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空间遨游“复仇”之刃——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跨文化空间遨游“复仇”之刃——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一、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18)在《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文中提出吴芳吉(1896-1932)所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儒家价值体系轰然崩塌,文言作为书面语的地位也被白话文所取代,由此诞生了新文化和新文学,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线性历史观逐渐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作为理学的信奉者,吴芳吉坚持认为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不能剥离于“现代性”之外,他试图在“普遍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缓和新文化和新文学对传统的敌意和对立情绪。儒学信念与时代潮流的矛盾深刻影响了吴芳吉的文化选择和诗学实践,使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革新”与“保守”的两幅面孔。论文以吴芳吉儒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研究中心,考察了儒学近代形态——“理学”的历史表现与时代遭遇,通过对“白屋诗”这一新诗体的系统分析,揭橥儒学观念对个体文学心理程序的建构以及儒学价值观对现代诗学思想的介入。在此基础上,论文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里探讨儒学影响下的诗歌创作的意义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交待了选题的缘起,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概述了论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吴芳吉的生命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吴芳吉文化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吴芳吉的人生选择注定了他作为时代趋势“旁观者”和“边缘人物”的宿命,也正因如此才使其在大时代的狂飙突进里一反潮流地将自己嵌入传统的链条之中。吴芳吉的人生充满诸多悖论,其生涯狼狈困穷却又超脱洒然,遵循严格的道德主义却又具有诗人的敏感与深情,生命的烈焰炽热短促却能铸炼出圆融统一的人格。吴芳吉的复杂性在于他身处启蒙时代而眷恋执守儒家信念,通过对吴氏生命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触摸到理学思想在错位尴尬时代勃然跳动的脉搏,感受到“白屋诗”所流露出的乱世哀感与人生涩意,体会到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激进时代的困惑与执着。第三章呈现了吴芳吉以道自任的理学信徒的形象,讨论了吴芳吉的“内圣”情结与“以礼为归”的道德抱负。“五四运动”以来,以“科学”和“民主”为尚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启蒙的新纪元,在强调批判和改造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在此情形下,儒家意识形态虽呈崩解之势,但并未丧失生命力,而是以特殊的“游魂”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现代精神的重建。吴芳吉的内心深处跃动着“五四”之后日渐游移的文化精魂,主动接续了消散中的儒学的精神魂魄,且对儒家的性善哲学与礼教思想进行了具有时代色彩的阐发与扬弃。本章以吴芳吉对理学思想的接受为切入点,还原了吴芳吉不为人知的“儒者”身份,探讨了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儒学渊源和发展脉络,并以此叩问儒学在中国现代思想谱系中的价值。第四章讨论了吴芳吉如何以儒家价值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新文化运动”,如何在儒学和“新人文主义”的谱系中阐释自己的文化观和文学观。本章勾勒出吴芳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探讨了“柏拉图—白璧德”一脉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如何嵌入到儒家话语的肌理之中,进而呈现了儒学思想内蕴的弹性与顽强生命力。与“文学革命”中盛行的新锐主张不同,吴芳吉以“大文学观”的宏大视角处理“道”与“情”的关系,试图以文学上的“个人无政府主义”打破新文学的霸权地位。在“新文化运动”的现场,吴芳吉的文化独白和文学主张究竟是孤独先知的预言还是守旧者不识时务的螳臂当车?本章从历史的维度回答这一问题,进而探析吴芳吉作为“文化失语者”的精神质地和文化追求。第五章探讨了儒家话语对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建构和塑造,以此为起点审视了新诗的语言问题和文化意味。吴芳吉的诗学思想一方面继承了《诗大序》、《文心雕龙》的儒学传统,一方面又汲取了《沧浪诗话》、王阳明心学的某些理念,将文学视为对生命本体至善状态的表达,认为诗歌的意义在于肯定人性本善的光明属性和对卑俗人生的超越。本章分析了吴芳吉作为现代新儒家如何对古典、西方诗学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借鉴和化用,以此探寻儒家诗学改造和吸纳外来异质文化的途径。在以吴芳吉为代表的“学衡派”诗人和新文学人士关于新诗的对垒中,可以发现文白之争、中西之争的背后各自别有潜思和寄托。吴芳吉的诗论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上看待语言和文体的转换与更新,其初衷乃是保持中国诗歌殊异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怀。为此,吴芳吉在保持和进入传统的前提下进行了“化欧化古”的诗学实践,以儒家诗学的视角对新诗的可能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吴芳吉的诗学求索代表了文化保守主义者诗体变革的努力,也是中国现代诗学史上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环。第六章在诗界革命的谱系之中重审吴芳吉创制的“白屋诗体”的特质所在。“白屋诗”是对古典诗体的改良,借鉴了乐府诗歌的民间性、口语性和体裁的现实性,从而使诗歌的口语性具有复杂的张力和独特的面貌。本章从“白屋诗”的酝酿、特色以及时代影响等角度对吴芳吉诗歌改良的历程进行了文化描述和诗学分析。第七章集中分析了吴芳吉生命后期诗歌转向的原因,并以“白屋诗”为参照讨论了旧体诗变革的极限和可能性。吴芳吉诗学变革的理念是在不改变旧体诗基本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中国诗歌的表现空间,“白屋诗”的诗学实践部分完成了吴芳吉的这一构想,但在整体上“白屋诗”并未解除古典形式牢固的限制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意味的新诗体。吴芳吉尽管意识到了其诗体变革的局限所在,但又无法突破“白屋诗”这一“旧瓶装新醴”的诗学模型,于是退回到了古典诗熟悉而自得的审美之境,以对古典诗的赤诚之心反衬了诗体改革的徒劳与挫败感。吴芳吉重回古典之途,并不意味着“白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丧失了意义,它的存在指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在白话诗的语言空间里完全可以容纳古典诗的文化意味与形式结构。第八章为结语。在激烈变动的时代氛围里,吴芳吉先后实现了两次“回转”:一是向理学的回转,在心性层面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一是向古典诗歌的回转,在语言层面再次融入传统。论文以吴芳吉的两次回转为背景,探讨了儒学和旧体诗作为文化记忆对吴氏精神主体的吸纳作用,审视和反思了中国新诗与文化传统、古典诗学、外国诗歌的复杂关系。

