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

我国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

一、我国年均消亡二十个天然湖泊(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梅[1](2021)在《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文中提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湖泊干旱缺水、水质恶化已成为威胁全球湖泊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要素。多水源调控是缓解湖泊水资源短缺、改善水质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查干湖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和东北地区重要渔业基地,灌区退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在2009年国家粮食增产工程驱动的背景下,新建盐碱地灌区退水大量排入查干湖,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同时也增加了水体盐化的风险,威胁其水生态系统健康。如何科学确定维持查干湖水生态健康的水质控制目标,并基于此目标对查干湖进行多水源调控,是当前查干湖水环境治理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在厘清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基于Delft3D模型软件,耦合改进的水华模块(BLOOM)构建了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预测湖泊盐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确定维持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湖泊水质控制目标,提出最佳的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规律利用数理统计法、Mann-Kendall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查干湖水文要素和水质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明晰了查干湖水循环过程,其中灌区退水约占补给水源的56.31%;依据水文要素和水质参数演变特征,将查干湖水质演变过程划分为水质自然阶段、水质恶化阶段、水质改善阶段和水质风险阶段;目前,查干湖的总氮(TN)、总磷(TP),p H和总悬浮颗粒(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自东向西增加的趋势;采用多种综合富营养化指数(TSI,TLI,EI)对查干湖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得出查干湖处于富营养状态。(2)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基于查干湖综合模型数据库和Delft3D模型软件,构建了查干湖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并对模型的水动力、水质和水生态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查干湖水深、盐度、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参数的模拟结果接近于观测值,获得了适用于查干湖的水环境模拟模型。(3)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变化趋势模拟预测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模拟预测不同灌区发展情景下湖体盐分变化趋势,确定了到达淡水鱼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模拟结果表明了湖泊盐分年累积量为96.99 t;当前灌区退水情景下,2024年湖泊盐分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1 psu);假设在乾安灌区退水完全排入查干湖的情景下,2021年湖泊盐分整体达到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4)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确定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揭示多环境因子(TN、TP、TSS和N:P)协同作用下浮游植物竞争机制,确定了维持查干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水质控制目标。模拟结果表明查干湖浮游植物以能量限制型为主,揭示了TSS在抑制富营养湖泊中浮游植物生物量过度增殖的同时驱动优势种向蓝藻演替的内在机理;明确了浑水状态下非固氮蓝藻占主导而清水状态下固氮蓝藻占主导的演变规律。依据有害蓝藻影响作用最小的原则确定了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是TN≤1.5 mg/L且TP≤0.1 mg/L。(5)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设置不同水文年下灌区退水控制和水动力条件改善调控措施组合的18种情景,模拟查干湖水质达到控制目标的时间和多水源配比,提出了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利用IPWQ评价模拟结果,并结合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对查干湖的多水源调控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大安灌区退水完全不排入查干湖的多水源调控情景为最佳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查干湖水质管理及其周边灌区发展规划,以及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对查干湖的生态补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也是践行我国“一湖一策”精准管理的要求。

高立家[2](2021)在《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泥河湾盆地丰富的古人类活动和详实的古环境演变记录使泥河湾盆地成为探讨古人活动与古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区域。虽然一些学者试着探究了泥河湾区域古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区域古人类活动、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三个主要地质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清晰。位于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遗址在空间上离西侧的大同火山群较近并且地层剖面中含有湖相沉积层,所以,许家窑遗址成为泥河湾遗址群中探讨古人类活动与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事件相互关系的分析样区。本文从区域的沉积记录入手,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方法构建的区域年代框架;通过磁化率和粒度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湖退-湖侵记录;基于磁化率和金属元素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火山活动记录;采用孢粉数据来分析区域的古气候环境演变。