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

一、少腹逐淤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论文文献综述)

全孝心(JEON HYO SIM)[1](2020)在《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中医证候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课题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针刺以选取下列的穴位关元、曲骨、气海、天枢(双)、水道(双)、中脘、三阴交(双)等为主,观察本疗法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变化来判断本疗法的临床疗效,探索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做为温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供取穴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入符合相应入选标准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患者病例60例,研究对象为2019年0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针灸科和妇科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治疗组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以中药治疗,每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如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气滞较重者,加川楝子、青皮;痛经及经闭者,加泽兰、益母草;血瘀较重者,加三棱、莪术、穿山甲、郁金等。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具体选穴如下:主穴:关元、曲骨、气海、天枢(双)、水道(双)、中脘、三阴交(双);配穴:合谷(双)、足三里(双)、太冲(双)。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捻转法,留针35分钟;然后在患者留针期间行温针灸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水道、气海、曲骨、三阴交,每穴施灸3壮。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经周期。在治疗结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治疗前对两组进行可比性分析得出,两组在一般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二)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减低证候积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中医症状均明显改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三)两组均能使月经情况(如经量、经质),经期的伴随症状(如痛经、乳房胀、腰酸等),以及舌苔、脉象等方面均显示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了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有其优势所在。(四)通过对观察前后月经量、下腹坠胀评分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评分减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五)通过对观察前后月经质地、痛经、腰部酸痛、乳房胀痛、小腹疼痛评分比较得出,治疗后温针灸组的评分减低,治疗后中药组的评分相等。温针灸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温针灸治疗后明显改善,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六)通过对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76.7%,两组间具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在综合疗效方面,温针灸优于对照组。(七)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温针灸组治愈5例,治愈率为16.7%;显效有2例,显效率为6.7%;有效有21例,有效率为70%;无效有2例,无效率为6.7%。其中中药组治愈3例,治愈率为10%;显效有3例,显效率为10%;有效有17例,有效率为56.7%;无效有7例,无效率为23.3%。治疗后,温针灸组总有效率93.3%,中药组总有效率76.7%,经chi-square检验,两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P=0.27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温针灸和中药组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均有效果,可温针灸治疗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效果良好,同对照组相比,在月经情况、经期的伴随症状等明显的改善。温针灸在本研究中未出现任何的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青霖(Lee Ching Lam Jessica)[2](2019)在《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在挖掘近20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2013年开始出现以中医活血化瘀法为观察组研究文献,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并以中医活血化瘀法、单用中药内服方为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作研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期望能探索出新的临床治疗和处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进行整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整理,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及归纳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电子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进行整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整理,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及归纳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1.Meta分析:系统评价用方法学评价主要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纳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文献;对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纳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 5.3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2.中医药的频数及聚类分析:检索1998-2018年中医活血化瘀法、单纯中药内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及SPSS 2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用药规律的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Meta分析:检索1998-2018年期间有关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共检索出1,032篇,经文献质量评价,本研究纳入30篇文献均为C级文献,总体文献质量偏低。纳入30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1)中医活血化瘀法(包括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米非司酮)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中医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7,0.29),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总有效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子宫体积缩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8.60,95%,CI(-67.22,-49.97),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子宫体积缩小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雌二醇(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9.70,95%,CI(-52.86,-46.55),P<0.00001],雌二醇(E2)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5,95%,CI(-2.65,-1.66),P<0.00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8,95%,CI(1.59,3.56),P<0.0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2)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的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月经量减少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观察组)对米非司酮(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1,95%,CI(0.16,0.28),P<0.00001],总有效率在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子宫体积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04,95%,CI(-68.11,-49.98),P<0.00001],中医活血化瘀法的子宫体积缩小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雌二醇(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05,95%,CI(-53.26,-46.84),P<0.00001],P<0.00001],雌二醇(E2)水平降低在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5,95%,CI(-2.68,-1.61),P<0.00001],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在中医活血化瘀法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1,95%,CI(1.41,3.47),P=0.0006],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P<0.01)。