温彩云[2](2014)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机器,电影具备叙事性的基本特点。自从电影诞生开始,国内外学者关于电影叙事学的研究就在不断积淀。但是,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市场体制的介入和媒介的发展,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中国电影也经历了时代转折所带来的体制变革,中国电影作品呈现出了艺术性与市场性结合的复杂性特点,电影的叙事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对来说,国内学者对这个时期电影作品的叙事研究体系却并不完整。本文作者以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作品为样本,利用源自西方的电影叙事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中国文学叙事研究的成果相结合,试图丰富电影叙事研究的理论体系,开拓新的跨学科研究空间。本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原型叙事、色彩叙事、身体叙事、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五个领域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进行研究。从人类有了思考能力开始,对大自然和自我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自我原型是人类千百年来不变的主体性表现,新时期电影中也有对自我原型的不断探索与思考。这种自我原型的探索在很多电影作品中是以长相相同的两位主人公来表现的,例如《月蚀》、《绿茶》、《苏州河》等作品。除此之外,利用舞台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合一与区分来表现自我也是自我原型的一种方法。另外,自我的复杂循环、自我牺牲等原型也都在新时期电影中有所展现。弑父与杀子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原型,中西方的神话无不表现了这样的原型存在。在新时期中国电影中,一方面是寻父、恋父的文化寻根意识和爱子惜子的延续意识,另一方面却是弑父的反抗意识与杀子的保全意识的原型展现。作为中西文化的古老命题,复仇也是原始意象之一。新时期电影的复仇原型以《赵氏孤儿》最为典型,是对中国复仇文化的独特诠释,这种忍辱负重的中国式复仇与西方的命运悲剧形成一个独特的对比。色彩是电影摄影艺术的四大造型元素之一,也是电影中重要的叙事符号。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初期并不注重对色彩语言的运用,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艺谋却在影片中对色彩运用的得心应手,不管是早期的《红高粱》,还是大片时代的开启影片《英雄》,都以对色彩语言的运用见长,尤其是《英雄》,用黑色、白色、红色和绿色四种色彩来直接进行叙事,每一种色彩的运用都奠定了不同故事的影调。《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利用黄色来对王权至高无上的权威、人性的复杂与纠结、不伦之恋的炽烈和罪恶进行诠释。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紫蝴蝶》整个影片的影调则采用了紫色来和其主题呼应,运用饱满度不高的紫色将混乱时代小人物的绝望处境以及对时代的无力感表达出来,又与蝴蝶这个中国文化中富有意味的意象相联系,和蝴蝶外形上的美丽轻盈与其脆弱性结合,表现小人物在时代中的无常虚幻命运。身体是精神的寄居之所,是视觉符号的聚集之地。在电影叙事中,身体符号的意义也复杂多变,具有生存、生殖、欲望等诸多方面的指涉。首先,身体是灵与肉矛盾的挣扎之地;其次,身体是色情欲望的视觉符号;再次,身体是性别视角的快感源泉,这种性别视角主要以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身体的展示为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窥视;第四,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镜子和身体的符码,意义极其丰富,有时指涉性别确认,有时指涉性别迷失,有时又昭示内在情感,是社会文化的外在符号之一;第五,身体之所以被社会化,是经过了社会仪式的洗礼。在各种社会仪式中,身体被赋予社会价值的道德意义。一旦身体违背了这种道德意义,就被陷于暴力与酷刑中,展示着权力的胜利;最后,消费社会中,身体被不断编码和时尚化,身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感受成为消费社会的主流。在电影叙事中身体消费分为三个层面:身体被消费性塑形,甚至成为道德价值的标杆;身体本身就是被消费的对象;影像身体也是被消费的对象。电影叙事过程中,叙事时间是一个重要又复杂的概念。大多数学者对叙事时间是利用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来进行划分。笔者则认为,在电影叙事中,即使所谓的客观时间,也依托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的感知。欧几里得时间遵循物理规律,不可逆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电影叙事中也含有欧几里得时间,主要是主体从外在的方式去认知的时间类型,包括事件时间、创作时间和观影时间三个类型。影视叙述时间被称为“非欧几里得时间”,其并不遵守日常生活的秩序,可以任意设定时间,叙事可以在叙述手段上对时间进行逆转和反向流动。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种非欧几里得时间:信仰时间、心理时间和叙述时间。在对电影叙事时间主要是“非欧几里得时间”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对新时期电影叙事的叙事时差、叙事幅度、叙事速度、叙事频率、字幕与声音要素等进行了总结,并认为新时期电影中时间叙事的常见手段为:时间的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重复叙事形式,信息断点形成的延宕叙事,回忆形成的回溯叙事和对准将来的发展叙事。电影叙事空间并不同于物理学领域的空间,而是与主体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概念。笔者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观念将新时期中国电影空间划分为三种空间:现实空间、符码空间和心理空间。在现实空间的论述中,主要将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进行融合形成现实空间,认为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形成电影空间的主要空间模式。乡村作为文化之根,是精神之乡的聚集地。而作为乡土对立的另一端,城市空间作为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聚集地,成为现代化历程中中国形象展现的场所和转型期中国迷茫、焦虑和浮躁心境的展示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具有中国特点的小城镇文化也成为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模糊地带的指称,也成为第六代导演表现城市边缘人的重要表述场地。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环境空间开始脱离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简单表意,而是开始根据艺术创造者的审美发掘产生意义的转换和抽象化,开始成为一种意义高度集中的符码空间。在叙事幅度较长、内容相对丰富的影片,符码空间成为一种更为经济的表现方式,如《黄土地》、《海滩》、《白鹿原》等影片中的黄土地、海滩、麦地、牌坊等形象就是意义复杂的符码空间。和外在空间相比,人类的心理空间显然更为广阔和复杂,表现人类心理空间的电影也更为扑朔迷离。《异度空间》、《女蛹》等心理影片对心理学中潜意识的表达,都给心理空间拓展了更大的表达空间。除了纯粹心理意识形态的表达,日常生活空间也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精神表征和投射成为新的心理空间,如家宅空间、地窖等意象都可作为电影叙事中心理空间的投射物。如上所述,笔者通过从五个视角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进行研究,试图补充和完善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的某些研究视角提供完整的脉络,能够在学科融合过程中对其它学科的研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靳小蓉[3](2014)在《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当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被改编得最多的戏曲经典之一。这部作品在它自己的时代即被视为名作,在其后的时代中不断被经典化,收入各种选本,被改编成各类戏曲形式;在昆曲中形成了“《八义》八出”为代表的舞台经典,在京剧中形成了《搜孤救孤》为代表的舞台经典作品;在学术史上,王国维将《赵氏孤儿》杂剧与《窦娥冤》等极少几部作品作为中国悲剧的代表,与世界经典悲剧抗衡,完成了《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定位。