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了许家窑遗址的年代及其古环境特征,并探究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火山活动历史、和古气候变化历史,综合探讨了泥河湾盆地区域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古人类的关系。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许家窑2剖面古地磁样品的退磁结果分析表明许家窑2剖面的最老年龄不超过78万年;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文化层上部和下部层位相接近的湖相砂黏土层样品的光释光测年显示许家窑遗址的年代为138.1±12.7Ka。(2)通过对许家窑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分析显示许家窑遗址典型记录了一次火山活跃期和一次湖退,该火山活跃期和湖退期对应均在0-2m的深度。(3)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孢粉数据分析揭示了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历史,可将许家窑遗址剖面分为4个孢粉带,呈现暖干-冷湿-暖干的变化,文化层对应层位孢粉组合显示为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类型,利用共存分析法定量定量分析了许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即许家窑遗址时期年均温为3.8℃-10.2℃,年降水量为403.4 mm-1133 mm。(4)通过许家窑遗址剖面和许家窑2剖面比对建立了两剖面的联系,即遗址文化层顶部(2.8m)对应许家窑2剖面2m处。结合光释光和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许家窑遗址剖面记录的火山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古湖消亡的时间一致,大约在11万年之后。(5)在对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孢粉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关系。古环境与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古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古湖及河流演化深深影响了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许家窑人生活在古湖消亡及河流发育这一环境演变之时,湖滨及河流可以为许家窑人提供水源和食物。许家窑人生存时期之后发生了一次火山活动,这预示着当时地壳物质的剧烈运动,这说明地壳的剧烈运动和火山活动虽不是导致许家窑人灭亡的直接原因但会成为制约许家窑人在此生存的重要因素。许家窑人生存在寒冷湿润的气候,寒冷的气候使许家窑人在此艰难的生存,而湿润的气候可能会孕育大量的动植物资源,这也为许家窑人提供食物和一些生存所需的资源。(6)通过对许家窑遗址研究和查阅泥河湾盆地各遗址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湖退-湖侵及火山活动影响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尤其在早于0.90 Ma BP和晚于0.09 Ma BP之后表现的最明显。在早于0.90 Ma BP时期(即第一期湖退之前时期),随着泥河湾古湖湖水的上涨和古湖面积的扩大导致古人类不得不往更远离古湖和更高的地方迁移。在晚于0.09 Ma BP时期随着古湖的消亡,桑干河的发育水位越来越低,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也逐渐靠近古湖的中心,分布的海拔也越来越低。

庄杭[3](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马盟雨[4](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侯波[5](2019)在《变化环境下查干淖尔湖近46a湖泊演化过程及湖水来源解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全球气温升高对湖泊面积的影响日益明显,湖泊面积作为区域内气候指示器可以较好的响应全球气候变化。针对湖泊面积的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大范围、长时间尺度对湖泊面积进行监测研究,所以本文利用遥感手段来反演查干淖尔湖湖泊面积的变化。通过解译遥感影像,确定湖泊面积演化趋势。本文选取了 1973-2018近46a的湖泊影像,通过对Landsatl~4系列影像选取RGB=431彩色合成,Landsat5~7系列影像选取RGB=742彩色合成,Landsat8系列影像选取RGB=753彩色合成,最大限度提取湖泊水体并计算其面积,发现近46年来查干淖尔湖湖泊面积虽有扩张发生,但总体呈大幅减少趋势,年平均变化量为-2.37km2/a。湖泊面积从1973年的100.09km2减少到2018年的30.16km2。其间湖泊总面积在2000-2002年出现骤降,到2002年只剩余查干淖尔湖东边小湖,骤减面积约为2001年的59.92%。在确定湖泊面积演化特征后,综合考虑可能对湖泊面积造成影响的气候因素,选取三个气象站的降水、蒸发和气温等数据,分析得出近58a来查干淖尔湖流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略有下降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7.91mm;而年蒸发量总体上呈稍有上升趋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0.43mm;同时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气温为1.73℃。结果表明湖泊萎缩与蒸发量呈显着相关,同气温呈极显着相关,而与降水量关系较小,因为随着气候暖干化的日益严重,降水的变化相对于蒸发十分微弱。通过突变点检验与小波分析也印证了查干淖尔湖流域在21世纪初期暖干化趋势明显加强,这与全球大部分地区出现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本研究认为影响查干淖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蒸发,其次为降水。为了摸清查干淖尔湖湖水补给来源,对流域内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湖水比井水的δD和δ18O富集,说明湖水在经过地下水补给后,可能存在二次蒸发,导致同位素过度分馏,使得湖水的δD和δ18O富集强烈。井水中的δD和δ18O都在当地降水线的左下方,基本分布在全球大气降水线上,说明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井水的氘盈余值最大,而湖水中的氘盈余值为-19.84‰,偏负程度最大,再次充分说明湖水的蒸发最为强烈,这与查干淖尔湖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水位较低以及开阔的水域面积有关。分析发现,查干淖尔湖流域的氢、氧同位素和TDS在不同来源水体均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以上种种分析结果均指向查干淖尔湖湖水是由地下水和河水补给的。

