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研究现状

核磁共振研究现状

一、核磁共振的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程汝镇[1](2021)在《含芳香侧基梳型共聚物抑制沥青质聚集行为研究及对稠油流变性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能源消耗量也逐年增加。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在众多能源形式中石油仍然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种能源。在过去几十年中,大量轻质的常规原油被开采,储量占比不断减小,而储量丰富的重质原油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开采价值。稠油是一种重要的重质原油,我国稠油资源占比为总资源量的20%,全球非常规原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0%。稠油虽然开采潜力巨大,但开采难度也较高,由于稠油中含有大量的沥青质,这使得稠油有着远超于常规原油的粘度。沥青质是稠油中分子量和极性最大的一类组分,在稠油中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温度和压力)和稠油组成发生变化时,沥青质会大量聚集形成析出,粘度迅速增大,在原油的开采运输过程中的设备中造成沉积堵塞,给石油行业带来巨大的困扰。使用析出抑制剂是一种理想的减少沥青质沉积的方法,其中聚合物型抑制剂因其用量小、效率高、易修饰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当聚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芳香)基团和非极性(长链烷基)基团时可以取得高效的抑制效果,芳香基团与沥青质的吸附结合能力对抑制剂的整体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芳香基团与沥青质的作用机理和方式对设计高效的抑制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来自新疆油田的两种沥青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推导出了其平均结构式;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芳香侧基的马来酸酐-十八烯聚合物,研究了芳香基团的种类和接枝率以及聚合物浓度对沥青质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聚合物对稠油的流动性能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沥青质的结构和组成对沥青质的聚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抑制剂对沥青质析出的抑制作用之前,有必要对所用的沥青质性质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从新疆油田不同区块的沥青质沉积物和特稠油中提取出了两种不同的沥青质,并命名为顺北沥青和塔河沥青,两种沥青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所不同。使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沥青质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使用改进的B-L法和核磁碳谱计算出了沥青质的平均结构参数,并推导出了两种沥青质可能的平均分子结构。研究表明,两种沥青都有着较强的聚集趋势,易析出形成沉积。顺北沥青和塔河沥青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相近,塔河沥青质的芳香性强于顺北沥青。两种沥青中都含有大量的氮、氧、硫等杂原子,其中塔河沥青中氧元素含量远大于顺北沥青和其他常见沥青,这使得塔河沥青的极性更大。2、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马来酸酐-十八烯(PMO)中间体,通过酰胺化反应通接枝了不同的芳香基团(1-(3-氨基丙基)咪唑、2-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和苯胺),改变芳香基团和中间体的投料比来得到不同接枝率的聚集物。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来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芳香基团的接枝率f2。通过紫外光谱、浊度仪、动态光散射(DLS)、接触角测量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聚合物在模型油中对沥青质的析出抑制和分散作用。结果表明,接枝2-氨基吡啶的聚合物(PMO-2-P)在模型油中有着最好的抑制和分散效果,可最大程度的抑制沥青质的析出,减小沥青质的析出量和聚集体的尺寸。所有芳香基团的抑制和分散能力遵循以下顺序:2-氨基吡啶>苯胺>4-氨基吡啶>咪唑,聚合物的抑制能力会随着的接枝率和浓度增大而增大。接枝2-氨基吡啶的聚合物与沥青质的界面接触角最小,表明PMO-2-P对沥青质有着较好的分散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发现PMO-2-P不仅可以将大尺寸的沥青质聚集体分散成数个较小的聚集体,还能使形貌变得更规则。3、为了验证所制备的聚合物在稠油中也具有良好的沥青质分散性能,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压力下在稠油中聚合物对稠油的流动性影响,聚合物的浓度分别为0.1 wt%、0.3 wt%、0.5 wt%和1 wt%。在70-50℃范围内测量了稠油的粘温曲线,发现当聚合物浓度为0.1%、0.3%和0.5%时可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浓度为0.5 wt%时降粘效果最明显,其中PMO-2-P对稠油的降粘效果最好。在70℃下对稠油的粘弹性进行了分析,同样在PMO-2-P浓度为0.5 wt%时获得了最佳效果。当聚合物浓度升至1 wt%时,稠油的流动性反而变差,这可能是因为聚合物与稠油中的其他组分发生相互作用。在压力为2MPa和4MPa时研究了聚合物对稠油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压力的上升,稠油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此时聚合物依然可以降低稠油的粘度,但不同聚合物之间降粘能力随压力的上升而趋近一致。

洪作庚[2](2021)在《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脏损伤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研究显示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作为OSA的一线治疗方法,对已经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OSA再发心血管事件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心血管合并症时可能是OSA发展的严重阶段。对已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严重OSA试图通过干预来降低再发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OS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其必要性。目前,OSA的治疗主要针对中重度,而OSA早期的心脏损伤及干预依据仍不清楚。本课题旨在探索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OSA患者心脏损伤和相关标志物,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从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睡眠中心完成睡眠监测的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门诊就诊患者,获得知情同意后采集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睡眠量表评估及实验室检查后,完成常规经胸心脏彩色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及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对其中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患者,分析睡眠心电数据的心率变异性。根据睡眠监测结果的AHI值,将患者分为非OSA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三组。比较三组间的各项检查指标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OSA严重程度与各项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心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完成睡眠监测的352例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完成PSG的有86例,完成便携式睡眠监测的有266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7.62±11.76岁。AHI≥5的OSA患者有274例,其中轻度86例,中重度188例,AHI<5的非OSA患者有78例。有326例完成了常规经胸心脏彩色超声,95例在常规心脏B超检查基础上接受进一步斑点追踪技术指标测量,34例完成接受了心脏核磁共振扫描。常规心脏B超结果显示轻度OSA组E/A值及E’/A’值比非OSA组降低(1.12±0.37 VS 1.27±0.45,0.83±0.33 VS 0.99±0.42,P均<0.05)。轻度OSA组的主动脉直径及升主动脉宽度小于中重度OSA组患者(27.36±2.87 VS28.87±2.95,30.27±3.79 VS 31.63±3.74,P均<0.05)。三组在斑点追踪技术指标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轻度OSA组比非OSA组升高(4.77±1.75 VS 3.33±0.44,95.58±28.54 VS62.39±17.04,P均<0.05)。对86例PSG的结果分析显示,非OSA14例,轻度16例,中重度56例。分析PSG采集的心电数据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非OSA、轻度OSA和中重度OSA组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OSA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OSA患者心功能改变与年龄、BM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及OSA严重程度相关。结论1)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OSA患者可在常规心脏彩超及核磁共振扫描检查上出现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异常改变。功能指标的改变可能较结构指标更早出现。2)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OSA患者在多导睡眠监测采集的心电数据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上未见明显异常改变。3)年龄、BM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AHI是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OSA患者心脏功能变化的危险因素。

