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研发新型环保颜料

济宁研发新型环保颜料

一、济宁开发出新型环保颜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1)在《水性丝印油墨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油墨的使用具有较多优势。首先,对于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也不会被影响。另外,机器残留溶剂的现象也不存在,简单易清洗,研究开发水性油墨已成为大趋势。但是,现有的水性丝印油墨存在干燥性、耐磨性、附着力、光泽度差的缺陷。针对用于丝网印刷的水性油墨存在的光泽度低以及耐磨性差等问题,配制出一种各方面性能优异并且成本低廉的水性丝印油墨。基于印刷适性的原理,通过单因素优选试验法对油墨不同组分含量的变化造成的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测试,优选出各组分的最优用量区间。然后根据正交实验法,对油墨黏度、耐磨性、光泽度、干燥速度、附着力以及抗回粘性进行检测,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水性丝印油墨的最优配方。利用耐磨测试仪、数显黏度计等仪器对水性丝印油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将数据记录下来。确定最佳的各组分用量为: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用量27%,慢干剂乙二醇用量5%,改性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用量0.75%,消泡剂用量1.0%,聚乙烯腊浆用量6%,氨水用量11%,缔合型增稠剂用量0.8%,去离子水用量38.25%,颜料用量10%,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结果表明:配制所得的水性丝印油墨符合丝网印刷行业对黏度的要求,通过对实验进一步改进,所得到的水性丝印油墨在光泽度、附着力、抗回粘性和耐磨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因为其在纸张水油面、PET、以及PVC薄膜上均具有极好的附着性能,并提供良好的光泽,所以配制的水性丝印油墨可适用于贺卡、标牌、彩盒印刷包装等产品。

张宇[2](2021)在《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青岛近代(1897年-1949年)建筑表现出特有的域外文化移植现象,对外墙灰墁的研究不仅包含文化与观念的阐明,也包含了建造技术与工艺的揭示。在不同时代历史背景和建造技术与工艺的影响下,外墙灰墁呈现历时性演化,即使在同时代采用相同营建范式也存在共时性差异。灰墁作为建筑外立面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修复工程中应给予重视。目前灰墁的修复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施工人员缺乏专业修复素质、修复效果未达到预期或质量不达标、修复后缺少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的保养维护等,因此对灰墁修复的适宜性技术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解决灰墁修复的现状问题,形成一种系统的、成熟的、适宜的修复体系,为后期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对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及基材的研究,本文先后分析了灰墁的发展历史、类型及施工工艺,接着分析了灰墁和基材的组分及性能,包括灰墁的胶砂比、骨料、粘结剂、添加剂、物理性能和基材的用材、砌筑方式、物理性能。对于灰墁的劣化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并结合劣化迹象分析劣化成因。本文的核心章节分为灰墁的劣化修复和清洗两部分。对于灰墁的劣化修复,本文首先明确了修复原则,分别介绍了灌浆修复技术、局部修补技术,根据劣化迹象又介绍了其它修复技术。最后重点介绍了整墙重做技术的修复规程,,分为:前期调研、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资料汇编和归档、修复评价五个阶段,又将施工阶段进一步分为:确定修复范围、清除劣化砂浆、基材处理、浇水润湿、做灰饼标筋护角、抹底灰中灰、面层抹灰、浇水养护。对于灰墁的清洗,本文总结了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清洗对象、清洗规程,将清洗技术分为水清洗、物理清洗、化学清洗、敷剂清洗和生物清洗,并横向对比分析了每种技术的清洗原理、优缺点、主要清洗对象,最后根据灰墁常见清洗对象制定适宜的清洗方法。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次研究过程的主要结论,笔者评估了研究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景。

刘鹏[3](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体育产业发展核心指标纳入全国卫生城市评选体系,鼓励实施“体育+”行动,促进融合发展。山东省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新业态下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山东省作为体育和文化强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研究山东省体育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是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发展的理论探索,又是对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体育文化健康消费,扩大山东省体育文化传播,从而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体育文化的切实举措,对完善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描述分析,了解现阶段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内容、融合问题、融合模式、融合机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进行融合度的测算;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市场规模的测评,从政府、市场两方面提出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为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从融合内容、融合问题、融合模式三个方面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融合内容包括赛事与文化、民俗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文化旅游、体育与健身休闲、体育与文化相关制造、体育与文化建筑、体育与文化传媒、体育彩票。