2.频次分析:(1)中医活血化瘀法常用的药物种类频次依次是理气药(21.75%)、活血化瘀药(21.28%)、清热药(17.97%)、利水渗湿药(14.89%)、补虚药(14.89%)。常用的药物频次依次是赤芍(8.75%)、丹皮(8.51%)、桂枝(8.27%)、桃仁(8.27%)、茯苓(8.27%)、当归(8.04%)、香附(7.57%)、枳壳(7.09%)、乌药(7.09%)、薏苡仁(6.62%)。(2)单纯内服中药方常用的药物种类频次依次是活血化瘀药(27.17%)、补虚药(19.29%)、清热药(16.00%)、理气药(9.42%)、利水渗湿药(6.40%)。常用的药物频次依次是桃仁(4.77%)、赤芍(4.43%)、获苓(4.28%)、桂枝(4.12%)、丹皮(4.00%)、莪术(3.94%)、三棱(3.69%)、当归(3.69%)、香附(2.58%)、黄芪(2.34%)。虫类药在175味药物占6味,占所有药物3.43%,使用频次79味次,占全部用药频次达2.43%。按出现频数计算,依次是水蛭、±鳖虫、地龙、僵蚕、蜈蚣、虻虫。消食药占5味,是所有药物的2.86%,使用频次48味次,占全部用药频次达1.48%。按出现频数计算,依次是鸡内金、山楂、谷芽、莱菔子、神曲。3.聚类分析结果:C1:莪术、三棱C2:乌药、鸡血藤、薏苡仁、枳壳、香附、红花C3:穿山甲、水蛭、牛膝、海藻、昆布、鳖甲、丹参、夏枯草、牡蛎、甘草、川芎、白术、党参、黄芪C4:当归C5:茯苓、桂枝、丹皮、桃仁、赤芍结论:本文的研究运用统计学Meta分析、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做了系统整理研究以及比较中西药的有效率,综合起来,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法(包括单用中医活血化疲法、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米非司酮)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中,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的缩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米非司酮疗法(P<0.01);不良反应差异在米非司酮疗法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肌瘤体积的缩小、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月经量减少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疗法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上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米非司酮对照研究在不同方面有优势,中医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西药米非司酮疗法的不良反应明显大于中医活血化瘀法(P<0.01),其疗效不确定且易复发,容易诱发闭经。随着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研究日渐增加,为未来单纯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是有一定成效,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低,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以后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应严谨地遵循循证医学相关原则,严格把握控制质量,并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优势,为中医药物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活血化瘀法及单纯内服中药方的药物包含首五味药赤芍、丹皮、桂枝、桃仁、茯苓,提示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以桂枝茯苓丸作基础方;治法治则以活血化瘀法、补益肝肾脾、滋养阴血疗法、益气扶正法;治疗子宫肌瘤不同阶段使用的中药剂型。虫类药药性猛、起效速、疗效佳,适用于子宫肌瘤重症。应用虫类药时宜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剂量,中病即止。配伍消食药助消食化积,防止药物伤脾,护脾胃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本文的创新性:在挖掘近20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2013年开始出现以中医活血化瘀法为观察组研究文献,2013年至2018年40篇文献研究共选出3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以38篇单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为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作为研究。随着未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增加,为单纯中药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的不足与展望:关于用药规律的研究局限于单纯内服中药方,未有全面包括中西药结合治疗、针灸法治疗、针灸结合中药等的文献研究,希望将来能更深层地挖掘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通过研究获取更有价值的临床用药规律。由于个人时间与能力所限,未能有系统全面地评价子宫肌瘤的文献,希望以后能再加以补充深入研究。

陈狄麟(Chan Dick Lun)[3](2019)在《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配合META分析以及用药规律分析,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在科研设计、实施过程、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文献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以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传统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试验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案,如使用抛硬币或以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或试验提及“随机分组”等字样;(2)治疗效果标准采用总有效率、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的检测、性激素变化等作为疗效指标,并有统一的疗效标准;(3)试验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研究干预措施:以中药制剂(单味药、中成药、汤剂等))与西药组、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安慰剂或空白组等对比,以及中药配合特定治法与单用其治法的对比的文献,给药途径不受限制。2.检索策略透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检索文献。检索年限范围定为2004-2018。以主题词为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中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子宫肌瘤;干预措施的主题词:中医,中药,中成药;研究方案设计的中文主题词为:“随机”,“空白”,“对照”;英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fibromyoma uteri”,“uterine leiomyoma”,“uterus myoma”;干预措施的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dicine complementary”;研 究 方 案 设 计 的 英 文 主 题 词 为:“randomize”,“placebo”,“control”。3.方法学评价遵循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方法的原则,制订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表》,由两位评价人员阅读全文,并按照统一的评价表独立对所有研究试验进行评阅。若双方存在分歧,则两位评价者再深入研究或邀请第三方辅助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作出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4部分的质量评分。每部分的积分根据标准订为0-2分,总积分为0-7分。1-3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同时,对文献的一般情况、随机方法、盲法的运用、分配隐藏、组间均衡性、不良反应、失访、统计学方法、结论推导等方面作出描述性的分析。4.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创建数据库,并录入和管理有关数据。