周亭亭[3](2020)在《多金属氧簇/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的成像与治疗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利用纳米材料构筑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已经成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交叉的热点领域之一。其中,采用超分子组装方法为按需制备多组分、多功能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在功能基元的选择上,多金属氧簇因其丰富的光、电、磁特性及生物活性等成为一类较为理想的检测探针和治疗剂。然而,较强的非特异性作用和较差的生理环境稳定性等因素限制了其在生物体内的进一步应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和功能基元的协同效应,将设计合成的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生物相容性阳离子聚合物与功能性无机多金属氧簇静电复合,构筑了一系列兼具生物相容性、体内稳定性和多重响应性的纳米复合物,实现了核磁共振增强成像、局部反应诱导的光热治疗、药物负载与控制释放的功能集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利用低交联度的阳离子聚合物与含钆多氧钼酸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组装得到还原响应型纳米复合物。该复合物不仅显示出了高纵向弛豫速率值,而且多氧钼酸盐可被谷胱甘肽还原为杂多蓝,从而可用作增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和肿瘤光热治疗剂,有望作为一种诊疗“完全”一体化的纳米复合材料平台。2.在实现上述双功能性质的同时,为了在体系中引入化学治疗作用,我们将两种构型相近的多金属氧簇与两种阴、阳离子型聚合物进行四元共组装,制备得到了具有p H响应性的纳米复合物。利用该复合物进一步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得到了可用于磁共振增强成像和光热-化学联合治疗的纳米诊疗剂。3.基于制备高弛豫率核磁共振造影剂及拓展多金属氧簇基药物载体的设想,我们采用RAFT聚合法在水相中合成了一种双亲水两性嵌段共聚物,并通过静电作用包覆含钆多金属氧簇制备得到p H响应型高纵向弛豫率纳米复合物。由于复合物含有羧基、负电性多金属氧簇及自身的网络结构,因此可用于阿霉素的负载,从而得到兼具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和化学治疗功能的新型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并在体内磁共振成像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表现。这一系列超分子复合物纳米粒子平台从实验上验证和体现了我们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材料中的设想,也为进一步发展多金属氧簇/聚合物复合体系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材料基元。

张微微[4](2020)在《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关系及差异机制》文中指出受施肥量、磷肥种类、磷盈亏、土壤性质等的影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受到土壤磷盈亏的影响,且二者呈现显着直线正相关关系。长期施肥一段时间后减少施肥量,土壤累积磷转变为有效磷含量的大小(土壤有效磷效率)发生变化。了解长期施肥过程中减少施肥后土壤有效磷效率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可以为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河南郑州潮土为例,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不施磷肥CK,化学氮钾肥NK,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学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下有效磷效率变化的差异,运用先进的磷分级方法,从吸附-解吸特征、磷形态和土壤性质三方面,解释土壤有效磷效率产生差异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郑州潮土有效磷含量与土壤磷盈亏呈现极显着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每亏缺100 kg ha-1 P,土壤有效磷下降0.1-0.4 mg kg-1。土壤每盈余100 kg ha-11 P(P2O5),土壤有效磷含量上升的大小顺序为NPKM(5.5 mg kg-1)>NPK(4.8 mg kg-1)>NPKS(3.5 mg kg-1)。与单施化学磷肥、化肥配施秸秆相比,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显着提高土壤累积磷的有效性。Mehlich-Al3+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效磷效率的解释率高达69.5%(P<0.01)。(2)Langmuir方程能较好的模拟出土壤磷的吸附过程(0.95<R2<1)。施用磷肥能够显着提高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降低磷的最大吸附量(Qm)、吸附能常数(K)、最大缓冲容量(MBC),NPK和NPKS处理土壤磷吸附解吸参数差异不大。NPKM处理土壤Qm、K和MBC显着低于其它处理,DPS、易解吸磷量(RDP)、解吸率(DPR)显着高于其它处理。MBC,DPR,K,RDP是影响土壤有效磷效率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70.1%、15.9%、10.9%、1.8%(P<0.01)。胶体比表面积(S)是影响土壤磷吸附-解吸的主要因素,解释率为77.3%(P<0.01)。有机质通过与胶体比表面积和pH的关系来影响磷的吸附-解吸,从而影响土壤有效磷效率。(3)长期不施磷肥处理下,土壤活性、中活性无机、有机磷(Resin-P、NaHCO3-Pi、NaOH-Pi、NaOH-Po)随时间显着下降。长期不施磷肥28年,稳定态无机磷Conc.HCl.Pi和有机磷Conc.HCl.Po含量下降显着。因此认为长期施肥较长时间后,土壤能够利用土壤活性较低的磷形态。(4)施用不同磷肥的处理,NPK和NPKS处理之间,土壤各活性磷形态差异不明显,NPKM处理中各磷形态高于NPK和NPKS处理。长期施用磷肥后,土壤活性、中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随时间显着上升。有效磷效率最高的NPKM处理下高活性磷形态(Resin-P,NaHCO3-P)和中活性(NaOH-P,Dil.HCl-P)显着高于NPK和NPKS处理。(5)NaOH-Pi是影响土壤有效磷效率的主要因素,对土壤有效磷效率变异的解释率为63.2%(P<0.01)。长期施肥NPK和NPKS处理下,土壤NaOH-Pi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认为中活性的NaOH-Pi与高活性磷形态(Resin-P、NaHCO3-Pi)一样,是减少磷肥施入量后作物生长的重要磷源。综上所述,与单施化学磷肥(NP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能够提高土壤累积磷向有效磷转化的效率,即土壤有效磷效率。NPK和NPKS处理下,土壤性质、磷吸附-解吸特征、磷形态含量差异不大。利用31P核磁共振和同步辐射技术进一步探究分子水平上的磷形态,结合浸提方法(Hedley磷素分级,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的结果发现,不同处理下土壤中活性无机磷含量(Con.HCl-Pi、Ca8-P、正磷酸盐、磷酸三钙)所占总磷比例最高,钙磷是郑州潮土的主要存在形态。长期不施磷肥下,土壤各活性磷形态下降,土壤有效磷效率最低。NPK和NPKS处理下,2003年以前,磷肥投入量较大,高活性磷磷为作物主要磷源,土壤有效磷含量一直升高,土壤有效磷效率较高;2003年以后,磷肥投入量减小,中活性的NaOH-Pi能够转化为高活性磷形态,使土壤有效磷含量不会太低,因此土壤有效磷效率较低。NPKM处理土壤有效磷效率最高的原因是,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磷的易解吸量和解吸率,以及高活性、中活性无机磷含量。

张政[5](2020)在《基于MRI评价推拿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代谢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膝骨性关节炎作为目前患病率最高的关节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膝盖肿胀、疼痛、关节弹响、关节积液、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上述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并对其社会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全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身体超重人口的大量增加、办公室工作的群体普遍习惯长时间固定一个坐姿、缺乏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另外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对KOA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一全球性的变化趋势使得膝骨关节炎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也因此成为国际上目前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研究目的运用《膝骨关节炎中医手法循证治疗方案》中的推拿手法治疗早、中期(K-L分级1-3级)膝骨关节炎,以MRI软骨形态学改变(2015年OARSI指南推荐)为主要观测指标,通过对比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软骨形态改变,评价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推拿手法是否具有影响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代谢、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2研究方案与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自2018年6月起招募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院推拿科和骨科、宣武医院推拿科、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东方医院骨科和推拿科门诊的膝骨关节炎的病人,截至2020年1月共纳入符合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以及本研究纳入标准并完成方案随访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顺序编号,其中正在接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需停止所有有关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至少1周后正式开始本试验方案的治疗。推拿治疗方案包括放松手法、点穴手法、理髌手法、调筋手法、活动关节手法、结束手法六步手法方案:患者取仰卧位,嘱其下肢放松,医者位于患者的患侧。