融合问题包括经济推动不足,相关人才外流、人们思维观念、消费意识的制约性、产业链缺乏有效的衔接、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产品单一、体育赛事与中低端市场需求难以融合,品牌影响力不足。融合模式包括路径融合模式与重构融合模式,路径融合模式主要有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种,重构融合模式主要有延伸融合、渗透融合、重组融合三种。(2)通过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进行分析,包括动因、条件、效应三个方面。其中,动因包括内在动因、外在动因,内在动因包括满足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外在动因包括政策导向、产业消费升级导向。条件包括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满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需要。效应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动因、条件、效应等加快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速度。(3)以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为评价原则,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进行测算,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整体融合度为0.9295,保持着较好的融合态势。(4)通过构建VAR模型解析了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程度,结果显示两者相互影响,但是体育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大。根据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山东省文化产业不是体育产业的格兰杰原因,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格兰杰原因。山东省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虽会促进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发育,但作用力却不够明显,山东省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山东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作用力较明显。(5)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从政府、企业两方面提出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其中,政府方面包括政策变革、条件变革、引导变革、动力变革、方式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企业方面包括行动理念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山东省政府和企业应该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调整定位,相互匹配,从而推动产业健康融合发展。

周鹏举[4](2020)在《不同醇酸树脂对相反转法制备乳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是大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低VOCs环保型涂料的开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醇酸树脂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涂料用树脂之一,目前水性化比率较低,而且现有水性醇酸涂料产品VOCs含量仍然较高(内乳化法制备,10-30%)。制备出绿色环保的低VOCs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对我国涂料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本研究对不同树脂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乳液,不仅确定不同醇酸树脂的最佳乳化工艺,制备低VOCs的水性醇酸乳液,而且对不同醇酸树脂的乳化对比分析,以期为醇酸树脂乳液工业化制备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实验制备出三种不同的醇酸树脂,并用对不同的醇酸树脂分别进行乳化,探讨不同醇酸树脂乳液制备的工艺条件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TGA-DSC)、粘度仪、电导率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电子光学显微镜等对三种醇酸树脂、乳化过程、乳液以及漆膜进行表征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别以豆油或豆油脂肪酸为主要原料合成A、B、C三种不同的醇酸树脂。并采用FTIR、GPC、TGA-DSC、粘度仪对A、B、C三种醇酸醇酸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各种原料均参与反应,合成的A、B、C三种产物也均符合醇酸树脂结构;三种醇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Mn分别为:5.01×104、1.2×105、2.88×105;三种醇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A在60℃左右,B、C均在65℃左右;同一温度下的粘度大小为:C>B>A;A、B、C的酸价分别为:8-9mg KOH/g、10-11mg KOH/g、7-8mg KOH/g。醇酸树脂的清漆各项性能均能达到国家标准GB/T25251-2010。采用相反转法分别对合成的三种醇酸树脂进行乳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酸树脂A工艺条件为: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乳化剂加量5%(百分比均为纯树脂含量百分百,树脂总量400g,下同);200#溶剂油为助溶剂,加量0-3%;剪切速度为4000-6000r/min;乳化温度为70-75℃;滴水速度为90-120ml/h,适宜的乳化粘度段3510cp-7570cp。醇酸树脂B工艺条件为: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乳化剂加量5%;200#溶剂油为助溶剂,加量3%-5%;剪切速度为5000-7000r/min;乳化温度为80-85℃;滴水速度为90-120ml/h,适宜的乳化粘度段4377cp-6889cp。所得乳液粒径均匀,D90≤1μm,无沉淀,不分层,稀释稳定性>3d,乳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者超过国家标准。实验室现有条件下未能制得醇酸树脂C合格的乳液。对比可得,相对分子量大的醇酸树脂,同一温度下粘度越大。不同的醇酸树脂对乳化剂和乳化的工艺条件都有不同要求,否则就会造成乳液的粒径偏大,出现多相乳液或者转相失败。在漆膜的制备过程中,重点探究不同醇酸树脂乳液的p H和催干剂加量对漆膜的影响;对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备的乳液漆膜进行检测,并通过实验对漆膜的耐水性提高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醇酸树脂乳液p H最佳范围均为6.7-8。醇酸树脂A、B的催干剂最佳加量均为1.5%。在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下,A、B两种醇酸树脂的漆膜,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乳化剂含量5%,耐水性72h,脂肪酸钠与阴离子=1:2时,清漆耐水性96h。蜡乳液加量10%(色漆总量)时,色漆耐水性96h。