Meta分析利用Cochrane平台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协助完成系统评价的分析计算过程。如果分析指标是二分变量,则应将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用作合并统计量;如果有必要分析数值变量,则采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为合并统计量。对各实验结果作出异质性检验,如果存有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表达。反之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表达。结果:通过搜索各个数据库,最初获得原始856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212篇,留下644篇,在阅览了题目及摘要后,剔除其他疾病21篇,留下623篇,仔细阅读全文后,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后纳入126篇,均为中文文献。近年来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量呈增加的趋势,在纳入的126篇文献当中,有56篇文献(44.4%)发表于2016至2018年之间。基金支持有2篇(1.6%),无一篇多中心研究者。文献中38篇(30.2%)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没有作出具体描述;84篇(66.7%)提及“随机”等字眼,未对其方法作出详细描述。只有一篇论文(0.8%)采用双盲法。本研究中的118篇文献(93.7%)的组间均衡性好。有37篇(29.4%)报告了每组不良反应的例数和症状,并作出统计学检验。仅得3篇(2.4%)文章提到失访。35篇(27.8%)提供了实际的检测统计量与P值范围;有90篇文献(71.4%)只给出P值的范围。126篇文献中,有40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可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降低血性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使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米非司酮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不大。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本病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上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低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棱甲消症汤在总疗效和缩减肌瘤体积方面优胜于桂枝茯苓胶囊。本研究亦分析了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对药物药类、四性、五味及归经的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药类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方面以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常用中药包括桃仁、赤芍、茯苓、三棱、当归、莪术、桂枝、柴胡、丹皮和牡蛎。结论:1.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3.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将来在中药治疗肌瘤的研究中,应提高科研方法学质量。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会削减其论证的力度,本系统评价仍未能够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下确切的定论。展望未来学者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研究,从而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推广中药在现今医学领域的发展。

梁恪(LiangKye)[4](2019)在《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1920-2001)精于内科,善治疑难杂病,亦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挖掘其诊治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发挥岭南中医妇科医学的学术特色,有利于对岭南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方法,对梁老生前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的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1.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数据库的题录、摘要、关键词及全文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及大学城校区图书馆馆藏书籍的书名、目录及内容。2.走访肇庆市中医院信息档案部,并从梁剑波家族保存的医案副本、梁老生前的医案手稿中寻找不孕不育医案和经验方。医案建立时间在1970至2001年间。3.整理所有验方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形成Excel工作表,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4.将收集到的医案中的四诊信息、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处方录入到Excel表格以建立初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该过程中将格式、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预处理后将数据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的临床信息采集模块,从数据的角度揭示梁老辨证施治的方法与用药特点。将整理好的数据代入医案和文献进行中医理论分析和凝练,运用数据总结出梁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原则。结果:共收集到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医案收集共500个,经验方收集35首,共涉及药物136味。一、不孕不育患者以30到40岁的居多,由此表明本病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育龄女性中。这阶段的女性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相对较重,发病的几率随之而上升。二、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多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6.40%,经间期出血占15.80%。疗程与疗效分析:经间期出血治疗1周有明显效果,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服药一周可达根治者占90%。多囊卵巢综合征疗程较长,一般为6个月以上,且疗效对比效果明显度比其他妇科病要低,根治者不到50%。三、从单味中药使用频数和频率上看,在治疗不孕不育选用频数超过10次的34味药物中,共有13味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 40%。依次为:茯苓、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芡实、菟丝子、当归、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桑寄生、楮实子。上列诸药,大多数是补益脾肾为主,突出了梁老重视脾肾调理的用药思路。四、从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类是补虚药(42.42%)、其次是理气药(23.31%),而活血药(10.16%)、温里药(6.45%)、止血药(3.31%)等药类也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补虚药的四个亚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阳药,其次为补气药。五、从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药物药味以甘、苦、咸为主,频率分别为:40.22%、32.88%、14.37%。其中选用频率最高为甘味药物,甘可补可和可缓,即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而其他药味的应用较少,为辅助配伍药味。六、将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中的常用27味药物分成了 9类。结合频数分析表及中医临床实际,梁剑波教授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处方用药多在14味左右,它们分别为:柴胡、紫石英、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桑寄生、车前子、党参、芡实、当归、龙眼肉、远志、大枣、生姜。七、经验方可分为自拟方和传统方加减两大类。从验方使用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味归脾汤(48.16%),其次是女孕1方、女孕2方,其次是加味六君汤,正心宁神汤、安姡十补汤、加味毓麟汤、右归饮等等。八、从相关性分析得出梁老用药特点:1.具有相似作用药物的配伍,加强治疗作用。2.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合,起协同促进作用。3.针对标本病机药物的配合使用。九、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病症常用以下5法:1.健脾补肾法:常用方有加味归脾汤、女孕1方、女孕2方、正心宁神汤、右归饮、理中汤等。如月经后期、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欲减退、习惯性流产、胎动不安、妊娠胎不长等都可以运用健脾补肾法来治疗。2.养阴护肝法:多用固本止崩汤、益阴止崩汤、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两地汤、益胃散、左归丸等,随症加减。如月经先期、精液量过少、性欲减退、胎动不安等都可以运用养阴护肝法治疗。3.清热排毒法:是治疗经间期出血、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的主要方法。清热固经汤、益气固冲汤、两地汤、三黄汤等是常用方。4.活血化瘀法:常用方有红花桃仁煎、平冲降逆汤等来治疗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5.祛寒暖宫法: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多使用女孕1方、女孕2方、加味毓麟汤、安妊十补汤等,亦多用补阳还五汤、温经汤,随症加减。结论:1.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收集梁剑波教授经验方35首,医案500个。通过医案整理与数据挖掘,提示梁老诊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治法是:健脾补肾法、养阴护肝法、清热排毒法、活血化瘀法和祛寒暖宫法。2.梁老治疗不孕不育使用频率较高的自拟方有11首:正心宁神汤、清热固经汤、加味归脾汤、益阴止崩汤、女孕1方、女孕2方、益气固冲汤、安姡十补汤、加味健脾汤、加味毓麟汤、加味六君汤。常用的传统方有10首:右归饮、四物汤、两地汤、理中汤、芩连四物汤、真武汤、红花桃仁煎、滋水清肝饮、平冲降逆汤、固本止崩汤等。这些方法都是梁老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所得,希望有助于全面总结梁老的临证经验,为后人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梁氏医学的学术精粹。