(1)放松手法:首先用揉法在股四头肌上自上而下做有节律的螺旋形(正、反均可)运动,反复操作3~5遍;再用拿法将股四头肌、胫骨前肌上垂直捏住并提起,再慢慢放松,由近端向远端反复操作3~5遍;最后用滚法在股四头肌上以频率约120次/分,自上而下,反复操作3~5遍。(2)点穴手法:选择患侧膝关节周围的梁丘穴、血海穴、鹤顶穴、内外犊鼻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及阿是穴缓慢加力,持续5~10秒,用中指或食指勾点委中穴、承山穴5~10秒,以患者感觉酸胀疼痛忍受为度。(3)理髌手法:首先提髌,反复操作3~5次;再揉髌反复操作5~10次。(4)理筋手法:在膝关节周围的髂胫束、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上分筋,沿着纤维走形方向刮动3~5次;再用拨筋手法置于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腘绳肌处,做横向往返拨动3~5次。(5)活动关节手法:屈伸牵抖膝关节2~3次,然后顺势快速地牵抖膝关节;展筋至患者能忍受的最大限度,并保持5~10秒钟。(6)结束手法:最后用揉法在股四头肌、胫骨前肌上反复操作3-5遍结束。所有手法以患者耐受度,切记使用暴力。每次手法治疗时间约为10分钟、一周治疗2次,共治疗10周。手法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10周)后均进行访视完成主观量表填写及客观指标检查检验,记录一般资料、生命体征、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WOMAC)指数量表、基于中医辨证思路的膝骨关节炎 PRO 量表(Chinese scal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CSKO)评分、软骨Recht评分、软骨厚度,软骨T2-mapping值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3研究结果3.1基本资料分析本次研究一共纳入四个分中心的60例患者,其中脱落8例,实际采用病例52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9例,平均年龄为59.17±9.23岁,患病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20天。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与KOA的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患者年龄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50-70岁年龄段较为集中。3.2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WOMAC评分,经配对t检验,t=-16.674,p=.000,p<0.01,即治疗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活动障碍评分较前降低,且变化具有极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活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CSKO评分,经配对t检验,t=-14.239,p=.000,p<0.01,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降低,且变化具有极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症候评价量表中的诸多症状。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Recht评分,经配对t检验,t=-3.638,p=.001,p<0.01,治疗后患者软骨损伤分级降低,具有极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程度积分,对软骨有明显修复作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感兴趣区软骨厚度比较,经五个感兴趣区分别配对t检验,股骨内侧t=-.187,p=.853,p>0.05;胫骨内侧t=.989,p=.327,p>0.05;髌 骨 t=-.472,p=.639,p>0.05;股 骨 外 侧t=4.178,p=.000,p<0.01;胫骨外侧 t=.483,p=.632,p>0.05,可见治疗前后仅股骨外侧软骨厚度比较值具有极显着性差异,股骨外侧软骨较前明显增厚,其余四个区域软骨厚度改变无统计意义,并不能说明该研究手法治疗10周能改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软骨厚度。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感兴趣区软骨T2值比较,经五个感兴趣区分别配对t检验,股骨内侧t=-6.756,p.000,p<0.01;胫骨内侧t=-6.414,p=.000,p<0.01;髌 骨 t=-3.711,p=.001,p<0.01;股 骨 外 侧t=-3.078,p=.000,p<0.01;胫骨外侧 t=.483,p=.003,p<0.01,可见治疗后股骨外侧、胫骨外侧、髌骨、股骨内侧、胫骨内侧软骨的T2值均较治疗前减低,且具有显着性差异。由于T2值反应软骨生物化学成分的改变,T2值降低证明关节软骨内的蛋白多糖含量增加而水的含量减少,说明该研究手法治疗10周对于改善软骨代谢有显着意义。3.3安全性评价及脱落情况在治疗期间,有一位患者摔伤,女性、59岁,追踪随访系患者居家下楼梯时意外踩空导致,与膝关节病症及治疗无关。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这表明该方案中的推拿治疗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安全的。本次研究共有8名患者脱落,考虑治疗频率高、治疗周期过长、核磁共振检查不适感等因素会影响患者依从性。4研究结论一、中医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技术规范手法,将放松手法、点穴手法、理筋手法、调髌手法、活动关节类手法融为一体治疗膝骨关节炎,通过WOMAC评分、CSKO评分的显着降低,证明推拿手法对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及中医症候方面面有显着疗效;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所得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Recht评分、软骨T2值治疗后显着降低,证明推拿手法可改善软骨代谢情况、促进软骨修复;三、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MRI影像学改变可见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可以改善软骨代谢促进软骨修复。

高旭[6](2020)在《酸性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烷基化汽油清洁、无污染,是商品汽油的优良调和组分。但现有制备烷基化汽油的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均为浓硫酸或氢氟酸等传统强酸作为催化剂,在产生良好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针对现有催化剂的缺点,本论文分别以含有较长聚醚链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醚胺为母体,合成了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以及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然后分别将其应用于异丁烷/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中,以开发环境友好型催化制备烷基化汽油的合成新路径。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催化体系: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为母体,首先通过SOCl2氯化法对其进行氯化,然后与甲基咪唑、丁基咪唑等咪唑类衍生物以及三乙胺等胺类衍生物发生季铵化反应,最后与三氟甲烷磺酸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利用红外,核磁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离子液体进行表征。将合成的一系列聚醚型酸性离子液体与CF3SO3H复合形成酸催化体系,用于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利用GC-MS和GC分别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检测,最终确定[Mim-PEG 1000-Mim][TfO]2/CF3 SO3H为最佳催化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VTfOH:VIL=1:5、T=35℃、t=20 min、RS=700 rads/min。单次反应转化率为93.17%,选择性高达96.44%。反应结束之后,产物与离子液体能够自然分离,将反应后[Mim-PEG 1000-Mim][TfO]2/CF3 SO3H催化体系再进行多次循环使用,用以探究其循环使用效果。最终发现,在5次循环之后,催化剂基本失活,其中前三次催化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三次之后,活性迅速下降。通过观察发现,离子液体在循环催化过程中颜色在不断加深,这可能是因为产生的“红油”即酸溶性油大量溶于催化体系中,这使得催化体系的催化能力在不断下降,5次循环后基本失去活性。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调变性,我们选取低粘度的聚丙二醇为母体,同样采用SOCl2氯化法先对两端的羟基进行氯化,然后与含有不同长度和不同个数烷基链的咪唑及胺类衍生物反应,制备得到聚丙二醇型离子液体,然后与三氟甲烷磺酸复合,形成复合酸催化体系并用于异丁烷/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以此来考察较长烷基链对催化烷基化反应效果的影响。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通过红外、核磁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反应的产物通过GC-MS和GC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检测,最终确定[Bim-PPG 2000-Bim][TfO]2/CF3SO3H为最佳催化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VTfOH:VL=3:10,T=45℃,t=30min,RS=600 rads/min。单次反应转化率为93.77%,选择性高达74.63%。反应结束之后,产物与离子液体能够自然分离,将反应后[Bim-PPG 2000-Bim][TfO]2/CF3SO3H催化体系再进行多次循环使用,用以探究其循环使用效果。最终发现,在5次循环之后,催化剂基本失活,其中前5次催化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5次之后,活性迅速下降。从循环使用之后的离子液体的粘度和颜色上来说,粘度降低、颜色加深,这说明聚丙二醇型离子液体催化体系迅速失活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大量酸溶性油的溶入。聚醚胺型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以不同聚合度的聚醚胺为母体,1,3-丙磺酸内脂为磺化剂,三氟甲烷磺酸为阴离子供给剂,通过一锅法一步合成一系列聚醚胺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利用红外,核磁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利用热重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为了验证聚醚胺型离子液体对烷基化原料气独特的增溶作用,首次通过高倍显微镜对反应后的离子液体进行拍照,对气泡进行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其增溶性。