山东省人民政府[5](2020)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0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文中指出鲁政字[2020]2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2020年省重大项目下达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省重大项目对于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促投资稳增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劲松,周国强[6](2019)在《水性油墨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性油墨(简称"水墨")的重要性及认可度进一步提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整理国内外水墨发展状况,分析水墨研究现状及印刷工艺,预测发展方向和趋势。水墨研究的焦点是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性连接料树脂。国内水墨的研发已取得巨大进展,应加大力度积极鼓励向多功能化、应用多元化发展。

刘静[7](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张健[8](2018)在《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表面能塑料性能优越,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它们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使得材料本身非常难以被粘接。然而为了提高粘接性能,通常需要对低表面能塑料进行表面处理。但是,多数表面处理工艺会增加成本,延长工艺流程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工业上急需开发可直接粘接低表面能塑料的胶黏剂技术。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可直接粘接低表面能塑料的丙烯酸酯结构胶。首先,为了解决普通引发体系的丙烯酸酯结构胶无法粘接低表面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的问题,采用低温引发剂三丁基硼,制备了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并进行了粘接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胶黏剂通过对PET基材表面进行接枝,实现了剪切强度为4.89 MPa的有效粘接。而试验的其他三种普通引发体系的丙烯酸酯结构胶无法对PET形成粘接。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对PET基材的粘接强度,继续探究了对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进行增韧改性的方法,即采用低玻璃化温度单体、与弹性体共混和与低聚物树脂共聚这三种方法,并阐述了胶黏剂粘接强度与胶黏剂附着力、胶体强度和胶体韧性的关系。采用低玻璃化温度单体丙烯酸四氢呋喃酯,造成内聚强度的下降,从而降低了胶黏剂对PET基材的剪切强度。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核壳共聚物共混,将胶黏剂对PET基材的剪切强度提高到7.5 MPa。通过与自制有机硅改性树脂的共聚增韧,将胶黏剂对PET基材的剪切强度提高到11.05 MPa(远高于已报道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对表面未处理的PET基材的最大粘接强度:6.95 MPa)。同时,胶黏剂对PET基材的T-型剥离强度达到5340 N/m,该性能得到了企业认可。新型有机硅改性树脂通过提高对基材的润湿性、增加胶体交联度和引入柔性链段这三种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胶黏剂的粘接强度。我们在试验粘接聚丙烯(PP)的同时,进一步探究了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固化行为,包括分析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的组分对固化收缩的影响及研究延长胶黏剂工作时间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发现,通过添加溴化铜和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可以消除胶黏剂的固化收缩,同时胶黏剂对PP的粘接强度略有上升。胶黏剂工作时间由自由基聚合的诱导期决定。通过加入溴化铜,成功地将工作时间(work life)从1 min延长至15 min,并提高了胶黏剂后期固化速率,使胶黏剂满足了实际操作的工艺要求。同时,加入溴化铜后的胶黏剂的固化速率更加一致,从而使胶黏剂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因此胶黏剂对PP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

谢忠设[9](2017)在《转型升级,山东化工园区“抱”上新材料“大腿”》文中提出化工园区在承载着化工企业聚集重任的同时,也承担着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的重要使命和角色。山东作为化工大省,化工工业门类齐全,均有相对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尤其化工新材料产业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市场空间。国家划定的新材料6大领域中,山东省均有覆盖。目前,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山东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推手。