张茜[5](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文中提出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是近年来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经验的核心内容,医案是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可老中医的医案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名老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中医名家医案和理法方药以其思维复杂与网状结构概念着称,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以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为主,此类分析难以深入研究医案中理法方药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特色,难以满足对中医医案分析研究的需要,医案中尚有许多隐性信息难以被提取发现。鉴于此,本课题运用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发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数据整理、挖掘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对数据特点做出更加直观的挖掘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方法的缺陷,为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助力。李可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0余年,诊治10余万患者,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生的代表作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该书是一本医案专集,收录了李可老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验案,部分医案后附有“兼探”“按语”等,对若干专题和理论做了阐述。李可老中医一生只有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留世,其中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非常宝贵,成为了中医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参考着作,也是中医后学研究和继承李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学习和继承李可临床经验,就必须深入探索分析其医案。为使李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进一步了解李可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方法:梳理总结《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理法方药特点,筛选书中疗效显着、方药明确的病例,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舌脉、病名、证型、主方、方药、煎服方法以及附加疗法输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然后根据研究设计,将数据库总表格拆分为病、症、证、方、药、量、附加疗法、煎服法等属性之间相互对应的分表格,再使用偏序结构图生成工具将分表格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李可医案中的症治规律,分析李可辨治用药的特点。成果:本研究分别从症状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从疾病与方剂的对应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对应关系、疾病与煎服方法的对应关系、疾病与附加疗法的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从证型与方剂对应关系、证型与药物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从方剂与疾病对应关系、方剂与症状体征对应关系、方剂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从药物剂量与疾病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症状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总结出李可对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的辨证特点,对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的治疗特点,对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的治疗特点,对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的运用特点,以及对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的使用特点。结论:李可老中医临证特色为:各科疾病巧辨证,李可老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临床辨证使用多种辨证方法,从而给出最合适准确的证型名称;大剂扶阳非常态,李可老中医虽以大剂量使用扶阳药物着称,但在其实际治疗中,并非动辄使用扶阳药物或方剂;最常使用姜枣草,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者可起到健脾和胃、解毒增效的作用,可见李可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重视固护中焦脾胃;治疗方法多样化,李可在临床治疗中善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剂种类都很广泛,除了汤药以外,李可还常运用丸剂、散剂、中成药以及针灸、刺血、熏洗等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热象须防虚与寒,李可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舌红、脉数、烦躁等常见于实热证或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时,往往谨慎辨证,医案中此类症状体征也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亡阳证等;清热通腑亦大胆,李可不仅善于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物,在治疗外科急腹症、疫毒痢、暴发型脑炎等疾病时,对金银花、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热、通腑药物也常常破格重用;阴虚火燔引火治,李可常以引火汤治疗肾阴虚火不归元,此处的火不归元须与格阳证、戴阳证之浮阳外越相区别,辨别重点在于是否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重视祛瘀善活血,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证,李可在治疗疑难重症时注重祛瘀活血;善用虫药疗顽疾,李可医案中多使用全蝎、蜈蚣、穿山甲等虫类药,此类药物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对李可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该方法能系统化梳理名老中医医案,并挖掘分析其中的病-症-证-治之间的相互对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精准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芳芳[6](2011)在《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免疫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应用现代实验手段,检测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CD16+CD56+)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中药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消积冲剂;对照组27例,口服宫瘤消胶囊。