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谈”展现新世纪文化形态

“网谈”展现新世纪文化形态

一、“网话文”展示了新世纪的文化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莹[1](2020)在《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新世纪以来汉语名词类新词语语义理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也在促使新词语的大量产生。汉语新词语历来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成果丰硕,但是对语义理据的研究稍显薄弱。语义理据是语义形成的理由和根据,主要探求语素和语素的关系以及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物性结构理论作为生成词库理论的核心,主要包含了形式角色、构成角色、功用角色和施成角色四种物性角色,适用于解释词语的语义理据问题。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汉语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新词语的语义理据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建立了本文研究所需的语料库,另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包括新词语的界定和语义理据。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另外还发现了生成词库理论对新词语语义理据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第四章以语料库为基础,运用物性结构理论对新词语的语义理据进行了分析。从形式角色、构成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行为角色和多重角色六个角度对新词语语义理据进行分类考察。第五章对物性结构在新词语语义理据上的价值进行了说明,包括物性角色在新词语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物性结构在分析汉语新词语语义理据上的优势和局限。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并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江红[2](2019)在《网络文学概念内涵演变》文中认为网络文学概念界定各有内涵。崇拜新媒介,或将凡是与网络有关的文学都纳入网络文学;或将利用网络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作品界定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文学审美视角,或否认网络文学概念的必要性与独立性,或强调网络文学是由网民在网络上创作、阅读的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或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包括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小说等多种体裁的"网络时代的文学",或将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网络连载小说、网络类型小说等体裁作为网络文学。

吴丹[3](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陈怡[4](2018)在《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实现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电影”模式下,互联网与电影的媒介融合双向进行,相互渗透。一方面,电影进入互联网实现网络传播,且互联网结合电影艺术发生形态的变革,诞生出网络电影;另一方面,电影受互联网文化影响,导致电影艺术网络化,衍生出网络化电影,网络化电影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式。网络青春电影是“互联网+”时代青春电影发展的新阶段,是网络化电影中的青春电影,它与专门为网络传播而制作的网络电影相区别,是在影院上映的具有鲜明网络文化特色的青春电影。网络青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经历了初步发展期、爆发式发展期和平缓发展期,大量的影片在形式与风格上相互模仿和借鉴,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具有类型化特点的主题表达、叙事方式、人物设计和视听语言风格。网络青春电影主要将成长、爱情和家庭作为主题选择,塑造了多元化的青年形象,具体表现为追求爱情、冲动叛逆和励志奋斗的青年形象。叙事上,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灵活变换的叙事时空和碎片化叙事方式。视听上,巧用场景、色调、光线、音乐和镜头,呈现怀旧清新的视听风格。同时,网络化台词和虚拟画面的使用增添网络特色。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制作质量低、文化缺失的问题,因此,网络青春电影的持续发展需要电影人在创作和生产过程中树立类型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电影,在满足受众观影需求的同时传播社会正能量。

刘莹[5](2017)在《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网络传播》文中认为网络媒介给新世纪文学期刊造成冲击,也带来无尽机遇。新世纪初期,文学期刊匆忙"触网",对网络资源的盲目挪用并未有效促进自身变革,大多以失败告终。在同新媒体的互动合作中,文学期刊把握自身优势,激活潜力,实现了媒介的延伸和融合。新世纪文学期刊借助网络传播拓展订阅和销售渠道、挖掘文学新人、丰富创作类型和形式。