马社俊[10](2016)在《高科技企业挂牌新三板融资战略研究 ——以远洋粉体科技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随着新三板市场建立,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新三板市场已经成为非上市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新三板”的扩容和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成长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远洋粉体科技公司为例,通过对企业融资理论的梳理与探讨,结合远洋粉体科技公司的现状,为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设计了在“新三板”市场定向增发的融资方案。文章从企业融资理论出发,结合学者对“新三板”融资功能的研究,对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融资的背景信息进行了介绍。分析公司的业务概况,评估公司的融资能力,确立融资基本原则,选择融资途径,这些均是设计融资方案的必要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远洋粉体科技公司在“新三板”定向增发的融资方案,并对融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加强企业内控;提升企业估值,增加投资者关注度;接受监督管理,推进市场发展;积极引入资金;充分利用做市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等角度为促进远洋粉体科技公顺利实现融资提出了建议。本文为处于成长期的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设计了融资方案,以此来探讨企业如何结合外部环境、内在特点和资金需求以设计融资方案,力图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小高新企业提供融资范例。

二、济宁开发出新型环保颜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宁开发出新型环保颜料(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丝印油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连接料的研究现状
        1.2.2 色料的研究现状
        1.2.3 助剂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技术方案及路线
2 理论分析
    2.1 配方设计
        2.1.1 油墨的组成
        2.1.2 配方设计原则
    2.2 配方选取
        2.2.1 树脂的选取
        2.2.2 助剂的选取
        2.2.3 色料的选取
    2.3 实验设计
        2.3.1 单因素优选实验法
        2.3.2 正交实验法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实验
    3.1 实验器材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
        3.2.1 连接料与油墨制备方法
        3.2.2 影响油墨性能配方实验设计
        3.2.3 油墨配方实验
    3.3 油墨性能测试
        3.3.1 黏度
        3.3.2 附着力
        3.3.3 干燥速度
        3.3.4 耐磨性
        3.3.5 光泽度
        3.3.6 抗回粘性
4 结果与讨论
    4.1 单因素优选结果
        4.1.1 连接料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4.1.2 颜料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4.1.3 慢干剂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4.1.4 氨水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4.1.5 助剂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4.2 正交实验结果
        4.2.1 数据分析与方案选取
        4.2.2 配方方案
        4.2.3 油墨最优配方的性能测试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况

(2)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释义
        1.1.1 青岛近代建筑
        1.1.2 外墙
        1.1.3 灰墁
        1.1.4 砂浆
        1.1.5 基材
        1.1.6 修复
        1.1.7 适宜性技术
        1.1.8 劣化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调查法
        1.3.2.3 实验法
        1.3.2.4 跨学科研究法
        1.3.2.5 个案研究法
        1.3.2.6 经验总结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图
第2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及灰墁分析
    2.1 外墙灰墁近代发展历史
        2.1.1 德占时期(1897 年-1914 年)
        2.1.2 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 年-1922 年)
        2.1.3 北洋及国民政府时期(1922 年-1938 年)
        2.1.4 第二次日占及国民政府时期(1938 年-1949 年)
    2.2 外墙灰墁类型及做法
        2.2.1 一般抹灰墙面
        2.2.2 拉毛灰墙面
        2.2.3 洒毛灰墙面
        2.2.4 拉条灰墙面
        2.2.5 人造石墙面
        2.2.6 水刷石墙面
        2.2.7 干粘石墙面
        2.2.8 其它类装饰墙面
        2.2.9 花饰线脚
    2.3 外墙灰墁组分及性能分析
        2.3.1 胶砂比
        2.3.2 骨料
        2.3.3 粘结剂
        2.3.4 添加剂
        2.3.5 灰墁性能检测
        2.3.5.1 灰墁孔隙率检测
        2.3.5.2 灰墁吸水性能检测
        2.3.5.3 灰墁强度检测
    2.4 外墙基材组分及性能分析
        2.4.1 用材
        2.4.1.1 砖材
        2.4.1.2 石材
        2.4.2 基材砌筑方式
        2.4.3 基材性能检测
        2.4.3.1 基材孔隙率检测
        2.4.3.2 基材吸水性能检测
        2.4.3.3 基材强度检测
    2.5 小结
第3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劣化分析
    3.1 检测技术