之后将聚醚胺型离子液体与CF3SO3H符合应用于异丁烷/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中。烷基化反应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并用GC-MS和GC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PS-PEA 2000-PS][TfO]2/CF3SO3H为最佳催化体系。在VTfOH:VIL=3:10,T=25℃,压力为常压下,t=25 min,RS=600 rads/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烷基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99.57%,选择性可达86.63%。聚醚胺型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初次次数可达14次,再生循环次数可达5次。本论文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分别与三氟甲烷磺酸复合形成催化体系用于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通过对催化结果的分析比对,最终确定[PS-PEA2000-PS][TfO]2/CF3SO3H催化体系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此外,还探究了催化体系的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以及对反应物的增溶作用和与产物的自然分离效果。通过研究表明,聚醚型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既能良好的催化反应,又能减少酸用量、增加酸的重复利用率,并且环保可再生,因此通过对聚醚型离子液体在烷基化反应中的研究,为离子液体在烷基化反应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汪成[7](2020)在《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原油的重质化趋势、不断升级的环保标准以及日益上升的低碳烯烃需求都对催化裂化工艺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催化裂化工艺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本文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建立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MIP-CGP装置特点,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揭示了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影响机制,可以指导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优化。论文首先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油品分子组成矩阵,得到了原料油的数字化表达。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将重质原料油分离成窄馏分油和亚组分油,并综合多种仪器分析手段获得油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和烃类组成信息。根据原料油分子组成特征,选取24个结构单元构建催化裂化体系中油品分子的结构向量,建立了含有4539个分子的分子库。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计算性质指标与仪器检测结果相吻合,得到数字化表达的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结合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编制了 96条反应规则。结合原料分子矩阵和反应规则,通过MATLAB编制程序建立了约含有118272个反应的反应网络。针对反应网络,构建反应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联合反应速率因子矩阵,采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构建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固定流化床小试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在产物馏分分布、碳数分布和典型分子含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MIP-CGP工艺的两段串联反应器结构特征,构建了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并通过工业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发现在第一反应区中以裂化反应为主,烯烃大量生成,第二反应区中有利于氢转移、烷基化和异构化等二次反应的发生,烯烃转化为异构烷烃和芳烃。汽油收率和质量双目标优化的计算表明,当操作温度为510℃-530℃、剂油比为8.0-9.0时,汽油收率达到42%以上,烯烃含量低于15%的国六指标要求。以多产丙烯为目标的模拟计算表明,当反应温度高于520℃、剂油比大于7.0时,丙烯收率大于8.0%,满足炼厂MIP-CGP装置多产丙烯的目标。

代鑫鑫[8](2020)在《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当今,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匮乏、环境问题的凸显和电动车市场的壮大,人们对储能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各种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LIBs)虽然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锂资源稀缺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钠的化学性质与锂相似,其储量丰富、易于开发且成本低廉的显着优点使得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LIBs的有力替代品。现阶段用作SIBs的负极材料普遍存在循环稳定性差和钠离子扩散动力学缓慢等问题,因此研发出新型储钠电极材料以满足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有机合成方法高效制备了多环芳烃六苯并蔻(Hexabenzocoronene,HBC)及其衍生物HBC-OMe,它们在作为SIBs负极材料时,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利用多种测试方法对目标产物HBC进行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化学组成的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形貌测试、透射电镜测试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HBC是由亚微米一次颗粒堆积而成的团聚体,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层间距;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评估了HBC作为SIBs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0.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后,HBC的可逆充电比容量高达326 m Ah g-1,容量保持率高达95%,表明其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阶梯充放电时,在5 A g-1大电流密度下,HBC仍具有83m Ah g-1充电比容量;当再次以0.1 A g-1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时,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6%。HBC表现出出色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这与其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钠离子传输和亚微米颗粒间丰富的孔隙有利于形成能维持结构完整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有关。此外,我们还制备了多环芳烃衍生物HBC-OMe并用作SIBs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 A g-1下,HBC-OMe具有高达365 m Ah g-1的可逆充电比容量,循环110圈后的容量依然保持在341 m Ah g-1,容量保持率高达86%,表现出较突出的循环稳定性;在大电流密度1 A g-1下进行充放电时,HBC-OMe的充电比容量可以维持在205 m Ah g-1,容量保持率达85%以上,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突出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表现出的可逆容量衰减可能由于循环过程中颗粒表面SEI膜的过度累积造成储钠活性点减少和钠离子扩散受阻等原因。

王宇浩[9](2020)在《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链烃是含碳数大于等于8的烃类,具有成本低廉、易得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润滑油、石蜡油、石油溶剂等石油化工领域,也应用于农药、医药、表面活性剂等日用品领域。但是长链烃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耐高低温性能均不佳。聚硅氧烷俗称有机硅,是一类以硅氧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其拥有非常高的化学键能和分子柔顺性,故一般有机硅产品耐高低温性能极佳。聚硅氧烷除了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外,耐候性能也十分优越,作为合成材料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如果将长链烃与有机硅结合,不但能提升产品耐温性能,还能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长链烃与有机硅的结合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长链烃为桥梁,将有机硅接枝到短链聚烯烃中,形成含长链烃单元的有机硅改性聚烯烃产品;另一类是以含氢聚硅氧烷为主链,将长链烷烃接枝到聚硅氧烷中,形成长链烷烃改性聚硅氧烷的结构。目前,已有文献的报道也集中在这两类产品上,然而这两类产品都以嵌段共聚为主,有关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的结构鲜有报道。