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B超、血清E2、P、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31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27例,总有效率63%;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肌瘤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59%,两组肌瘤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症状:两组在改善月经量多、经色经质,减轻小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2、P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值比较有所上升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CD4+值有所升高且比较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CD8+值有所下降且比较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 CD4+/CD8+值有所升高且比较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消积冲剂在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方面尚未有明显作用,而免疫应答的正调节占优势。治疗前NK细胞比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两组CD(16+56)+值均有所上升,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消积冲剂可能不是通过提高NK细胞数量而起治疗作用。结论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血清E2、P下降,调节CD4+、CD8+T细胞的比率,纠正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情况,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性。

王莉琳[7](2011)在《加减平积汤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加减平积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与加减平积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客观评价加减平积汤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用加减平积汤治疗30例,选择大黄(?)虫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治疗20例,在非经期服药,疗程为3个月,于疗程结束后,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体积、肌瘤面积及肌瘤积分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超检查肌瘤均有缩小,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加减平积汤组患者经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中切全血粘度亦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虫丸组患者经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中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亦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减平积汤组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疗后的改善情况较大黄(?)虫丸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疗效有效率均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减平积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本方较大黄(?)虫丸能更显着地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加减平积汤可以控制肌瘤生长。3.加减平积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为中医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依据。

宫艳秋[8](2010)在《消症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①观察消症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从而探讨“疏肝逐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②观察消症丸对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及复发情况,从而探讨消症丸对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子宫肌瘤最大直径将其分成保守组20例(直径<5cm)和手术组40例(直径≥5cm)。其中保守组患者给予口服中药消症丸治疗,而手术组40例患者按照手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是否口服消症丸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其中A组给予单纯手术治疗,B组手术后一周给予口服消症丸治疗,疗程均为六个月。保守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B超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比较治疗前后肌瘤大小的变化,并按照相关标准判定其中医证侯疗效,肌瘤疗效和综合疗效;手术组采用A、B两组组间比较的方法,观察A、B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术后复发例数及复发的肌瘤大小等。结果:在保守组的治疗中,消症丸对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疗效显着(P<0.001),对于子宫肌瘤瘤体的大小有一定的缩小作用(P<0.01),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医症状总疗效为90%,肌瘤体积总疗效为55%,临床综合疗效:痊愈率5%,显效率35%,有效率50%,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后下腹包块、月经量多、经色紫暗、经质有块、小腹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组的治疗中,对于A、B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一年的中医症状的比较显示:术后应用消症丸组(B组)在下腹包块、月经量多、经质有块、下腹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术后未用消症丸组(A组)。且A组术后一年有6例复发,复发率25%,B组术后一年有2例复发,复发率10%。术后有治疗者复发率比无治疗者低,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术后一年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消症丸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复发情况的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结论:1消症丸有控制或缩小子宫肌瘤、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作用。2消症丸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复发情况的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通过本项课题,提出了“疏肝逐瘀”法治疗子宫肌瘤,并明确了“疏肝逐瘀”法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思妍[9](2010)在《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舌色的客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本研究在子宫肌瘤患者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进行探讨,采用颜色科学的方法,重点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色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与体质的关系。为子宫肌瘤的舌诊提供客观依据,为子宫肌瘤的中医治未病和健康管理提供线索。2方法研究对象为健康体检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的原则收集样本。采用舌象仪拍摄数字舌图,用颜色分析软件提取和分析舌色数据。采用《中医体质问卷》的调查结果确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类型。运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结果3.1文献研究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四-七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9-2008)为资料来源,对子宫肌瘤的舌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子宫肌瘤患者主要舌象特征为暗舌和瘀点舌的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辨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排在前4位的证名为: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痰湿内阻证、瘀血内阻证。3.2理论研究色彩还原是准确地进行舌色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对标准光源下的两种色彩校正方法进行了比较。一是采用基于爱色丽24块色卡,建立ICC特性文件的色彩校正方法。二是用日本研制的Casmatch色标色彩校正方法,采用计算总色差、亮度差、饱和度差的方法评价色彩校正的效果。结果为基于爱色丽24块色卡,建立ICC特性文件的色彩校正方法效果最佳。