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选择方法的标准
        (二)选择方法的运用
        (三)数据来源
        (四)评价指标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一)宏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二)微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三)阶段性演化特征分析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双核心-圈层状特征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南北分异特征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西分异特征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五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差异化
        (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本公共发服务均等化的历史因素
        (一)国家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政策
        (二)国家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配置不均衡
        (四)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行政色彩浓厚
    三、城镇化结构失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一)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待优化
        (二)北京市虹吸效应及其“大城市病”
        (三)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一)跨区域政府间协调、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不完善
        (二)公共财政制度尚待完善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
    一、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坚持共享发展
    二、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一)动态调整: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
        (二)多元协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保障
        (三)标准化规划: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方针
    三、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
        (二)融合发展京津冀城乡经济
    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
        (一)统筹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稳步推行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递进式”发展模式
        (三)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
        (四)加快完善有关公共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
        (五)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问责机制
        (六)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多维测度与时空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
2 城镇化研究综述
    2.1 城市化概念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2.3 城镇化发展规律与理论综述
    2.4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
    2.5 理论基础
        2.5.1 系统论
        2.5.2 不平衡增长理论
        2.5.3 人地关系理论
        2.5.4 诺瑟姆曲线理论
3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格局演进
    3.1 人口城镇化时空演进格局
        3.1.1 人口分布基本格局
        3.1.2 人口城镇化率测度及差异分析
        3.1.3 小结
    3.2 土地城镇化时空演进格局
        3.2.1 土地分布基本格局
        3.2.2 土地城镇化测度及差异分析
        3.2.3 小结
    3.3 经济城镇化时空演进格局
        3.3.1 数据处理
        3.3.2 模型检验
        3.3.3 经济城镇化测度及差异分析
        3.3.4 小结
4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发展类型探索
    4.1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度分析
    4.2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4.3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类型探索
    4.4 小结
5 综合城镇化分析
    5.1 综合城镇化测度及差异分析
    5.2 对比常住人口城镇化分析
    5.3 小结
6 回归因素探究
    6.1 行政属性因素探究
    6.2 地理属性因素探究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广东省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转移支付实现财力均等化的理论基础与内在机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财政分权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财政均等化理论
    第二节 转移支付实现财力均等化的内在机制
        一、基尼系数分解法和MT指数法
        二、基尼系数传导路径曲线
第三章 广东省区域财力差距与转移支付现状
    第一节 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区域差距分析
    第二节 广东省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
    第三节 广东省转移支付前后区域财力现状
        一、转移支付前区域财力差距分析
        二、转移支付后区域财力差距分析
    第四节 影响广东省区域财力失衡原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二、欠发达地区财政依赖度高
        三、区域税收努力存在差异
        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到位
        五、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
第四章 转移支付影响财力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MT指数法分析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
    第二节 基尼系数法分析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二、专项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三、税收返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第三节 影响财力均等效应分析模型
        一、指标选取
        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振兴东西北部政策均等化效应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地方政府税收积极性
        二、优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
        三、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9)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10)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一、对外开放高速发展下的区域不平衡仍较为突出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新形势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要求
        五、新一轮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提供了历史契机
        六、区域间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变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从实践层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
        二,从理论层面厘清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内在规律
        三、更好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
        四、为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研究借鉴
        五、为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提供研究基础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理论基础的系统论述与拓展
        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特征的系统考察
        三、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和演变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四、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的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的创新
        二、主要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研究
        一、对外贸易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特征
    第二节 对外开放区域政策演变研究
    第三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地理位置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二、贸易投资政策与空间布局研究
        三、市场条件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四、投资环境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五、FDI的自我强化效应
    第四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二、对外贸易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现有文献评介
        一、现有文献总结
        二、现有文献不足
第三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传统的区位理论和贸易理论
        一、传统的区位经济学理论
        二、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及新贸易理论的诞生
        二、新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一、基本模型框架(Melitz模型)
        二、开放经济下的厂商出口行为
        三、国内存在两个地区且出口企业冰山成本不同的情况
    第四节 产业集聚及其边界
        一、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三、产业集聚的均衡和边界
    第五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一、赫希哲的产业转移模型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1)
        一、对外开放管理体制的探索: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二、四大区域总体情况: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还未有效体现
        三、四大区域内部空间布局
    第二节 改革开放深化期的合理集聚阶段(1992-2005)
        一、对外开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二、四大区域总体情况:东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FDI比重持续上升
        三、四大区域内部发展情况
    第三节 区域差距缩小的协调发展阶段(2006-2018)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
        二、四大区域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FDI比重持续上升
        三、四大区域内部发展情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产业集聚和中国实际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集聚下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贸易竞争力
        二、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决定对外开放的多中心空间布局
        三、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要求构建更加协调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
    第二节 地理优势、政策支持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一、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利于对外开放
        二、地理位置优势下的政策支持加速向东部地区集聚
    第三节 地理优势弱化与中西部地区赶超发展
        一、政策的趋同与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成熟
        二、高速运输网络与运输成本降低
        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空间布局对运输成本的依赖更少
        四、“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与中西部地区贸易发展
    第四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经济学实证模型选取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一、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使得生产性需求集聚
        二、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引起资本积累的集聚
        三、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使得生产技术集聚
        四、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引起人力资本的集聚
        五、对外开放空间集聚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差距
    第二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
        一、对外开放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直接增长效应
        二、对外开放空间空间布局优化与产业转移
        三、要素和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第三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一、计量经济学实证模型选取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
        三、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一、评估四大区域占对外贸易和利用FDI的合理比重
        二、研究高速运输网络对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
        三、研究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背景下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四、构建更细化数据库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目标和定位
        二、加快促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若干对外开放集聚区
        三、进一步提高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
        四、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四、东西差距怎样缩小(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J]. 刘徐湘. 重庆高教研究, 2022
  • [2]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差距演变与协调发展研究[J]. 孙久文,张皓. 经济学家, 2021(07)
  • [3]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邓耒婷.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4]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效应研究[D]. 张亚凡.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6]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黄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多维测度与时空分异特征[D]. 张佰发. 河南大学, 2020(02)
  • [8]广东省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D]. 陈欣.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沈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标签:;  ;  ;  ;  ;  

如何缩小差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