本文以α-长链单烯烃、α,ω-长链二烯烃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法,在铂金催化剂催化下制备了一系列长链烯基封端、硅氢封端、长链烷基封端以及端长链烯基、端硅氢封端结构的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通过凝胶层析实现了不同分子量组分低聚物结构的分离,采用1H-NMR、13C-NMR、MALDI-TOF MS等方式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烃和有机硅实现了交替共聚。根据较高分子量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的GPC表征结果,在控制长链烯与有机硅单体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对比共聚物反应其他条件可以得出:催化剂用量为20μL,反应温度为75℃,获得共聚物分子量最大(Mn=3787 g/mol),同等反应温度下,催化剂用量为30μL获得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最窄(PDI=1.91)。催化剂用量为30μL时,反应温度为75℃比50℃和25℃产品分子量较高,产品分子量分布更窄。同温度下对比,相对于20μL和40μL催化剂用量,30μL催化剂用量反应获得的共聚物分子量较小,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由此,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与催化剂用量,可以实现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可控性。低聚物的耐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聚物分子量增加,热稳定性也增加,且降温段最低相转变温度都低于-80℃,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整体性能优于液体石蜡和聚α烯烃,说明有机硅的引入能提升产品的耐温性能,增强低聚物分子链柔顺性。对较高分子量共聚物的耐温性能研究发现,高分子量共聚物的热分解趋势与低聚物基本相似,整体耐高温性接近分子量较大的低聚物。当共聚物分子量超过965 g/mol后,共聚物的热性能不再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影响共聚物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内聚能密度。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对氮气氛围下产品失重率有关,分子量分布窄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其失重率随温度变化趋势更缓和些。这些共聚物在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趋势几乎一致,整体都能承受近400℃的高温,可以应用于新型耐热剂方面。

包升[10](2020)在《三七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七黑斑病是常见的三七病害,发病率高,严重制约三七种植业的发展。从三七黑斑病植株中分离、并经过活体回接、发酵提取物验证的菌株BS-45,菌株和发酵液均具有很强侵染和破坏三七叶片的作用。BS-45经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观察,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从该菌株的大米培养物中分离获得了22个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已知毒素类物质。三七植物在体酶活实验发现alternariol 9-methyl ether(1)处理三七叶片后显着影响三七叶片纤维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了94%、55.78%和83.33%。化合物alternariol(3)主要影响三七叶片纤维素含量、T-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93.6%、90.9%和87.73%。化合物altenuene(6)主要影响三七叶片叶绿素含量、纤维素含量、T-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0.76%、66.67%、77.94%和93.41%。化合物5’-epialtenuene(9)主要影响三七叶片POD活性、T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48.64%、96.94%和74.71%。化合物alternarlactone B(13)主要影响三七叶片纤维素含量、T-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6.67%、61.36%和90.86%。化合物4H-1-benzopyran-4-one,7-hydroxy-2-(hydroxymethyl)-5-methyl-(20)主要影响三七叶片POD活性、T-SOD活性和PAL活力,分别降低了50.07%、53.91%和42.95%。化合物5-carbometh-oxymethyl-2-heptyl-7-hydroxychromone(21)主要影响三七叶片纤维素含量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9.39%和92.34%。这些结果表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产生的毒素类物质能够破坏三七叶片的纤维素和降低三七的正常生理酶活,从而导致黑斑病的发生。

二、核磁共振的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磁共振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含芳香侧基梳型共聚物抑制沥青质聚集行为研究及对稠油流变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稠油和沥青质性质
    1.3 沥青质结构认知的发展
    1.4 沥青质聚集沉积机理
    1.5 沥青质抑制剂研究进展
    1.6 沥青质对稠油流变行为的影响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沥青质分子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和实验装置
        2.2.2 沥青质的提取和纯化
        2.2.3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元素分析
        2.3.2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2.3.3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
        2.3.4 核磁共振分析
        2.3.5 沥青质平均结构推导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形共聚物抑制沥青质析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
        3.2.2 PMOs系列聚合物的制备
        3.2.3 配制模型油
        3.2.4 表征和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3.2 聚合物对沥青质析出点的影响
        3.3.3 聚合物对模型油浊度的影响
        3.3.4 聚合物对模型油中沥青质粒径的影响
        3.3.5 聚合物与沥青质界面接触角
        3.3.6 聚合物对沥青质表面形貌及大小的影响
    3.4 沥青质聚集抑制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MOs系列聚合物对稠油流动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配制原油样品
        4.2.2 实验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对稠油流动性的影响
        4.3.2 不同压力下PMOs系列聚合物对稠油流动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论文

(2)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脏损伤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1.OSA患者常规心脏B超及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指标的变化
    2.OSA患者心脏增强核磁共振扫描指标的变化
    3.OSA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数据的心脏节律变化
    4.OSA严重程度与检查指标相关性分析及探讨心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研究流程图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临床信息
    2.OSA常规心脏B超结果
    3.OSA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结果
    4.OSA心脏增强核磁共振扫描结果
    5.OSA夜间心率变异性分析
    6.OSA严重程度与各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OSA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研究讨论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成就
致谢
文献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功能早期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多金属氧簇/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的成像与治疗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1.1.1 放射治疗
        §1.1.2 化学治疗
        §1.1.3 光热治疗
        §1.1.4 光动力治疗
        §1.1.5 其他治疗模式
    第二节 生物组织及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1.2.1 核磁共振成像
        §1.2.2 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1.2.3 荧光成像
        §1.2.4 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
    第三节 诊疗一体化简介
    第四节 多金属氧簇及其复合物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4.1 多金属氧簇简介
        §1.4.2 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构筑
        §1.4.3 多金属氧簇及其复合物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第五节 论文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位响应型GdPMo/DP-PEI纳米复合物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与光热治疗
    第一节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1.2 仪器表征方法
        §2.1.3 交联聚乙二醇化聚乙烯亚胺的合成
        §2.1.4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复合物的制备