加上《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被译介到国外、并被外国作家多次改编的中国戏剧,由此《赵氏孤儿》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议题,也成为展现中国悲剧、甚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梳理了《赵氏孤儿》从故事原型到杂剧名作、到舞台经典、到经典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戏曲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赵氏孤儿”故事从史籍中的片段记载到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传播接受过程,分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经典特质,在明代选本中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元末南戏改编和明代《八义记》传奇文本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从晚清民国演剧史入手,分析京剧折子戏《搜孤救孤》从老生戏中脱颖而出直至成为舞台经典的过程,探讨了该剧与晚清、民国戏曲剧种、行当、剧团体制、戏曲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1959年北京京剧团重新编剧、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产生的背景、过程入手,探讨“推陈出新”的国家政策下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得失。第四章从当代戏曲生态出发,将传统戏曲生态分为“整旧如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求异追新的现代创作两大类,在肯定这种分野的基础上,探讨了几部新编《赵氏孤儿》戏曲走向歌剧化的特征,并评析了两部《赵氏孤儿》歌剧。第五章探讨《赵氏孤儿》的话剧改编。话剧的艺术形式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它的思想意识也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印记。因此,话剧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绝大多数都具有颠覆性,有意无意地对原作进行误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构了经典。第六章介绍了《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生产情况,分析了戏曲经典在图像化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第七章探讨海外的《赵氏孤儿》海外传播。海外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热潮有两个时代,一是十八世纪,另一个是二十一世纪。本章主要探讨二十一世纪的几部《赵氏孤儿》戏剧改编情况,总结它们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对中国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丁婧[4](2013)在《旧瓶装新酒 ——论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文中认为复仇是人类所处的一种极端化情境。它源自于人性报复的本能,这种反应是任何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本能,也是人的基本天性。作为生命的一种境遇,复仇无疑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性与非理性、爱与恨、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是人类最痛苦激烈,而又最深切复杂的一种生命状态,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和生命意义。所以复仇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引人注目的主题,在文学史上,人类的复仇意识与复仇文化相互影响并且催生了一大批复仇文学作品。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在伦理和社会价值尺度下,彰显的是复仇双方生命的对抗和力的冲突。而新时期一批优秀的复仇主题文学纷纷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作者不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的复仇主题,而是借其躯壳,从更深的层面揭露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压抑,并同时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作品写的是复仇,却否定了复仇,消解了复仇,同时又蕴含了复仇之外更深的内涵,是对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深刻反思。第一章古代复仇主题文学对复仇的赞颂,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传统复仇文学的特点:复仇者的英雄气概;复仇行为的社会教化意义;宽纵扩大化的复仇。突出了传统复仇文学多是从正面来肯定复仇行为和背后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里,复仇往往被诠释为正义向非正义的回应,所以复仇作品中的复仇主体往往为正气凛然、侠肝义胆的正面英雄人物,并与复仇对象的恶形成对比,以此来凸显复仇动机的合理性,达到惩恶必扬善的伦理效应。在这些作品中,复仇作为一股浩然正气,被贯穿于全部内容之中。第二章新时期复仇文学对复仇的消解,主要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新时期复仇文学的新特点:复仇者形象的变化;复仇者的自我忏悔与救赎。突出了新时期作家开始站到背面,通过对传统复仇主题的否定和消解,关注和思考复仇者和复仇行为的。新时期的复仇文学一方面延续了传统复仇文学的主题,另一方面又在吸收现代性营养和西方文学表现手法与技巧的基础上,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相较之下,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在伦理和社会价值尺度下,彰显的是复仇双方生命的对抗和力的冲突。而新时期作家们已不再满足于表现复仇传奇,或者表现正义得以伸张的快感,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复仇双方如何纠结、复仇冲突如何紧张激烈甚至血腥,而是试图在其中注入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尤其是对产生仇恨的原因进行更深的发掘。他们把对复仇的否定和消解贯穿于整篇小说,从而赋予了复仇文学以新的高度。第三章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的反思,主要从两个方面论展开此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强调了新时期的作家们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通过探寻复仇行为本身来救赎日益失落的人性。新时期复仇文学,既与古代复仇文学有着某种续接,又有着现代性意义的创建。通过梳理和对比传统与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的普遍规律,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复仇文学对传统文化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汤伟丽[5](2009)在《“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说明与文艺复兴以往,西方复仇文学的批判性发展趋向不同,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文学界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着一种以肯定、褒扬为主导的复仇主义价值倾向——尽管现代法治精神自清末就已输入国门,传统宗法复仇主义滋生、蔓延的制度温床已经不复存在。以民族主义、启蒙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激进政治文化思潮为依托,这一在“血”与“火”的时代政治现实刺激下,一直不绝如缕地发展着的肯定性复仇价值观,终于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外敌入侵,抗争情绪高涨的救亡时代、一个特殊的政治区域——“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主要内容的解放区中,激化、汇聚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复仇主义文学/文化景观。