3.3临床研究3.3.1肉眼观察的舌象特征子宫肌瘤组的舌色、苔色、苔厚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子宫肌瘤组的正常舌形出现率低于非子宫肌瘤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舌色数据在L*a*b*和LCH空间的分布特征3.3.2.1在L*a*b*和LCH颜色空间中,子宫肌瘤组的舌尖与舌边b值和H值均高于非子宫肌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3.2.2在L*a*b和LCH颜色空间中,子宫肌瘤组淡白舌的舌边H值高于非子宫肌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淡红舌的舌尖和舌边的b值和H值均高于非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2.3齿痕舌和裂纹舌的舌边、舌尖a值和C值均高于正常舌形者(p<0.01)。3.3.3舌象与体质的关系气虚质组与平和质组比较,气虚质组的淡红舌出现率高于平和质组,红舌出现率低于平和质组(p<0.05)。3.3.4九种体质者的数字舌图分析在L+a*b*空间和LCH空间中,与平和质进行比较,气虚质组的舌尖a值和C值高于平和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5舌色与血常规指标间的关系子宫肌瘤组中各类舌色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现为红舌的数值最高,淡白舌的数值最低。而在非子宫肌瘤组中未见有统计学差异。4结论4.1文献研究得出子宫肌瘤这常见舌象为瘀点舌,常见证为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痰湿内阻证和瘀血内阻证。4.2在标准光源下,基于爱色丽24块色卡,建立ICC特性文件的色彩校正方法,其色彩还原性优于使用Casmatch色标。4.3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为: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为瘀点舌和齿痕舌。4.4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的颜色数据分析结果为: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的舌色亮度、彩度无明显差异。子宫肌瘤组的色相偏于红橙,而非子宫肌瘤组的色相偏于红主色。4.5数字舌图所表达的舌象信息与肉眼观察的舌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数字舌图的颜色数据能够更准确、灵敏地反映舌色的变化。4.6与平和质组相比,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的淡红舌出现率高,红舌出现率低。4.7舌色与血常规检查指标的相关性为:在淡白舌、淡红舌、红舌三组人群中,随着舌色变红,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的平均值呈逐渐增高趋势。

谢小磊,白霞,耿建国,李冬华[10](2009)在《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25%,我国子宫肌瘤患病高峰年龄为41~50岁,其发病率可高达54.9%,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疾病。因此,对子宫肌瘤的研究已成为现代较为关注的课题之一,现就近年来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少腹逐淤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腹逐淤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中医证候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子宫肌瘤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认识
        二、子宫肌瘤中医治疗
    第二节 子宫肌瘤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一、子宫肌瘤西医病因病机
        二、子宫肌瘤西医发病机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及终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四、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六、技术路线
    第三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比较
        二、疗效观察
第三章 讨论和分析
    第一节 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认识
        二、经穴分析
        三、方药分析
    第二节 临床疗效探讨
        一、结果及分析
        二、临床疗效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2)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西医研究概况
        一、西医学病因
        二、西医学诊断标准
        三、西医学治疗现状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病因
        二、中医学病机
        三、证型
        四、中医诊断标准
        五、中医学治疗现状
第二章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一、制定检索策略
    二、文献检索
    三、献纳入排除标准
    四、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五、Meta分析方法
    六、评价结果
    七、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检索
    四、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五、统计分析与结果
第四章 讨论
    一、中医活血化瘀法Meta分析
    二、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1 概述
    1.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治则治法
        1.2.3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
    1.3 现代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3.1 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宫肌瘤的西医治疗
    1.4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1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1.4.2 系统评价的定义
        1.4.3 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4 本研究展开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1.5 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系统评价
    2.1 研究对象
        2.1.1 文献检索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学质量评价
        2.2.2 《评价表》的内容
        2.2.3 文献质量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2.3.2 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科研方案设计的质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确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3.1.2 制定检索策略与筛选文献
        3.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1.4 资料提取
        3.1.5 统计分析(进行META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文献情况
        3.2.2 不同中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3 不同中药或中药结合米非司酮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4 不同中药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4.1 文献一般情况
    4.2 辨证分型、经典方剂、用药频数分析
        4.2.1 辨证分型
        4.2.2 经典方剂频数分析
        4.2.3 用药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其临床意义及研究不足
        5.1.1 合并的META分析结果
        5.1.2 本研究META分析的不足
    5.2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5.2.1 活血化瘀为主
        5.2.2 治疗子宫肌瘤须同时注重补虚
        5.2.3 重视热邪、气滞、水湿
        5.2.4 肝、心、脾、肾同治
    5.3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5.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5.3.2 样本含量的估算
        5.3.3 方法学质量
        5.3.4 随机化
        5.3.5 盲法的运用
        5.3.6 分配隐藏
        5.3.7 组间均衡性
        5.3.8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5.3.9 疗效判定指标与疗效标准
        5.3.10 不良反应报告及失访
        5.3.11 统计方法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医案、验方整理现状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对于不孕不育的认识
        一、熟读古籍,衷中参西
        二、梁老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三、梁老对胎前产后诸症的认识