    第二节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复合物水相自组装及稳定性
    第三节 GdPMo/DP-PEI复合物光热转换性质
        §2.3.1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复合物的光热转换基本性质
        §2.3.2 光热转换效率计算
    第四节 GdPMo/DP-PEI复合物的弛豫性质
    第五节 细胞毒性及体外光热治疗性能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复合物PD-PM-rPOMs用于磁共振成像及光热-化学联合治疗
    第一节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3.1.2 仪器表征方法
        §3.1.3 链转移剂4-氰基-4-(丙基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3.1.4 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3.1.5 大分子链转移剂PPEGMA引发的MAA聚合
        §3.1.6 多金属氧簇的制备
        §3.1.7 多金属氧簇与聚合物的组装及其药物负载
    第二节 PD-PM-rPOMs复合物组装体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 PD-PM-rPOMs复合物弛豫性能及体外成像
    第四节 载药PD-PM-rPOMs复合物的光热转换性质
    第五节 载药PD-PM-rPOMs复合物的药物释放
    第六节 细胞毒性及体外光热-化学联合治疗
    第七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H响应性多金属氧簇-离子型聚合物复合物PPMT-GdSiW_(11)用于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化学治疗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4.1.2 仪器表征及方法
        §4.1.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溴化铵(TMAPMA)单体的合成
        §4.1.4 MAA与 TMAPMA的 RAFT共聚反应
        §4.1.5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PPMT复合物的制备
        §4.1.6 载药多金属氧簇-聚合物PPMT复合物的制备
    第二节 PPMT_2-GdSiW_(11) 复合物载药前后的组装与响应性
        §4.2.1 复合物载药前后溶液中的自组装
        §4.2.2 复合物载药前后的溶液稳定性
        §4.2.3 复合物载药前后的pH响应性
    第三节 多金属氧簇及其PPMT复合物的pH响应药物释放
    第四节 载药PPMT_2-GdSiW_(11) 复合物的核磁共振成像
        §4.4.1 复合物载药前后的弛豫性能及体外核磁共振成像
        §4.4.2 复合物载药后的体内核磁共振成像
    第五节 体外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
        §4.5.1 细胞毒性
        §4.5.2 复合物载药后的细胞摄取
    第六节 载药PPMT_2-GdSiW_(11) 复合物的体内肿瘤治疗
    第七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关系及差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壤有效磷的演变
        1.2.2 土壤磷盈亏的演变
        1.2.3 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土壤有效磷效率)
        1.2.4 土壤有效磷效率的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目的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长期定位试验概况
        2.3.2 实验设计
        2.3.3 土壤样品的测定
        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三章 长期施肥郑州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3.1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规律
    3.2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累积磷盈亏的变化规律
    3.3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土壤有效磷效率)差异
    3.4 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的变化规律
    3.5 相关土壤性质
        3.5.1 全磷(TP)
        3.5.2 磷活化系数(PAC)
        3.5.3 土壤有机质(SOM)
        3.5.4 土壤pH
    3.6 土壤有效磷效率与相关土壤性质的关系
    3.7 讨论
        3.7.1 潮土累积磷与作物产量
        3.7.2 潮土有效磷效率
    3.8 小结
第四章 潮土吸附-解吸特征对土壤有效磷效率的影响
    4.1 长期不同施肥潮土磷吸附特征的变化
        4.1.1 最大吸磷量(Qm)
        4.1.2 吸附能常数(K)
        4.1.3 最大缓冲容量(MBC)
        4.1.4 磷吸附饱和度(DPS)
    4.2 长期不同施肥潮土磷解吸特征的变化
    4.3 相关土壤性质的变化
    4.4 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与土壤有效磷效率、土壤性质的关系
    4.5 讨论
        4.5.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4.5.2 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与土壤有效磷效率、土壤性质的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潮土磷形态对土壤有效磷效率的影响
    5.1 Hedley法得到的土壤各活性磷含量
        5.1.1 无机磷含量
        5.1.2 有机态磷含量
        5.1.3 不同活性磷含量及其比例
    5.2 蒋柏藩-顾益初方法土壤无机磷形态
        5.2.1 无机磷形态
        5.2.2 各形态无机磷及其比例
    5.3 核磁共振(~(31)P-NMR)土壤磷形态
    5.4 同步辐射(XANES)土壤磷形态
    5.5 磷分级方法的相互验证
    5.6 土壤磷形态与土壤有效磷效率、土壤性质的关系
    5.7 讨论
        5.7.1 不同处理磷形态的差异
        5.7.2 长期施肥不同时间磷形态的变化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基于MRI评价推拿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代谢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膝骨关节炎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医发病原因
        1.1 外邪侵袭
        1.2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1.3 跌扑闪挫、劳损过度
        2 中医发病机制
        2.1 不通则痛
        2.2 不荣则痛
        3 小结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西医发病病因
        1.1 年龄
        1.2 肥胖
        1.3 性别
        1.4 遗传
        1.5 营养
        1.6 神经肌肉控制失调
        1.7 先、后天畸形
        1.8 其他
        2 西医发病机制
        2.1 膝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力学机制
        2.2 膝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学机制
        3 膝骨性关节炎的其他可能机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试验方法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6 治疗周期及随访时点
        2.7 评价标准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
        3.3 安全性评价及脱落情况
    4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
    2 推拿手法促进软骨修复的机制研究
    3 本次研究推拿方案的理论基础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酸性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汽油的简介及发展
        1.1.1 汽油的地位及发展
        1.1.2 汽油的不同调和组分及优缺点
    1.2 烷基化汽油的简介及发展
    1.3 传统的无机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3.1 浓硫酸催化剂
        1.3.2 氢氟酸催化剂
    1.4 固体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5 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5.1 离子液体简介
        1.5.2 基于金属卤化物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1.5.3 基于非金属卤化物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1.6 其他因素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1.7 烷基化反应的机理
    1.8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 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试剂
        2.2.2 实验所用仪器
        2.2.3 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2.2.4 聚乙二醇型离子液体酸性离子液体的表征
        2.2.5 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结构、简称及性质
        2.2.6 烷基化汽油的制备
        2.2.7 烷基化汽油的分析检测
        2.2.8 气相色谱检测分析
        2.2.9 烷基化反应所用原料组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选择
        2.3.2 [Mim-PEG 1000-Mim][TfO]_2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2.3.3 [Mim-PEG 1000-Mim][TfO]_2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2.3.4 酸度的影响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7 反应转速的影响