在解放区文学中,复仇已经和“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两大政治话语极为紧密地混合、错综在一起。以相关情节、结构、人物、场景、意象、话语、题材、心理等主题因子为支撑,作家们架构起了一个带有鲜明复仇主义思想倾向的主题结构框架。这一“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题,带有强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因为复仇事由、复仇方式、复仇动机、复仇目标、复仇心态与某种法律(尤其是刑法)知识、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意识的紧密相关而具有了丰富的法文化意蕴。尽管有“血与火”的时代政治现实为依托,但在一个西方法治精神与现代人文理性已在思想知识界赢得“真理”性地位的时代里,操起革命的“战鼓”为古老的复仇女神唱赞歌,这一价值选择却并不是不证自明的。这自然决定了,解放区作家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题书写必得以“正当性”论证为结构内容、以“合法性”演绎为叙事重心,唯此,才能最终将复仇这一“前现代”话语顺理成章地纳入到“现代”革命样本的创制中来。首先,以复仇惩罚侵害,保障权利的古老救济价值为叙事前提,解放区作家在其复仇文学文本中嵌入了一个二元对立的道德/法律叙事框架,并由此揭示了复仇——情感、愿望及其行动的社会政治根源与现实合理性。通过一个个“恶法”符号、“酷刑”场景、“败诉”事件、“惧讼”细节、“无讼”空间的塑造与描摹,作家们想象、暴露出一幅旧有公权力系统陷于道德坍塌状态,再也不能为蒙受冤抑的人民代行“公共复仇”职能,甚至其自身就是罪恶之源,黑暗之狱的旧政治法律图景,同时也从受害人心理层面上,合乎逻辑地营构出一个孕育着复仇的乡土社会心理空间。这一道德/法律叙事框架中的复仇权利论证与“五四”以来一一尤其是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中的“以‘道德’非‘法’”叙事话语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联系,是后者在新的时代政治语境中趋于激化,发展到极端的结果。它所内涵的复仇正当性逻辑及其最终生成的革命性内涵是:既有公权力系统救济功能缺失——→复仇权利产生;作为受害却得不到公权力抚慰的一群,人民不仅能向其具体的、个别的侵害人复仇,而且能向个人与阶级共同的“仇敌”——国家与制度复仇——推翻它!作为一种具有至高正义价值的道德话语,复仇的革命意义由此而生。其次,解放区复仇文学文本中大写着一个“以命还命,以血还血”的“报应刑”公式。在作家笔下,这一古老的“公式”既可以某一司法“广场”上具有仪式意义的标语、口号、呐喊、歌谣、开场白等一系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式的语言符号、一个个具有强烈感官效应的“血”的意象、得到公权力认可、肯定甚至宽纵的“私力复仇”小动作为载体浮现于文本表层,也可内在于一个以“报应正义”为追求的“罪”与“罚”叙事结构之中而潜藏在文本深入。根据“报复刑”这一古老的法律公式,解放区作家想象、渲染出一个又一个以重大道德犯罪为主要构成的“作孽”场景,并以此为逻辑,将本就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复仇之“罚”提升到了天经地义般的道德正义高度。在这一自成系统的论证格局内,以“报应正义”为标尺,通过大量“公审”场景的记录与理性“复仇者”形象的塑造,解放区作家在“罪与罚”的结构层面上架构起一个以文明、理性为价值追求的“公力报应”(公共复仇)叙事结构。由此,野性的“复仇正义”开始受制于初级法律的某些方面,并且经由权威引导进了理性的“报应正义”轨道。在复仇、报应、革命三种话语的复杂纠葛中,传统的“报应刑”观念得到突破与超越,以“必报”为主导的传统复仇观念、复仇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新与转型的契机。再次,通过一系列具有“主权者”身份的被复仇者形象的塑造,解放区作家喻示出一个亟需颠覆与重构的旧乡土秩序空间。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由此展现出“迷人”的革命魅力,运用复仇来完成“颠覆与重构”的现代革命任务亦因此而具有了历史必要性与道德正当性。在这一论证格局内,无论是反秩序角色——“报应者”与非秩序角色——蒙受冤屈的受害苦主构建而成的叙事文本,还是二元反秩序角色——“报应者”与“复仇群众”构建而成的文本,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都具有重大革命意义,其所内涵的复仇主题亦都具有丰富的颠覆与重构内涵。概括而言,解放区文学复仇主题的“颠覆与重构”内涵及其革命意义是这样生成的:通过惩罚——也即运用公力“报应”,向某一犯罪或不法行为人、“恶”与旧秩序的象征性符号复仇,在被“不法”与“犯罪”破坏了的道德与人际关系秩序重新回复的同时,旧秩序亦随同其象征性符号——被复仇者的垮台而最终颠覆。也正是在这一“颠覆”过后的瓦砾场上,一个因为“伸冤复仇”而深入人心的新政治法律秩序也同时重构而生。正是在公力报应这一结构层面上,解放区作家圆满地完成了一个“颠覆——重构(具体、个别的人际关系秩序)——重构(抽象、普遍的道德与政治、法律秩序)”的“革命”神话的叙述,同时也将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提升到了现代革命颠覆旧秩序,重构新秩序的层面上来了。最后,以“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害人”们的权利状况与“理性”程度为关注重心,解放区作家为战争犯罪的受害同胞、阶级压迫下的穷苦民众绘制出两类处于“非人”状态的受难“身体”形象——人格权利遭受剥夺与侵犯的“非人”的身体形象与个性不自觉的“惧讼”角色典型,并以此为“窗口”将复仇的权利实现价值与个性觉醒意义展露而出。最终,在政治意识形态与现代人权理念、个性启蒙思想的联合打造下,两类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身体”形象——“法权”的身体与“理性的身体”,从“受难者”复仇之火的自燃中诞生了!在复仇者漫长的“身体”发展史上,在传统复仇主义伦理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这两类“新”身体形象的诞生,是对原始血亲复仇者身体“野性”的历史否定,也是对传统宗法复仇者“伦理”属性的跨时代超越。它们是以现代转换已经完成,也即以一个真正“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完成复仇者又一个“身体”轮回的同时,解放区作家将“复仇”纳入到了“人”的觉醒与解放,理想新“人”的诞生这一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中来了。复仇普世性的现代“合法性”由此建立,其与“革命”也再次获得了激情对话的历史契机。但是,在获得这些历史超越意义的同时,那些经由政治意识形态、现代人文理念共同打造而成的“新”身体,却悖论一般地走上了一条公有化、国有化、工具化的不归路。总之,以复仇的救济价值、秩序价值、“报应”实现与权利争取价值为叙事前提,解放区作家运用各种叙事策略,将传统复仇话语中一系列合道德、合法理、合人性(人情)且能进行现代性转换的价值内涵发掘出来,最终建构起了一个既具有道德正当性又具有现代“合法性”,“革命”与“复仇”两种话语和谐同构的复仇主题结构。传统复仇文学主题由此生发出诸多的现代性内涵,“革命”话语中的现代复仇文学主题也因之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中,这种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义价值观没有改变,但“正当性”已经不再是作家叙事重心之所在——“复仇”已经无需证明了。在一个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呈白热化的时代里,解放区作家以正当性论证为叙事重心的复仇主题书写有其历史必然性与政治必要性。但毋庸讳言,这一在复仇女神“魅惑”下,以认可、褒扬为价值主调的复仇主题创造也隐含着诸多的缺憾、不足甚至是令人警惕的危险性。从复仇、报应、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尽管作家们也认识到了私人复仇方式的负面性,并表现出了用公力报应——公共复仇(“作为复仇的刑罚”)代替私力复仇(“作为惩罚的复仇”)的理性追求,但其以正当性论证为叙事重心的主题架构偏向的却始终是复仇的合理性。这必然会阻碍了解放区作家复仇文学主题批判空间的拓展、反思向度的推进,同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某些需要清理的复仇意识——诸如落后的“同态复仇”观念、民间的“报应”迷信思想、拒绝宽恕的“必报”心理、以“恶抗恶,以暴制暴”的暴力崇拜心态夹杂在作家的复仇正当性论证过程中,并最终有为狂热、偏执、盲动、嗜血等非理性情绪与极“左”思想行为践踏理性、文明、法治而推波助澜,鸣锣开道的危险。