李富强[6](2019)在《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黄河在地势平坦的河套盆地内往复迁徙,泛滥淤积,地表古河道交叉重叠星罗棋布。同时黄河在此途经乌兰布和与库布齐两大沙漠,水沙风沙交互作用,河床演变极其复杂。近50年来,该段河流水沙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潜在的洪凌灾害严重威胁着区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该区河道淤积的物质组成、沉积特征以及河道的变迁历史开展研究,可以为集成研究沙漠宽谷河道的冲淤变化与调控对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历史背景,为区域河势规划、河道整治及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以黄河内蒙段磴口地区横断面的14个钻孔与沿河道纵向布设的12个深达20 m的钻孔为研究载体,对岩芯沉积物的理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据粒度指标、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对岩芯进行了沉积相的划分。在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了钻孔的年代学框架,进而重建了晚第四纪河套盆地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黄河河道的变迁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气候与人类活动资料,探讨了河流系统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机制。初步结果如下:(1)26个钻孔岩芯的物质组成以结构较为松散的灰绿色和灰褐色细砂和中粗砂层为主,其中部分砂层中夹有粘土块和磨圆好的砾石;棕黄色和红褐色的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层仅分布在盆地北缘、靠近狼山的6个(DKZ01-06)钻孔中,且每层的沉积厚度不超过7 m。钻孔沉积物的分布特征指示了该区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2)对现代地表不同沉积环境的物质组成研究发现,沙漠砂和河床沉积物都以砂组分为主,前者砂组分占95%以上,由明显的粗粒跳跃组分构成,分选较好到好;后者砂占70%以上,粉砂占30%,以递变悬浮搬运为主,分选中等。河漫滩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粉砂占50%以上,悬浮组分占50%,以均匀悬浮搬运为主,分选较差。湖泊沉积物以粉砂和粘土为主,粉砂约占5075%,粘土占2550%;悬浮组分占80%以上,分选差,偏度以负偏为主。不同沉积环境物质的特征虽有重叠,但是点群的界限差异明显,可以建立起不同沉积相的判别标志。根据现代沉积相的判别标志对钻孔岩芯沉积物进行相划分,发现所有钻孔中以河床亚相组成为主,巨厚的河床相代表了多次沉积旋回,指示该段河道摆动频繁,且河床加积是该区冲积平原发育的主要过程。(3)通过对14个现代河流沉积物不同粒径光释光信号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石英中颗粒(3863μm)的等效剂量主要集中在0.160.49 Gy之间,而粗颗粒(>63μm)的等效剂量在0.353.72 Gy之间,其残留剂量小于或者等于全球其他区域的现代河流沉积物的残留剂量,说明河流沉积物在沉积之前经过了很好的晒退过程;相比于粗颗粒而言,中颗粒石英经历了更好的晒退,适用于区域内河流沉积物的测年。利用OSL和14C测年技术对钻孔沉积物沉积时代进行了研究,共计获取了75个OSL以及11个14C年代结果,年代分布在0.6156 ka之间。依据沉积速率推断的钻孔底界年代相差较大,分布范围在2.1160 ka之间,反映了该区复杂的河道变迁过程和频繁的冲淤变化特征。(4)磴口断面14个沉积钻孔获得的分时段沉积速率变化结果表明,早期沉积速率较小趋于稳定,自18 ka以来快速增大,在1412 ka左右达到峰值1.35mm/yr,随后变小,趋于稳定。其中8030 ka之间为0.11 mm/yr,3020 ka期间为0.16 mm/yr,2018 ka为0.32 mm/yr。18 ka以来存在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188 ka期间沉积速率分布在0.671.35 mm/yr内,8 ka以来沉积速率较为稳定,为0.520.68 mm/yr。结合区域气候资料,发现20 ka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下上游来水来沙多寡的控制。在冷干气候条件下,流量较小,河流搬运能力较弱,上游山区河段的物质无法搬运至下游平原区,因此,受流量和泥沙汇入较小的影响,沉积速率较低。而相对暖湿的气候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增大,上游山区堆积在河道中的风化物质大量的搬运到下游平原区接受沉积,由此沉积速率较大。依据全部26个钻孔的年代-深度获得的河套平原平均沉积速率,随年代的减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平原沉积的加速过程。而在近2 ka以来沉积速率的显着增大,可能更多地受控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沙漠的扩展,引起区域内输沙量的变大。(5)依据钻孔岩芯的沉积相时空分布,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磴口段的河道演变过程。发现在16080 ka期间,河流以多河道形式游荡堆积,河道迁移摆动频繁,河流活动性较强;8018 ka期间,河流活动性减弱,河道相对稳定,堆积速率缓慢。188 ka期间,河道向地势相对较低的狼山山前迁徙,并且在靠近狼山的平原西部以多河道的形式迁移摆动接受沉积,沉积速率增大,河流活动性较强。8 ka以来,主河道由平原西北部迁移到现今河道的位置,可能与狼山山前断裂带活动重心向盆地内部迁移以及乌兰布和沙漠扩张的胁迫有关。由于河道的迁移废弃逐渐形成河迹洼地湖,约2 ka以后乌兰布和北部沙漠景观出现。

孟洋洋[7](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何伟[8](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王越[9](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唐国华[10](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二、我国年均消亡二十个天然湖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年均消亡二十个天然湖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
        1.2.2 湖泊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
        1.2.3 引调水工程对湖泊富营养化防控的影响研究
        1.2.4 查干湖水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与水利工程概况
        2.2.1 社会经济概况
        2.2.2 水利工程概况
    2.3 水环境问题与挑战
    2.4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2.4.1 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
        2.4.2 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3章 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规律
    3.1 查干湖水循环要素演变特征分析
        3.1.1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3.1.2 水文情势演变特征
        3.1.3 查干湖补给水源综合分析
    3.2 查干湖水质演变特征分析
        3.2.1 湖泊水质演变阶段的划分
        3.2.2 水化学特征
        3.2.3 水质时空演变特征
    3.3 查干湖富营养化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3.3.1 富营养化评价
        3.3.2 影响因素分析
    3.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4章 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
    4.1 Delft3D模型软件概述及原理