俞永植[6](2013)在《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文中研究说明中韩两国关于新词语的学术研究各具特点,近20年两国关于新词语研究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中韩两国新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基础,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分别研究和汉、韩跨语言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语言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别总结了截止到2010年的汉语和韩语新词语的词形词义特点,对比汉、韩语新词语在词汇学方面的异同点,并通过两国各时期时代特点的新词语的分析,探讨两国受到国际化时代的影响和人们的意识变化和发展。本文研究对象为到2010年的汉语新词语和韩语新词语。主要参考《最新中韩新造语辞典》、《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新词语词典》、《2008年汉语新词语》、《2009年汉语新词语》、《2010年汉语新词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韩国国立国语院1994-2010年“新语”调查中的韩语新词语。本文主要通过汉、韩语新词语研究、汉、韩语新词语语言学的词形词义对比研究和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讨论相结合,微观调查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了汉、韩语新词语的特点,集中分析和总结了两国新词语词汇学及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异同点。在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综述部分,分别总结了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特点。汉、韩语新词汇言学的对比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词类特点、造词法特点、词义形态、产生渠道和生成途径四个方面的研究。(一)中韩两国新词语词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名词数量较多。(二)汉、韩语新词语在造词法上的特点如下:汉语新词语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韩语新词语分为“单一词”和“混种词(hybrid、复合词)①”。汉、韩语新词语大部分是已有词(素)的合成词,少有“完全新的词”,合成方式大部分相同,但因动宾顺序不同也存在不同点。汉、韩语新词语大致分为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和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中分为原形词根合成方式和变形词根合成方式。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分为接头派生(前缀)法和接尾派生(后缀)②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原形词根合成方式中,汉、韩语新词语相同的合成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名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动词素结合;名词素和形容词素结合。韩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副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不完全词根和名词的结合;副词素和补助用言结合;直接写出“连音”的合成词。汉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形容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变形词根合成方式中,包括缩略方式和混合方式生成的新词语。缩略方式包括提取法、节略法和音节的缩略;合成方式包括接头派生法和接尾派生法。派生法生成新词语,接头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头派生词;汉字接头派生词;外来词接头词。接尾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尾词;汉字语接尾词;外来词接尾词。(接头词也可叫“前缀”,接尾词也可叫“后缀”)(三)汉、韩语新词语词义形态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化和色彩的变化四个方面。(四)汉、韩语新词语产生渠道形式和生成途径研究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形式主要有:创造新词、旧词被赋予新义、外来词的介入、方言的引入和修辞法。本文主要从“借用”、“修辞造语”、“类推”对比分析汉、韩语新词语的生成途径。借用分为“外来词的借用”和“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修辞造语分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和婉曲造语。类推包括反意的类推和类似的类推。在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对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类别变化分析、社会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人们意识和外来词产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从政治、社会、军事、通信、经济、科技、医学、娱乐、生活、文化、地理及其他12个词义类别,分别对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异同点。(二)分析总结了中韩两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分析了各时期两国杨有时代特点的新词语。具体分析了80年代初期、1990年前期、2000年、2010年的中国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80年代后期、1990年、2000年、2010年韩国的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总结了只在中国使用的新词语、只在韩国使用的新词语、两国共同使用的新词语以及原来只在一个国家使用、但现在两国都通用的新词语和新词语族。(三)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外来词新词的使用现状,窥探了中韩人民对外意识的变化,比较了两国人民意识变化的不同之处。通过共同的新词语“酷”,总结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的变化发展原因,即新事物的流入、接受和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意识变化;中国和韩国“新一代人”的人际关系变化;两国经济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等等。

谭文华[7](2013)在《论技术对于文化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自古代以来,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各种技术形式得以展现,尤其在现代,文化以更加丰富而多样化的技术形式展现出来。同时,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融合。此外,通过引起文化载体的变革、促进精神文化的提升、推动制度文化的进步,技术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刘志礼[8](2013)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第四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也伴随互联网的产生悄然出现,它就是“网络文学”。当网络文学开山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互联网发布,或许连作者蔡智恒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网络小说会受到如此追捧。如今,网络文学也走过数十年,从当初的垃圾文学到今天的市场传奇,网络文学的产生为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回顾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种方兴未艾的文学创作新体验,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沉闷不堪的文化事业有了一抹亮色,让黑暗中的文学活动重新萌生了希望的种子,并且日益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网络文学找到了立足点,找到了方向。如何引导和发展这一新型的网络文学传播模式,对于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第一部分将深入细致地分析网络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将主要阐述网络文学在传媒时代下呈现的新特点与新趋势。第三部分将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分析网络文学的利与弊,从而揭示网络文学的优势与不足。第四部分将从源头上深入剖析网络文学的未来出路,并就网络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陆飞杉[9](2012)在《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文中指出互联网作为大众平等对话的平台,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话语自由空间。鲁迅也以另一种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他的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纸质阅读,而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电子传播。由于读者群发生了局部改变,加之时代观念的变化,鲁迅形象在当今也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网络上出现了多维度的鲁迅形象,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随着鲁迅形象变迁之时,解构与重构鲁迅形象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这必然引起二十一世纪鲁迅研究者的重视。网络鲁迅形象的塑造需要不同的方式建构,建立健全科学的价值体系,理性客观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对于重塑一个完整的鲁迅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让网友阅读和讨论鲁迅的原着以及阅读鲁迅同时代人的作品,是客观评价鲁迅个人魅力及其思想价值一个必经阶段。