另外,从美学层面论,解放区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创造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的。通过大量广场化司法场景的丰富再现、理性“复仇者”形象的精心塑造,作家们记录了一个特殊时代里的政治司法状况,为后人研究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法律制度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扩充了文学史上的复仇者形象阵容,更新了传统复仇者的形象内涵,并成功地架构起一个极具历史超越意义的“公力报应”叙事结构——所有这些,突破性是自不待言的。但是,这种“公力报应”结构又与传统的“善恶报应”主题暗自沟通。在照顾了本民族审美欣赏口味的同时,解放区文学的“报应”叙事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作家人物塑造的脸谱化、故事结局一概“大团圆”——“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模式化,乃至哲学深度、诗意美感、悲剧意蕴的缺失。总之,“一面倒”式的复仇正当性论述妨碍了作家的美学探索,解放区文学的复仇主题总体上带有心灵开掘不深、人性深度缺乏,艺术表现平面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弊端。近现代思想文化/文学史上的复仇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主题现象,但同时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政治文化现象。解放区作家笔下那一以“肯定”为主导的复仇主义主题构架,是离不开时代政治的塑造,也不能脱离权力意识形态的支撑的。它将民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私人复仇与公共复仇集中、整合于一处,为我们研究现代文学史上的激进主义文化思潮提供了一个矿藏丰富的“宝地”,同时也从“复仇主题”这一文学层面为我们总结文学与政治——尤其是“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规律、经验教训,探察“延安文人”乃至现代知识分子“革命”征程中的激进心理提供了诸多值得珍视的标本范例。

毕绪龙[6](2007)在《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回到鲁迅那里去”,一直是鲁迅研究面对一个20世纪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和复杂的悖论式存在不断发出的学术吁求。鲁迅研究的历史,伴随着对20世纪中国一系列关键词的历史反思和对鲁迅主体精神的探寻,不断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面目迥异的“鲁迅形象”。这些“鲁迅形象”本身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塑造“鲁迅形象”的历史“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自我形象”是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有效途径。从鲁迅“自我形象”出发,探求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动态的历史语境中把握这个复杂的存在。“鲁迅自我形象”是鲁迅文字所呈现的,鲁迅自己所持有的,以自我为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鲁迅自我形象”是鲁迅自己对“学者鲁迅”、“作家鲁迅”、“杂感家鲁迅”这三大社会角色形象自我体认的表征。“鲁迅自我形象”与其社会角色形象之间的巨大差异,凸现地正是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无法完成的过程。本论文借用拉康主体批判理论、现代性理论、形象学理论等分析工具,通过鲁迅自我形象研究,阐释鲁迅主体自我不断建构、不断消解、不断探寻、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本论文共三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精神界战士”鲁迅、“学者鲁迅”、“五四”启蒙者三种鲁迅自我形象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一节,通过对青年鲁迅“复古倾向”、“个”的思想的辨析,通过对鲁迅文化批判的再理解,把握青年鲁迅现代主体自我建构性特征和现代精神醒觉的实践性特征。第二节,通过对“沉默期鲁迅”作为“五四”启蒙者鲁迅的准备性“装置”的质疑,侧重考察“学者鲁迅”与“精神界战士”鲁迅之间的反向关联。论文通过对鲁迅学术志趣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沉默期鲁迅”是在“精神界战士”鲁迅主体自我压抑下“学者鲁迅”的诞生过程。第三节,分析“作家鲁迅”、“杂感家鲁迅”等其他社会角色形象中鲁迅的“学者素质”,侧重考察了“学者鲁迅”与“五四”启蒙者鲁迅之间的潜在关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和消解。第一节,通过对“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反思,考察了鲁迅自我主体与民族文化重建的启蒙主体的“同构”在其文学创作中为自我主体建构带来了的精神危机及其自我消解。第二节,论文通过对鲁迅“名人镜像”的考察,透视鲁迅自我形象遭受误解甚至攻击的现象,进一步分析了鲁迅作为现代知识者的“孤独者”的外部原因。第三节,论文以鲁迅对《阿Q正传》接受的反批评过程为个案,揭示了鲁迅自我形象、文学形象、“他者”鲁迅镜像之间互文的历史。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及其问题。鲁迅杂感文体及其风格的变化是鲁迅自我主体意识不断灵活地对付复杂社会关系,并对此加以象征性处置的符号化记录。第一节通过鲁迅对《热风》、《华盖集》、《坟》等文集编选作品的意图分析以及“两地书”中的鲁迅性格、心理的分析,考察了1925—1927年“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确认及其徘徊。第二节通过考察“杂感家鲁迅”在“民众”问题思考线路上的主体性变异,分析了鲁迅自我形象建构与“左翼”的关系,认为“左翼鲁迅”是鲁迅自我主体不断建构、不断消解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主体性的体现。同时,考察了鲁迅思想转变走向“左翼”的必然性。第三节通过分析鲁迅翻译苏联“同路人”着作,加入“左联”后对“无产阶级文学革命家”的持续批判,对中产阶级阶层的自我确认等情形,论证了“左翼鲁迅”的不可能。本论文的结语是:“无法完成自我”的鲁迅,不是指鲁迅没有能力完成一个或者几个社会角色形象的塑造,鲁迅作为一位学者、作家和独特的杂感家,其文字均为社会业绩的高度完成。“无法完成自我”的鲁迅也不是指鲁迅没有建构起强烈的主体性自我实体,相反,鲁迅的文字、社会文明批判处处彰显着其突出而鲜明的主体性、个人性。但是,这一主体性、个人性不是以某种鲜明的、成熟之后就恒定下来的理论体系来凸现的,而是在拒绝任何理论派别,或者让所有知识和理论为个己生命、现实人生“服务”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其中包含着若干次个己生命体验及其面对现实人生,对在某一时期所坚持的主体自我的不断消解、不断建构。无法完成主体自我的终极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然。在对中、西方文化现实批判的基础上,鲁迅的精神醒觉是现代性的突出表征。而这种现代醒觉始终贯彻在鲁迅从知识分子(文学)/社会变革(革命)/民众(人心)这样的三维关系上把握民族重建、社会变革和“国民性”批判的历史命题之中,从而使鲁迅坚守了现实批判的实践性品格。鲁迅不断地建构自我,但是往往在建构起明确的主体意识之后,社会、人生、现实的变化又屡屡使他不断地解构自我,从而重新建构主体自我。