        3.1.1 XRD衍射检测
        3.1.2 电子显微镜检测
        3.1.3 强度检测
        3.1.4 灰墁碳化深度检测
        3.1.5 毛细吸水系数检测
        3.1.6 微波湿度检测
        3.1.7 超声波检测
        3.1.8 内窥镜检测
    3.2 劣化迹象
        3.2.1 空鼓
        3.2.2 剥落
        3.2.3 酥化
        3.2.4 裂纹裂缝
        3.2.5 泛碱
        3.2.6 褪色
        3.2.7 生长微生物
    3.3 劣化成因
        3.3.1 结构体系问题
        3.3.2 环境影响
        3.3.3 可溶盐
        3.3.4 动植物
        3.3.5 其它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技术
    4.1 灰墁修复原则
        4.1.1 最小干预原则
        4.1.2 真实性原则
        4.1.3 可逆性原则
        4.1.4 整体性原则
        4.1.5 可识别性原则
    4.2 灌浆修复技术
        4.2.1 适用类型
        4.2.2 修复要求
        4.2.3 修复规程
    4.3 局部修补技术
        4.3.1 适用类型
        4.3.2 修复要求
        4.3.3 修复规程
    4.4 其它修复技术
        4.4.1 泛碱处理
        4.4.2 褪色处理
        4.4.3 微生物处理
    4.5 整墙重做技术
        4.5.1 前期调研
        4.5.2 设计阶段
        4.5.2.1 修复砂浆设计要求
        4.5.2.2 修复砂浆选材
        4.5.3 施工阶段
        4.5.3.1 确定修复范围
        4.5.3.2 清除劣化砂浆
        4.5.3.3 基材处理
        4.5.3.4 浇水润湿
        4.5.3.5 做灰饼、标筋、护角
        4.5.3.6 抹底灰中灰
        4.5.3.7 面层抹灰
        4.5.3.8 浇水养护
        4.5.3.9 其它注意事项
        4.5.4 资料汇编和归档
        4.5.5 修复评价
    4.6 小结
第5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清洗技术
    5.1 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5.1.1 清洗要求
        5.1.2 注意事项
    5.2 清洗对象
        5.2.1 污染颗粒
        5.2.2 染色涂鸦
        5.2.3 生物污染
        5.2.4 污渍
        5.2.5 泛碱
    5.3 清洗规程
        5.3.1 现场调研
        5.3.2 实验分析
        5.3.3 方案设计
        5.3.4 现场试验
        5.3.5 实施清洗
        5.3.6 评估归档
        5.3.7 日常维护
    5.4 清洗技术
        5.4.1 水清洗
        5.4.1.1 低压水清洗
        5.4.1.2 高压喷射
        5.4.1.3 蒸汽清洗
        5.4.1.4 雾化水喷淋
        5.4.1.5 清洗流程
        5.4.1.6 水清洗技术对比
        5.4.2 物理清洗
        5.4.2.1 研磨清洗
        5.4.2.2 机械清洗
        5.4.2.3 激光清洗
        5.4.2.4 超声波清洗
        5.4.2.5 干冰清洗
        5.4.2.6 清洗流程
        5.4.2.7 物理清洗技术对比
        5.4.3 化学清洗
        5.4.3.1 化学清洗
        5.4.3.2 清洗流程
        5.4.4 敷剂清洗
        5.4.4.1 敷剂清洗
        5.4.4.2 清洗流程
        5.4.5 生物清洗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2.3 国内相关研究
        1.2.4 国外相关研究
        1.2.5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2.4 VAR模型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背景
        3.1.2 融合内容
        3.1.3 融合问题
        3.1.4 融合模式
    3.2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分析
        3.2.1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3.2.2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分析
        3.2.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3.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测评
        3.3.1 测评原则
        3.3.2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测算方法的选取
        3.3.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的测算
        3.3.4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评价
    3.4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3.4.1 政府方面
        3.4.2 企业方面
4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不同醇酸树脂对相反转法制备乳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涂料行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1.1.2 涂料行业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1.2 水性醇酸树脂
        1.2.1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概述
        1.2.2 制备醇酸水分散体乳液的途径
        1.2.3 内乳化法制备水性树脂
        1.2.4 外乳化法制备水性树脂
    1.3 乳化剂的分类
    1.4 醇酸树脂的分类及合成
        1.4.1 醇酸树脂的分类
        1.4.2 醇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工艺
    1.5 醇酸树脂乳液相反转相机理
    1.6 干燥机理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8.1 不同醇酸树脂的合成及特性研究