翟红[10](2012)在《新媒体影响下的文学新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传媒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不仅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它还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新媒体尤其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潮。因此,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交互性。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新的文学生成、传播、接受机制和新的文学环境,引发中国文坛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民主化问题最引人关注。

二、“网话文”展示了新世纪的文化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话文”展示了新世纪的文化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新世纪以来汉语名词类新词语语义理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生成词库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新词语语义理据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语料库的建立
        1.3.1 研究对象
        1.3.2 语料库的建立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新词语的界定及其语义理据概述
    2.1 新词语的界定
    2.2 词的理据及语义理据
第三章 生成词库理论对新词语语义理据的适用性
    3.1 生成词库理论简介
    3.2 物性结构与新词语语义理据的适用性
第四章 物性结构在汉语新词语语义理据中的体现
    4.1 形式角色
    4.2 构成角色
    4.3 功用角色
    4.4 施成角色
    4.5 行为角色
    4.6 多重角色
第五章 物性结构在汉语新词语语义理据上的价值
    5.1 物性角色的分布情况
    5.2 物性结构在分析汉语新词语语义理据上的优势
    5.3 物性结构在分析汉语新词语语义理据上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网络文学概念内涵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介技术崇拜倾向下的网络文学
    (一)技术崇拜倾向与网络文学概念泛化
    (二)技术崇拜倾向与网络文学概念窄化
二、文学审美视角下的网络文学
    (一)否认网络文学概念的独立性
    (二)强化网络文学的概念独立性
三、生产机制变化下的网络文学
    (一)强调自由生产的网络文学
    (二)强调商业生产的网络文学
四、小结

(3)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4)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青春电影的研究
        1.2.2 关于“互联网+电影”的研究
        1.2.3 论文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青春电影与类型化发展
    2.1 网络青春电影
        2.1.1 “互联网+电影”模式下电影新景象
        2.1.2 网络青春电影概念界定
    2.2 类型化发展中的网络青春电影
        2.2.1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历程
        2.2.2 网络青春电影主题类型化选择
第3章 网络青春电影人物形象类型化塑造
    3.1 追求爱情的青年形象
        3.1.1 追爱路上设置意外增添悲剧感
        3.1.2 为爱牺牲自我彰显青春痛感
    3.2 冲动叛逆的青年形象
        3.2.1 家庭环境造成青年叛逆心理
        3.2.2 反抗权威展现叛逆个性
    3.3 励志奋斗的青年形象
        3.3.1 克服障碍追求梦想的奋斗青年
        3.3.2 小人物逆袭凸显励志色彩
第4章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叙事特点
    4.1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4.1.1 回忆里的青春过去时
        4.1.2 自诉“穿越”青春故事
    4.2 灵活跳跃的叙事时空
        4.2.1 本事时间长导致时空跳跃性
        4.2.2 双时空的交织跳跃
    4.3 碎片化的叙事方式
        4.3.1 倒叙插叙打碎线性时间线
        4.3.2 故事情节的碎片拼贴
第5章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视听风格
    5.1 怀旧风格的视听体验
        5.1.1 青春场景架设怀旧空间
        5.1.2 暖黄色调营造怀旧氛围
        5.1.3 流行音乐引发怀旧情怀
    5.2 网络化的视听表达
        5.2.1 网络化台词贴近网络审美
        5.2.2 虚拟画面隐喻心理丰富叙事
    5.3 清新风的视觉呈现
        5.3.1 逆光营造美好意境
        5.3.2 校园呈现清新空间
        5.3.3 慢镜头消解银幕暴力
第6章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6.1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的问题
    6.2 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的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网络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三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网络传播效应