尹晓丽[7](2007)在《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儒家传统的现当代文化积淀传承为出发点,着重考察儒家文化对中国大陆电影在题材、主题、风格、思潮等诸多层面的重要影响,凸显儒家文化的正负效应对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的显在支配力量和潜在渗透话语。论文运用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心理学、电影学等相关理论,辨析中国电影艺术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精神走向,考察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内在融合纠葛,探索中国电影艺术所蕴藏的儒家文化理念的优长与弊端,展现中国电影艺术家对儒家文化核心命题显见或潜在的呼应与反拨。论文以“道德教化观念”、“家庭伦理”、“文化反思”三个命题为结构主体展开对选题的阐述。全文主要从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部分来探求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之间的关系。绪论主要是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论述思路进行界定阐释,介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上编侧重探讨儒家文化的道德教化观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关系探讨: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本位认同、入世批判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干预意图、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中编主要论述与儒学最为密切的电影类型——家庭伦理片中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以及儒家乡土意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孝悌观念与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镜像凝视、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儒家文化中的乡土特质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倾向等五章内容来分析。下编主要论述儒家传统对后世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之间的关系,这一编分别从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主题、女性婚恋命运的苦难表述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等四个层面来予以分析。结语部分则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和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两方面,探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儒学对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论文试图打破历时性的研究框架,以儒家文化的核心命题来切入对中国电影的文化考察,既能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演变轨迹,又可以分析某些文化元素的共时性意义,论文将比较侧重对电影文学性、思想性在理论层面的诠解辨析,试图在较为宏观的理论视野中融入具体作品的细读甄别。

毛慧君[8](2005)在《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领域中,有大量出自女性手笔的诗词、小说、戏曲等作品;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各类生动鲜活的女性人物;另外,在古代留存下来的史料文献中,亦保留了诸多涉及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等方面的言论断说。对这些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并分析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气象。1995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广泛注意到由性别视角切入来观照古代文学史料这一研究视角,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尚未见到学术界有相关的学术史研究论文出现。笔者收集梳理自95年以来,运用性别视角看待古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论文1300多篇、研究着述60余部。在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2000~2004)目录中,又搜罗到52篇经由性别视角观照古代文学的学位论文,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于此课题。本文分三章来探讨古代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 第一章,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的渊源:简要阐释了“古代文学史料”以及“性别视角”的概念;从性别视角看古代文学史料运用的研究成果现状述评;1995至2004年以来,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的重要推进以及这一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的成果分类(1995~2004):将近十年的研究分成四大类探讨学界的研究所得: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文献学研究,包括:从女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证切入的研究;从女作家作品收集整理切入的研究;从女作家作品的注疏、校勘切入的研究以及从着录研究文献、分析文献材料切入的研究。群体性研究,包括:从文学团体切入的研究;从家族文学切入的研究;从地区作家切入的研究。个案考察,包括:运用比较方法探视女作家作品特质;从文学传播与接受角度进行研究;对女作家“内心隐秘”进行剖析;探寻女作家的性别意识。社会性别理论为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带来新启示,其中包括:双性气质研究以及文化原型研究。第三章,近十年研究成果热点探索:采用对比参照的方法,为95年以来的研究所得归纳了六方面重要发展:标以“性别”或以性别为主题的研究论题普遍出现;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跨学科与深层化;古典文献史料的运用更加多元化;研究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以及女性文学史的细致化与分体化发展。在热点探索中找出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近十年研究的重要突破:对女性作品风格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对古代文学史料的价值探索成为研究突破点;从古代女性文学形象探析性别观念的真意。进而,又从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探寻性别与文学的价值所在。本文认为,从性别视角出发,在古典文学领域中,通过对诸多文学文化现象的透析,我们可以“通过老面孔看新问题”,体察到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研究所看不见的东西。从性别角度切入来看待男女在个人地位、社会价值、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异同,目的在于,在承认两性有一定差别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范式,追求个性自由的成长,不把男性或女性各自限制在某一固定角色中。男性不一定要成为典型的“男人”,女人也并非总得柔弱、温婉,处于弱势、辅从地位。本文从古典文献,主要是其中一些围绕文学展开的材料中,梳理出历代两性在现实与文学中的角色扮演,总结其中规律性的启示,以求为今后学者探寻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这一课题提供一些思路,并希望能引起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方法和角度的思考。

梅新林,葛永海[9](2000)在《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文中研究指明

二、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1.2.1 吴芳吉遗着的整理与出版情况
        1.2.2 吴芳吉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吴芳吉生命文本之解读
    2.1 穷愁与玄思
    2.2 道德与深情
    2.3 迈向圆融之境
第3章 理学余绪与现代新命
    3.1 理学的“形散神不散”
    3.2 吴芳吉理学思想之渊源
    3.3 理学的新命
        3.3.1 性善之辨与文学功用
        3.3.2 以礼为归:为“礼教”正名
第4章 “新文化”的儒学表达
    4.1 对新文化运动之观察
    4.2 吴芳吉的文化观
        4.2.1 学衡派的影响
        4.2.2 在保守与会通之间
    4.3 吴芳吉的文学观
        4.3.1 “文学”之辨
        4.3.2 “载道”与抒情
        4.3.3 文学专制与写作自由