        4.1.1 Delft3D模型软件概述及结构
        4.1.2 Delft3D-FLOW模块的原理
        4.1.3 Delft3D-WAQ模块的原理
        4.1.4 Delft3D-BLOOM模块的原理
    4.2 基于Delft3D模型软件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
        4.2.1 综合模型基本原理
        4.2.2 参数设定和初始值输入
    4.3 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4.3.1 水动力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4.3.2 水质和水生态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4.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变化趋势模拟预测
    5.1 情景设置
    5.2 查干湖盐分时空特征
    5.3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演变趋势
    5.4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
    5.5 讨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确定
    6.1 情景设置
    6.2 查干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
    6.3 浮游植物生物量对多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
    6.4 浮游植物竞争机制对多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
    6.5 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的确定
    6.6 讨论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
    7.1 情景设置
    7.2 查干湖水质达到控制目标所需时间
    7.3 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及比选
    7.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古人类与环境的研究
        1.2.2 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研究
        1.2.3 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的研究
        1.2.4 区域古人类活动历史的研究
        1.2.5 许家窑遗址古环境研究
        1.2.6 许家窑遗址年代学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泥河湾盆地区域概况
    2.1 泥河湾盆地概况
    2.2 区域主要地质地貌事件
        2.2.1 区域火山活动
        2.2.2 区域湖退-湖侵
    2.3 区域古人类活动
    2.4 许家窑遗址区域概况
第3章 许家窑遗址剖面年代学分析
    3.1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描述
        3.1.1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描述
        3.1.2 许家窑2剖面的描述
    3.2 许家窑遗址剖面古地磁年代学分析
        3.2.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3.2.2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3 古地磁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3.3 许家窑遗址剖面光释光年代学分析
        3.3.1 光释光测年基本原理与应用
        3.3.2 光释光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3.3 光释光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第4章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历史
    4.1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1 磁化率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2 地球化学元素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4.1.3 粒度样品的采集与实验分析
    4.2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响应
    4.3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湖退-湖侵的响应
    4.4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古气候记录分析
        4.4.1 孢粉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4.2 孢粉鉴定结果及孢粉带划分
        4.4.3 古气候定性分析
        4.4.4 古气候定量分析
第5章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5.1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许家窑遗址
    5.2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许家窑遗址典型孢粉鉴定图版
附录B 古人类遗址年代统计表及其参考文献
附录C 论文图表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变化环境下查干淖尔湖近46a湖泊演化过程及湖水来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3S技术在湖泊湿地方面的研究动态
        1.2.2 同位素水文学在湖泊方面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查干淖尔湖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地质地貌概况
        2.1.3 水文气象概况
        2.1.4 资源环境概况
        2.1.5 湖泊水质状况
    2.2 实验方法
        2.2.1 野外实验方法
        2.2.1 室内实验方法
    2.3 数据获取及简介
        2.3.1 气象数据来源与选取
        2.3.2 遥感数据来源与选取
        2.3.3 遥感数据简介
3 查干淖尔湖湖面演化特征
    3.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3.1.1 条带修复
        3.1.2 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
    3.2 湖面遥感解译分析
        3.2.1 波段的光谱特征分析
        3.2.2 彩色合成方法研究
        3.2.3 水面面积多年变化分析
    3.3 小结
4 查干淖尔湖气候变化对湖面演化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趋势分析
        4.1.2 突变分析
        4.1.3 周期分析
    4.2 流域降水演变特征
        4.2.1 降水的趋势性特征分析
        4.2.2 降水的突变性特征分析