(6)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和实践意义
        1. 选题来源
        2. 本文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新词语理论研究综述
        1. 语言理论研究基础
        2. 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章 新词语研究现状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韩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1. 本文的研究范围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第一节 近 1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第二节 近 1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第四章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汇学特点
    第一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类特点
    第二节 汉、韩语新词语造词法特点
        1. 汉、韩语新词语的造词法分类
        (1) 韩语新词语的构词法分析
        (2) 汉、韩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对比
        2. 合成法生成新词语
        (1) 原形词根合成方式
        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合成结构
        韩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汉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2) 变形词根合成方式
        缩略方式
        混合方式
        3. 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1) 接头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2) 接尾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第三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形态
        1. 词义的扩大
        2. 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
        4. 词义色彩的变化
    第四节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及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
        (1) 创造新词
        (2) 旧词被赋予新义
        (3) 外来词的介入
        (4) 方言的引入
        (5) 修辞法
        2. 汉、韩语新词语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借用
        外来词的借用
        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
        (2) 修辞造语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婉曲
        (3) 类推
第五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1. 2001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2. 200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3. 2009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4. 2010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第二节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比较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 政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2. 社会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3. 军事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4. 通信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5. 经济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6. 科技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7. 医学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8. 娱乐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9. 生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0. 文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1. 地理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2. 其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新词语词义类别比率与关注度的相对关系分析
第六章 中国和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二节 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三节 近 15 年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产生
        1. 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2. 通过新词语“酷”来看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7)论技术对于文化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8)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网络文学的定位与流变
    1.1 网络文学的界定
    1.2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1.3 网络文学的发展概况
        1.3.1 国外网络文学的发展
        1.3.2 中文网络文学的发展
2 网络文学的特征与形态
    2.1 工具与电子的复合
    2.2 体裁与形式的多样
    2.3 交流与互动的结合
    2.4 观念与符号的改变
3 网络文学的优势与不足
    3.1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
        3.1.1 文学资源得到发掘与共享
        3.1.2 创作交互性与自由性得到展示
        3.1.3 思想与精神上得到解放
    3.2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的混乱与弊端
        3.2.1 文学主体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文学创作的肤浅化、商业化
        3.2.2 文学阅读形式的改变,“浅度阅读”逐渐代替“深度思考”
        3.2.3 网络文学语言的流行,造成“知识沟”的扩大
4 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对策
    4.1 理性精神与传统文学语言上的角色定位
    4.2 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学“把关人”监督机制,提升网络文学内在品质
    4.3 吸收大众文化,培育精英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网络时代多维的鲁迅形象
    第一节 被纪念的鲁迅形象
    第二节 被批判的鲁迅形象
    第三节 被调侃的鲁迅形象
第二章 解构与重构——网络鲁迅形象阐释
    第一节 从“殿堂鲁迅”到“人间鲁迅”
    第二节 网络鲁迅形象探因
        一、网络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二、解构主义浪潮的涌现
    第三节 建构完整的鲁迅
第三章 网络时代鲁迅形象的定位
    第一节 传承鲁迅精神
    第二节 挖掘文学价值
第四章 重塑网络鲁迅形象的途径
    第一节 阅读原着,深化品味
    第二节 知人论世,比较对照
    第三节 专家引导,参与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媒体影响下的文学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四、“网话文”展示了新世纪的文化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新世纪以来汉语名词类新词语语义理据研究[D]. 王子莹. 北华大学, 2020(12)
  • [2]网络文学概念内涵演变[J]. 王江红.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4]网络青春电影类型化发展研究[D]. 陈怡. 湖南大学, 2018(01)
  • [5]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网络传播[J]. 刘莹. 当代文坛, 2017(03)
  • [6]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D]. 俞永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论技术对于文化的价值[J]. 谭文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8]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刘志礼.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9]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D]. 陆飞杉.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10]新媒体影响下的文学新变[J]. 翟红.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标签:;  ;  ;  ;  ;  

“网谈”展现新世纪文化形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