    第二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经验方和医案举隅
        一、女性不孕不育
        二、男性不育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应用针灸及膏方的经验举隅
        一、针灸
        二、膏方
第二章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用药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病例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第三节 检索方法
        一、检索词
        二、组合检索
        三、检索方式
        四、检索与设计
    第四节 用药分析前数据的初步处理
    第五节 统计分析内容
        一、频数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聚类分析
        四、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纳入研究的病例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病症分布情况分析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医案的用药分析
        一、单味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二、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和频率分布
        三、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四、聚类分析
        五、经验方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六、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经验方和医案用药分析讨论
        一、健脾补肾法
        二、养阴护肝法
        三、清热排毒法
        四、活血化瘀法
        五、祛寒暖宫法
    第二节 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
        一、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脉络与代表性传承人
        二、梁氏中医流派在不孕不育和辅助生育方面的研究与发挥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传承现状
        1.1.1 传承内容
        1.1.2 传承方法
    1.2 李可老中医简介及学术思想研究
        1.2.1 生平简介
        1.2.2 着作
        1.2.3 人文精神
        1.2.4 学术思想
    1.3 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
第二章 知识发现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筛选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收集结果
    2.4 数据规范化
    2.5 数据录入
    2.6 数据质量控制
    2.7 偏序统计图结果分析
        2.7.1 症状体征分析
        2.7.2 疾病分析
        2.7.3 证型分析
        2.7.4 方剂分析
        2.7.5 药物分析
第三章 知识发现小结
    3.1 知识发现结论归纳
        3.1.1 辨证经验
        3.1.2 治疗经验
        3.1.3 方剂经验
        3.1.4 用药经验
    3.2 对李可老中医临证特点的认识
        3.2.1 各科疾病巧辨证
        3.2.2 大剂扶阳非常态
        3.2.3 最常使用姜枣草
        3.2.4 治疗方法多样化
        3.2.5 热象须防虚与寒
        3.2.6 清热通腑亦大胆
        3.2.7 阴虚火燔引火治
        3.2.8 重视祛瘀善活血
        3.2.9 善用虫药疗顽疾
第四章 属性偏序结构图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评述
    4.1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4.2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
        4.2.1 方法步骤
        4.2.2 方法特色
    4.3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展望
        4.3.1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4.3.2 文献医案整理分析
        4.3.3 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4.3.4 新药研发与处方筛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免疫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中医对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1. 子宫肌瘤的相关病名
        2. 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
        2.1 古代医家对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
        3.1 辨证论治或分期论治
        3.2 经方论治
        3.3 验方论治
        4. 小结
    二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和治疗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病因的认识
        1.1 激素及其受体
        1.2 生长因子
        1.3 细胞免疫
        1.4 遗传因素
        1.5 微量元素
        1.6 其他原因
        2. 子宫肌瘤的诊断
        3. 现代医学子宫肌瘤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3.2 手术治疗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药物来源
        2.4 观测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方法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2. 临床观察结果
        3. 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消积冲剂治疗子宫肌瘤的依据
        1.1 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探讨
        1.2 消极冲剂方源、组成、方义及现代药理研究
    2. 选用宫瘤消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3. 消积冲剂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探讨
        3.1 消积冲剂对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3.2 消积冲剂对子宫肌瘤患者雌孕激素的调节作用
        3.3 消积冲剂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4. 对本课题深入研究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加减平积汤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2. 西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2.1 西医对子宫肌瘤病因病理的认识
        2.2 西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诊断标准
        4. 病例选择标准
        5. 研究方法
        6. 评分标准
        7. 疗效标准
        8. 统计学处理
    二、 观察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研究结果
        3. 疗效比较
        4.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立论依据
        1. 瘀血内阻是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
        2. 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是治疗大法
    二、 方药分析
        1. 组方分析
        2. 方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三、 人黄蜇虫丸的组方原理
    四、 研究结果分析
    五、 血液流变学在评价子宫肌瘤疗效中的临床运用
        1. 专方治疗
        2. 成药治疗
        3. 其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子宫肌瘤患者病历搜集简表
附录二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消症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症瘕”的理论源流
        1.1 “症瘕”病名的文献研究
        1.2 “症瘕”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1.3 “症瘕”治疗的文献研究
    2.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1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2.2 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2.3 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