        2.3.8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2.4 本章小结
3 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3.2.4 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表征
        3.2.5 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结构及简称
        3.2.6 烷基化反应实验过程
        3.2.7 烷基化汽油的分析检测
        3.2.8 气相色谱检测分析
        3.2.9 烷基化反应所用原料组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最佳聚丙二醇型酸性离子液体的确定
        3.3.2 咪唑基或胺基结构的影响
        3.3.3 聚醚链聚合度的影响
        3.3.4 [Bim-PPG 2000-Bim][TfO]_2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表征
        3.3.5 [Bim-PPG 2000-Bim][TfO]_2离子液体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3.3.6 Tf OH 与 IL 的体积比优化
        3.3.7 反应温度优化
        3.3.8 反应时间优化
        3.3.9 反应转速优化
        3.3.10 催化剂重复利用率探究
    3.4 本章小结
4 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4.2.4 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的表征
        4.2.5 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的结构及简称
        4.2.6 烷基化反应实验过程
        4.2.7 气相色谱检测分析
        4.2.8 烷基化反应所用原料组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最佳聚醚胺型酸性离子液体的确定
        4.3.2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谱图
        4.3.3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的核磁氢谱
        4.3.4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热重谱图
        4.3.5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增溶性研究
        4.3.6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的正交实验
        4.3.7 [PS-PEA 2000-PS][TfO]_2离子液体的使用寿命研究
        4.3.8 [PS-PEA 2000-PS][TfO]_2再生利用研究
        4.3.9 [PS-PEA 2000-PS][TfO]_2与其他烷基化催化剂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
        1.1.1 催化裂化工艺的重要地位
        1.1.2 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挑战
        1.1.3 国外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1.1.4 国内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1.2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
        1.2.1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特点
        1.2.2 MIP-CGP工艺与FCC工艺对比
    1.3 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1.3.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1.3.2 催化裂化工艺中的主要反应类型
    1.4 催化裂化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
        1.4.1 经验反应动力学模型
        1.4.2 馏分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1.4.3 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1.5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
        1.5.1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基本思想
        1.5.2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重油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1.6.1 重油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1.6.2 重油分离方法
        1.6.3 基团贡献法
    1.7 本论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7.1 技术路线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催化裂化原料及催化剂
        2.1.1 催化裂化原料油
        2.1.2 催化裂化催化剂
        2.1.3 实验试剂
    2.2 主要实验装置和仪器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
        2.2.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2.3 催化裂化原料油及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2.3.1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预分离
        2.3.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2.3.3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第3章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3.1 油品的分析表征
        3.1.1 轻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3.1.2 重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3.2 催化裂化体系原料和产物的组成和性质
        3.2.1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3.2.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
    3.3 实沸点蒸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3.3.1 TBP窄馏分油的性质
        3.3.2 TBP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及烃类组成
    3.4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3.4.1 SFEF窄馏分油的切割分离
        3.4.2 SFEF窄馏分油的宏观性质分析
        3.4.3 SFEF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和烃类组成
    3.5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构建
        3.5.1 分子组成矩阵的描述
        3.5.2 种子分子的选取
        3.5.3 模拟退火算法计算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3.6 原料油及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6.1 原料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6.2 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7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合理性
        3.7.1 馏分油分子组成矩阵的递变规律
        3.7.2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优势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1 催化裂化反应规则的构建
    4.2 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的求解
        4.2.1 反应网络的建立
        4.2.2 利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求解反应网络
    4.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试验模型验证
        4.3.1 分子组成矩阵的产物划分
        4.3.2 不用反应温度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4.3.3 不用剂油比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4.3.4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碳数分布的验证
        4.3.5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典型分子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IP-CGP反应过程模型的模拟与优化
    5.1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
        5.1.1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建立
        5.1.2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工业验证
        5.1.3 MIP-CGP工艺中的二次反应
    5.2 基于分子水平模型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分析
        5.2.1 温度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2 油气平均分子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3 催化裂化产物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4 汽油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5 液化气中烯烃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6 汽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7 柴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8 典型产物分子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3 以分子级MIP-CGP反应过程模型为指导的装置优化