第5章 吴芳吉的诗学思想
    5.1 “文心”说
    5.2 “摹仿”说
    5.3 新诗的语言问题
    5.4 新诗的文化意味
第6章 “白屋诗”的再认识
    6.1 “白屋诗”之酝酿
    6.2 “白屋诗”之特色
    6.3 诗史与史诗
    6.4 “白屋诗”的文学史意义
第7章 终归古典之途
    7.1 吴芳吉的早期诗歌
    7.2 回归古典传统
    7.3 吴芳吉后期的旧体诗
第8章 结语
    8.1 儒学与诗学
    8.2 传统与创造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概念阐释、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
        一、 新时期
        二、 电影叙事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电影叙事相关着作综述
        二、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电影叙事学术论文综述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原型叙事
    第一节 自我原型叙事
        一、 《月蚀》:女性自我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
        二、 《绿茶》: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同一
        三、 《苏州河》:死而复生的自我
        四、 《霸王别姬》:性别自我的分裂
        五、 《小花》:革命者的自我建构
        六、 《金陵十三钗》:自我牺牲与自我救赎的同一
    第二节 弑父与杀子原型
        一、 寻父、恋父的文化寻根意识和爱子惜子的延续意识
        二、 弑父的反抗意识和杀子的保全意识
    第三节 复仇原型——以电影《赵氏孤儿》为例
        一、 忍辱负重的心理报复——中国式的复仇方式
        二、 不可逆转的命运悲剧——西方式的悲剧类型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色彩叙事
    第一节 《英雄》之黑色、红色、青色、白色
        一、 黑色
        二、 红色
        三、 青色
        四、 白色
    第二节 《满城尽带黄金甲》之黄色篇
        一、 王权:最高的财富与权力
        二、 矛盾:人性的复杂与纠结
        三、 爱情:不伦之恋的炽烈与罪恶
        四、 性别:男性与女性的亘古对抗
    第三节 《紫蝴蝶》之紫色篇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身体叙事
    第一节 挣扎的身体:灵与肉的矛盾
    第二节 欲望的身体:压抑的释放
    第三节 凝视中的身体:男性目光中的女性
    第四节 服饰的身体:符码的世界
    第五节 社会的身体:仪式、暴力与惩戒
    第六节 消费的身体:身体的部分、整体与身体的影像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时间叙事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间的分类
        一、 欧几里得时间
        二、 非欧几里得时间
    第二节 电影时间叙事的指标
        一、 叙事时差
        二、 叙事幅度
        三、 叙事速度
        四、 叙事频率
        五、 字幕与声音要素
    第三节 新时期电影中时间叙事的常见手段
        一、 重复叙事
        二、 延宕叙事
        三、 回溯叙事
        四、 发展叙事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空间叙事
    第一节 新时期电影的现实空间
        一、 乡村:精神之乡的凝望与迷失
        二、 小城镇:乡村与城市的模糊空间
        三、 城市:光怪陆离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新时期电影的符码空间
    第三节 新时期电影的心理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与致谢

(3)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戏曲“经典化”与“再生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赵氏孤儿》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经典文本:从杂剧《赵氏孤儿》到传奇《八义记》
    第一节 史籍中的“赵氏孤儿”故事
    第二节 祭祀与“赵氏孤儿”故事传播
    第三节 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
    第四节 《赵氏孤儿》相关南戏
    第五节 传奇《八义记》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章 近代舞台经典的生成:《搜孤救孤》
    第一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赵氏孤儿》
    第二节 谭鑫培与《搜孤救孤》的成型
    第三节 余叔岩与《搜孤救孤》经典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戏曲唱片:载体变迁与经典传承
第三章 重塑经典:1950年代的《赵氏孤儿》戏曲
    第一节 “十七年”间的戏曲整理工作
    第二节 马连良主演的京剧《赵氏孤儿》
    第三节 《赵氏孤儿》题材地方戏发掘与移植
    第四节 推陈出新:戏曲“现代化”历程
第四章 告别经典程式:21世纪戏曲与歌剧《赵氏孤儿》
    第一节 当代戏曲生态与传统戏曲演出
    第二节 新编豫剧:《程婴救孤》
    第三节 新编越剧:《赵氏孤儿》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歌剧
    第五节 黄梅调电影:戏曲音乐剧的先声
第五章 颠覆经典:《赵氏孤儿》话剧改编实践
    第一节 沈心工文明戏:《双忠墓》
    第二节 黎觉奔话剧:《赵氏孤儿》
    第三节 林兆华导演伏尔泰《中国孤儿》
    第四节 林兆华、田沁鑫《赵氏孤儿》对传统题材的颠覆
    第五节 创作者的精神困境:《赵氏孤儿》症候式阅读
    第六节 话剧《赵氏孤儿》与商业戏剧
第六章 《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改编
    第一节 1990-1999年《赵氏孤儿》题材电视剧
    第二节 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
    第三节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赵氏孤儿案》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动画电影
    第五节 “影从戏生”:华语电影与戏曲的因缘
    第六节 “舍子”故事中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第七章 海外《赵氏孤儿》译介、改编与演出
    第一节 21世纪之前海外《赵氏孤儿》传播
    第二节 陈士争与美国版《赵氏孤儿》
    第三节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改编演出的《赵氏孤儿》
    第四节 德国庄祖欣《赵氏孤儿》歌剧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4)旧瓶装新酒 ——论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古代复仇主题文学对复仇的赞颂
    1.1 复仇者的英雄气概
    1.2 复仇行为的社会教化意义
    1.3 宽纵扩大化的复仇
第二章 新时期复仇文学对复仇的消解
    2.1 复仇者形象的变化
    2.2 复仇者的自我忏悔与救赎
第三章 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的反思
    3.1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3.2 对人性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二、解放区文学主题研究综述
    三、"法律与文学":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欧美尼德斯"们醒了
    第一节 以"道德"非"法"
    第二节 对立格局的强化
        一、"恶法"符号
        二、"酷刑"场景
        三、"败诉"事件
        四、"惧讼"细节
        五、"无讼"空间
    第三节 一个孕育着复仇的乡土社会心理空间
        一、仇恨·愤懑
        二、复仇!复仇!