        4.2.3 降水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4.3 流域蒸发演变特征
        4.3.1 蒸发的趋势性特征分析
        4.3.2 蒸发的突变性特征分析
        4.3.3 蒸发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4.4 流域气温演变特征
        4.4.1 气温的趋势性特征分析
        4.4.2 气温的突变性特征分析
        4.4.3 气温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4.5 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查干淖尔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源解析
    5.1 研究方法
    5.2 各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
    5.2 查干淖尔湖的大气降水线
        5.2.1 全球大气降水线
        5.2.2 查干淖尔湖流域大气降水线
    5.3 氘盈余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5.4 水体的TDS特征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盆地与冲积平原沉积速率研究进展
    1.2 河道变迁研究进展
    1.3 晚第四纪黄河内蒙段演化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与地貌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区域地层概述
        2.1.3 地貌概况
    2.2 河套平原自然地理概况
        2.2.1 现代气候特征
        2.2.2 黄河内蒙段河道特征
        2.2.3 黄河内蒙段水沙特征
    2.3 晚第四纪古环境与古气候特征
第三章 钻孔岩芯的物质组成与沉积相分析
    3.1 钻孔岩芯的岩性特征
    3.2 现代地表沉积环境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分析和对比
        3.2.1 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3.2.2 粒度参数特征、C-M图和粒度指数特征
        3.2.3 粒度指标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3.3 钻孔岩芯粒度参数特征与沉积相划分
    3.4 小结
第四章 岩芯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1 光释光测年原理与方法
        4.1.1 测年简史
        4.1.2 测年原理
    4.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3 等效剂量和剂量率的测定
    4.4 实验条件的测试
    4.5 黄河内蒙段河流沉积物的光晒退程度研究
        4.5.1 黄河内蒙段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
        4.5.2 黄河内蒙段岩芯沉积物中OSL和14C测年对比
    4.6 岩芯沉积物标准生长曲线方法的适宜性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磴口横断面沉积速率的分布特征
    5.2 河套平原平均沉积速率的分布特征
    5.3 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过程
    6.1 磴口横断面沉积相的纵向分布与横向联系
    6.2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过程
    6.3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的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一、地势地貌
        二、水系
        三、气候和植被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小结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三、右校尉府治城
    小结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小结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小结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小结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条件因素
        二、军政形势因素
        三、民族地理因素
        四、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1.1.1 鄱阳湖简介
        1.1.2 鄱阳湖流域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1.2.5 研究成果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鄱阳湖的成因
        2.1.1 湖泊成因分类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2.4.4 小结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3.2.1 水旱灾害属性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3.3.1 湿润指数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4.1 前言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4.2.1 彭蠡泽的变迁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4.2.5 小结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4.3.4 结束语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4.4.4 结束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5.2.1 流域降水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5.2.5 小结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5.4.2 入湖泥沙过程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5.5.2 入湖污染负荷
        5.5.3 湖区水流特征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我国年均消亡二十个天然湖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D]. 刘雪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D]. 高立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变化环境下查干淖尔湖近46a湖泊演化过程及湖水来源解析研究[D]. 侯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D]. 李富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7]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我国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