        1.8.2 不同醇酸树脂的乳化
        1.8.3 漆膜与漆膜耐水性研究
        1.8.4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部分
    2.1 醇酸树脂合成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
        2.1.3 合成原理
        2.1.4 实验步骤
        2.1.5 树脂的表征与检测
    2.2 醇酸树脂乳液的制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及装置
        2.2.3 实验步骤
        2.2.4 乳液的测试
    2.3 漆膜的制备
        2.3.1 实验原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漆膜的检测
        2.3.4 漆膜性能检测结果
3 醇酸树脂的表征与分析
    3.1 红外谱图分析
    3.2 醇酸树脂的凝胶色谱分析
    3.3 热重分析
    3.4 醇酸树脂的粘度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乳液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4.1 醇酸树脂粘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1.1 不同粘度下的醇酸树脂乳化实验表
        4.1.2 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4.1.3 乳液粒径的表征与测试
        4.1.4 相对分子质量对粘度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4.1.5 温度对粘度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4.1.6 助溶剂对粘度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4.2 碱加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2.1 碱加量对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的影响
        4.2.2 碱加量对乳液的pH影响
    4.3 剪切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3.1 剪切速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3.2 剪切速度对乳液的粒径分布影响
    4.4 滴水速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4.1 滴水速度对不同树脂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4.4.2 滴水速度对乳液的粒径分布影响
    4.5 乳液制备过程的分析与讨论
    4.6 不同树脂的乳液制备的工艺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漆膜成膜过程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乳液成膜的原理分析
    5.2 乳液对漆膜的性能的影响
        5.2.1 乳液的p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5.2.2 乳液的催干剂加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5.3 漆膜的耐水性探究
        5.3.1 乳化剂对漆膜耐水性影响
        5.3.2 蜡乳液对色漆耐水性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水性油墨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水墨的发展状况
    1.1 国外水墨的发展
    1.2 国内水墨的发展
2 水墨研究现状
    2.1 连接料
        2.1.1 改性松香水性树脂
        2.1.2 聚丙烯酸水溶性树脂
        2.1.3 乳液型连接料
    2.2 助剂的研究现状
    2.3 颜料的研究现状
3 水墨的印刷方式
    3.1 柔性印刷
    3.2 凹版印刷
    3.3 丝网印刷
    3.4 数字喷墨印刷
4 水墨的发展方向
5 结论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低表面能材料粘接的研究进展
        1.2.1 表面预处理
        1.2.2 可直接粘接未处理表面的合成胶黏剂
    1.3 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类胶黏剂概况
        1.3.1 有机硼烷概述
        1.3.2 有机硼烷引发机理的研究进展
        1.3.3 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方案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三丁基硼己二胺络合物的合成
        2.2.3 1:1型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
        2.2.4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2.2.5 BPO/DMA引发体系10:1 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
        2.2.6 CHP/TMTU引发体系1:1 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
        2.2.7 TBB引发体系10:1 型双组份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
        2.2.8 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使用
        2.2.9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四种引发体系的丙烯酸酯结构胶对PET基材的粘接性能
        2.3.2 四种引发体系的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引发机理及其自由基化学
        2.3.3 经过配方优化后的四种引发体系的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粘接性能
        2.3.4 自制TBB引发体系胶黏剂与市售胶黏剂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硼烷引发10:1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增韧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