    3.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3.1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3.2 子宫肌瘤的现代医学治疗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疗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及症候判定标准
        2.3 病情分级标准
        2.4 肌瘤评分标准
        2.5 病例纳入标准
        2.6 病例排除标准
        2.7 病例的脱落
        2.8 退出试验的条件
        2.9 终止试验的条件
        2.10 复发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消症丸的临床疗效比较
讨论
    1. 疏肝逐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立题依据
        1.1 肝的生理
        1.2 女子与肝
        1.3 从肝郁论治子宫肌瘤
    2. 治法探讨
        2.1 标本兼治—治本重疏肝,逐瘀以治标
        2.2 消补兼施是本病的重要治则
    3. 方药分析
        3.1 消症丸的建立
        3.2 单药分析
        3.3 现代药理分析
    4. 消症丸的临床疗效
        4.1 对子宫肌瘤中医证候的疗效
        4.2 对子宫肌瘤体积的疗效
        4.3 对子宫肌瘤的综合疗效
        4.4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中文详细摘要

(9)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舌色的客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子宫肌瘤舌象特征的文献分析
        1 教材中记载的子宫肌瘤舌象
        1.1 《中医妇科学》四版教材
        1.2 《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
        1.3 《中医妇科学》六版教材
        2 医药卫生杂志中记载的子宫肌瘤舌象
        2.1 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色分析
        2.2 子宫肌瘤患者的舌形分析
        2.3 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苔分析
        2.3.1 苔色
        2.3.2 舌苔厚度
        2.3.3 腻苔
        3 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辨证的相关性分析
        3.1 气滞血瘀证的舌象特征
        3.2 气虚血瘀证的舌象特征
        3.3 痰湿内阻证的舌象特征
        3.4 瘀血内阻证的舌象特征
        4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标准光源下数字舌图的色彩校正
        1 运用数码相机的ICC特性文件校正舌图
        1.1 试验材料
        1.1.1 舌象仪
        1.1.2 相机
        1.1.3 色卡
        1.1.4 软件
        1.2 方法
        1.2.1 制作相机的ICC文件
        1.2.2 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
        1.2.3 统计方法
        1.3 结果
        1.3.1 经数码相机ICC文件校正前后总色差的比较
        1.3.2 经数码相机ICC文件校正前后亮度的比较
        1.3.3 经数码相机ICC文件校正前后饱和度的比较
        2 使用Casmatch色标校正舌图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统计方法
        2.3 结果
        2.3.1 经Casmatch校正前后总色差比较
        2.3.2 经Casmatch色标校正前后亮度的比较
        2.3.3 经Casmatch色标校正前后饱和度的比较
        3 两种校色方法校正效果的比较
        3.1 方法
        3.2 结果
        3.2.1 爱色丽24色卡经两种方法校正后的总色差比较
        3.2.2 Casmatch色标经两种方法校正后的总色差比较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样本来源
        1.1.2 选择标准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2.2 舌象采集
        1.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
        2.2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舌象的比较
        2.2.1 舌色比较
        2.2.2 舌形比较
        2.2.3 舌苔比较
        2.3 数字舌图在L*a*b和LCH空间中的分布特征
        2.3.1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舌图L*a*b和LCH值的比较
        2.3.2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中淡白舌L*a*b和LCH值的比较
        2.3.3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中淡红舌L*a*b和LCH值的比较
        2.3.4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中红舌L*a*b和LCH值的比较
        2.3.5 不同舌色在L*a*b和LCH空间的比较
        2.3.6 不同舌形的L*a*b和LCH值比较
        2.4 三种舌色在孟塞尔空间的分布
        3 讨论
        3.1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舌象的比较
        3.2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舌图在L*a*b*和LCH空间的分布比较
        3.3 舌形与数字舌图关系的探讨
        3.4 数字舌图颜色在孟塞尔空间的分布特征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舌象与体质及血常规检查指标间的关系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描述
        2.2 体质与舌象的关系研究
        2.2.1 研究对象的体质分布情况
        2.2.2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各体质舌色构成的比较
        2.2.3 九种体质的舌色分布
        2.2.4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各体质舌形构成的比较
        2.2.5 九种体质的舌形分布
        2.2.6 九种体质数字舌图的比较
        2.3 淡红舌、淡白舌和红舌部分体检指标的比较
        2.3.1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不同舌色部分体检指标的比较
        2.3.2 不同舌形血常规部分体检项目的比较
        2.3.3 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不同舌形部分体检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3.1 体质与舌色的相关性分析
        3.1.1 子宫肌瘤患者各体质与文献中各证舌色特征的差异
        3.1.2 总体样本中各体质的舌色特征
        3.2 体检指标与舌色的相关性分析
        3.2.1 子宫肌瘤组不同舌色者血常规指标分布特征
        3.2.2 总体样本不同舌色者血常规指标分布特征
结语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四、少腹逐淤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中医证候影响的临床研究[D]. 全孝心(JEON HYO SIM).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近20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D]. 李青霖(Lee Ching Lam Jessic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D]. 陈狄麟(Chan Dick Lu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D]. 梁恪(LiangKy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D]. 张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消积冲剂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免疫机制探讨[D]. 王芳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7]加减平积汤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 王莉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5)
  • [8]消症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D]. 宫艳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舌色的客观化研究[D]. 高思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谢小磊,白霞,耿建国,李冬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9(12)

标签:;  ;  ;  ;  ;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