        三、复仇的现实正当性及其革命逻辑
第二章 在"报应正义"的天平上
    第一节 报应正义
        一、刑罚学意义上的"报应"
        二、正义的"惩罚"
    第二节 仪式·符号·意象
        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二、以"血"还"血"
    第三节 "罪"与"罚"
        一.罪·恶·孽
        二、复仇·报应·革命
        三.革命叙事框架中的私力复仇"小动作"
第三章 颠覆与重构
    第一节 复仇:"秩序"与"反秩序"
        一、一个古老的秩序"原型"
        二、秩序的"敌人"
    第二节 "公力报应"与秩序"革命"
        一、一个初创的政治法律空间
        二、"侠"与"神"替天行道
        三、"清官"为民做主
    第三节 "报应符号"与"复仇民众"之间
        一、"诉苦复仇"运动与解放区土改小说
        二、旧乡土秩序空间与"报应符号"反秩序角色的生成
        三、仇恨心理空间与两大反秩序角色关系的建立
        四、民众"复仇者"的诞生与新秩序的重构
第四章 "身体"的涅盘
    第一节 复仇者的"身体史"
        一、复仇者的原始"身体"图像
        二、在伦理、政治的"驯化"下
        三、"受宠"的肉身
        四、超越与转型
    第二节 "新身体"的诞生
        一、法权的"身体"
        二、理性的"身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Ⅰ 西方与国内的"法律与文学"研究
附录Ⅱ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论争
附录Ⅲ 古代中国法律与传统复仇主义
附录Ⅳ 解放区复仇文学作品要目
参考文献
后记

(6)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成果概要
    四、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在“精神界战士”和“五四启蒙者”之间的“学者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复古”倾向和文化批判中的现代醒觉
    第二节 “学者鲁迅”的诞生及其与“精神界战士”形象的反向关联
    第三节 “学者鲁迅”与“新文化”之间的潜在关系
第二章 “作家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与消解
    第一节 “作家鲁迅”的自我镜像
    第二节 鲁迅就是周树人:“作家鲁迅”成名镜像
    第三节 “阿 Q”和“作家鲁迅”自我形象互文的历史
第三章 无法完成的自我:“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
    第一节 1925-1927:“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的确认与徘徊
    第二节 “杂感家鲁迅”自我形象与“左翼鲁迅”形象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主体自我在30 年代的建构及其消解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儒学核心精神的影像传承
    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特质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主要思路及研究范围
上编 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
    第一章 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质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道德重建的影像诉求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中的道德净化倾向与90年代以来的道德多元主题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性爱伦理与类型电影的道德意识
    第二章 入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
        第一节 儒家入世理念与忧患意识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百年传承
    第三章 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话语
        第一节 儒家艺术教化观念的构成与影响
        第二节 教化主题在中国百年电影中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儒家载道观念与政治权力话语的共生
    第四章 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
        第一节 儒家理想人格内涵与十七年影片中的革命英雄主义
        第二节 "主旋律"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儒家人格特质
中编 血缘观念中的家庭伦理片与乡土意识中的电影审美倾向
    第一章 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
        第一节 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类型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 家国同构文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历史感表达
    第二章 孝悌观念与中国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 儒家孝悌伦理观的形成与文化价值
        第二节 中国现代电影孝悌主题的生发演变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对孝悌观的审视与呈现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中父子关系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与父子关系的伦理立场
        第三节 十七年电影中的父子模式与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多元父子命题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
        第一节 血亲复仇意识与中国电影的革命战争主题
        第二节 家庭伦理情感与群体观念的共鸣
        第三节 爱情伦理与主流话语的疏离整合
    第五章 儒家文化中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
        第一节 乡土意识与中国电影的还乡主题变奏
        第二节 温柔敦厚理念与中国电影的诗化风格
下编 儒家传统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第一章 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命题
        第一节 因循观念的批判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宗法人治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景观与儒家文化批判
    第二章 女性婚恋命运的影像表达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
        第一节 儒家纲常伦理的历史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生命困境
        第二节 伦理束缚与中国电影中女性的婚恋悲剧
        第三节 贞节观的影像批判与性张力下女性的悲情突围
        第四节 从子意识与慈母形象的深层隐痛
    第三章 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第一节 早期电影中的职业女性悲剧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第三节 从反封建到女性主义话语的影像转型
    第四章 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
        第一节 中庸人格的文化特征与中国电影的国民性批判
        第二节 寻根话语与中国电影中主体人格的理想建构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观照下的自然人性与独立人格
结语 世界电影格局与儒家文化精神的重纳转化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
        一 现代性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的边缘化困境
        二 市场化困境与中国电影的伪民族性批判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
        一 儒家文化传统在中国电影中的重纳
        二 中国电影民族性呈现途径的相克相生
        三 华语电影观念与中国电影民族性多元化可能
尾言
主要参考文献
电影名录
后记

(8)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的渊源
    一、“古代文学史料”以及“性别视角”
    二、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成果现状述评
    三、(1995~2004)重要推进
    四、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的成果分类(1995~2004)
    第一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文献学研究
    第二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群体性研究
    第三节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之个案考察
    第四节 社会性别理论为性别与文学史料运用带来新启示
第三章 近十年研究成果热点探索
    第一节 近十年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近十年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从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探寻性别与文学的价值所在
结语
附录
    研究专书(1995~2004)
    研究论文(1995~2004)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D]. 王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2]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研究[D]. 温彩云. 吉林大学, 2014(09)
  • [3]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D]. 靳小蓉. 武汉大学, 2014(06)
  • [4]旧瓶装新酒 ——论新时期复仇主题文学[D]. 丁婧. 安徽大学, 2013(12)
  • [5]“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D]. 汤伟丽. 复旦大学, 2009(12)
  • [6]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 毕绪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7]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 尹晓丽. 复旦大学, 2007(06)
  • [8]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D]. 毛慧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05(07)
  • [9]游“复仇”之刃于跨文化空间──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J]. 梅新林,葛永海. 中国图书评论, 2000(01)

标签:;  ;  ;  ;  ;  

跨文化空间遨游“复仇”之刃——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