        3.2.3 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苯乙烯低聚物的合成
        3.2.4 聚醚改性聚脲苯乙烯低聚物的合成
        3.2.5 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3.2.6 有机硼烷引发10:1 型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和使用
        3.2.7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低聚物树脂和已固化丙烯酸酯结构胶红外光谱分析
        3.3.2 弹性体共混增韧的有机硼烷引发10:1 型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性能
        3.3.3 低聚物共聚增韧的有机硼烷引发10:1 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固化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4.2.2 有机硼烷引发1:1 型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
        4.2.3 有机硼烷引发10:1 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
        4.2.4 有机硼烷引发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使用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胶黏剂组分对有机硼烷引发1:1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固化性能的影响
        4.3.2 溴化铜含量对有机硼烷引发10:1 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固化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

(10)高科技企业挂牌新三板融资战略研究 ——以远洋粉体科技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新三板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新三板的定义与功能
        2.1.2 企业融资
        2.1.3 企业转型
        2.1.4 新三板文献综述
    2.2 我国新三板市场融资模式分析
        2.2.1 股权融资
        2.2.2 债权融资
        2.2.3 转板机制
    2.3 我国传统企业新三板挂牌利弊分析
第三章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铝粉行业市场概况
    3.3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简介
        3.3.1 主营产品及用途
        3.3.2 内部组织结构
        3.3.3 业务流程
        3.3.4 员工情况
        3.3.5 业务收入及成本构成
    3.4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关键资源要素
    3.5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财务状况
    3.6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融资情况分析
    3.7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四章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融资战略选择
    4.1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及发展规划
        4.1.1 商业模式
        4.1.2 发展规划
    4.2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新三板挂牌的必要性分析
    4.3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新三板市场融资可行性分析
        4.3.1 融资成本分析
        4.3.2 流动性分析
        4.3.3 定向增资分析
        4.3.4 相对估值分析
        4.3.5 转板分析
    4.4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新三板融资分析
第五章 远洋粉体科技公司新三板挂牌后发展研究
    5.1 企业内在因素
        5.1.1 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加强企业内控
        5.1.2 提升企业估值,增加投资者关注度
    5.2 市场外部因素
        5.2.1 接受监督管理,推进市场发展
        5.2.2 积极引入资金
        5.2.3 充分利用做市商制度
        5.2.4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政府与监管机构
        6.2.2 中介机构
        6.2.3 企业自身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济宁开发出新型环保颜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丝印油墨的性能研究[D]. 张旭.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D]. 张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刘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不同醇酸树脂对相反转法制备乳液的影响研究[D]. 周鹏举. 郑州大学, 2020(02)
  • [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0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6]水性油墨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时劲松,周国强. 染整技术, 2019(09)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8]有机硼烷引发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9]转型升级,山东化工园区“抱”上新材料“大腿”[J]. 谢忠设.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7(02)
  • [10]高科技企业挂牌新三板融资战略研究 ——以远洋粉体科技公司为例[D]. 马社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济宁研发新型环保颜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