        5.3.1 以汽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5.3.2 以柴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5.3.3 以轻油收率和和质量为目标的MP-CGP装置优化
        5.3.4 以丙烯产率为目标的MIIP-CGP装置优化
    5.4 催化裂化MIP-CGP反应过程模型软件包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1.3 钠离子电池的组件及原理
        1.3.1 钠离子电池的组件
        1.3.2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1 碳基负极材料
        1.4.2 合金类负极材料
        1.4.3 转换类负极材料
        1.4.4 有机类负极材料
    1.5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储钠性能研究近况
        1.5.1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概述
        1.5.2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1.5.3 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主要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2.3 材料的结构及表征
        2.3.1 X射线衍射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拉曼光谱分析
        2.3.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4 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池极片的制备及纽扣型电池的安装
        2.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4.3 电化学阻抗图谱测试
第3章 多环芳烃HB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合成反应式
        3.2.3 多环芳烃HBC的结构形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环芳烃HBC的微观结构分析
        3.3.2 多环芳烃HBC的储钠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BC-OMe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合成反应式
        4.2.3 HBC-OMe的结构形貌特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环芳烃衍生物HBC-OMe的微观结构分析
        4.3.2 多环芳烃衍生物HBC-OMe的储钠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部分
致谢

(9)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1 绪论
    1.1 引言
    1.2 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发展近况
        1.2.1 含长链烃单元的有机硅改性共聚物发展近况
        1.2.2 含有机硅单元的长链烃改性共聚物发展近况
        1.2.3 其他含长链烃-有机硅共聚材料发展近况
    1.3 耐高低温材料概述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长链烃-有机硅交替低聚物的合成、分离与耐温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主要化学试剂
    2.3 测试仪器
    2.4 合成总流程
    2.5 不同官能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2.5.1 长链烯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2.5.2 硅氢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2.5.3 长链烷基封端的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2.5.4 端长链烯烃、端硅氢结构的长链烃-有机硅结构的合成
    2.6 测试结果与讨论
        2.6.1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6.2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2.6.3 长链烃-有机硅低聚物MALDI-TOF MS分析
        2.6.4 反应结果分析
        2.6.5 长链烯烃与长链烷烃封端低聚物的热稳定性探究
        2.6.6 长链烯烃与长链烷烃封端低聚物的耐寒性探究
    2.7 本章小结
3 较高分子量的长链烃-有机硅共聚物合成及耐温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主要化学试剂
    3.3 测试仪器
    3.4 合成过程
    3.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共聚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5.2 共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3.5.3 共聚物X_1~X_2的GC-MS结果分析
        3.5.4 共聚物X_3~X_6的GPC结果分析
        3.5.5 共聚物制备结果分析
        3.5.6 共聚物热稳定性分析
        3.5.7 共聚物耐寒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合成主要低聚物和共聚物图谱汇总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三七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菌株BS-45发酵物中分离所得化合物
第一章 链格孢菌植物毒素研究近况
    1.1 三七黑斑病
    1.2 链格孢菌毒素种类
        1.2.1 链格孢菌寄主特异性毒素(Host-selective toxins,HSTs)
        1.2.2 链格孢菌非寄主特异性毒素(Non-host-specific toxins,NHSTs)
    1.3 链格孢菌毒素致病机制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4.1 本研究的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七黑斑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病原菌分离和培养
        2.1.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4 病原菌化学多样性筛选
        2.1.5 病原菌粗提物致病性测定
        2.1.6 目标菌株的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2.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2.2.3 病原菌化学多样性筛选结果
        2.2.4 病原菌粗提物致病性测定结果
        2.2.5 目标菌株的鉴定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和材料
        3.1.2 菌株的放大发酵
        3.1.3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致病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和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化合物1的测定结果
        4.2.2 化合物3的测定结果
        4.2.3 化合物6的测定结果
        4.2.4 化合物9的测定结果
        4.2.5 化合物13的测定结果
        4.2.6 化合物20的测定结果
        4.2.7 化合物21的测定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本研究创新点
    3、展望
附录
    附录 Ⅰ 英文缩写说明
    附录 Ⅱ 培养基配方
    附录 Ⅲ 菌株BS-45序列
    附录 Ⅳ 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附录 Ⅴ 化合物图谱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核磁共振的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芳香侧基梳型共聚物抑制沥青质聚集行为研究及对稠油流变性能影响[D]. 程汝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脏损伤的相关研究[D]. 洪作庚. 汕头大学, 2021(02)
  • [3]多金属氧簇/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的成像与治疗一体化研究[D]. 周亭亭. 吉林大学, 2020(02)
  • [4]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关系及差异机制[D]. 张微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基于MRI评价推拿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代谢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D]. 张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酸性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D]. 高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7]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D]. 汪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 代鑫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长链烃-有机硅交替共聚物制备及耐温性能探究[D]. 王宇浩.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三七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致病性研究[D]. 包升. 云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核磁共振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